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中水回用設計標准

中水回用設計標准

發布時間:2023-08-21 14:19:07

❶ 中水回用系統在某住宅小區中的方案設計

中水是指各種排水經過物理處理、物理化學處理或生物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這種水質的指標是低於城市給水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排放標準的水質。是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可用於沖洗便器、沖洗汽車、建設施工、工業生產、綠化和澆灑道路等。
從20世紀60年代初國外就開始了研究利用中水,近二十年來,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大量的使用中水;以色列是中水回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占污水處理總量的46%出水直接回用於灌溉,其餘33.3%和約20%分別回灌於地下或排入河道。我國是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北京建成了第一個中水試點工程。之後就開始了中水回用的研究報道,相關的標准及法規也陸續出台。
本文通過對本地區某住宅小區中水回用系統方案的比較探討,闡述中水回用系統對城市長久發展及在環保節能方面的積極意義。
1 中水系統組成與形式
1.1 中水系統簡介
小區中水系統是指在新、改、擴建的居住小區等集中建築區內建立的中水系統,因供水范圍較大,生活用水量和環境用水量都很大,設置中水回用系統易於形成規模效應,實現污廢水資源化和小區生態環境的建設。小區中水系統框圖見圖1所示。建築中水系統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給水工程技術、排水工程技術、水處理工程技術及建築環境技術的有機結合,運用上述技術實現建築群的使用功能、節水功能及建築環境功能的統一。中水系統既不是污水處理廠的小型化,也不是給水排水工程和水處理設備的簡單拼接。好的中水系統不僅可以為環境及建築本身帶來好的規模效益,而且從長久發展來說具有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 中水系統的組成、水質和水源
小區中水系統是由中水原水收集系統、處理系統和中水供水系統三部分組成。中水原水收集系統是指收集、輸送中水原水到中水處理設施的管道系統和一些附屬構築物;中水的處理系統是由前處理、主要處理和後處理三部分組成。前處理除了截留大的漂浮物、懸浮物和雜物外,主要是調節水量和水質,即設置調節池;主要處理是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等;後處理是對中水供水水質要求很高時進行的深度處理。
小區中水系統水質要求雖然低於城市生活飲用水標准,但衛生指標如大腸菌群數等必須達標,且還要符合人們的感官要求,以解除人們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礙,此外中水不應引起設備和管道的腐蝕和結垢,最重要的是施工使用要安全可靠。
由於小區中水系統規模較大,中水水源的選擇種類相對較多,具體水源的選擇要根據水量平衡和技術經濟比較最終確定。通常我們選取小區中水系統的水源是小區建築物內的雜排水、(即不含沖廁排水的排水,有沐浴排水、盥洗排水、冷卻水、洗衣排水及廚房排水等。)小區生活污水和小區內雨水(可作為補充水源)。本地區降水量較少,故雨水不考慮在補充水源范圍之內。
2 工程概況
本住宅小區位於呼和浩特東部新區核心區域,北面為城市主幹路海拉爾東街,西側為城市主幹道科爾沁西路,南鄰東站北街,東面為規劃路。小區有4棟高層住宅,1號樓建築面積15967.15m2,建築高度42.6米,地上14層;2號樓建築面積13169.5m2,建築高度42.6米,地上14層;3號樓建築面積16187.7m2,建築高度42.6米,地上14層;4號樓建築面積13109.3m2,建築高度42.6米,地上14層。5號樓屬於綜合一類建築,功能為公寓及公寓式辦公,建築面積25259.23m2,建築高度44.5米,地上13層。6、7號樓屬於低層商鋪,6號樓建築面積1397.4m2,地上2層。7號樓建築面積2265.59m2,地上3層。小區主體下部為地下車庫,地下車庫面積20641.39m2,可停放車輛581輛。小區生活泵房、中水設備處理室、消防泵房和電氣用房均設置於5號樓地下室。
3 小區中水水量平衡計算
小區功能分為住宅和綜合樓兩部分,中水用於沖廁和綠化等雜用,選定沐浴、盥洗和洗衣排水作為中水水源。
4 小區中水處理工藝及設施
中水處理工藝流程是根據中水原水的水量與水質,供應的中水水量與水質,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和對建築環境的要求經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的。本小區位於我國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處於高海拔、嚴寒、缺水地區,水質較硬。考慮到初投資及運行費用的問題,此次中水處理採用物理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流程。見下圖2。
4.1 格柵
格柵採用機械格柵,設置一道格柵,柵條空隙凈寬為5mm。污水泵的吸水管上設置毛發聚集器去除毛發等雜物。
4.2 原水調節池
調節池選用預曝氣的形式,這樣不但可以使池中顆粒狀雜質保持懸浮狀態,避免沉積在池底,還可以使原水保持有氧狀態,防止原水腐敗變質,產生臭味。而且預曝氣還可以去除部分的有機物。曝氣負荷採用0.9m3/(m3・h)。
4.3 過濾設施
過濾是中水處理工藝中必不可少的後置工藝,它對保證中水的水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過濾分為兩部分,首先採用微絮凝過濾,它是將絮凝和過濾相結合,工藝緊湊,設備簡單。之後出水再經過活性炭過濾。活性炭過濾採用固定床,過濾器為兩個,過濾器中炭層高度和過濾器直徑比為1∶1,活性炭高度為5.0米,設計負荷為0.5kgCOD/kg炭,接觸時間為30min,反沖洗時間為15min。
4.4 消毒
中水處理必須設有消毒設施,消毒劑投加採用自動投加方式,並能與被消毒水充分混合接觸。消毒劑採用次氯酸鈉消毒劑。加氯量為5mg/L(有效氯),消毒接觸時間大於30min。
中水回用系統設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中水水質標准低於生活飲用水標准,中水系統與生活給水系統管道、附件和調蓄設施存在共存的問題,可能有居民誤把中水當作生活飲用水使用,為了保證供水安全,採取以下防護措施:①中水管道嚴禁與生活飲用水管道直接連接;②所有明裝的中水管道外壁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塗色和標志;③對中水系統進行必要的監測控制和維護管理。
5 結語
本工程生活廢水屬於優質雜排水,經過中水水量平衡計算,本小區中水原水量與用水量之差很小,可以滿足本小區沖廁及綠化用水。實現了節約水資源,達到節能減排的良好社會綜合效益。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高層建築中水回用技術的應用

