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廠安全會議內容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
污水處理廠:有人調查100多座大處理廠,存在較多嚴重的問題,如資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等大問題,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污水處理成本能耗情況: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
2013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國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後城市節水和城市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處理生活污水設施的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來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Ⅱ 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本文針對目前我國中小城市的污水處理現狀,從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出發,指出了我國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幾個方面,對我國中小城市的發展佔有積極的意義。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這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中小城市嚴重的水污染趨勢難以得到明顯遏制和扭轉,固然與近年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密切相關,同時水環境治理項目的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收費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和缺陷,也是造成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非正常運行的主要原因。
1 我國中小城市污水處理的現狀
1.1 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
我國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隨著「十二五」工業化進程持續推進,資源能源消耗仍會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各類污染物產生量還會增加,因此,「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其中對水體污染物仍以總量控制為重點,除繼續堅持削減COD外,還可能把水中的氨氮納入到總量控制中。如何合理有效促進污水再生利用也是「十二五」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1.2 隨著中小城市化率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需求增長依然顯著
隨著我國中小城市體系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我國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污水處理設施作為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小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也將隨之大量增加。
1.3 環保投入將進一步加大
據有關預測,「十二五」我國環保投入將達到3.1萬億元,其中用於各項處理設施的投資將達1萬億元,可以預見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2 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建設的基本思路
2.1 針對設施水平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按需求有重點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注重提高現有能力利用水平,新增能力應突出重點。應根據設市城市、縣城和建制鎮的不同發展階段、水平和污水處理實際需求確定新增規模,並從總體上合理控制我國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增長速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果。要強調城市、縣城和建制鎮的平衡發展。防止出現部分地區能力過剩,另一部分地區又存在能力不足的局面。
2.2 注重設施建設質和量的統一
根據經濟發展條件,因地制宜地對部分水平落後設施進行必要的升級改造,以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出水指標和排放標准要求。對國家和省級重點流域范圍的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范標准進行設計建設。針對我國中小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部分接納工業廢水的特點,規劃及建設階段應有針對性地提高設施的抗沖擊負荷能力,確保污水經處理後達標排放。
2.3 加強管網建設
加強管網建設,重視污泥穩定化處理、安全處置和合理利用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的前期規劃和同步建設,使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充分發揮效益,確保污水能夠真正得到收集。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規劃研究經濟有效、合理可行的排水體制,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染物削減效率。在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指導下,根據各地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分類提出「十二五」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建設的重點和方向,提倡污泥合理利用,避免水體污染物的二次轉移和污染。
