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城市污水處理幾種方法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具有處理能力高的優點,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生物處理流程。活性污泥法根據泥齡不同大小,可分成高、中、低3類系統。活性污泥法的工藝主要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和剩餘污泥排放系統組成。廢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曝氣池的流態可分為3種基本類型,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環流,循環流實際上是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混合方式。曝氣混合設備起供氧及混合作用,通過曝氣設備讓空氣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使廢水中的有機物、氧氣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觸產生氧代謝反應,隨後混合液中的懸浮固體在沉澱池中沉下來和水分離,讓凈化水流出沉澱池,讓污泥迴流。污泥的穩定化程度隨著泥齡增長而增高,迴流污泥可以保持曝氣池內具有一定的懸浮固體濃度。剩餘污泥排放系統主要是將曝氣池中的生化反應增殖的微生物量從沉澱池中排除,以維持活性污泥系統的穩定運行。活性污泥不僅有氧化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能使活性污泥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分離出澄清的水。採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因為設備低效高耗,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隨著城市提高污水排放標准,降低污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需要形成多級反應池,通過增加內循環來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這勢必增加基建投資的費用和能耗,與目前的缺少資金和高效低能相矛盾。並且使運行管理較為復雜。
2 生物膜法
在污水生物處理的發展和應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於從廢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機污染物,主要特點是微生物附著在介質「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觸後,溶解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轉化為H20、C02、NH3和微生物細胞物質,污水得到凈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來自大氣。生物膜法處理系統適用於處理中小規模的城市廢水,採用的處理構築物有高負荷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生物濾池在我國南方更為適用。
3 氧化法
氧化法是目前廣泛採用並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預處理方法之一。根據氧化劑的種類及反應器的類型,氧化法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濕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氧化法等。目前已成為國內外非常活躍的研究課題,有專家預測,氧化法將成為2l世紀廢水處理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3.1 深度氧化法
目前廢水深度氧化法以O2為氧化劑對有機物進行氧化,主要有濕式空氣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等。濕式空氣氧化法(WAO)是在高溫、高壓下,以空氣為氧化劑,使廢水中的有機化合物及無機還原物質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處理方法。超臨界水氧化法是指在水的臨界狀態下對其它的有機物進行氧化的工藝過程。有機物在超臨界水富氧均相中進行氧化,在400~600℃下,反應速率極高,幾乎能在幾秒之內相當有效地破壞有機物的結構。該方法具有反應徹底,使有機碳、氫完全轉化為CO2和H2O的特點。,WAO法對於高濃度、高色度染料廢水的處理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極大提高難降解廢水的生物可生化性。
3.2 光化學氧化
光化學氧化法是近年來污水處理領域中新興起的新技術。根據反應原理的不同,光化學氧化可分為光分解、光敏化氧化、光激發氧化和光催化氧化。光分解的基本原理為反應物分子吸收光子後進入激發態,激發態分子通過化學反應消耗
能量返回基態。光分解只作用於對給定波長紫外光有較強吸收的物質,同時光分解過程不能使有機物達到徹底的氧化。
3.3 電化學氧化法
傳統的電化學氧化主要是利用電解過程中產生的HO,和有機物在電極表面上直接氧化廢水中的污染物。由於H2o,氧化能力和電極壽命有限等問題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電化學氧化是利用陽極的高電位及催化活性米直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或足利用產生羥基自由基等強氧化劑降解水中有毒污染物。但反應受到電極材料及副反應一析氧反應的限制,降低反廊效率。電化學降解有機物可以分為電化學直接氧化和電化學問接氧化兩類。電化學直接氧化法是利用陽極的高電勢氧化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或無機污染物,在反 過程中污染物直接與電檄進行電子傳遞; 電化學問接氧化法是一種通過陽極反產生具有強氧化作用的中間產物或發生陽極反應以外的反應,使污染物被氧化,最終達到氧化降解污染物的日的。
3.4 光化學催化氧化
光化學氧化義稱有光催化降解,一般可分為均相、非均相兩種類型。只有污染物治理技術耗能低、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溫和、無二次污染等突出優點,能有效地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機小分子,達到完全無機化的目的。光化學催化氧化是水處理高級氧化技術里一類處理效率很高的污水處理氧化技術。
⑵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通常情況下城市的生活污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工業污水,而第二類則是生活污水,這些污水會通過城市管道匯集到一個指定地方,並進行集中污水處理,從而讓污水可以達到我國指定標准。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吧!