高層建築中水回用技術可以大大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問題,是解決當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現階段加強建築中水回用技術的研究,對提高超高層建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進而促進中水回用的產業化發展,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有著深進意義。
1 工程概況
某工程為超高層建築,主要功能為辦公、商業、餐飲等,總用地面積25,945m2,總建築面積210,964m2,其中地下層為車庫,1~6層為裙房,主要功能為商業餐飲,6層以上分為E、F兩座塔樓,其中E座高119.2m,F座高139.2m。由於該工程位於淡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城市,應該充分重視水資源的利用問題。
2 高層建築中水回用技術
2.1 中水系統設計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為城市自來水。中水供應系統向本建築全部衛生間供水。以公共衛生間內的手盆水、公共浴室排水、冷卻塔排水等作為中水原水,經過處理後的中水回用於公共衛生間內大小便器的沖洗以及車庫地面的沖洗補水等地方。本建築內污廢水量約732.6m3/d,按供水量的90%計。其中用於中水原水量約139.7m3/d。因此,實際日排放量為592.9m3/d。冷卻塔排水、綠化和澆灑道路等用水不排入污水系統,此部分耗水量為440m3/d。設計的室內污水和廢水進行分流排除,公共衛生間的一部分廢水作為中水原水循環至中水機房進行回收;對於衛生間的生活污廢水,設計為專用的通氣管排水系統進行排水;首層以下排水單獨排出室外。
中水原水量為139.7m3/d,中水回用系統的平均日用水量為228.8m3/d,兩水量相差部分由雨水補給(詳見雨水利用),可達到回用系統的1.1倍(年收集水量占回用水量百分數)最高日用水量為343.2m3/d。
2.2 中水回用工藝流程
2.2.1 工藝設計依據
本工程將中水處理站設在地下二層,需要處理的水量:中水原水平均日收集水量139.7m3/d,中水設備日處理時間取12h/d,平均時處理水量為11.6m3/h。因此,設計取設備處理規模為12m3/h。中水水質標准:符合《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GB/T18920-2002),其中濁度、溶解性總固體、BOD5、氨氮按嚴標准取值。
2.2.2 中水回用工藝流程
建築中水回用可以處理到兩種程度的回用水,一種是處理到可以供人類直接飲用的水,實現水資源的完全循環利用,但是這種工藝投資高且工藝復雜;另一種是處理到不供人類飲用,而是將處理水回用於沖廁、綠地用水、沖洗車庫地面用水等地方,後者應用較為普遍。中水處理有多種不同的工藝,處理時應該綜合考慮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質、以及處理水回用部位等因素。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原水水質不同,中水處理流程可以分為很多種。
中水首先經過格柵和曝氣調節池進行預處理,去除污水中的雜質並且均勻水質;然後經過毛發收集器,由一級提升泵到達中水一體化設備,再由二級提升泵依次達到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中水蓄水池(與雨水共用),最終向本建築的全部衛生間供水。此外,設計的中水處理工藝中還應用了鼓風曝氣機進行曝氣,增加足夠的溶解氧,使氧氣在液體中被充分攪拌和溶解,達到阻止液體中的懸浮物下沉的效果;濾池反沖洗設備用於攔截水中的雜質,去除水中的顆粒物等雜質。
處理後的中水水質應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標准》GB/T18920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的規定。
2.3 雨水利用系統
2.3.1 建築屋面雨水排水量
雨水量按該市暴雨強度公式計算,屋面雨水設計重現期為10年,降雨歷時5分鍾。溢流口和排水管系總排水能力按50年重現期設計。屋面總匯水面積11,000m2,雨水排水量約為600L/S。
其中暴雨強度公式為:雨水量公式為:Q=ΨqF
雨水管道設計重現期P=2年;室外雨水管道設計降雨歷時T=15分鍾;室外綜合徑流系數Ψ=0.65。
由以上公式計算所得雨水量約為597.3L/s。
2.3.2 雨水利用標准及利用方式
(1)雨水利用標准:重現期1年的雨水進行利用,不排入市政管網,超出的雨量排入市政管網。設計年降雨厚度1,255.1mm,平均年降雨次數121.6次。
(2)雨水利用採用回收利用方式。
①收集量和回用量:根據本工程的用地現狀和投資情況,收集降落在屋面及硬化路面(匯水面積約25,900平方米)的雨水,處理後的雨水進入中水清水池,用於車庫沖洗和衛生間沖廁,用水量約89.1m3/d。
②年收集雨水量(紅線內)=10×0.8×1255.1×0.7×2.59=18,204m3
③雨水收集池:根據用水量、1年重現期降雨量(49.1mm)的收集量和用地現狀綜合確定為400m3,初期4mm的降雨不進入雨水蓄水池,經棄流池排出。雨水蓄水池和棄流池位於室外。超過雨水蓄水池設計能力的降雨通過溢流管排至市政雨水管道。
④工藝流程:由設於雨水收集池內的潛水泵進入地下二層的雨水處理機房。雨水利用的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雨水收集工藝流程圖
由圖1可知,屋面雨水經過棄流池棄流初期雨水後,收集到雨水蓄水池,經砂濾和活性炭過濾器過濾,達到中水水質標准後,進入與中水共用的雨水蓄水池,用於中水系統供水或用於樓內車庫沖洗及衛生間沖廁。雨水處理設備間歇運行,在有雨水時,運行12h,處理能力為7m3/h,處理後的清水全部存在清水池中,清水池容積100m3,與中水共用。
2.4 效益分析
施工完成之後對設備進行了調試,設備可以正常運行,並且出水水質可以達到規范要求的水質標准。建築的中水回用經濟性主要受到當地水價的影響,水價越高,則建築中水回用系統的經濟效益越高,設備的投資回收期越短。該市現行一般商業用水水價為1.8元/噸(不包含污水處理費用),商業用水污水處理費為1.2元/噸,即總的水費價格為3.0元/噸。本工程設計的中水回用系統的全年回用水量為54,180.6噸,則本建築的中水回用系統全年可以節約用水費用為162,541.8元。
3.結論
綜上所述,高層建築中水回用技術可以大大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並且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水的回用技術上,推動高層建築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提高水的回用率,進而達到節水的目的。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❸ 中水回用水質標準是什麼

