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啟誠水處理操作流程
為加強水處理的設備管理、工藝管理和水質管理,保證水處理安全正常運行,達到工廠生產用水水質要求的目的,制定本規程。
水處理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除應符合本規程外,還應符合設備說明書的相關操作規定。
運行管理要求:
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廠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廠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各崗位應有工藝系統網路圖、安全操作規程等,並應示於明顯部位。
運行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按要求巡視檢查構築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
各崗位的操作人員應按時做好運行記錄,數據應准確無誤。
操作人員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等。
⑵ 化學水處理規程
(一)、打開控制櫃電源開關,檢查控制櫃電壓表指針讀數,若指示電壓超出380±30的范圍,應當關閉該控制櫃電源並報知當班電工前來檢查,電壓正常則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二)、檢查工藝水管路閥門是否打開,並關閉其他支路閥門。工作過程中,操作員要始終注意觀察軟水罐的儲水情況,要求水罐的水位保持在容積的一半以上,防止供水中斷。
(三)、多介質過濾器作為預處理設備,其主要目的是全部或部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微生物、膠體、溶解氣體及部分有機物,使水質得到初步凈化。最初清洗過程一般需要幾小時,清洗時須密切注意排水中不得有大量正常顆粒的濾料出現,否則應立即關小閥門以防止濾料沖出。過濾器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於大量懸浮物的截流使過濾器進出水壓差逐漸增大時,故一定時間後必須對過濾器進行反沖洗。因此建議操作員要多觀察多介質過濾器出水量,正常運行一兩周後,結合實際情況,定出過濾器反洗周期。
(四)不銹鋼砂棒過濾器開始過濾時,注意進水閥不宜開啟過大,也不可太小,防止突然加壓時,沖擊流量計或憋壓,一般表壓控制在0.3Mpa。根據水質情況在生產一段時間後,如發現壓力過高而流量達不到生產要求時,就應進行清洗去污。
(五)、活性炭過濾器主要除去水中的異味成分及降低水分色度。生產中流量控制在2噸/小時左右。在使用一段時間(根據水質情況一般為2-3年)後,應進行反壓沖洗或更換活性炭。剛加入的活性炭在生產工藝水時,應沖洗直到水無顏色為止。
(六)、陽離子交換樹脂主要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使水質符合工藝水要求。生產中樹脂每7天需要再生一次。再生操作時,將鹽水罐注入36%的鹽水(20°C時飲和鹽水,使用無碘鹽),關閉正常管路閥門,排除積水,打開反沖開關反沖洗無質後,進行鹽水,進行鹽水迴流。當鹽水浸滿罐體時,關閉鹽水泵,使樹脂浸泡1小時,再打開鹽水泵迴流5分鍾,再讓樹脂浸泡1小時,重新操作8次。活化後的樹脂在進行工藝水操作時應沖洗干凈鹽分為上。
(七)、下班後應將控制櫃電源關閉。
(八)、冬季車間內氣溫較低時,必須將水罐、設備、管道內的積水排凈。
(九)、操作員必須按照本規程及單機操作規程對各台設備進行養護。
⑶ 污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1、雨污分流時,將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2、雨污合流時,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站前,宜設置截流井,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
3、污水處理站可採用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也可根據當地條件,採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佔地面積較大,宜採用二級串聯;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採用圓形或矩形。填料應質堅、耐腐蝕、高強度、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宜採用碎石、卵石、爐渣、焦炭等無機濾料。
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村莊污水可考慮採用荒地、廢地以及坑塘、窪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用作二級處理的穩定塘系統,處理規模不宜大於5000m3/d。
污水處理站出水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相關規定;污水處理站出水用於農田灌溉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有關規定。污水處理與利用的方法很多,選擇方案應考慮以下因素:
1、環境保護對污水的處理程度要求;
2、污水的水量和水質;
3、投資能力。污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3)水處理各系統操作規程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內容:
(1)通過試運行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備的檔案材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及儀表的設計合理性、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對某些通用或專用設備進行帶負荷運轉,並測試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與揚程、鼓風機的出風風量、壓力、溫度、噪音與振動等,曝氣設備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要求:
(1)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污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
