首先復要考慮回用到哪裡?
如果是作為制前處理的漂洗用水,只要是達到自來水的水質即可。
如果要作為鍍液之間的漂洗用水,總的原則是要分析廢水中的雜質種類含量,是否會和前道工序帶進的廢水產生不良反應以及對下道工序是否會造成污染。如果處理的廢水可以嚴格分類,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哪道工序的廢水可作為哪道工序的鍍前漂洗回用水,當然前提也要考慮廢水的PH值和裡面的雜質成分和前工序帶入的廢水不能有不良反應。
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將電鍍處理後的廢水經過膜處理後再回用。可以將電導率控制在50以下,再結合上面提到的工序相同相似的原則來設計回用的方案。使用膜處理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回用,如果處理的對象是含有貴金屬的槽液,可考慮將濃縮液添加到渡槽中回用或回收其中的貴金屬,以到達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目的。
Ⅱ 電鍍線回用水的水質要求
項 目
標准限值一級。二級
色
色度不超過15度,並不得呈現其他異色,不應有明顯的其他異色
渾濁度(度)
≤3
嗅和味
不得有異臭、異味
不應有明顯的異臭、異味
pH值
6.5~8.5
6.5~8.5
總硬度(以碳酸鈣計)(mg/L)
≤350
≤450
溶解鐵(mg/L)
≤0.3
≤0.5
錳(mg/L)
≤0.1
≤0.1
銅(mg/L)
≤1.0
≤1.0
鋅(mg/L)
≤1.0
≤1.0
揮發酚(以苯酚)(mg/L)
≤0.002
≤0.004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0.3
硫酸鹽(mg/L)
<250
<250
氯化物(mg/L)
<250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1000
氟化物(mg/L)
≤1.0
≤1.0
氰化物(mg/L)
≤0.05
≤0.05
砷(mg/L)
≤0.05
≤0.05
硒(mg/L)
≤0.01
≤0.01
汞(mg/L)
≤0.001
≤0.001
鎘(mg/L)
≤0.01
≤0.01
鉻(六價)(mg/L)
≤0.05
≤0.05
鉛(mg/L)
≤0.05
≤0.07
銀(mg/L)
≤0.05
≤0.05
鈹(mg/L)
≤0.0002
≤0.0002
氨氮(以氮計)(mg/L)
≤0.5
≤1.0
硝酸鹽(以氮計)(mg/L)
≤10
≤20
耗氧量( KMnO4法) (mg/L)
≤3
≤6
苯並(α)芘(μg/L)
≤0.01
≤0.01
滴滴涕(μg/L)
≤1
≤1
六六六(μg/L)
≤5
≤5
百菌清(mg/L)
≤0.01
≤0.01
總大腸菌群(個/L)
≤1000
≤10000
總α放射性(bq/L)
≤0.1
≤0.1
總ß放射(bq/L)
≤1
≤1
Ⅲ 你好,我想請問一下你,就是電鍍回用水的水質指標,是在 哪個國標或者行業標准裡面有規定的
電鍍回用水的水質指標是沒有標准,要靠自己判斷,以不影響電鍍品質為唯一標准。
Ⅳ 電鍍廢水如何實現中水回用
1、不符合實際生產的前處理三支水的劃分;三支水並不能徹底劃分界限,每支分專流中雖然含量相對屬較低但是還是依然存在其他雜質。
2、在一些專門論述中有提到氰水要分開出來,理由是氰在酸液中會生成毒性強的氰酸,氰酸的揮發會引發操作者中毒。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發現,多數的氰水本身是PH值小於6的液體,只有溫度限制,如果外界溫度<26℃時就不會存在揮發的問題,也就不會造成中毒。
3、傳統工藝中使用人工強制應用超鹼使重金屬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在污泥中不科學方法。
Ⅳ 中水回用跟電鍍廢水回用和污水處理有什麼區別
中水回用是指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其能夠達到使用水的標准,進而進行重復使用。
電鍍廢水回用是指電鍍清洗水的重復利用,它包含了電鍍廢水中水回用。
污水處理是對廢水進行各種處理,使其達到排放標准。
Ⅵ 電鍍廠中水回用1噸污水回用多少
電鍍廢水屬於比較難處理的廢水.考慮到處理成本,處理1噸水大概能回用0.5-0.6噸,當然也可以更高.回用越多,投資、運行成本越高.
Ⅶ 請問,哪個文件是有規定「電鍍廢水回用率不低於60%」我是大連的,做環評用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標准HJ/T314對電鍍廢水回用有泛泛的要求,量化的要求是地方環保部門的要求,可以查一查當地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或涉電鍍的環保行政法規,各地要求的回用率不一樣。
Ⅷ 電鍍廢水中水回用的標准 直接說電導和COD和其他的要求多少也可以不懂的就不用回答了
要根據用途設定,比如回用到前處理的除油後的水洗要求就低一點,如果是回用到電鍍後的水洗,要求就高得多。一般回用水的電導率要求與新鮮水的要求是一樣的。
Ⅸ 電鍍廢水的回用真的很難嗎
鍍寶-電鍍廢水回用過濾機,回用率高達95%~99%,每噸水的處理成本就是一包煙錢。
Ⅹ 電鍍廢水回用
沒什麼辦法,廢水的鹽分太高,膜法(我猜測是RO反滲透系統,不知道是不是)回回收率不答能太高,不然膜結垢問題會很嚴重,影響到膜的壽命。
如果非要回收大部分水的話,可在後面增加苦鹹水膜系統、納濾系統甚至海水淡化系統,只是性價比太低,投資於效益比例嚴重失調,得不償失的
補充:膜法處理其實有他的局限性,濃度太高的話,選膜的要求也高,而且能耗很大,出水水質未必合格。比如樓下所說的濃水回到集水箱,是不可行的,即使加強化學清洗也不行,濃水必須要排放,一旦濃水濃縮過度,連排放標准都達不到,很麻煩的。
所以你的問題,沒辦法解決,畢竟那麼高的回收率對於現階段的膜技術來說還是有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