中水回用水質標准:參考城市污水廠處理排放標准一級A標准.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分三級,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准值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一級標准分又為A標准和B 標准。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最嚴格的.具體數值見下表.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A 標准 B 標准 二級標准 三級標准
1 化學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①
3 懸浮物(SS) 10 20 30 50
4 動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類 1 3 5 15
6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0.5 1 2 5
7 總氮 (以N 計) 15 20 - -
8 氨氮(以N 計)② 5(8) 8(15) 25(30) -
2005 年12 月31 日前建設的1 1.5 3 5
9 總磷(以P 計) 2006 年1 月1 日起建設的 0.5 1 3 5
10 色度(稀釋倍數) 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糞大腸菌群數(個/L) 103 104 104 -

❹ 中水出水COD標準是多少

中水出水的cod標准主要是按照回用目的為主要判斷依據.回用水用途主要分為工業、農業、市政雜用、河道補水、生活雜用、回灌地下水.具體的cod值會因回用目的不同而異,詳細的cod值可以參考一下標准.
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類 GB/T18919-2002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 GB/T18920-2002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18921-2002
4 再生水回用於景觀水體水質標准 CJ/T 95-2000
5 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CJ/T 48-1999
6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50336-2002
7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50335-2002

❺ 中水回用標准

法律分析:中水是指各種排水經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水源按照《建築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18)和《城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16)分為優質雜排水和生活污水,具體種類和選取順序為:

1)衛生間、公共浴室的盆浴和淋浴等的排水;

2)盥洗排水;

3)空調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水;

4)冷凝水;

5)游泳池排污水;

6)洗衣排水;

7)廚房排水;

8)沖廁排水。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單一水源,大多有三種組合方式:

1)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循環冷卻水稱為優質雜排水,應優先選用;

2)沖廁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稱為雜排水;

3)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這種水質最差。

中水用於沖廁、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築施工等雜用的水質,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質》(GB/T18920-2002)中城市雜用水類標准執行。

中水用於景觀環境用水,其水質應符合國家標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

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❻ 中水回用於電廠循環冷卻工程的使用技術

中水回用於電廠循環冷卻工程的使用技術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即為再生水,一般指污水經過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後供作回用的水。當中水經過深度處理,水質滿足再生水水質指標時,可回用於補充地面水源、農田灌溉、消防用水、甚至可作為工藝水、冷卻水補充水回用於工業企業。中水回用,可以很好的節約用水,增加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達到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城市裡的污水量是源源不斷的,水量比較穩定,但由於來源多種多樣,水質也呈復雜多樣化。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後還含有相當數量的污染物,如BOD5:30~60mg/L,CODcr:60~120mg/L,SS:20~30mg/L,氨氮:15~250mg/L,甚至還有很多致病細菌、病毒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如果將中水用作電廠循環冷卻用水補充水,必須經過步驟復雜的深度處理。