(2)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⑷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一般的分析操作規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進入廠區先通過截流井(讓廠能處理的污水進入廠區進行處理)進入粗格柵(打撈較大的渣滓)到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細格柵(打撈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離為基礎,將污水的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澱並排除)到生化池(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裡的BOD5、SS和以各種形式的氮或磷)進入終沉池(排除剩餘污泥和迴流污泥)進入D型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准)進入紫外線消毒(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然後出水
生化池、終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為生化池的迴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脫水間脫水外運
主要有物理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生化處理法經常被使用,主流處理方法主要看被處理水質和受納水體情況,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處理方法為生化處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為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准.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各個處理構築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於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針對各個處理構築物的節能途徑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沉砂池
採用平流沉砂.避免採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採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採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構築物
國外的學者通過能耗和費用效益分析比較了生物處理工藝流程.他們認為處理設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發生在電機這類單一的設備上.因而節能應從提高全廠功率因數.選擇高效機電設備及減少高峰用電要求等方面入手.他們提出的節能措施既包括改善電機的電氣性能.也包括解決運轉的工藝問題.還包括污水廠產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採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採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於水的方法.微孔曝氣.曝氣擴散頭的布局和曝氣系統的調節這些都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在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廠曝氣池中辟出前端厭氧區.用淹沒式攪拌器混合的節能.生物除磷方案.這一簡單的改造可以節省近20%的曝氣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節能也達到12%.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於污水處理節能.曝氣系統進行階段曝氣.溶解氧存在濃度梯度.既減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處理效果.減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採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於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於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消化氣性質穩定.易於貯存.它可通過內燃機或燃料電池轉化為機械能或電能.廢熱還可回收於消化污泥加熱.因此利用消化氣能解決污水廠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給問題.林榮忱等人比較了沼氣發電機和燃料電池兩種利用形式.認為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對消化氣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氣發電機組並網發電的研究和應用在國內已有應用實例.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沼氣綜合利用的可行途徑.
另外一種能量回收方式是將城市固體廢物焚燒場建在污水處理廠旁.將固廢與污水污泥一起焚燒.獲得的電能用於處理廠的運轉.
城市污水處理的能耗分析研究與節能技術和手段的發展往往並不同步.由於污水處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節能措施的制訂和實施常常超前.而多數節能途徑和手段常常由處理廠的操作管理人員結合各處理設施實際情況提出.具有經驗性和個別性.不一定能適用於其他污水廠甚至是工藝相似的污水廠,另一方面.從廣義上說.污水處理學科領域的技術創新.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使用都蘊涵著節能增效的潛力.因而節能的途徑和手段往往是很寬泛的.
結論
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綜合技術.一段時期以來.能耗大.運行費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建成的一些處理廠也因能耗原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能耗問題將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瓶頸.能否解決耗污水廠的能耗問題.合理進行能源分配.已經成為決定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能耗是否較低.也是未來新的污水處理廠可行性分析的決定性因素.開發能效較高的污水處理技術.合理設計及運行污水處理廠.必將是未來污水處理廠設計和運行的必由之路.
樓下的,不許照抄!!!!
