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已知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流量Qmax=1.03m3
這個好像是作業,我運行過幾個污水廠,類似你這個7萬方的日處理量的污水內廠,一般粗格柵都用容15—20毫米的間隙,因為南方水質比較好一般細點,北方水質、管路差些所以多用20毫米左右的,有的污水廠比如工業或者渠道進水多設一道中格柵一般間隙都在10毫米左右,然後就是細格柵看你是什麼類型的格柵,但一般都用6—8毫米以下的間隙,主要看你工藝,如果活性污泥的一般6毫米絕對夠用,如果是膜工藝那麼就可以在4毫米以下了。
不知道你各部分尺寸還說什麼,深度要看你的構築物,角度看設備類型,書上很多都有的。
⑵ 1、(5分) 某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流量4000m3/h,曝氣池混合液懸浮濃度為2kg/m3,迴流污泥濃度為6kg/m3,污泥
1、系給水處理廠或廢水處理廠中沉澱池的設計指標之一。當一個顆粒在理論停留專時間內通過一段恰屬好等於池深的距離時而沉澱,其沉降速度稱作溢流率或表面負荷率。量綱為單位時間每平方米若干立方米[m3/(m*s)],你可以根據這個定義自己算出來它的表面負荷,這個你應該會算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曝氣池體積V=1000m3/h?單位正確嗎?...水力停留時間HRT=容積V/水量Q。
污泥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定義差不多。
⑶ 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怎麼求,日設計流量和最大設計流量有什麼關系
設計流量:取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一般取平均流量是1.2~1.6倍,工業廢水則根據生產工藝,變化范圍可能更大。
如果是雨污合流,系數可以再大一些,但是不可能把全部雨水接入處理,雨水會產生溢流。
⑷ 已知某小型污水處理站設計流量為Q=400m3/h,懸浮固體濃度ss=250mg/L。設沉澱效率為55%。根據試驗性能曲線
詳見給排水手冊第五冊城鎮排水——豎流式沉澱池,如果還算不出來,那你再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