常用的生活污水處理法有以下四種處理方法:
1.生物處理法:這一種方式就是利用微生物來進行污水處理,使得污水中的有機物凈化成為無害並穩定的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同時會根據物生物不同可以分為厭氧和需氧兩種類型,其中污水處理廣泛會使用這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並且按照傳統也可以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這兩種。
2.化學處理法:這是一種利用了化學反應的形式來解決污水問題的方式,通過分離、溶解、膠體等手段來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凈化為無害穩定的物質。我們需要投入葯劑來促進轉化,其中反應基礎為:中和、混凝、還原等。
3.物理處理法:這是一種利用了物理性質來解決污水問題的方式,通過回收、分離等手段來進行,可以分為離心分離法、重心分離法、過濾等方式。
4.生物接觸氧化法:這一種方式解釋起來較為困難,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工藝並提供填料,將已經充氧的廢水融入到填料中並以特定流速流經填料。
⑶ 怎麼選擇污水的方法根據什麼來選擇污水處理的方法
由於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經濟、最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多採用活性污泥法,它是當前世界各國應用最廣的一種二級生物處理流程,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卻普遍存在著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較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問題,且不能去除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主要優點為:投資低(征地費l萬元/hm
的情況下)、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需要的操作人員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相互組成聯合處理系統。缺點為:佔地面積大。主要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澱一氧化塘(土地處理)一快速滲濾(滿速滲濾、地表漫流)
人工生物凈化和自然生物凈化
在土地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便宜的城鎮,潤德凈化建議採用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相結合的方法,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有其實際意義。
主要處理工藝為:生活污水一沉澱一曝氣氧化塘一土地處理(農業灌溉)曝氣氧化塘與土地處理都具有運行費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簡單等優點。曝氣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蟲。
在我國西北的大多數中小城鎮,有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應該大力提倡採用自然生物凈化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⑷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生化處理工藝,配來置隔柵攔自截,沉沙,除油(使用略少,2005年深圳紅樹林?污水處理廠因缺少相關設施,05年上半年有一次大量含油廢水混入導致系統癱瘓後許多城市都增加了相關設施),殺菌消毒,污泥處置等附屬處理工序,組成一套完整的處理系統。可配備物化混凝沉澱(或混凝氣浮)(水質不穩定或有工業污水大量混入地區選用);石英沙活性炭過濾;膜濾(深度處理工藝)等選配工序。
生物化學處理工藝說不上哪種工藝更好,各有優缺點和適用性,像生物膜法工藝就比活性污泥工藝穩定性更強,更易於管理,但處理效果比活性污泥工藝略低,工程投入也更大。像你提問里的水量為40000方每天,不是特別大,就可選用接觸氧化工藝(如湖南懷化市鶴城區污水處理廠,07年新建),但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的污水處理仍以好氧厭氧結合的環流式或推流式活性污泥工藝為主流。也有使用兼氧性的生物塘;的麥可工藝等的。一些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在改造提標過程中,引入人工濕地(如杭州西湖邊的濕地公園),MBR等新工藝,但目前應用仍較少。
⑸ 在城市污水處理廠主要採用哪種方法
在城市污水處理廠主要採用物化法、生化法。物化法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經常用於干預處理。由於化工類排放廢水中會含有浮渣,生活類物質中含有廢水不易溶解的純手殘渣等物質,物理法可以有效去除這些物質,對後續處理減輕了大量負擔。
生化法主要依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作為“營養”吸收和分解廢水中猛櫻的有機污染物,以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一種由生活污水引起的有機廢水,廢水處理中會含有大量的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如果不及做知嫌時進行處理,將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污水處理是利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將污水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固體懸浮物、氨氮、磷、細菌等污染物分離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以使污水得到凈化的過程。
⑹ 城鎮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一、污水來源
什麼是污水?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大白話說就是,某個特定場合不需要、想要廢棄的水就是污水。比如家裡的自來水,對人類說是用來飲用的,肯定不是污水,但對於某些工業場所需求來說,就是污水。正所謂君之蜜糖,我之毒葯啊。
那是什麼讓原本清純可愛的水君變得渾濁不堪、惹人憎惡呢?
