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提升地下水溫度的泵

提升地下水溫度的泵

發布時間:2023-06-14 03:19:39

『壹』 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有什麼差異

地源熱泵是地下閉式系統,水源是熱泵是地下開區系統,水源受到政府限制,還有地下水源是否長期穩定的影響。地源則相對穩定的多。聯系是,它們都是相同的製冷(熱)原理,只是所用的媒介不一樣

地源熱泵包括土壤源熱泵和水源熱泵 水源熱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源熱泵

簡單的說地源熱泵是提取地下土壤源的溫度,水源熱泵是提取地下水的溫度,再通過組機等來達到供暖或製冷,地源熱泵要比小源熱泵貴很多,所以一般只要一個地區地下水豐富的話就會採用水源熱泵

1、從它們的工作原理上看,水源熱泵主要是利用地表水進行循環產熱,而地源熱泵是在地下形成一個閉路來進行熱交換的。

2、地源熱泵一般都是在室外進行打孔的,而水源熱泵是在室外進行打井所形成的。地源熱泵不需要打井,它只需要打孔就可以了

3、地源熱泵它的佔地面積相對來說要大一點,水源熱泵的佔地面積就相對較小。

4、地源熱泵的施工成本比較高,而水源熱泵的施工成本相對較低

5、水源熱泵的安裝需要得到政府的許可,才能夠進行施工的操作,而地源熱泵是不需要的。

6、因為地源熱泵它不需要消耗水,相比較消耗水量較多的水源熱泵來說,它更加的環保。

『貳』 水源熱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水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也稱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熱又可汪則返製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水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電能),實現低溫位熱能向高溫位轉移。

地能分別在冬季作為熱泵供暖的熱源和夏季空調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後,供給室內採暖;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熱泵消耗 1kW的能量,用戶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熱量或冷量。

(2)提升地下水溫度的泵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作為自然現象,熱量總是從高溫端流向低溫端。但如同水泵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那樣,人們可以用熱泵技術把熱量從低溫端抽吸到高溫端。

所以熱泵實質上是一種熱量提升裝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環境介質中儲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溫位進行利用,而整個熱泵裝置所消耗的功僅為供熱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這就是熱泵節能的關鍵所在。

水源熱泵機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熱能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江、河、海、湖或淺水池)中吸收的太陽能和地熱能而形成的低位熱能資源。

採用熱泵原理,盯返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在夏季利用製冷劑蒸發將空調空間中的熱量取出,放熱給封閉環流中的水,由於水源溫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帶走熱量;而冬季,利用製冷劑蒸發吸收封閉環流中水的熱量,通過空氣或水作為載冷劑提升溫度後在冷凝器中放熱給空調空間。

水源熱泵供暖空調系統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換熱系統、水源熱泵機組和室內採暖空調末端系統。其中水源熱泵機主要有兩種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氣式。

三個系統之間靠水或空氣換熱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水源熱泵與地能之間換困飢熱介質為水,與建築物採暖空調末端換熱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

『叄』 誰了解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啊 他們有什麼區別啊 優缺點是什麼啊

顧名思義
熱量來源不同
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沒有區別,都是熱泵工作原理也是一樣的
從熱量來源你可以見到有
水源、地源、空氣源
水源熱泵一般就是以地下水或者淺表地下水作為取熱或放熱來源。
地源熱泵利用的是大地的潛熱能量。地源也分為淺表式的和深層的
水源熱泵,要工作必須要打水井,將水抽取上來,去熱或放熱,再通過另一口或幾口井回灌下去。水源熱泵對施工地點的地質有要求,打井成本通常也比較高。同時,依據國家在行業的要求,抽出的水必須百分之百回灌回地下,但是往往回灌是很困難的。
地源熱泵,採用淺表式潛熱能量的,需要地面大量開挖,在1.5-2M左右地下水平鋪設換熱管
因此也很昂貴。
深層地源,需要鑽相當數量的乾井(換熱井),內置換熱循環管路。一般依據建築要求,當地地址情況,確定井數目。也許是幾十口或者幾百口。成本更高
但是相對來說,水源、地源不管是哪種運行成本都會很低。水源熱泵投入相對要便宜一點,但是可能會浪費水(往厲害里說,回灌有問題會造成地下漏斗區,有可能導致地表沉降)

『肆』 地源熱泵是怎麼產生的

國能源部等國際上一批機構表示願意繼續幫助和支持中國推廣這種具有明顯節能、環保效果的新的地源熱泵技術。中國科技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等機構和一些地方政府也表示將繼續支持推廣工作。人員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正日益增多。北京市計科能源新技術開發公司成立了專門從事地源熱泵推廣工作的熱泵事業部,並派員赴美國進行了長時間的系統培訓,成為國際地熱泵協會會員和取得了該會注冊工程師資格;同美國地熱泵生產商、工程商和設計、技術開發、培訓部門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和合作關系。合資生產土--氣型地源熱泵機組的准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預計今年年底第一家合資生產廠將投入生產。這一切都預示,大規模推廣土--氣型地源熱泵技術的形勢將在幾年內形成。

