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脫硫廢水處理方式有哪些
(1)離子交換法處理脫硫廢水
用大孔巰基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汞離子,達到去除水中汞離子的目的;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由於活性炭具有極大的表面積,在活化過程中形成一些含氧官能團,使活性炭具有化學吸附和催化氧化、還原的性能,能有效去除重金屬。
(2)電絮凝法處理脫硫廢水
電絮凝技術也被運用到濕法脫硫的廢水處理中。電絮凝是利用電化學的原理,在電流的作用下溶解可溶性電極,使其成為帶有電荷的離子並釋放出電子。產生有絮凝作用的化合物。另外釋放出的電子還原帶有正電的污染物,從而達到去除液體中污染物的目的。
(3)蒸發處理脫硫廢水
將廢水通過傳統的加葯方式進行預處理。處理後的廢水經預熱器加熱後進入蒸發系統。蒸發系統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熱輸入部分,熱回收部分、結晶轉運部分、附屬系統部分。
Ⅱ 有誰知道污水處理上電解和電絮凝有啥區別
有誰知道污水處理上電解和電絮凝有啥區別
根據制備方法有多種分類。舉例如下。
⑴自乳化法和外乳化法
自乳化法又稱內乳化法,是指聚氨酯鏈段中含有親水性成分,因而無需乳化劑即可形成穩定乳液的方法。
外乳化法又稱為強制乳化法,若分子鏈中僅含少量不足以自乳化的親水性鏈段或基團,或完全不含親水性成分,此時必須添加乳化劑,才能得到乳液。
比較而言,外乳化法制備的乳液中,由於親水性小分子乳化劑的殘留,影響固化後聚氨酯膠膜的性能,而自乳化法消除了此弊病。水性聚氨酯的制備以離子型自乳化法為主。
⑵預聚體法、丙酮法、熔融分散法
自乳化法制水性聚氨酯最常用的方法有預聚體分散法和丙酮法。預聚體法即在預聚體中導人親水成分,得到一定粘度范圍的預聚體,在水中乳化同時進行鏈增長,制備穩定的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脲)。
丙酮法屬於溶液法,是以有機溶劑稀釋或溶解聚氨酯(或預聚體),再進行乳化的方法。在溶劑存在下,預聚體與親水性擴鏈劑進行擴鏈反應,生成較高分子量的聚氨酯,反應過程可根據需要加人溶劑以降低聚氨酯溶液粘度,使之易於攪拌,然後加水進行分散,形成乳液,最後蒸去溶劑。溶劑以丙酮、甲乙酮居多,故稱為丙酮法。此法的優點是丙酮、甲乙酮的沸點低、與水互容、易於回收處理,整個體系均勻,操作方便,由於降低粘度同時也降低了濃度,有利於在乳化之前製得高分子量的預聚體或聚氨酯樹脂,所得乳液的膜性能比單純預聚體法的好。而預聚體法由於粘度的限制,為了便於剪切分散,預聚體的分子量不能太高,可能會影響水性聚氨酯性能,例如粘度高則乳化困難,粒徑大,乳液穩定性差;預聚體分子量小則NCO基團含量高,乳化後形成的脲鍵多,膠膜硬,缺乏柔軟性。
Ⅲ 電廠化學水處理流程是什麼對進水水質有些什麼要求
一級除鹽是陰床+陽床的最簡單除鹽系統,除鹽效果不徹底,30萬和以上機組用這水就是找死。電導率能達到10us/cm。二級除鹽是陰床+陽床+混床的系統,為啥有了混床還要陰陽床,那是因為作為前置預處理線除掉一部分離子,不然混床工作壓力很大,再生頻繁。混床出水能達到電導率0.1us/cm.以上倆個是制除鹽水的系統, 機械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碳器什麼酒沒說了,反正都得有。除鹽水是往鍋爐補水用的。精處理用的是高速混床,對鍋爐水進行精處理,除去管道等造成的水中溶解鐵、雜質等等。
Ⅳ 電絮凝處理氨氮廢水
你的這個問題,我在環保通上進行了提問,有人說,有電解法去除氨氮試驗研究專表明:
1. 電流密度低屬於250A/m2時,電解法對氨氮的去除作用很小,但是電流密度上升為375A/m2時,電解法對氨氮有顯著的去除效果,隨時間的延長,氨氮去除率增加。
2. 廢水的初始pH值對電解法去除氨氮有重要影響,在PH<8.71時,隨PH值的增加,氨氮去除率逐漸升高,當PH值達到9.04後,隨PH增加,則氨氮去除率逐漸降低。
3. 混凝劑硅藻土、PAM和混合碳對氨氮的去除效果有限。
Ⅳ 求助高濃度化工廢水怎麼處理
化工廢水的特徵:
1、化工廢水成分復雜,反應原料常為溶劑類物質或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增加了廢水的處理難度;