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到目前為止,有關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研究較多,且已有較好的滅活方法。但對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也沒有公認的病毒滅活要求標准。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於局部地區。化學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那用什麼來具體描述水受污染的程度呢?
水質指標就是我們用來定量描述水質的東東。常見的水質指標有COD(化學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TN(總氮)、TP(總磷)、pH、大腸菌群等,其中COD應該是最為廣泛熟知的指標,一般籠統的介紹水質,都是用這個,比較清晰。
二、污水的最終出路
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
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XX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啦)。工業廢水來自產生集中的生產部門,比如工廠、
實驗室、工業園區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後排至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濟發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
么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二者共用管網,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於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的容納能力,多餘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於這裡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這大家也該看出來了,水處理明顯受經濟制約的)
那水處理後去哪了呢?一般三個去向:(1)向地表水體排放,這是最常見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准時,就已經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境承載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話,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的排放標准。(2)工農業利用,水質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由於對水資源採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三、污水的處理方法
這個是這個行業的核心了。污水的處理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等。按照污水廠的分類,一般包括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等。不同方法的選擇,取決於進水水質(即原水水質)、出水水質、處理設施佔地、投資、成本等要求。
物理方法就是過濾、沉澱等,例如污水廠必備的格柵、沉砂池、氣浮池等。
化學方法一般是混凝沉澱,例如化學除磷。
生物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活性污泥法是好氧處理最經典的工藝,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延時曝氣、深井曝氣、AB法、氧化溝、AAO等多種工藝。對污水的處理,也從簡單的色度去除,到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提升到脫氮除磷,與之對應的,不斷出現不同的工藝組合。
此外,為了達到更高的水質要求,人們還廣泛的使用超濾、納濾、反滲透等處理工藝,比如北京奧運期間,以及大部分市場上的直飲水技術。
⑺ 城市污水處理主要有哪幾種工藝
城市污水處理有A-O或A-A-O工藝、SBR工藝、氧化溝工藝等類型。
1、A-O或A-A-O工藝也叫缺氧-好氧或厭氧-缺氧-好氧工藝。這一工藝的開發主要是為了滿足脫氮除磷的需要,這是一種經濟有效的生物脫氨除磷技術,我國南方不少污水廠就採用這一工藝。
2、SBR工藝也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這一工藝構築物主要是一個池子既作曝氣池又作二沉澱,管理簡單,特別適合中小城鎮的城市污水處理,對於較大水量的連續操作,處理一般要幾 套池子組合運行。
3、氧化溝工藝是一種延時曝氣的活性污泥法,由於負荷很低,而沖擊負荷強,出水水質好,污 泥產量少且穩定,構築物少運行管理簡單。氧化溝可以按脫氮設計,也可以略加改造現脫氮 除磷。另外,城市污水處理還有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些變型工藝,以及A-B工藝等一些工藝類型。
(7)淺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擴展閱讀:
城市污水處理的污泥處理:
主要包括濃縮、消化、脫水、堆肥或家用填埋。濃縮有機械濃縮 或重力濃縮,後續的消化通常是厭氧中溫消化,也就是厭氧技術。消化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燃燒或發電,或用於作化工產品等。消化產生的污泥性質穩定,具有肥效,經過脫水,減少體積成餅成形,有利運輸。