⑸ 鍋爐軟化水操作過程
1、軟化水再生操作規程:
(1)將鹽缸中注滿飽和nacl溶液後關閉。
(2)打開旁通閥至1/2位,打開軟水器底閥,正排水,打開系統外排閥,關閉系統外輸閥。
(3)反洗:將閥上紅色按鈕按下,逆時針旋轉至「bakwash」位,慢慢開啟手動進水閥至1/4到1/2,至有水從水閥排出時,慢慢將進水閥全部打開,沖洗10~18min之後關閉軟水器底閥。
(4)加鹽:打開6#閥門,逆時針旋轉紅色按鈕至「brine
and
rise」位,加鹽至鹽液加完,大約52~60min
,關閉6#閥。
(5)加壓:逆時針緩慢將指針轉至「pressur」位,至少5min
。
(6)逆時針轉紅色按鈕至「sewicc」位,沖流20~30min,至產水合格,再生結束。
(7)注意事項:
各階段自動閥門是否到位見下表:
sevvice
backwash
brine
and
minse
pessnrcse
vaclves
open
1-2-6
3-3-5-6
2-4-5
5
valves
close
3-3-4-5
1-2-4
1-3-3-6
1-2-3-3-4-6
放置自動閥上紅色按鈕時,先按下,後逆時針旋轉。
反洗
時,要緩慢開閥1#。
2、軟水制水操作規程:
(1)打開2#、3#、%#、8#、16#、18#閥門,確認自動閥門處於servce狀態。
(2)打開1#閥供水到軟化水處理裝置,供水壓力2~3bar。
(3)當16#、5#、18#閥門有水溢出時,關閉該閥門。
(4)停止運行時只關閉1#閥。
(5)注意事項:
a.當一段時間沒供水從新啟動軟水處理系統時,先排氣。
b.當二次殺菌用水時,軟化水處理系統會因供水量不足而使壓力、流量低,此現象為正常現象。
c.軟化水貯水缸必須每月清洗一次。
⑹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曝氣生物濾池法
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
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佔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於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普通的化學試劑,起運輸,儲存和購買都比較方便。次氯酸鈉溶於水生產次氯酸根離子,可用於消毒殺菌,但它不穩定,光照,受潮易於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鈉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強且價格便宜。由於氯氣是一種強刺激性有毒氣體,因此要用專用的存儲設備進行存儲。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病毒等。有關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於水後,有50%-7o%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對紅細胞有損害,會干擾人體對碘的吸收,還可以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兩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6)水處理各系統操作規程擴展閱讀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⑺ 急急急急!鍋爐水處理操作規程和崗位考核制度
1、水處理作業人員必須執行國家有關鍋爐水處理工作的安全規定,嚴格執行鍋爐水處理運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鍋爐水處理安全運行,對因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承擔責任。
2、水處理作業人員必須熟知各設備、儀器的操作程序,了解各步驟的目的及控制標准,並嚴格按標准進行操作。軟化水作業嚴格遵守«軟化水設備運行規程»及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
3、水處理作業人員在水處理及化驗分析中嚴格執行«動力公司水處理工操作規程»,確保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
4、鍋爐發生停水、停電或爆炸等緊急操作時,水處理作業人員應當執行《鍋爐房停水、停電或爆炸應急預案》的規定。
5、鍋爐廢水、廢液控制必須執行«鍋爐煙塵、廢氣及廢水控制辦法»的規定,執行鍋爐水處理工HSE操作規程和崗位規范。
6、作業人員在進行水化驗必須執行GB1576«低壓鍋爐水質標准»和操作規程,確保鍋爐經濟運行。
7、鍋爐發生一般事故等異常操作時,水處理作業人員應當執行《鍋爐事故處理規程》的規定。
8、作業人員應執行«鍋爐水處理工作業指導書»的規定。
9、水處理作業人員應提高事故預防能力,發現鍋爐有異常現象或危及安全時,應採取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拒絕執行有害鍋爐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禁止在有害安全環境隱患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10、操作指南:
(1)、水處理室試劑品應有標簽註明,擺放整齊,妥善保管。化驗分析中的腐蝕性標准溶液要分類存放,使用時不能灑落,用完後放回原處。
(2)、爐水取樣要先冷水,後放爐水;閥門開啟適當,防止燙傷;鍋爐水處理化驗時在化驗分析過程中,對分析儀器及玻璃器皿要輕拿輕放,防止玻璃器皿破裂而劃傷手指。
(3)、水質化驗要認真細心,保證進爐水質量。在鍋爐水處理過程中,如若有再生液灑或分析液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再反復用鹼水和清水反復沖洗即可。
(4)、啟動泵系統時,應防止觸電。檢查及檢修設備時,應確保斷開電源。對轉動設備巡查,要保持安全距離,防止設備傷人。進入工作現場進行作業或巡迴檢查設備時,防止觸電、設備傷人。
(5)、在水處理及化驗分析中合理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在工業硫酸稀釋過程中,應佩帶好耐酸鹼防護用品,防止硫酸灑出,發生意外燙傷事故、設備事故。
(6)、鍋爐水處理設備在運行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禁設備超壓運行發生人孔泄露造成人員傷害事故。如遇超壓後,應迅速關閉進水閥門,防止水噴灑。
(7)、在水處理設備運行過程中,如進水處理設備失效再生時,要掛上停用牌,防止誤操作。
(8)、當氫離子交換器運行出水鹼度≥2.5mmol/l,硬度≥5.0mmol/l時為失效,應停運進行再生處理.當鈉離子交換器運行出口硬度≥0.03mmol/l時停運,進行再生處理.
