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污水處理廠化驗BOD5、氨氮、總磷的原始記錄表,我自己做了,但是我想參考前輩的經驗,謝謝大家
序號 處理單元抄 水質襲項目 水質指標(mg/l)
SS CODcr BOD 氨氮 TP PH
1 格柵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3 ABR池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4 接觸氧化池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5 沉澱池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6 清水池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0 5% 5% 0
9 一級排放 — ≤70 ≤100 ≤30 ≤15 ≤0.5 6~9
㈡ 如何填寫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記錄表
無非就是按照表格中的要求填寫相關內容罷了主要是日期、設備型號、開停機時間、加葯量、次數等等,仔細看看,分析一下就能填上了。
㈢ 牙科污水處理登記表每天都要寫嗎
是的。
牙科污水處理登記表需要每天填寫的,因為牙科污水處理登記表是每天處理牙科污水情況的記錄表,以便環保局檢查的時候作為依據來出示證明,也是牙科科室內部人員自查的依據,屬於每日必做之事。表中每項數據的填寫必須真實有效,以方便了解每日牙科污水處理和排放情況。
㈣ 口腔污水處理記錄怎麼記
可列出一個表格,內容包括「日期」「消毒方法」「消毒濃度」「消毒劑量」「消毒時間」「操作人員」「備注」等項目。
其中「消毒方法」可填寫「84消毒液浸泡」或「84消毒液擦拭」。
「消毒濃度」可填寫「250mg/L」或「500mg/L」(根據實際情況填寫);消毒劑量就是使用的消毒液的量,比如1000ml;「消毒時間」即實際消毒所用時間,一般為30分鍾。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藉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發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並發症,發生交叉感染。
(3)同時也保護醫護人員免疫感染。
僅靠消毒措施還不足以達到以上目的。須同時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和工作中的無菌操作,才能達到控制傳染之效。
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腸胃道傳染病,病原體隨排泄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范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常地進行消毒,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
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范圍不確切,進行消毒較為困難。須同時採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採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㈤ 污水處理廠現場檢查表怎麼填寫
1.污水處理廠的企業信息:
企業名稱、法人、聯系電話、組織機構代碼版等信息如實填寫。
2.進出水水質權:
分別填寫設計進出水質與實際進出水水質,主要為COD、氨氮和pH值。
3.月用電量,以電業部分的計量值為准
4.生活污水與工業污水比:大致的比值,可參考設計時的指標。
5.污水治理工藝:如傳統活性污泥、A/O工藝、SBR等主導工藝
6.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及監測內容、數據:運行是否正常,監測的主要項目(如流量、pH值、DO、在線COD等)
6.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污水日處理量,污水處理達標率、月累計處理水量,設施設備的完好率
7.當月污泥處理簡要情況:污水日處理量,月累計處理泥量、污泥處理方式、污泥處理用葯量
8.中控系統運行情況:中控系統主要監測指標,處理報警數量、數據統計情況
8.當月停修、事故記錄:中修、大修、污水設施設備事故情況
9.本次檢查總體情況及結論:污水處理量、污泥處理量、噸水成本、設備完好率等。
㈥ 怎麼填寫城鎮污水處理廠日常現場檢查記錄表
這個很好解決啊,日常巡檢,把發現的事情記下來就是了,不管是回設備儀表、還答是工藝參數,正常的就寫系統正常,有異常把異常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寫個結果,匯報給領導了或交接班已交接清楚。
如果有表格就填表,沒有表格就自己寫清楚狀況,設備運行完好,系統運行正常這些,可以一句話帶過,也可以詳細些,比如提升泵房正常,氧化溝這些正常等。
如有異常情況,就把情況寫清楚,然後寫對策,最後結果。比如9:00提升泵A故障,不能啟動,已切換B泵運行,已聯系電儀維修人員,12:00A泵修復,經現場啟動驗證,確認修復。現使用B泵,A泵備用。
㈦ 醫療臭氧污水處理登記表需要每天填嗎
醫療臭氧污水處理登記表需要每天填。醫院污水消毒處理登記表是每天處理醫院污水情況的記錄表,以便環保局檢查的時候作為依據來出示證明,也是醫院內部人員自查的依據,屬於每日必做之事。表中每項數據的填寫必須真實有效,方便了解每日醫院污水處理和排放情況。
醫療臭氧污水的處理
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法造價高、處理成本昂貴,且其氧化反應具有選擇性,對某些鹵代烴等氧化效果比較差。大多醫葯廢水COD較高、可生化性差,單純靠物理化學方法處理成本高不經濟,普通的生化處理又根本行不通,所以可以先用臭氧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生物處理降低難度同時降低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