為了進一步改善污泥的衛生學質量,污泥還可以進行人工堆肥或機械堆肥。堆肥 後的污泥是一種很好的土壤改良劑。對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污泥,經脫水處理後要慎重處置,一般需要將其填埋封閉起來。
⑻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是非常重要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處理污水,減少有害物質排放,最關鍵的是工藝要做好才能解決問題。中達咨詢就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和大家介紹一下。
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然趨勢,是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結果。而污水處理廠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繫到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的多少、處理效果的好壞、佔地面積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與否等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污水處理廠設計時,必須做好工藝方案的比較,以確定最佳方案。
處理廠工藝是指在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確定污水處理廠工藝的主要依據是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而處理程度則主要取決於接受處理後污水的水體的自凈能力或處理後污水的出路。因此,各個地區、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不同,需求不同,選擇的工藝亦有所不同。根據統計資料,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中又有不同的模式,如傳統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曝氣沉澱池、A B法、A O法等。當然,也有採用其它方法的如:生物膜法、物理化學法以及自然處理法、氧化塘等培卜。每種處理工藝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特點及適應范圍,應根據當地的各種不同條件和要求選擇處理形式。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水體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在曝氣池內是懸浮狀,並和污水接旅運觸而使之凈化的方法。包括標准活性污泥法、STEP曝氣法、長時間曝氣法、分段式曝氣法、限制曝氣法以及AB法等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改型和AO法、AOO等.近年來開發高效脫氮除磷工藝。目前,活性污泥法佔主導地位,適用於處理生活污水所佔比重較大的城市污水,但隨著如AO法、AOO法、AB法等新工藝的開發,對於工業污配鎮穗水成份比較高的污水的處理效果也有了提高。
1.1 傳統活性污泥法
優點:①不宜採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的廢水,BOD去除率可達95%以上。②建設投資額高,但處理的動力費較低。
缺點:所需停留時間長,設備龐大,基建投資大,因而要加各種構築物,使各種構築物容積增大,從而使處理廠面積增大,增加管理人員及管理難度。
發展方向:①為了廢水體系的組分、濃度均勻化,重新估價預處理,重新研究調整槽。②探討選擇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的菌種。③ 活性污泥法的設備中引入儀表化和擬定管理指標。
1.2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展以及城鎮自身的發展,下水道設施已呈現出大城市轉向中小城市、農村小鎮的趨勢,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逐步增加,農村小城鎮對於改善生活環境條件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了。
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與大規模處理設施比較,它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大不相同,因此,必須研究採用適於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用以取代過去的大規模處理方式。小規模污水處理應具備如下特點:① 容易運行管理;② 維修方便;③建設費用低;④出水水質良好。經過國內外一些污水處理廠(如日本千葉縣的大原町污水凈化廠等)的多年實踐證明,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正是一種能滿足這些條件的處理方法。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採用一個處理池進行曝氣、沉澱、排出處理水,使設備簡單化、小型化,池內流態分明,運行管理方便,可做到無人運轉,對於流入污水的負荷變動,有緩沖能力,處理性能穩定,不僅能去除有機物質和懸浮固體而且脫氮效果好。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式,一般設2個曝氣沉澱池,連續進入混合污水,各自錯開半個周期進行運轉,運行一個周期為6h,周而復始,反復進行。