(9)、交換器再生時一定要調好再生流量約35T/H,然後才啟動計量泵,加酸時一定要注意濃度不超過0.8%,加鹽時要注意濃度在5%--8%,再生產生的廢液保證其PH值在6—9之間方可排放。認真做好離子交換器的清洗還原工作,努力降低損耗,保證鍋爐給水合格。
(10)、作業人員開關閥門時必須緩慢開動閥門,待流量穩定後才可繼續開大,特別是反洗時尤其要注意,以免使低部石英砂發生亂層現象或沖壞中間裝置。
(11)、鍋爐水處理人員必須執行«軟化水設備運行規程»,每小時對生產的軟化水、鍋爐爐水、除氧水進行硬度、鹼度、氯離子及PH值大小的分析,並將化驗結果及變化情況報告司爐工,由司爐工調整參數,保證鍋爐水質及蒸汽品質符合GB1576«低壓鍋爐水質標准».
(12)、將氯離子的化驗分析廢液集中收集,待採暖期結束後進行Gr6+--Gr3+還原處理,並將處理後的廢液送往寶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進行檢測,其餘分析廢液,稀釋後排入沖渣溝.11、工作結束,整理、清潔儀器,打掃衛生,填寫交接班記錄。
⑻ 水處理,1米的離子罐襯膠厚度及操作規程
水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
、水處理工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版熟悉所運行水處
理設施的結構,
技術性能,運行參數,負責水處理權設施及附屬設備的
操作與正常維護保養。
2
、按規定時間進行巡迴檢查,及時檢查設備、管線、閥門等的
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
、對水處理、水化驗所用葯品進行妥善保管,防止誤食或被挪
做它用。
4
、負責水化驗和水處理工作,保證鍋爐無垢或薄垢(
0.5mm/
年)
運行。
5
、對非自動鈉離子交換器,每
2
小時測定一次鈉離子交換器出
水硬度值;自動鈉離子交換器必須定期(每天一次)校核出水硬度。
6
、
按照國家規定的水質標准開展水質化驗項目,
通過向系統加入
Na
3
Po
4
、
NaOH
、
腐殖酸鈉等調整水質,
蒸汽鍋爐通過水質化驗指標調整
排污量,避免浪費能源。
7
、監測除塵沉灰系統水的
pH
值,及時通知值班人員加鹼,調整
灰水
pH
值在
5
—
6
以上,延長沉灰系統設備的使用壽命。
8
、嚴禁向系統外排放含酸污水。
9
、
手動控制的鈉離子罐調整好流量,
態
⑼ 誰有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的操作規程,謝謝!
