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檔案回生源地報到證怎麼處理
1、報到證是用來遷移戶口的,戶口在學校的畢業生找到工作單位後,所在地公安機關憑《就業報到證》和用人單位的接收證明及學校所在地公安機關簽發的《戶口遷移證》辦理入戶手續。
2、戶口不在學校的畢業生,憑《就業報到證》和用人單位的接收證明,就能將戶口原籍直接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戶口遷出地公安機關憑《就業報到證》和用人單位接收證明,直接辦理《戶口遷移證》。
3、畢業生在離開學校時,還沒有找到工作單位的,可暫緩2年就業,該畢業生的戶口可繼續保留在學校2年;畢業生在暫緩就業期間找到工作單位的,公安機關憑《就業報到證》和用人單位的接收證明,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在暫緩期滿後仍沒有知道工作單位的,可按照相關規定將戶口遷回原戶口遷出地。
4、戶口在學校的原農業戶口性質畢業生,要求將戶口遷回原籍,並要求恢復農業戶口性質的,可予辦理,為妥善處理好「非轉農」後出現的問題,事先應徵求申請「農業戶口」所在地的鄉鎮或村委會意見。
5、戶口在學校的本省生源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要求將戶口遷回原籍,其父母戶口已遷移到本省其他地區的,可直接將戶口遷至其父母戶口所在地;如果父母一方還在原籍居住的,該畢業生的戶口仍應遷回原籍。
6、入學時未將戶口辦理「農轉非」手續的畢業生,工作單位後,在辦理戶口遷出時,戶口遷出地公安機關在為其辦理「農轉非」手續後,以「非農業」戶口性質遷出。
Ⅱ 檔案回原籍報到證有啥用
法律分析:《報到證》分上下兩聯(內容相同),上聯(藍色)由校就業指導中心寄發給畢業生,下聯(白色)則放入學生檔案內(人事檔案屬國家機密,不允許個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單位擁有檔案管理資格那麼你的檔案就放在單位;如果沒有,那你的檔案放在人才市場類的檔案保存處。若你沒簽就業協議書,那你的檔案就直接打回原籍)。而《報到證》則交由你手自行保管。在這里必須要重點說的是,很多人在畢業後沒多久就把《報到證》丟了,而當若干年後單位希望將你提干要求出示《報到證》時,很多就沒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開證明,這時的證明可就沒那麼好開了,所以還是勸畢業生保管好《報到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二條 從事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檔案工作,把檔案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檔案事業發展經費列入政府預算,確保檔案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