1.3 AB工藝法
AB工藝法也稱為吸附生物降解法,是七十年代中期首先在德國興起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型,從許多污水廠資料中表明該工藝在處理難降解的工業廢水或較高濃度的城市污水處理方面,它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有特殊的凈化機制和多方面的優越性,它把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分為兩段——A段和B段,A段在對有機物質吸附、吸收、氧化三種方式中,前兩者起主要作用,而B段主要由後兩者起作用,特別是氧化作用佔主要地位。
從工藝流程來看,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①AB工藝不設初沉池,污水經細格柵、沉砂池後直接進入A段曝氣池;②設置中間沉澱池,使A段和B段污泥嚴格分開,單獨迴流,保持各自的菌群特徵;③AB工藝的A段曝氣吸附池以高負荷運行,污泥泥齡較短,B段曝氣池以低負荷運行;④AB工藝的A段曝氣池可以根據污水組分進行兼氧或好氧運行,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這樣大大降低B段曝氣池的負荷。因此,AB工藝兩段曝氣池的總容積比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顯著減小;⑤由於AB工藝中A、B兩段運行條件的差異,而導致兩段中微生物群落新陳代謝功能不同,因此A、B兩段均設有污泥迴流設備,但據專家的研究及一些污水廠實際運行(如我市北中部污水凈化責任有限公司)證明,一般情況下仍然比傳統活性污泥法節省基建投資和電耗,污水濃度越高,節省投資和電耗就越多,優越性就越明顯。
1.4 AO法及AOO法
AO法及AOO法是近年來開發出的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與傳統的化學和生物脫氮除磷相比,它還有效提高了BOD、COD、SS的出水指標。AO法是缺氧、好氧的簡稱,AOO法是厭氧、缺氧和好氧的簡稱,脫氮是在缺氧段完成的,除磷則要求有厭氧段。AO法主要是脫氮,AOO法可以同時去除氮、磷。這兩種工藝都要求污水充分曝氣,使含氮有機物充分硝化,所以必須降低污泥負荷,延長曝氣時間和增大鼓風量。根據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和沈陽市北部污水處理廠的實踐,採用A O工藝比傳統活生污泥流程的曝氣池容積、二沉池容積、迴流污泥量、鼓風量和曝氣裝置數量都增大一倍左右,而且由於該工藝要求比較低的污泥負荷,否則不足以達到污泥好氧穩定,所以AO法將帶來基建投資和電耗的大幅度增加。AOO法在缺氧段前面還加有一個厭氧池,以達到對磷的有效去除效果,基建費用與電耗比AO工藝更高點。1/2 12下一頁尾頁
2 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它是土壤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附著在其他物體表面上呈膜狀,並讓它和污水接觸而使之凈化的方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等形式。優點:①對水量、水質變動有較強的適應勝;②在低水溫條件下,也能夠保持一定的凈化功能;③宜於固液分離;④ 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④動力費用低,產生的污泥量少。缺點:① 負荷低,佔地面積大,不適用處理水量較大的污水;②濾料易於堵塞;③產生濾池蠅,影響環境衛生;④生物膜再生管理相對復雜。在我國只有少數幾家污水處理廠使用該工藝,我市的殷家堡污水處理廠就是較早採用該工藝的污水處理廠之一,從三十多年的運行管理經驗來看,該工藝確實運行費用低,但生物膜易脫落,且不易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難度。
3 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種構造簡單、易於維護管理、污水凈化效果良好、節省能源的污水處理法。氧化塘對污水的凈化過程和自然水體自凈過程很相近,污水在塘內經較長時間的緩慢流動、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污水得到凈化。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近5 0個國家採用氧化塘處理污水。氧化塘具有一些較為突出的優點:①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簡易,基建投資省;②能夠實現污水資源化,使污水凈化與利用相結合;③污水處理成本低廉。但氧化塘也具一定的不足之處:① 佔地面積大;②污水凈化效果不穩定;③ 污泥應及時清除;④浮油應及時去除。
氧化溝在世界上應用也很廣泛,我市北郊污水凈化廠在2OO6年也採用了奧貝爾氧化溝工藝,經過一年的試運行,處理效果基本能達到原設計指標,對氮的去除率很高,但對磷的去除效果一般。氧化溝工藝相對普通活性污泥法,提高了混合液污泥濃度(M L s s),降低了剩餘污泥生成量。氧化溝有很多形式:卡魯塞爾型、三溝式、合建式等等。一般用機械曝氣器擊動水面而充氧,曝氣器有水平軸轉刷型的,氧化溝的水深為3m左右,最大水深不超過3.6m。有的氧化溝採用碟式或立軸倒傘曝氣器。三溝式氧化溝在在某些污水廠中被應用,如香洲凈化廠、深圳污水廠,這種氧化溝不另設二次沉澱池,進出水通過程序定時切換兼有曝氣沉澱功能,不需要污泥迴流,節省能耗和地建費用,但由於曝氣設備利用率低,增加了設備費用。