2、該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物質,主要是由於原料反應不完全和原料或生產中使用大量溶劑造成的。
3、有毒有害物質多,精細化工廢水中有許多有機污染物對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鹵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殺菌作用的分散劑或表面活性劑等;
4、生物難降解物質多,BOD/COD低,可生化性差;
化工污水處理
高濃度化工廢水的處理工藝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廢水採用的工藝和技術方法也是不同的,以上只是廣東青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整理出來的一些關於高濃度廢水處理的一些資料方法。
Ⅵ 電絮凝法的電絮凝技術的原理
電絮凝的反應原理是以鋁、鐵等金屬為陽極,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陽極被溶蝕,產生Al、Fe等離子,在經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亞鐵的氧化過程,發展成為各種羥基絡合物、多核羥基絡合物以至氫氧化物,使廢水中的膠態雜質、懸浮雜質凝聚沉澱而分離.同時,帶電的污染物顆粒在電場中泳動,其部分電荷被電極中和而促使其脫穩聚沉。
廢水進行電解絮凝處理時,不僅對膠態雜質及懸浮雜質有凝聚沉澱作用,而且由於陽極的氧化作用和陰極的還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種污染物。
Ⅶ 電絮凝設備的缺點, 為什麼沒得到推廣應用,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優點:三級處理效果較好,可以解決目前污水排放指標無法達到新標准一級B的目的(2002標准一級B的COD排放值為<60mg/L)。
缺點:溶解性陽極材料消耗極大,運行成本較高,按目前的污水處理運行成本,根本無法承受。
電絮凝原理:
電絮凝技術原理是利用溶解性金屬為陽極,在電能的作用下,陽極被緩慢溶出,產生Al、Fe等離子聚合及亞鐵的氧化過程,繼而產生各種羥基絡合物、多核羥基絡合物及氫氧化物,使廢水中的膠態雜質、懸浮雜質凝聚沉澱而分離,同時帶電的污染物顆粒在電場中泳動,其部分電荷被電極中和而促使其脫穩聚沉。
Ⅷ 焦亞硫酸鈉破氰怎麼控制
焦亞硫酸鈉破氰用電絮凝法控制。為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大力發展和推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技術」的精神和「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號召,某金礦針對黃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的特點,確定了焦亞脊滾硫酸鈉破氰—電絮凝法處理黃金生產廢水的新工藝,並通過生產調試和試驗對比,確定了破氰工藝條件為pH控制在8.5、焦亞硫酸鈉用困型量為10kg/t、破汪野猜氰反應時間為6h。當[Cu2+]在10~30mg/L時,電絮凝工藝最佳條件為流量130~150m3/h、電流6500A、電壓24~25V,經此工藝處理後的水質可達到企業回用標准進行回用。
Ⅸ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Ⅹ 有誰知道污水處理上電解和電絮凝有啥區別啊~!
電解是抄用電解的方法,將污水中的襲污染物(多為重金屬離子)還原成單質或毒性較小的價態,一般污水處理是後者。
電絮凝法是通過電解,使電極溶蝕,產生膠體微粒,加速絮凝。
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的本質是電化學范疇,而後者的本質是絮凝,電絮凝的通電是為了產生膠粒。而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使用一體化處理,即電解的同時,也將電極溶蝕,在同一反應器內進行電解和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