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糞池設計容量的依據是什麼
化糞池容積應根據使用人數、糞便發酵腐熟的時間以及沉卵滅菌的要求來決定。
一般我國通用計算參數是每人每天的糞尿排泄量,包括少量沖洗廁所用水在內,按3.5公斤(低量)計算,糞便發酵腐熟時間及病原體殘廢時間按30天計算,其中在需停留20天,第二池停留10天,和第二池的容積分別按此停留時間計算,第三池容積一般為一、二池之和。
化糞池是一種小型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一個水池及化糞系統。污水在進入水池時,細菌會對污物進行無氧分解,並會使固體廢物體積減少,再經過沉澱後排出,水質污染程度就會降低。化糞池是基本的污泥處理設施,同時也是生活污水的預處理設施,它的作用表現在:
1、保障生活社區的環境衛生,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環境的擴散。
2、在化糞池厭氧腐化的工作環境中,殺滅蚊蠅蟲卵。
3、臨時性儲存污泥,有機污泥進行厭氧腐化,熟化的有機污泥可作為農用肥料。
❷ 化糞池清理要求
化糞池清理要求有哪些?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參考。
1)糞便轉運站(場、碼頭)設施應完好、整潔。轉運的糞污水應密閉貯存於貯糞池內。貯糞池應符合防滲漏、防臭氣擴散和防蠅的要求,並設置防火、防爆安全設施。
2)貯糞池內的糞便應及時轉運,不得外溢。
3)輸糞管道應完好、暢通,閘閥應嚴密,無破損、滴漏。
4)轉運作業時,糞便不得污染水體和作業場地。沖洗作業場地的污水應經適當處理,排入污水管網或收集池,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水體。
5)將人力收集車的糞便轉運到機動車時,應保持轉運作業的緊密銜接,不得任意將糞罐、糞桶、手推糞車停放在主要道路上。
6)卸糞時應謹慎操作,不得將糞便潑灑在卸糞口周圍地面。作業結束,應及時清洗卸糞口及作業場地。
7)糞便轉運站(場、碼頭)應有滅蠅措施。在可視范圍內,蒼蠅不超過3隻/次,無蛆,臭味不超過4級。
作業程序
1.用鐵鉤打開化糞池的蓋板,再用長竹桿(8m)攪散化糞池內雜物結塊層。
2.把吸糞車開到工作現場,套好吸糞膠管(5m長,備3條)放入化糞池內。
3.啟動吸糞車的開關,吸出糞便直至化糞池內的化糞結塊物吸完為止,防止弄臟工作現場和過往行人的衣物。
4.蓋好化糞池井蓋,用清水沖洗工作現場和所有工具。
5.每年清理一次,一級池清運90%,二級池清運75%,三級池硬的表面全部清運。
6.化糞池清理後,目視井內無積物浮於上面,出入口暢通,保持污水不溢出地面。
7.在化糞池井蓋打開後10~15min,人不站在池邊,禁止在池邊點火或吸煙,以防沼氣著火燒傷人。
8.人勿下池工作,防止人員中毒或陷入水中。
9.化糞池井蓋打開後工作員不能離開現場,清潔完畢後,隨手蓋好井蓋,以防行人掉入井內發生意外。
施工方案
一、作業人員規范
1、組織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熟悉工作現場,劃分作業區域,進行現場安全作業培訓與可發生性安全事故警告,按照公司施工安全保障制訂一帶五制度(由一名安全員負責監督五名作業人員作業安全)。
2、作業人員作業前須進行入場登記才准進入作業區域(未帶安全帽,未穿防護服,未穿防滑鞋,未配帶施工證),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3、作業人員應做到文明施工、安全自護、愛崗敬業、盡職盡責、不怕艱苦、樂於奉獻、服從管理、聽從指揮、不斷提高業務技能。
二、作業前工作準備
1、制訂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合理的工期。
2、檢查安全防護工具,檢查設備,檢查車輛工作能力,水電是否可供應。
3、將准備施工的化糞池提前2-4小時打開用軸流風機進行通風,並且在周圍做好防護警戒線和專人看守(防止行人車輛掉入池裡造成事故)。
三、正式施工
1、儀器檢查化糞池內是否有毒氣,在沒有毒氣的情況下組織車輛抽運化糞池內的漂浮物,漂浮物抽運完成後用污水泵將化糞池裡面的水排出。
2、二次處理利用高壓清洗車把沉澱的糞便及污泥稀釋,把隱藏在化糞池底層的毒氣排放出來,然後將化糞池內的污水排干,儀器再次檢測池內是否有毒氣。
3、作業人員系安全帶、消防軟梯、配帶長管呼吸器下井作業。
4、將化糞池下面的沉澱物打包處理,利用電動升將設備升井,然後放入密封推車外運(這樣可保證施工現場和外運路段的衛生問題)。
5、作業人員下井作業必須2小時更換一次(循環作業)。
6、清理標准:水面無漂浮物,池壁基本清潔,作業現場基本衛生保障。
7、外運要求:做到每天產生的垃圾進行裝袋,運離施工現場,進行消納。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❸ 什麼是化糞池,怎麼處理
化糞池(huàfènchí)是處理糞便並加以過濾沉澱的設備。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糞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時間水解。 化糞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澱,及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築物。
工藝原理:
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澱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 屬於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築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懸浮物固體濃度為 100~350mg/L,有機物濃度CODCr 在100~400mg/L之間,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200mg/L。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澱,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澱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要求:化糞池 的沉澱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8.4~4.8.7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採用12h~24h。對於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類型
泥水混合
傳統化糞池的應用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技術路線是污水和污泥接觸的模式,沉積的污泥消化降解產生沼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消化氣,消化氣的上浮作用對污泥產生擾動,消化氣對污泥的擾動作用能夠讓污泥與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於消化降解。但底部污泥隨消化氣上升,氣泡逸出後,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澱,這些上升和沉澱的污泥又重新污染污水。
在化糞池污水與污泥接觸混合的技術模式下,影響化糞池的沉澱及出水水質,需要延長污水停留時間來改善沉澱效果及出水水質,污水停留時間一般為12-24小時。
三相分離
三相分離化糞池技術是在傳統化糞池的基礎上,保留了化糞池中泥水混合的優點,增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氣」三相分離的技術,在化糞池的出水端設置三相分離裝置,使出水端的污泥、消化氣與污水處理過程分離,避免氣浮現象對污水處理的干擾。出水端的沉澱槽參照平流沉澱池技術標准,污水沉澱時間2小時之內。
技術對比
化糞池的容積由污水容積和污泥容積構成,三相分離化糞池中污水停留時間4-6小時,相對於泥水混合化糞池中污水停留時間12-24小時,通過縮短污水停留時間而節省了有效容積,所節省有效容積能夠存儲更多的污泥。
❹ 請問化糞池怎樣建設
住房化糞池修建成三格化糞池。
三格化糞池廁所是由三個相聯的池子 組成,各池之間由過糞管聯通。
糞便處理:
主要利用腐化發酵、機械阻擋、緩流沉卵、 密閉厭氧的原理。糞便在池內經過30天以 上的發酵分解,中層糞液依次由1池流至3 池,以達到殺滅糞便中寄生蟲卵和腸道致 病菌的目的。第3池糞液成為優質肥料。
❺ 化糞池設計標准
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澱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專物的處理設施屬,屬於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築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懸浮物固體濃度為100~350mg/L,有機物濃度BOD5在100~400mg/L之間,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200mg/L。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澱,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澱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 要求:化糞池的沉澱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8.4~4.8.7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採用12h~24h。對於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