由於可不設迴流污泥裝置運行管理簡單,且氧化溝具有氧化塘的某些優點,並克服了氧化塘佔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不穩定等缺點,應用有一定發展。合建式氧化溝是近年來開發出的一系列改型的總稱,它們的特點是沉澱池與氧化溝合建,進水和曝氣都連續不變,它同時具備了其它氧化溝的優點,達到基建費省,運行費用低,管理又簡單方便。但是不論是何形式的氧化溝,都由於受水深不能過大的限制,在部分曝氣器是滿負荷運行等,致使其發展受到影響。
4 序批式曝氣法(SBR法)
序批式曝氣法(SBR)是一種古老的工藝,最初是在一個池中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然後沉澱、排水、排泥,處理工序相當簡化。如採用延時曝氣的SBR法,還可省去污泥消化、沼氣貯存利用工序,整個污水廠只需要幾個構築物。目前我國只在一些規模不大的城市污水廠應用,規模為每天10 0(~n3以下,但由於其突出的簡易特點,已顯示出管理簡單、運行穩定等優點,引起人們廣泛的重視。該工藝不僅工藝簡單,而且對水量水質的變化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省去調節池,不存在污泥膨脹的危險,污泥沉降性好,可以脫氮除磷,出水水質好,佔地省,在一定規模下造價省,運行費用低。它的缺點是進水、曝氣倒換頻繁,且由於排出裝置,國內尚未形成該工藝,發展有一定限制,一直未能推廣。但仍是兩種很有潛勢的工藝,逐漸受到重視。
SBR工藝近年來發展很快,已出現多種改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型式:①傳統間歇進水,間歇曝氣,這種型式對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強,水量變化很大,水型污水廠最為適用。②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對進水不加控制,但必須使其不影響沉澱。③雙池串聯,連續進水,前池連續曝氣,後池間歇曝氣,從後池往前池迴流混合液以保持污泥濃度。後兩種形式均為連續進水,可用於較大型污水處理廠。
5 下水道內部處理
污水中含有微生物和容易同化的有機物,因此,如果污水處於一種需氧狀態(存在溶解氧),則大部分有機物逐漸氧化為二氧化碳或轉化成新的細菌細胞。當污水在壓力管道中長時間輸送時,就中斷了大氣中氧的供給,所剩餘的溶解氧迅速被用光,短時間後特殊的微生物就開始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因而此時的污水就稱為腐化污水。當這種污水同空氣再次接觸時,會釋放出硫化氫,並在下水道的管壁上氧化成硫酸鹽,從而造成嚴重的危害與腐蝕。在英國,至少有50種下水道已經成功地採用向下水道內噴入氧氣來預防這種腐蝕與損害。但這種氧的氧化作用,部分地受到懸浮污水中的微生物和下水道干管表面生長的生物膜的影響,而且氧的用量大,費用也比其它方法高25倍左右。所以這種技術僅適用於一定的條件,但它們仍可以作為減輕超負荷運轉的污水處理廠負荷的一種有效的補充方法。在我國目前尚無使用此項方法的實例,這是由於該方法投資太巨大,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能達到。但就我站對全市下水道的十數年監測資料,如果能徹底貫徹誰污染、誰治理的方針,由各排水大戶承擔起部分責任,對整個城市的水環境是有不容忽視的益處的。
6 結論
通過以上工藝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從處理效果上講,通常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較高,生物膜法則較低,在活性污泥法中,SBR法、氧化溝法、AB法等處理效率更高。污水的有機物濃度高時,AB法、AO法等工藝比較有利。當有機物濃度低時,氧化溝、SBR法等延時曝氣工藝具有明顯)的優勢。而傳統活性污泥法的適應范圍很廣,有機物濃度高、低都能很好適應,當其他工藝的優點不明顯時,傳統污泥法往往是最好工藝。當對出水有脫氮除磷的特殊要求時,可根據要求的不同,利用AO法、AOO法等法實現脫氮或除磷或同時脫氮除磷。從投資方面來看,活性污泥法比其它方法要多一些,生物膜法、氧化塘較少,但生物膜法管理上有較嚴格的要求,而氧化塘衛生條件差,還會污染地下水。從佔地面積來講,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塘佔地面積較大。目前從世界各國的污水處理看,大型污水廠多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小型污水廠中氧化溝則占很大比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⑼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有懂的嗎
一體化城鎮污水處理設備的核心工藝包括,氧化溝工藝、A2O工藝、活性污泥法、SBR工藝、AO工藝、生物膜工藝等。
城鎮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氧化溝工藝概況
氧化溝工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良,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循環流曝氣方式可以強化曝氣效果,小幅提升生活污水凈化效率。既可以應用在生活污水處理,也可應用在工業廢水處理,其BOD的去除率穩定在95%以上,傳統中小型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中約有2成採用此工藝,由於氧化溝工藝佔地較大,一體化城鎮污水處理設備較少使用該工藝。
2、A2O工藝
A2O是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這種工藝處理效率一般能達到:BOD5和SS為90%-95%,總氮為70%以上,磷為90%左右,一般適用於要求脫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廠,中小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備多採用A2O與MBR膜工藝組合方式來實現達標排放。