2 中水回用深度處理2.1 深度處理的目的深度處理也叫三級處理,是將二級處理後的水再用物理化學方法等去除可溶性無機物、不能分解的有機物、病毒、病菌、磷、氮及其他雜質,以達到用水水質標准。根據《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GB50050)的要求,深度處理系統的中水進水水質應達到現行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二級標准,由此,根據中水水質的特點以及電廠循環冷卻水水質的要求,對中水深度處理,需要做到以下要求:1)進一步除殘留的懸浮物以及膠體成分。2)進一步降低BOD5、CODcr、TOC等水質指標,使BOD5≤5mg/L、CODcr≤30mg/L,使水進一步穩定。3)脫氮、除磷,消除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因素,使得氨氮的含量≤5mg/L,磷的總量在1mg/L。4)脫色、除臭,使水得到進一步澄清。5)滅菌殺毒,使細菌總數<1000個/mL。6)降低水質的鹼度和暫時硬度,使鈣硬度(以CaCO3計)≤250mg/L,甲基橙鹼度(以CaCO3計)≤200mg/L;2.2 深度處理的方法目前,我國在中水的深度處理問題中主要有過濾消毒、石灰處理、膜分離技術等,具體工藝處理方案需要根據不同的水質採用不同的方法。2.2.1過濾消毒過濾消毒,一般指經過過濾器、加葯處理等方法,對中水進行機械的過濾消毒,通常能將懸浮物降低至10mg/L以內。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僅能降低水中懸浮物含量,無法去除其他物質。對此,這種方法僅適用於處理進水水質較好,用水水質要求標准較低的情況。2.2.2石灰處理石灰處理技術是在中水中加入適量的石灰乳增加污水的鹼性,使出水PH達到10.3~10.5,通過幾個化學反應,產生形態不同的碳酸鈣結晶,軟化水質,而且產生的結晶還可以凝聚、吸附其他的雜質,但傳統的石灰處理工藝過程繁瑣,操作復雜,同時產生的污泥較多。2.2.3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領域,膜分離技術主要包括微濾、超濾反滲透等。微濾(MF)可除去大小約0.1~1μm的顆粒雜質。主要用於去除細菌、懸浮固體、膠體物質等。但對大分子有機物的去除能力低,如果原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含量有波動,則微濾系統出水水質會隨之波動。超濾(UF)可去除約大於0.002~0.1μm的顆粒雜質,可除去分子量大於300~300000的物質。超濾較微濾比,其出水穩定,幾乎可以去除所有的顆粒、懸浮物、細菌、病毒、表面活性劑、膠體物質和高分子有機物,適用於中水進水水質易波動、不穩定的特點。反滲透技術(RO)是當今最先進和最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能去除水中的細菌、病毒、大部分有機污染物、膠體、微生物,溶解鹽類等,去除率高達97%~98%。針對中水回用循環水補給水深度處理而言,目前,很多工業企業都進行了回用工作,大部分是採用傳統的處理技術,如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隨著水源循環再利用率的提高,水中的溶解性總固體和各種難溶鹽濃度成倍增加,設備的腐蝕和結垢也日趨加劇,同時,傳統的處理技術無法應對中水回收水質復雜的特點,往往設備出水也無法滿足用水的要求,限制了中水回用的范圍。因此,採用有效的深度回用工藝,才能更好地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膜處理技術與傳統水處理工藝相比具有諸多優勢,但成本也較傳統工藝高出許多,採用全膜法水處理工藝,不僅設備成本昂貴,也會消耗大量的葯劑,在實際生產應該中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將膜處理技術與傳統處理工藝相結合,才能使深度處理工藝完善功能,更具經濟性。3 傳統預處理+反滲透深度處理工藝3.1預處理系統預處理系統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影響反滲透膜的污染源,主要污染源包括懸浮物、有機物、微生物與難溶鹽。懸浮物的去除可採用多介質過濾器過濾去除;有機物的去除可採用活性炭過濾器吸附去除;解決難溶鹽問題可以採用添加阻垢劑方式;為了防止反滲透系統和預處理系統的微生物污染,可在系統的首末端添加氧化劑和還原劑;對於反滲透出力影響較大的溫度因素,可採用溫度調至工藝解決。3.2 反滲透處理工藝反滲透系統為深度處理的核心部分,它具有極高的脫鹽能力。系統組成: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膜,此外還包括加阻垢劑裝置和反滲透清洗裝置。3.2.1 保安過濾器保安過濾器,亦稱精密過濾器,用來濾除經多介質過濾後的細小物質,以確保水質過濾精度及保護膜元件不受大顆粒物質的損壞,同時也去除水中微量的懸浮雜質達到反滲透進水對懸浮物含量的要求。3.2.2 反滲透裝置反滲透是利用反滲透膜的選擇性,以膜兩側靜壓差為推動力,克服滲透壓,實現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其操作壓差一般為1.5~10.5MPa,截留組分為(1~10)×10-10m小分子溶質,同時還可以從液態混合物種去除全部懸浮物、溶解質和膠體。由此可見,反滲透工藝能去除影響循環水補給水指標的所有物質,根據水質情況對反滲透做合理的排列和選型,反滲透出水水質能滿足循環水補給水水質標准。3.3 工藝流程過濾+活性炭吸附+反滲透系統深度處理工藝流程圖總結由於膜技術出水穩定,能應對中水復雜多變的水質特點,對中水採用傳統工藝和膜技術工藝,配合氧化劑、還原劑、阻垢劑的方法,作為中水回用於循環水補給水深度處理,在技術上是十分可行的。同時,膜技術結合傳統預處理工藝,能解決膜技術成本高、對水源要求高的問題,能更好的解決中水深處理問題,實現水源的循環利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❼ 中水回用水質標準是什麼

