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污水治理看不見的難題,如何及時解決
想要治理農村污水,自然要先了解污水的來源與分類。
1. 生活污水,自然是農村村民日常生活實用過得,已經無法使用的廢水。一般都不會含有某些化學的有毒物質,但是一般流入糞池中會進行發酵,適合微生物生存,最後進入莊稼地。除了不太衛生之外沒有太大的危險。
4. 就像垃圾分類一樣,污水進行分類處理,沒有危害的污水可以經過發酵直接進入土地,有危害的污水可以引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之後再行排放。無污染的污水一般有著以下的流程:生活污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濕地(種植著吸收能力比較強的植物,而且喜濕,根系發達),經過這些流程過濾之後,基本無污染,成本也很低。污染後的污水需要引流到污水處理廠,通過國家制定的排放標准之後才能進行排放。
Ⅱ 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會面臨哪些問題
近些年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現狀:很多項目建成後並未達到預期效果,面臨一些問題。
管理農村生活污水首先要確定處理方式。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可採取分散、集中和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每種方法各有千秋。要根據農村特點調整處理方式,因地制宜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
排水系統要合理確定。很多人盲目相信雨污分流,由於農村大片地區景觀差異很大,很難實現一體化的雨污分流系統。
另外,比較城鄉污水處理項目的設計規模:農村和小城鎮可供參考的數據不多,人口變化很大,給估算的污水量帶了不確定性。目前,一些市政生活污水處理廠在設計過程中,參考城市標准選擇設計用水指標,人均用水量指標選擇很高,導致設計規模較大。此外,對集鎮和集鎮人口估計很高往往會與實際情況不符。設計和規劃必須考慮這一點。但同時也要考慮到隨著人口自然增長,污飢兆伏水處理設備建成後可能面臨水源不足,污水處理設備運行負荷水平較低問題。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管理、維護和運行水平不高,甚至在建設完成後爛攜無法正常運行。村鎮污水處理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是對農村水環境改善的極大助力。因此,需要不斷增加研發力度,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同時降低人工成本。
在城鄉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城市規劃、地形地質、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等因素,選擇最合理的收集處理方猜型式、排水系統、工程規模和工藝路線。只要合理確定施工流程,加強下一階段工程建設,並通過污水處理工程的運行維護,才能發揮其作用。
Ⅲ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都存在著哪些問題
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偏低。
2、農村治污資金缺口大。
3、污水回用設施少,資源化利用率低。
4、施工及運行監管不足。
5、單戶處理化糞池滲漏問題突出。
6、集中處理污水的管道投資大,問題多。
Ⅳ 農村污水的處理難點有哪些
農村污水會帶來很多問題,在治理過程中也面臨很多困難。
首先農村家禽散養非常普遍,家禽排泄量超過人,家禽糞便隨地排放形成面源污染,最終隨雨水流進池塘。常規的管網截污治理只能解決人類排泄污染,不能解決家禽面源污染;
其次,農村水污染並非只有人類生活污水。池塘更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洗衣洗菜、小孩游泳過去都在池塘里,池塘污染放任不管的話,農村水環境不會真正改善。
第三,農村生活污水目前幾乎無任何管網建設,截污納管工程量大,糾紛多;
第四,人口季節流動導致水量變化大,有時沒水,常規處理工藝難以穩定運行。
Ⅳ 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行業發展的痛點在哪裡
分析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行業發展中的疼痛點:
1.由於雨水和污水分流不完善,人口規模小,污水收集流量不穩定
由於農村居民點分散,大型污水處理能力建設需要鋪設一條長的管網,投資巨大,經濟不景氣。因此,農村污水處理站往往位於村鎮人口密集區附近。一個縣往往有幾十個人口密集區,因此單個污水處理能力的處理規模很小,通常在幾十噸/天到500噸/天之間。由於單個污水處理站的人口較少,污水收集量往往不穩定。
(二)不穩定污水污染指數
由於單個農村污水處理站的污水量很少,其濃度經常會發生變化。在農村污水中,由於氨氮含量高,水產養殖廢水處理難度最大。在日均污水量較低的農村污水處理站,對農場進行單次清洗可大大提高污水中氨氮的濃度,對污水處理場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三。管理能力差,技術人員不足
在農村地區,技術人員短缺,特別是在污水處理站。
4.在鎮緊的土地上設立污水處理站。
與我們以前對農村污水處理的理解不同,我們觀察到,在某些地方,由於農村居民點附近的大部分土地已經承包給村民,工程師們經常需要平整荒地來建造污水處理站,這限制了污水處理站的土地使用。
5、通過遠程監測減少維護費用,使運營和維護費用緊張
農村地區單個污水處理場的規模很小,每個場地的平均人口約為3,000-4,000人。為每個站點分配多個工作人員是不經濟的。許多農村污水處理廠採用遠程監控方法,確保每個場地的正常運行,確保降低維護成本。
6。治療效果要求低
由於農村地區污染物的自凈化能力相對較高,因此對處理效果的要求較低,大多數非環境敏感地區都實施了ib級標准。出於成本考慮,污水處理污水的監測也是以預定的取樣監測為基礎,一般不安裝在線監測儀。
Ⅵ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和對策
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不容樂觀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使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農村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農村環境狀況令人擔憂。我國有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產生活污水隨意排放。89%的村莊將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後、坑邊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內外池塘, 無人負責垃圾收集與處理。目前全國農村每年有超過 2500 萬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響村民居住環境,嚴重威脅農民的身體健康。農村污水處理的特徵首先是處理率低,其次是間歇排放,排量少且分散,第三是氮磷濃度高及含有大量的營養鹽、細菌、病毒等,這些都給農村污水的收集和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常用工藝介紹