關鍵詞:土-氣型地源熱泵技術 地源熱泵

1 地源熱泵技術的特點
1.1 地源熱泵技術又稱地熱泵技術,是一種利用淺層常溫土壤中的能量作為能源的先進的高效節能、無污染、低運行成本的既可供暖又可製冷的新型空調技術。地熱泵技術是利用地下常溫土壤或地下水溫度相對穩定的特性,通過深埋於建築物周圍的管路系統或地下水與建物內部完成熱交換的裝置。它完全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熱源,徹底取代了鍋爐或市政管網等傳統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調系統。冬季它代替鍋爐從土壤中取熱,向建築物供暖;夏季它代替普通空調向土壤排熱給建築物製冷。同時,它還能供應生活熱水,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綠色空調技術」。

1.2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地源熱泵技術路線:土--氣型地源熱泵技術和水--水型地源熱泵技術

土--氣型地源熱泵技術以美國的技術為代表,水--水地源熱泵技術以北歐的技術為代表。二者的差別是:前者從淺層土壤或地下水中取熱或向其排熱,通過分散布置於各個房間的地源熱泵機組直接轉換成熱風或冷風為房間供暖或製冷。後者是從地下水中取熱或向其排熱,經過熱泵機組轉換成熱水或冷水,然後再經過布置在各個房間的風機盤管轉換成熱風或冷風給房間供暖或製冷。由於美國的土--氣型地源熱泵技術,可以不用地下水,採用埋設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拋設管路等多種方式,直接從淺層土壤取效或向其排熱,不受地下水開採的限制,推廣的范圍更大、更靈活。另外由於美國技術減少了地熱轉換成熱水和冷水的過程其熱損失減少,能源效率更高,供暖、製冷運行費用更低。

1.3 地熱泵技術具有明顯減排溫室氣體和應用地區廣泛等特點

由於地熱泵供暖時70%以上的能源來源於土壤中的能量,30%以下的能源來源於電能,所以用它替代冬季採暖鍋爐,至少可減排溫室氣體70%以上。如能大面積推廣,可明顯減排溫室氣體。另外,土--氣型地熱泵技術所利用的能源是常溫土壤中的能量,並不需要特殊的地熱田或地下熱水。它只要有足夠進行熱交換的淺層土壤(-3.5℃以上的土壤或地下水)就可滿足地熱泵所要求的技術條件。中國城市中約有30-50%的建築物具備此條件,可以使用地熱泵。從氣候區上看,從寒冷的黑龍江到炎熱的海南島都可使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也具備應用地熱泵技術的條件。同時它不消耗也不污染地下水。在利用地下水時,地熱泵只向水中排熱或吸熱,並不用水,所抽取的地下水要全部回灌地下。

1.4 地熱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永無枯竭

地熱泵從淺層常溫土壤中取熱或向其排熱,淺層土壤之熱能來源於太陽能,它永無枯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所以,當使用地熱泵時,其土壤熱源可自行補充,持續使用,不存在資源枯竭問題。

1.5 高效節能,運行費用低

在供暖時,地熱泵技術可將土壤中的能「搬運」至室內,其能量70%以上來自土壤,制熱系數高達3.5-4.5,而鍋爐僅為0.7-0. 9,可比鍋爐節省70%以上的能源和40%一60%運行費用;製冷時要比普通空調節能40%-50%,運行費用降低40%以上。高節能、低運行費用,為商業推廣創造了條件。

1.6 地熱泵在歐、美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已完全商業化了的技術 在美國、加拿大和北歐國家和地區,地熱泵技術已得到廣泛地應用,推廣速度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形成了從製造商、工程商到培訓機構、技術開發機構、專業管理機構等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體系。國際地熱泵協會(IGSHPA)、美國地熱泵協會(GHPC)已建立,他們己完全實現了商業化。

1.7 地熱泵技術可實現分戶計量、可分期投資,不設室外機

由於美國的土--氣型地源熱泵是分散布置在各戶或各室的,它和普通家用空調一樣,實行單獨電費計量,克服了鍋爐採暖和中央空調製冷時的分戶計量難題。正由於它是分散安裝的,可分期分批投資,解決了中央空調機組必須一次投資到位的要求,從而降低了融資成本。地源熱泵空調,沒有室外機和冷卻塔,建築物立面更清潔、更美觀。

閱讀全文

與提升地下水溫度的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爾山礦泉水有水垢嗎 瀏覽:548
廣州廢水回用要求 瀏覽:910
24000風量油煙凈化器價格怎麼樣 瀏覽:267
超濾反滲透雙膜 瀏覽:650
微型水反滲透凈水設備 瀏覽:362
國家規定污水處理耗能標准 瀏覽:525
多效蒸餾脫鹽 瀏覽:718
市政污水管道閉水實驗資料 瀏覽:595
海爾飲水機怎麼復位過濾棉 瀏覽:289
沼氣調控凈化器怎麼調節火的大小 瀏覽:203
污水做tp進水取多少錢 瀏覽:719
所有的數據輸入做過濾 瀏覽:434
廢水生物種類 瀏覽:728
湖北凈水器哪裡有賣 瀏覽:632
18年日產騏達的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260
山西家用污水提升裝置 瀏覽:736
中央電視台文昌污水 瀏覽:432
廢水常規污染物 瀏覽:143
青海學校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128
電泳超濾膜瞬間高壓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