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掃除濁度,度105溶解性固體,mg/l12001000懸浮性固體,mg/l105色度,度3030臭無不快感覺無不快感覺ph值6.5~9.06.5~9.0bod5,mg/l1010codcr,mg/l5050氨氮(以n計),mg/l2010總硬度(以caco3計),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1.00.5鐵,mg/l0.40.4錳,mg/l0.10.1游離余氯,mg/l管網末端水不小於0.2總大腸菌群,個/l33

生活雜用水的水質不應超過上表所規定的限量。

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不得與自來水管道、水箱直接相連。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外部應塗淺綠色標志,以免誤飲、誤用。

生活雜用水供水單位,應不斷加強對雜用水的水處理、集水、供水以及計量、檢測等設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檢修等制度及操作規程,以保證供水的水質。

(7)中水回用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水質的檢驗方法,應按《生活雜用水標准檢驗法》執行。

生活雜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必須建立水質檢驗室,負責檢驗污水再生設施的進水和出水以及出廠水和管網水的水質。

分散式或單獨式供水,應由主管部門責成有關單位或報請上級指定有關單位負責水質檢驗工作。

以上水質檢驗的結果,應定期報送主管部門審查、存檔。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單一水源,大多有三種組合方式:

1)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循環冷卻水稱為優質雜排水,應優先選用;

2)沖廁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稱為雜排水;