3 樹立科學的設施建設理念
3.1 要滿足未來中小城市規劃發展的需要與可能
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考慮到中小城市既有市政基礎設施的相互關聯和影響,又要滿足未來中小城市規劃發展的需要與可能。1)強調污水設施建設的開放性,要把設施建設的需求放在當地經濟發展、人口及生活條件變化、產業結構調整等大的需求變化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2)注重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系統性,從污水的產生、排放、收集、處理,到污泥的處理處置,再到污水再生利用,要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將其內在關系理清。3)充分考慮中小城市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布局、規模確定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做到既滿足中小城市發展需要,又不過分
超前。
3.2 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行業體制機制改革
繼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大力推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主體、運營主體招標制度,建立健全污水處理設施特許經營制度,加快推進包括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和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在內的價格和收費制度改革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污水處理領域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3.3 大力加強科技對設施建設的支撐作用
水專項作為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關鍵科技創新及應用示範項目,其研發推廣重點將從點源污染物削減為主轉向面源和點源削減控制並重,從提高集中式污水處理效能為主轉向大型集中式與小型分散式高效技術開發相結合並重,從單純污染物削減為主轉向節地、節能、節材式污水處理技術轉變。
3.4 明確責任、加強監管,確保設施運行效能
通過建立健全污水水質監測機構,完善相關制度,防止由於進水水質問題影響設施運行效率,並確保出水水質達標。加強和規范中小城市排水管網的管理和維護,確保中小城市配套排水管網設施的完好和正常運行。明確政府和污水處理廠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責任。
3.5 加大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鼓勵民間投資的基礎上,國家財政對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繼續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對設施運行成本進行測算和管理,並依據實際情況逐步調整污水處理費收費標准;在收費不足以支持污水處理設施良性運營時,地方政府財政要給予適當補貼。此外,各級政府應在規劃、土地等方面制定相關支持政策,促進各級政府中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3.6 進一步做好「綠文章」和「水文章」
應將污水治理與環境治理緊密聯系起來。如從環境的綠化和美化著手,真正做到「有空就栽樹、見縫就增綠」,讓中小城市成為「森林城市」,城市污水要「全截污、全收集、全處理」,提高污水處理出水標准,推進環城水系貫通和入湖河流綜合整治,營造一個「碧水穿城」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扎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堅持群眾利益優先,堅持走群眾路線,大力推進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保持住房市場平穩健康運行。進一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新建一批基礎設施,優化現有資源布局,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Ⅲ 污水處理廠建設流程
1、編制項目建議書報發改部門審批;2、編制項目總體規劃方案;3、規劃選址意回見書、環評報告、土地預審答等(同時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4、發改審批可行性報告。。。。。。環節太多了,你可以到當地發改部門找個審批流程的書
Ⅳ 污水處理廠建築設計
以下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整理的關於污水處理廠建築設計相關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在目前污水處理廠建築的設計中,設計師要根據污水處理工程的特點,借鑒他人的經驗與技術,慎重選擇工藝、考慮優化方案。同時重視發揮地區性的文化特點,在滿足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要求的基礎上,將污水處理廠建築的特點、功能與地域、民族、文化相結合,充分發掘並塑造獨特的企業形象,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追求污水處理廠建築物與自然環境、文化環境的整體協調,豎起一座座環保形象的豐碑。
1、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
整個污水處理過程是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再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2、污水處理廠建築物設計的特點
2.1、基礎工程設計
主要構築物如提升泵房、臭氧接觸池、鼓風機房、臭氧發生器室等基礎一般採用<500預應力薄壁管樁基礎,有效樁長12m,根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注意預應力管樁施工時採用靜壓法,打樁施工時先打試樁。
2.2、主體結構工程設計
管廊及濾池底板、壁板、走道板等主體結構一般採用現澆C25補償收縮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滲等級S6;磚砌體用MU10燒結多孔磚,地面以下用M10水泥砂漿砌築,地面以上用M5混合砂漿;墊層用C10混凝土,預制板用C30混凝土;鐵梯欄桿均採用不銹鋼欄桿。
2.3、提升泵房、臭氧接觸池設計