廢水處理站水泵操作規程
本廢水處理站水泵包括廢水調節池提升泵、生活污水調節池提升泵、氣浮系統溶氣水泵、生化系統迴流泵、外排(濾池反沖洗)水泵、地下集水池提升泵、污泥壓濾系統螺桿泵、事故池提升泵和葯劑投加計量泵,基本操作規程如下:
1、水泵啟動前,首先必須檢查該水泵閥門、管路和電氣線路是否完好;
2、打開進水閥門,關閉出水閥門;
3、啟動水泵,然後緩慢打開出水閥門;
4、水泵停止運轉前,先緩慢關閉出水閥門,再關閉電源;
5、水泵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生異常,請立即關閉該泵,使用備用水泵,並及時排除故障;
6、認真做好各水泵的日常清潔保養和定期維護工作。
污水處理站污泥壓濾系統操作規程
1. 認真閱讀壓濾機使用說明書,做好壓濾機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2. 調試正常的壓濾機方可進料工作,每班工作前要對整機作全面檢查;
3. 禁止在濾板少於規定數量的情況下開機工作,以免損壞機件。加料前檢查濾板排列情況,濾布不能有折疊現象,防止發生較大滲漏;卸餅後濾板一定要緊靠一起排列整齊;
4. 待一切正常後方可壓緊濾板加壓過濾,過濾壓力和過濾溫度必須在規定范圍之內;卸餅後濾板及濾布必須沖洗干凈,不允許殘渣粘貼在密封面或進料通道內,否則會影響進料暢通及濾板的密封性,從而引起因濾板兩側壓力不平橫,導致濾板變形損壞;
5. 濾布的選擇一定要符合濾漿的過濾技術要求,新濾布製作前應先縮水,開孔直徑應小於濾板孔徑,配套濾板時布孔與板孔應相對同心,進料孔布筒應貼緊筒壁,否則會造成,過濾不清,過濾速率底,布筒破裂,達不到預期過濾目的後果;
6. 壓濾機在壓濾初期,濾液較渾濁,當濾布上形成一層濾餅後濾液就會變清。如濾液一直渾濁或有清變混,則可能是濾布破損或布孔與板孔偏差,此時要關閉該閥或停止進料更換濾布。濾板間允許有濾布毛細現象引起的少量滲漏;
7. 移動濾板時,用力應均勻適當,不得碰撞、摔打,以免損壞密封面及濾板手把。濾布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變硬、性能下降,為此需作定期檢查,如發現有變更影響過濾速率的現象,則可用相應低濃度的弱酸弱鹼進行中和清洗,使濾布恢復功能,無法恢復則及時更換。
污水處理站鼓風曝氣系統操作規程
1、認真閱讀風機使用說明書,做好風機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2、多日不運轉的風機,啟動前要盤車,並查看油箱中油色和油位是否滿足要求,油色淺黃,油位為油鏡的1/3~1/2處;
3、將需要啟動的風機出口閥門打開,備用風機出口閥門關閉;
4、檢查並確認擬用風機至曝氣系統所有閥門均已打開;
5、檢查並確認電氣控制箱至風機之間的電氣線路完好無損;
6、啟動或關閉風機;
7、風機啟動後,檢查風機排氣口壓力是否正常;調節曝氣管閥門,使曝氣池內曝氣正常;
8、風機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現異常,請立即關閉該風機,使用備用風機,並報修。
廢水處理站鐵炭微電解系統操作規程
一、運行准備
1、檢查確認葯劑桶中HCL、H2O2是否足量;
2、檢查確認廢水提升泵、加葯計量泵、PH儀、機械攪拌機、空氣攪拌閥門等相關設施完好,具備運行條件。
二、運行操作
1、開啟廢水提升泵、加葯計量泵、機械攪拌機、空氣攪拌閥門,根據經驗數據將廢水量、葯劑量、空氣量調至適當的設定,使PH恆定在設定數值;
2、連續穩定出水15min方可視作進入穩定運行狀態;
3、每小時不少於一次巡檢,重點檢查PH儀顯示數值和PH試紙所測數值是否均在設定范圍內;
4、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修。
三、注意事項
1、定期排泥,保證進水、布氣的均勻和流暢。
2、定期補充或更換填料,保證出水的穩定和效果。
3、定期校核PH儀,保證PH顯示准確。
⑽ 污水處理出泥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屬於物理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通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流經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