3)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這種水質最差。

中水用於沖廁、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築施工等雜用的水質,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質》(GB/T18920-2002)中城市雜用水類標准執行。

中水用於景觀環境用水,其水質應符合國家標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的規定。

❽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及供水安全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及供水安全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建築中水
中水是指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 、 雜排水(不含糞便排水)以及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後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CJ2511―89的 生活雜用水水質指標標准 ,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即再生水。雜排水水源及回用目的對所採用的處理工藝影響較大。中水的價格,色度,濁度,含鹽量等都會影響回用水的可接受性。依據收入和教育情況的不同,有研究表明對於綠化「含鹽量低」是中水最重要的屬性,對於衣服洗滌「無色」是中水最重要的屬性,以及對於沖洗廁所「較低的價格」是中水最重要的屬性。
在選擇中水處理工藝時,要根據中水水源及回用目的來進行選擇。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污染程度較輕的優質雜排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物,毛發,洗滌劑等,通常採用物化處理工藝對其進行處理,處理工藝較簡單,只需在常規處理工藝前設置毛發聚集器,或在水質要求較高時添加膜處理設備,雖然對溶解性有機物去除能力較差, 但消毒劑的化學氧化作用對水中耗氧物質的去除有一定的作用, 混凝對洗滌劑也有去除作用,處理水可以達到較高的水質標准。
沖廁以外的生活排水組合 , 污染程度中等的雜排水主要採用強化物化處理和二級生物處理工藝,污染物較優質雜排水更加復雜,有機物含量較多,通過處理能有效去除有機物。
所有生活排水即為生活污水,其污染程度最重,有機物,細菌,病毒等污染物含量高,用其作為中水水源時,需要進行三級處理,處理難度大,成本高。
2. 供水安全性及對策
2.1建築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中水回用工程推廣發展緩慢 ,且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 , 中水系統往往存在難以正常運行 , 水質水量難以達到要求,用戶難以接受和放心使用 ,主要原因是有些工藝、設備存在問題,缺少專業運行管理人員致使系統的運行管理水平不高, 達不到預想處理效果 , 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 使水質水量常常發生較大的波動 , 甚至停產。據有關調查 ,有 33 %的中水回用工程建成後未運行。由於各方面的問題中水回用在實際工程中並不比使用城市給水更經濟,主要是設計規模得不到發揮。
再次 , 政府法律法規制定的不健全 ,僅有的技術規范沒有法律效力。而中水回用水質標准太高,目前我國建築中水回用執行的水質標準是現行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 該標准中總大腸菌群的要求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相同 , 這一方面使得許多現有中水工程不達標 。
再次,水價體系不夠合理,中水相對於飲用水無價格優勢,缺乏中水經濟可行性研究,且很多人對中水的衛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顧慮 , 在感情上無法接受中水 , 節水意識差等,確實是廣泛存在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其普及。
2.2 對策
2.2.1.完善建築中水相應的法律法規並加強執行力度
在國標「建築中水設計規范」中規定小區和建築中水供水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但在實際工程中發現初期建築與小區的入住率低,原水量不住,因此中水系統往往要推遲運行或難以運行。還有在工藝選擇上盲目照搬,致使處理效果不達標,且監管力度不夠,安全供水沒有保障。以上問題都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規,來保障中水回用成為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
2.2.2.建立一套有效的再生水檢測分析方法
評價飲用水和污廢水水質的化學參數很多。這些參數包括余氯量,臭氧,生化需氧量( BOD ) ,化學需氧量 ( COD) ,總有機碳( TOC ) , pH值,電導率,濁度,色度,金屬離子,溶解氧,氨氮,硝酸鹽和 磷酸鹽等。通過在線監測獲得的化學參數易受環境,處理工藝和檢測工具的影響。例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如降雨量增加和藻類大量繁殖會影響總有機碳,電導率, pH值和濁度的水平。處理工藝的不同也會影響上述各參數的濃度。最後,用於測量儀器的可靠性和靈敏度將決定結果的精確。因此,實施多元技術組合的分析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這些常用參數的敏感性。
2.2.3. 提高公眾節水意識・宣傳中水經濟可行性
很多人對中水的衛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顧慮 , 在感情上無法接受中水,加上公眾節水意思差,中水回用的普及還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我們要借鑒日本、 美國、 南非、 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驗。倡導水的循環利用,也就是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目前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子孫後代的需要,可持續發展在水行業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在我國這樣嚴重缺水的國家,更應該提倡節約用水,建設可持續的循環用水項目。並且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 自來水價格勢必會升高 , 而隨著處理技術的發展 , 中水處理費用卻會降低 , 更增加了中水回用的經濟可行性,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意識,讓居民正真認識到中水回用重大意義,才能使得中水回用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3.應用前景
中水回用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 它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排污量 , 減少環境污染; 另一方面它又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開采 , 對我國長遠的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並且 , 根據水利部《21 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 ,2010年後中等乾旱年的缺水量將達318億 m3, 到 2030 年我國將缺水400~500億 m3, 開發和應用投資省、見效快、運行成本低的中水回用處理技術已經凸現為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 , 在政策的正確引導下 , 合理的調整城市給水和中水的價格關系 , 中水回用技術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 , 為城市節水作出貢獻。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❾ 沈陽市中水回用標准