2.1 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適用於小量污水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序批式反應器(SBR)等。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用較多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在生物濾池的基礎上,通過接觸曝氣形勢改良而演變出的一種生物膜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技術是介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間的處理技術。在填料表面上培養微生物,形成生物膜,並採用與曝氣池相同的方法向微生物供氧,污水流過時與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觸,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佔地面積小、處理負荷高、污泥產量少、抗沖擊能力強、維護管理簡便。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間歇運行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處理效果,對於水量不均勻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更具有實際意義。然而對於農村生活污水來說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偏高,所以此工藝適合於我國南方及東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較富裕的農村推廣應用。
2.2 人工濕地和穩定塘系統
2.2.1 人工濕地工藝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是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由於它能有效地處理多種多樣的廢水,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垃圾滲濾液、地面徑流雨水等,且能高效地去除有機污染物,氮、磷等營養物,重金屬,鹽類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種污染物。具有出水水質好,氮、磷去除率高,運行維護管理方便,投資及運行費用低等特點,近年來獲得迅速的發展和推廣應用。人工濕地是模擬自然濕地的人工生態系統,它是一種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類似沼澤地的地面,並且人為地將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種或幾種介質按一定比例構成基質,並有選擇性地植入植物的污水處理生態系統。通過人工濕地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作用。目前用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人工濕地主要形式有,表面流和潛流形人工濕地。這兩種濕地運行費用低下,建造、運行和維護簡單;建造、運行和維護簡單,同時具有水力負荷與污染負荷較大的特點,對 BOD、COD、SS及重金屬的處理效果較好,衛生條件好,少有惡臭和滋生蚊蠅的現象。由於人工濕地工藝受季節變化影響較大,氣溫的降低會影響人工濕地的正常運行,低溫對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影響是比較明顯的,特別是對氨氮的去除,因此人工濕地適用於我國南方平均氣溫較高的農村處理生活污水,而對於北方寒冷地區的農村來說則不太適合。
2.2.2 穩定塘系統
穩定塘是經過人工適當修整的土地,設圍堤和防滲層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凈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凈化的一種污水處理技術。穩定塘的污水凈化過程類似與天然水體的自凈過程,主要通過在污水中存活的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和塘內水生植物及多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根據塘內溶解氧含量及微生物特性,穩定塘工藝可分為:好氧塘、兼性塘和厭氧塘。穩定塘對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來說具有明顯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簡單而且施工周期短、易於施工,投資省;能夠實現污水資源化,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相結合,塘內可種植經濟植物也可放養水生動物,如蝦、魚、水禽等,而形成綜合處理塘;污水處理能耗少,維護方便,成本低。穩定塘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如:佔地面積大;污水處理效果受季節、氣溫、光照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且處理效果不夠穩定;易於散發臭氣、滋生蚊蠅。今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開發出了高效藻類塘和組合塘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穩定塘的不足之處。
3、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對策探討
3.1 加強規劃
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加強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的制定,根據規劃來系統地開展污水治理工作,避免廢棄工程。
3.2 運行費用
市、區財政應對污水處理工程運行費用進行適當補貼。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村委會和村民對污水處理費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都不願意承擔,多數區縣運行費用來源不清,另一方面由於目前國家對於農村排污既沒有排污收費政策,也沒有污水處理補償政策,要求村民承擔污水處理費不合理,也不現實,急需市、區相關部門出台政策,以保證設施的長期運行,並建議市、區財政給予相應補貼,村民或村委會可以負擔部分污水處理費用,以提高村民的責任感,市、區根據污水處理站運行情況,出台獎勵政策,作為對村民的補償。
3.3 完善管理
在推進新農村污水治理的過程中,要建管並重,注重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保證新農村污水治理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
4、結論與建議
目前農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體污染,同時農村經濟發展趕不上城鎮,地區特點突出等,因此新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迫切需要經濟、高效、自動化高的一體化處理系統,以適應我區農村污水的多樣性等。在選擇工藝時,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如水質、水溫、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具體工藝。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Ⅶ 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存在哪些問題