提升泵房、臭氧接觸池構築物的設計等級、基礎與結構的施工方法同其他建築物,但面層則有不同的做法:外立面用水泥砂漿分層抹平,白色長條外牆面磚貼面。水池非露天頂板採用拋光玻化磚面層;內壁採用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表面修整後,採用IPN8710-2B兩地兩面防腐塗層。
2.4、廢水池設計
一般面層做法為地板面用C20素混凝土找坡;壁板內外壁及頂板底面採用清水混凝土;由於水池全部埋入土中,水池頂板頂面和水池壁板外側均要求刷冷底子油二道。
2.5、污泥濃縮池設計
地基一般採用換土墊層法施工,挖去淤泥質黏土層至粉質黏土層,並換成中粗砂墊層至池底。面層做法為:底板面、壁板及毛石混凝土錐壁內壁採用1B2水泥砂漿分層抹平;外壁地面以下刷冷底子油二道,地面以上外壁用水泥砂漿抹光,中高檔外牆用塗料刷面。走道板面採用廣場地面磚。
2.6、鼓風機房、臭氧發生器室設計
建築耐火等級、屋面防水等級按要求設計,一般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為<500預應力薄壁管樁基礎。1)砌體工程:通常室內設計地面以下採用MU10標准黏土磚,M10水泥砂漿砌築;室內設計地面以上採用MU10燒結多孔磚,M5混合砂漿砌築。2)屋面工程:通常建築找坡材料為膨脹珍珠岩,保溫材料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溫板40厚,防水塗料採用1.5厚JS高分子防水塗料,防水卷材採用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卷材。3)頂棚工程:通常採用輕鋼龍骨穿孔金屬板吊頂,紙筋灰抹面。4)牆面裝修工程:牆面基層水泥砂漿均加抗滲王)?型,內牆面用白色乳膠漆面或瓷磚飾面;外牆面用面磚面。5)門窗工程:通常採用鋁合金門窗或木門窗。6)油漆防腐工程:一般木製預埋件冷底子油兩度防腐,金屬預埋件及明露鐵件刷PN8710防腐塗料防腐;木門滿刮膩子。
2.7、脫水機房設計
基礎一般採取柱下獨立基礎和條形基礎。其他構造跟鼓風機房、臭氧發生器室相似。
2.8、其他建築物設計
廠區內變配電設備房、綜合辦公樓、化驗室、宿舍、食堂和保安室等的設計,只要考慮滿足基本生產控制要求即可,主要是為了節約投資。在污水處理廠建築物整體土建設計時,應結合污水處理廠規模、污水水質、處理工藝及當地的實際條件和場地岩土工程條件,積極穩妥地採用先進技術,減少佔地面積,降低工程投資。
想要了解其他建築行業有關內容可以點擊中達咨詢行業動態進行了解。
3、污水處理廠建築設計的發展趨勢
3.1、污水處理廠建築的風景化趨勢
越來越多的建設單位及設計師開始將建築的規劃設計中心從以往的污水處理設備轉移到以人與自然的理念上來,重視並努力體現人對自然風景的熱愛。在建築空間設計上,創造讓人產生美感和親切感的良好生活環境,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統一協調。
3.2、污水處理廠建築的高科技化趨勢
污水處理廠建築在建築材料上是利用高科技材料,提高建築的靈活性、通用性和多樣化;在建築結構體繫上,採用新型大跨度結構體系;在技術及設備上,更多地滿足污水處理與管理的微型化、自動化、潔凈化、精密化、環境無污染化等要求;在信息技術上,建立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系統,使工藝流程、信息流更加順暢。
3.3、污水處理廠建築的節能環保趨勢
由於污水、污泥本身的臭氣在工藝流程中釋放出來,給周邊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為此對臭氣的處理,要污水處理廠消除自身污染。採用鼓風曝氣的污水處理廠要選擇低雜訊的鼓風系統,污泥採用填埋處置工藝,要防止污泥廢液污染地下水,並將廢液進行處理後方可排放。採用污泥乾燥焚燒工藝的污泥處置廠,要將有毒害氣體進行處理,防止有毒害氣體污染大氣。
3.4、污水處理廠建築的多元化趨勢
污水處理廠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建設場地地域文化的多元化、企業品牌的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設計事務所的參與等,極大地促進了污水處理廠建築多元化的形成和發展。國內設計師們在接受全球性的同時,也開始承認各民族、地區和地方文化的價值,在平等合作、競爭的同時,正在努力創造豐富多彩的跨文化的特色建築。
3.5、污水處理廠建築的城市設計化趨勢
在各級政府重視城鎮設計的大背景下,也應重視污水處理廠建築。污水處理廠不能只簡單地完成單體設計,而應從城市設計的高度,將建築學的學科特徵應用到創造城市空間上,對城市規劃進行合理延伸和補充,並致力於廠區交通與城市交通流線的條理化。建立建築與城市的生態關系以及可持續發展性,必將為城市帶來全新的形象。有些污水處理廠通過建立企業標志建築,塑造了城市地標性視覺焦點和建築形象。
4、結束語
任何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隨之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而污水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來源之一。污水這個污染源的出現已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關注,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和法律法規也隨之出台,其中建設污水處理廠為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已經有不少城鎮和工業區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和運營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水處理廠,已經成為其他城鎮和工業區凈化污水環境的必要措施。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請問漢中市,縣,現在那裡正在新建污水處理廠
目前漢中各縣區都在建污水處理廠,而且都已施工。建的比較早的漢中市污水專處理廠已經投入屬使用,但是續建工程還在進行。
其中,市級污水處理廠兩個,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在益州路,橋閘附近,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但還有續建工程。漢中市江南污水處理廠主體應該也快完工了,地點在南鄭縣胡家營。
其他各縣污水處理廠也都在建設當中。
Ⅵ 污水處理會議紀要範文
隨著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高峰期的到來,傳統依靠國家財政資金建設存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單純依靠政府財政資金已不能滿足我國下一步水資源處理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下文是污水處理會議紀要,歡迎閱讀!