達到COD、BOD5標准。沈陽市的中水回用需要達到COD、BOD5標准。中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

❿ 建築給排水中節水技術及中水系統設計

我國污染嚴重,又是一個人均擁有水資源貧乏的國家,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依據當地水資源及經濟情況合理進行污廢水利用已成當務之急。建設中水系統,不但可以節約用水,並且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水體污染。
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用水量呈足年遞增趨勢,而水源水質卻呈逐年遞減趨勢,這無疑給給水治理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在節水上做文章。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的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據測定滴水在一小時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個月可集到2.6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供給一個人的生活所需。至於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12噸;嘩嘩響的「大水流」每小時可集670公斤,每月可集482噸。所以,節水的潛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城市生活用水其損耗是相當驚人的,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過程絕大部分是在建築中完成的,因此要節約城市生活用水必須挖掘節水技術在建築給水中的應用。
1防止給水系統超壓出流造成水量浪費應採取的措施
1.1合理限定配水點的水壓由於超壓出流造成的「隱形」水量浪費並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因此在我國現行的《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中雖對給水配件和入戶支管的最大壓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規定,但這只是從防止給水承壓過高會導致損壞的角度考慮的,並未從防止超壓出流角度考慮。因此壓力要求過於寬松,對限制超壓出流基本沒有作用。所以應根據建築給水系統超壓出流實際情況,對給水系統的壓力作出合理限定。
1.2採取減壓措施在給水系統中合理配置減壓裝置是將水壓控制在限值要求內,減少限壓出流技術保障。
1.2.1減壓閥。減壓閥是一種很好的減壓裝置。可分為比例式和直接動作型。前者是根據面積的比值來確定減壓的比例,後者可以根據事先設定的壓力減壓,當用水端停止用水時,也可以控制住被減壓的管內水壓不升高,既能實現動減壓也能實現靜減壓。
1.2.2減壓孔板和節流塞。減壓孔板相對於減壓閥來說,系統比較簡單,投資較少,管理方便。一些單位的實踐表明,節水效果相當明顯。節流塞的作用及優缺點與減壓板基本相同,適用於在小管徑及配件中安裝使用。
1.2.3採用節水龍頭。有實驗表明,陶瓷閥節水龍頭和普通鑄鐵水龍頭在全開狀態下。前者的出流量小於後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壓力下,節水龍頭具有良好的節水效果,節水量在20%~30%之間,靜壓越高普通水龍頭出水量越大的地方,節水龍頭的節水量也越大。因此應在建築中(尤其在水壓超標的配水點)安裝使用節水水龍頭可以減少水量浪費。
2減少熱水系統的無效冷水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築功能的完善,建築熱水供應已逐漸成為建築供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調查各種熱水供應系統。大多存在著嚴重的水量浪費現象,比如:我們家在開啟熱水配置裝置後,也就是浪費的水量,無效冷水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應想辦法從建築熱水系統的各個環節抓起,減少無效冷水的排放。也可以有意識的將這部分收集起來用於廁所的沖洗。
2.1選用支管或立管循環方式熱水系統的循環方式直接決定了無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對大小,目前我國現行的《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中提出了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干管循環—立管循環—支管循環。同時允許熱水供應系統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時供應系統。有調查表明支管循環方式最節水,立管循環方式的節水量雖比支管循環少,但投資回收期較短,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而干管循環方式無論從節水角度還是從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均無優勢。無循環系統會產生大量的無效冷水量,不符合節水要求,同時也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不便。綜合上述分析並結合我國國情新建建築熱水系統不應在採取干管循環和無循環方式,而應根據建築物的具體情況選用支管循環或立管循環。