上海煜柯機電回答你:污水處理工程在農村的建設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污水處理工程無法很好的實施,下面我們來看看污水處理工程在農村的問題。
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偏低。據悉,根據市委市政府污水處理的規劃,到2010年底農村60%的行政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整治,到2015年底基本實現城鄉污水處理全覆蓋,但截至2012年底,完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僅占總數的24%,但也其餘的生活污水採用簡易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後排放,污染物去除率不到10%,因此,雖然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這么多行政村已經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但離政府初定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
2、農村治污資金缺口大。目前對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採用「以獎代補」方式由市財政按照建設投資總額的90%予以補助,按每個行政村治理需要100萬元,中央和地方各投資50%測算,還需市財政投入金額也比較大,負擔較重。
3、污水回用設施少,資源化利用率低。由於沒有雙管路供水體系,居民生活缺少中水回用系統,導致可利用的水資源浪費。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也僅只是將生活污水收集,經過一定的處理,然後直接排入河道,可利用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肥料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用。
4、施工及運行監管不足,應有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已建好污水處理工程設施的村,有個別村因為施工過程存在的問題而運行不正常,也有個別村因為管理不善而致設施沒有充分利用,也有極個別村因為缺乏運行經費而停用污水處理設施,造成已建成的設施閑置,應有的作用沒有發揮。
此外:5、單戶處理化糞池滲漏問題突出。上海農村地區多以化糞池作為單戶生活污水的預處理裝置,但由於缺乏管理,年代久的化糞池滲漏嚴重,不但形同虛設,而且污染地下水源。水處理設備廠家得知,以浦東新區大團鎮為例,該鎮約2萬戶的近7000個化糞池不合格。化糞池不能正常運行,後續處理工藝則無從談起。
6、集中處理污水的管道投資大,問題多。農戶排放的污水匯集送到污水處理站,一般採用埋設地下管道的方式,管道費用佔到污水處理費用的一半以上,且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農村地區水系發達,若管道過河需設置倒虹吸等,增加收集系統投資,且容易產生污泥淤積;其次,現有管道一般採用重力排水法,需要一定的水力坡度,輸水距離越長,埋深越深,施工難度隨之增加;第三,管線穿過道路施工,影響道路交通,管線也容易受到道路負荷的擠壓而受力不均發生移位,污水易沿途滲漏,不但污染地下水,而且嚴重影響污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行。
Ⅷ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難點
村鎮污水處理的難點與共性技術需求:分布廣,地區差異大,污水水質、水量波動性大,排水管網不健全;經濟力量薄弱;缺乏污水處理專業人員,雨污水資源化利用低
Ⅸ 農村生活污水有哪些主要特徵啊污水治理的難點是怎樣的呢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特點是大部分農村人口分布不密集,分布廣泛,因此農村污水濃度偏低,只要變化是晝夜水量變化,即污水排放的斷開。通常垃圾處理有早中晚三個高峰期,一天中農戶處理的40%左右在上午,夜間污水排放量很少甚至歸零。當鄉村作為旅遊景點和農家樂時,不僅日夜變化系數大,季節變化系數也大。
農村污水大部分來自廚房用水、盥洗用水、沖廁用水,三者的特點差別不大。除了豐富的氮磷有機物外,還含有病原菌及其生物,包括真菌和大腸桿菌。與氮、磷相比,一氧化碳含量不足;與大腸桿菌等污改正染物相比,濁度也略高;BOD和COD通常為0.4-0.6,碳氮比通常小於5,影響著污水處理中的總氮去除率。
此外,農村污水的水體水質在一個自然日中的不同時間略有不同。例如,白天烹飪期間,動植物脂肪和SS的濃度較高、氮、磷和洗滌劑的濃度也較高。此外,農村生活污水基本不含重金屬等物質。
大部分農村沒有良好的排水系歲殲鏈統,除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村和試點乎孫村外,大部分地區仍採用合流制。由於運維資金的限制,一些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由村委會負責而不是專業技術人員,導致一旦出現設備故障問題就無所事事。並且,村民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視不夠,不能做到定期檢查運行維護,也導致污水處理設備常見在使用中存在隱患。
Ⅹ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有哪些啊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設計、建設和運維階段都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污水處理 設施的設計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包括當地供水方式、房屋密度、土壤及地下水條件、地理條件、污水產量、水資保護區分布、可用土地、當地民俗文化、氣候、供電條件和財政限制等。許多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未能結合農村的區域差異性特徵,建立建設成本低、處理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的工藝模式。
2、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後,未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導致接戶率低,污水處理設施進水量低,無法正常運行。尤其是對生物處理設施,過低的進水量難以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
3、設計和施工缺陷導致運營維護困難,包括進水流量和水質估算不準確過於復雜的處理流程導致操作困難污水處理系統或管道安裝不當。
4、項目設施建成後,缺乏後續監管機制,後續運行、管理維護的責任人與資金來源不明確。
5、缺乏有經驗的一線技術人員負責設施的可持續性運維。
6、缺乏可持續性的成本回收機制。
7、項目設計階段和實施階段的公眾參與力度不足,當地村民缺乏自我參與保護環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