3、活性污泥工藝
活性污泥工藝相對成熟、積累運行經驗多、運行穩定;有機物去除效率高,BOD5的去除率通常為90%-95%;曝氣池耐沖擊負荷能力較低;適用於處理進水水質比較穩定而處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
4、SBR工藝
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污泥迴流系統。尤其適用於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其劣勢是電耗較高,且脫氮除磷效率有限。
5、生物膜工藝
生物膜法對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生物膜的活性,引起生物膜的壞死和脫落。微生物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有利於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合單位面積的處理負荷。污泥沉降性能好,易於固液分離,剩餘污泥產量少,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進而降低投資費用。
⑽ 生活污水處理的處理工藝
一、污水處理站設備一級強化處理工藝:
一級強化處理,應根據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規劃要求和建設規模,選用物化強化處理法、AB法前段工藝、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藝、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等技術。
二、污水處理站設備二級處理工藝:
1、日處理能力在二十萬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也可採用其他成熟技術。
2、日處理能力在10~2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
3、日處理能力在十立方米一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
三、污水處理站設備二級強化處理:
1、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備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的處理工藝。
2、在對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日處理能力在十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選用A/O法、A/A/O法等技術,也可審慎選用其他的同效技術。
3、日處理能力在十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除採用A/O法、A/A/O法外,也可選用具有除磷脫氮效果的氧化溝法、A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濾池法等。
4、必要時也可選用物化方法強化除磷效果。
四、污水處理站設備自然凈化處理工藝:
1、在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滿足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和水體自凈能力要求的條件下,可審慎採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處置方法。
2、在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荒地、閑地等可利用的條件,採用各種類型的土地處理和穩定塘等自然凈化技術。
3、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不能滿足水環境要求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採用土地處理系統和穩定塘等自然凈化技術進一步處理。
4、採用土地處理技術,應嚴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五、污水處理站設備污泥處理:
1、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應採用厭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進行穩定處理。也可採用衛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處置。
2、日處理能力在十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宜採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產生的沼氣應綜合利用。
3、日處理能力在十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進行堆肥處理和綜合利用。
4、採用延時曝氣的氧化溝法、SBR法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需達到穩定化。採用物化一級強化處理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須進行妥善的處理和處置。
5、經過處理後的污泥,達到穩定化合無害化要求的,可農田利用;不能農田利用的污泥,應按有標准和要求進行衛生填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