污水處理會議紀要一
時間:20XX年12月15日星期三下午15:00
地點:環保局小會議室
主持人:
與會單位及人員:
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會議主要議題:關於污水處理廠工程管線及檢查井質量問題的通報及整改
建設單位通報質量問題:
1、由於施工人員管理不當以及部分勞務人員責任心不足,造成河道檢查井
2、缺少隱蔽圖像資料,廠區回填量以及增量無法准確計算,影響後期的簽字驗收;
3、缺少現場材料的進出台賬和送檢報告。
監理單位
1、施工單位要針對現場出現的質量問題分析原因,分類制定整改方案,改變管線需徵得地勘和設計單位的同意,質量問題整改前後應上報監理驗收,驗收前後均應留取照片及影像資料。
2、項目部管理人員應加強質量管理力度,對勞務隊施工質量全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管理人員要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提高質量責任心。對責任心不強的感力人員採取問責制度,必要時調離工作崗位。
3、項目部管理人員相對較少,不能滿足本工程質檢工作的需要,施工單位要採取措施,增加管理人員,加強質量管理力度。
4、施工單位應自行做好隱蔽工程的圖像資料的保存收集工作,監理隨時跟進,做好
施工單位:
1、出現上述問題確實屬於管理不到位,質量把關不嚴,控制力度不夠造成的,我們會吸取教訓,查找原因,加強質量管理力度,加強對隊伍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質量,避免以後類似質量問題再次發生。
2、針對現場出現的質量問題,我們會針對具體問題分類制定修改方案上報監理,嚴格按照方案進行修改,修改完成後上報監理、地勘、建設以及設計單位。 3、在今後的管線施工過程中,先經監理、甲方共同驗收認可後,再大面積展開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建設單位指示:
1、施工單位要加強管理,督促教育勞務人員加強自身責任心。
2、對於現場施工,施工單位人員要嚴格服從監理的指示。
3、施工單位自查整改,遇到問題要與設計、建設、監理單位共同商量,務必按設計施工。
4、施工、監理單位要就此次質量問題深刻反省,全面自查、整改,並作出書面報告交於項目業主。
5、監理人員原則上不準請假,施工現場必須要保證至少有一名監理,現場監理應履職盡責,現場簽證,做好隱蔽資料的收集和保存。
會議議定事項:
1、在周五之前上交書面報告。
2、施工單位做好倒排工期。
污水處理會議紀要二
20XX年1月9日,在廠部一樓會議室召開了城北污水處理廠20XX年度第1次生產調度會,主持文才兵,參加會議有:王坤紅、餘存和、鄭文勝、余碩果、程慶、尹軍、周如宏、楊春、陳得松、包一鳴、董德琴、夏青、馮晶晶、李少鋒;記錄馮晶晶,會議中各班組及部門匯報了上周工作情況和下周工作計劃,對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現紀要如下:
一、上周水質情況
COD進水濃度為100mg/l,出水濃度為:35.5mg/l;HN3-N進水濃度為15.5mg/l,出水濃度為1.1mg/l,PH進水濃度為7.25mg/l,出水濃度為6.75mg/l。
二、上周生產運行情況
盧民民運7車合計41.8噸,李勇運泥8車合計50.9噸,周冬運泥7車合計37.5噸;上周運泥外運總計130.2噸;用葯量合計3袋。生產運行時經常有不明原因出稀泥,有待於加強巡視查找原因。
上周出水總量為457018噸,平均日產量為65288噸。水量未達標。
三、上周生產出現的問題
1、砂水水分離器電機容易被燒壞,需加強保護;
2、脫泥機房生產中經常出稀泥,需加強巡視;在查找原因的同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
3、出水產量不足,解決水流水量加大問題;
4、中控室升級改造目前新老數據保持一致,按領導要求由技術部將11月25日至12月31日數據屏蔽。
四、本周機修工作重點
1、做好防凍准備工作;
2、二沉池刮泥板仍漏臟導致池面油浮臟,本周盡快解決;
3、人員分工巡視廠部各儀表、儀器和各個泵站;
4、排查提升泵房沙多的原因並及時處理;