2.2對現有的無循環熱水供應系統進行限期改造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公共浴室採用的是無循環定時熱水供應系統,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的無效冷水。由於無循環系統管線較簡單,故改造工程投資少,收效快,較易實施。
2.3減少調溫造成的水量浪費為了減少調溫造成的水量浪費,公共浴室應採用單管熱水系統,溫控裝置是控制其水溫度關鍵部件。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現有溫控裝置是不夠靈敏的,洗浴水忽冷忽熱。因此應積極開發性能穩定-靈敏度單管水溫控制設備。目前,我國建築雙管熱水系統冷熱水的混合方式大多採用混合龍頭式和雙閥門調節式,每次開啟配水裝置時,為獲得適宜溫度的水都需要反復調節,因此應逐步採用帶恆溫裝置的冷熱水混合龍頭快速得到符合溫度要求的熱水,減少由於調溫時間過長造成的水量浪費。
3防止二次造成的水量浪費
二次污染事故的發生,使得建築給水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戶用水困難,同時受到污染的水將會被排出。對供水系統的清洗處理也需耗費大量的自來水,因此防止建築給水系統二次污染,對節約用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1在高層建築給水中採用變頻調速泵供水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壓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層建築中使用廣泛的供水方式。
3.2新建建築的生活用水與消防水池分開設置
4建築給排水中水系統設計
4.1系統選擇中水處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條件分三種情況考慮:
4.1.1有市政中水管網,有市政排水管網:小區內排水採用污廢合流(雨水系統單獨考慮),排水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後排入市政污水管網。中水系統水源為市政中水。
4.1.2無市政中水管網,有市政排水管網:小區內排水採用污廢分流。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廢水經小區廢水管網收集至小區中水處理站,處理達到回用。中水系統原水為小區回收的雜排水。
4.1.3無市政管網,小區內排水採用污廢合流。排水經化糞池處理後經小區污水管網收集至小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回用標准後回用。中水系統原水為小區內回收的排水。
4.2中水回用范圍合理設計中水回用系統,需要根據小區內用水情況,結合中水供應量,合理確定中水的回用范圍。
4.3水量平衡因原水和中水用水每小時都不是均勻的,而處理設備需在均勻水量符合的條件下運行,水量平衡措施就成了控制資源和能源浪費的關鍵。
4.3.1儲存調節:原水調節池應按中水原水量及處理量的逐時變化曲線求得,中水池-存池應按處理量及中水用水量的逐時變化曲線求算。原水變化曲線及中水用水曲線可根據排水建築的性質-使用情況參照同地區類似建築的資料擬定。
4.3.2運行調節:利用信號控制處理設備自動運行,並合理調整運行班次,可有效的調節水量平衡。
4.4處理工藝由於中水原水多採用優質雜排水,含有較低的有機污染濃度,宜採用以生物接觸氧化法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處理工藝:原水——格柵——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澱——過濾—— 消毒——中水。
節水最關鍵的不是建築節水技術,而是人們的節水意識,人們的用水習慣。據調查,目前這種觀念尚未真正有效樹立,所以倡導人們將淡水資源當作一種珍惜資源節制使用,呼籲全民節水勢在必行。只要採取一項措施或幾項措施兼用,其節水效果都將是顯著的。堅持開發與節約並舉,不節約放在首位。在遵循生態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等的前提下,在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在完善的法律體系框架內,以政府為主導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管理、經濟、宣傳教育及科技的手段和措施,統一管理,科學配置,不僅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解決高峰期缺水問題。還能減少污水排放量,保護環境,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建立節水型的社會。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中水回用設計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u合成革樹脂網 瀏覽:151
機油濾芯原理是什麼 瀏覽:363
除垢劑能凈化水嗎 瀏覽:257
冰乙酸除垢 瀏覽:35
廣告過濾器神器 瀏覽:239
純水樹脂保質期 瀏覽:386
地暖外管道濾芯換不了怎麼辦 瀏覽:870
丁晴橡膠輪酚醛樹脂 瀏覽:428
三一75的提升器怎麼調 瀏覽:241
項城城區污水官網改造 瀏覽:190
樹脂補牙材料大全 瀏覽:456
污水處理水泵書 瀏覽:558
鄧州回濮陽用隔離嗎 瀏覽:681
污水泵對地絕緣為零說明什麼 瀏覽:436
反滲透可以除鹽嗎 瀏覽:5
植物蒸餾 瀏覽:269
清洗ro膜高壓泵 瀏覽:930
北汽幻速h3怎麼換汽油濾芯 瀏覽:834
天籟一般換什麼牌子的空氣濾芯 瀏覽:394
蒸餾水的ph值指標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