五、本周運行管理工作重點
1、關於水量補給問題為其工作重點;
2、繼續加大脫泥量,保證產量;
3、加強相關設備防凍要求宣傳,保證安全生產;
4、整個廠區的衛生情況包括脫泥口處,需安排廠部臨時工盡快清理,同時脫泥口處做綠化修復處理;
5、處理好春節放假期間的隱患工作,設備和安全兩大檢查必須到位;
6、全力以赴做好環保部現場核查工作準備;
六、本周技術部工作重點
1、亞硫酸鈉的標准液需技術部盡快采購配齊;
污水處理會議紀要三
20XX年3月13日下午,縣長黎春秋在行政中心十二樓常務會議室主持召開了縣城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辦公會議。常務副縣長侯文、縣人大副主任胡明先、副縣長王湘雲、政協副主席喻立明及政府辦、法制辦、監察局、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環保局、審計局、項目咨詢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縣建設局關於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情況和深圳費思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關於項目招標情況匯報,對縣城污水處理項目運作模式、招標評審辦法、特許經營期限、管網建設資金支付方案及結算辦法、污水處理費報價區間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議定事項紀要如下:
一、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20XX年12月份建成投入試運行。縣城污水處理項目已列入省市城鎮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是省市下達我縣20XX年完成的八件實事之一,事關民本民生,務必加大力度,加快運作,確保該項目按計劃竣工。
二、該項目採取公開招標、綜合評標的方式確定投資人。
三、會議同意該項目可研、環評、地勘、工程規劃、施工圖設計、廠區土地拆遷、農田水系恢復等已由建設局墊付的前期費用1300萬元納入污水處理廠建設總成本,進入水價;同意約6公里進廠管網鋪設佔地及提升泵站用地的征拆補償等前期費用約600萬元在上級專項補助資金中解決(兩項費用待縣財政投資評審中心核定後,按實支付)。
四、會議同意投資人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期限從20XX年開始,共26年(包括建設期1年)。
五、污水處理廠房和污水主管網建設合並為一個建設項目,由同一業主建設。廠區按BOT模式運作;進廠主管網工程建設的結算方式作相應調整,在工程竣工驗收結算後,由縣財政從當年開始分三年(第一年40%,第二年30%,第三年30%)支付工程款。
六、同意污水處理費報價區間幅度為0.68元-0.85元/噸。
七、同意污水基本水量第一年按3萬噸/天,第二年按3.5萬噸/天,第三年按4萬噸/天,從第四年開始,按5萬噸/天與投資人結算。不足部分由縣財政補足,超過的處理水量按實結算。
八、成立縣城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指揮部。由鄧傑平任政委,特邀胡明先、喻立明任顧問,王湘雲任指揮長,陳德奇任副指揮長,政府辦、法制辦、監察局、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環保局、審計局、城郊鄉為成員單位。由胡小鋒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猜您感興趣:
1.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會議紀要
2. 縣污水處理廠專題會議紀要
3. 污水處理廠生產調度會會議紀要
4. 縣城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會議紀要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