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壽縣高新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監測報告是否要公示
要公示。
高新區排水實施雨污分流,加強配套管網建設,並確保穩定運行。健全工業集聚區「一園一檔」水環境管理檔案。
2020年對現有與雨污管網涵管進行了升級改造,納管企業廢水預處理達標後再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按照要求完善了工業園區「一園一檔」水環境管理檔案,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園區污水管網覆蓋率100%,進出水口在線監測達標率100%。常德市生態環境局2016年3月出具的《關於漢壽縣太子廟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第一階段)竣工環保驗收意見》中明確了排污專管的建設可在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時完成,目前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工程尚未啟動,故未建設排污專管未建設污水處理廠排污專管。
⑵ 常德市近幾年的規劃方向
本次規劃期限為2009-2030年。其中:近期為2009-2015年,中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
一、規劃期限
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三、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一)規劃范圍:包括常德市區和津市市、漢壽縣、安鄉縣、澧縣、臨澧縣、桃源縣、石門縣,總面積18190平方公里。
(二)規劃人口:2015年,市域總人口650萬人;2020年,市域總人口670萬人;2030年,市域總人口710萬人。
(三)市域城鎮化水平:2015年,達到44%左右,城鎮人口約290萬人;2020年,達到49%左右,城鎮人口約330萬人;2030年,達到59%左右,城鎮人口約420萬人。
(四)市域城鎮體系結構規劃
1、市域城鎮空間結構規劃:依託我市中心城區的發展,形成「一主、一副、四軸」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一主」為常德市中心城區;「一副」為市域北部副中心城市(津澧一體化發展);「四軸」分別為兩條一級發展軸(沿常張高速公路和長常高速公路的西北-東南向發展軸、沿常岳高速公路和常吉高速公路的東北-西南向發展軸)和兩條二級發展軸(沿澧水流域的北部城鎮發展軸、沿二廣高速和市域南北向高等級公路的中部發展軸)。
2、市域城鎮規模結構規劃:特大城市為常德市中心城區(155萬人);大城市為市域北部副中心城市(津澧一體化發展形成)(60萬人);中等城市為石門楚江鎮(30萬人)、桃源漳江鎮(30萬人)和漢壽龍陽鎮(25萬人);小城市為臨澧安福鎮(15萬人)和安鄉深柳鎮(15萬人)。小城鎮包括5-10萬人的小城鎮2個、1-5萬人的小城鎮35個和1萬人以下的小城鎮63個。
三、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一)城市規劃區范圍
包括武陵區;鼎城區的武陵鎮、灌溪鎮、斗姆湖鎮、牛鼻灘鄉2個村、許家橋鄉4個村和石門橋鎮15個村;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總面積約623平方公里。
(二)城市性質與城市職能
城市性質:湘西北地區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職能:湘西北地區商貿物流中心、新型工業基地、旅遊服務基地和文教基地。
(三)城市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
2015年,城市人口約1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約105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人口約11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約118平方公里;2030年,城市人口約15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約16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約103平方米。
(四)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
江北城區:在現有建成區基礎上向北延伸至沾天湖沿岸,向東延伸至馬家 河,向西延伸至鐵山變電站高壓走廊范圍。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內。
江南城區:向西、向南發展,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3平方公里以內。
德山開發區:向東、向南發展,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37平方公里以內。
(五)城市空間結構
規劃中心城區的空間結構為「一帶、兩軸、三城、多片區」。「一帶」是沅江;「兩軸」包括南北向主軸和東西向次軸;「三城」指江北城區、江南城區和德山開發區;「多片區」為江北中心區、城東片區、河洑片區、沾天湖片區、東江片區、鼎城中心區、德山中心區、德山南區和德山東區等9個片區。
(六)城市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根據城市水系、交通以及基礎設施等因素,規劃建設居住區28個,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新增居住用地主要位於河洑片區、東江片區、沾天湖片區、德山南片區和鼎城中心區。
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1)行政辦公用地:規劃行政中心位於沾天湖片區朗州路東側。
(2)商業金融用地:江北中心城區一是沿人民路形成具有傳統氣息的商業中心;二是在火車站周圍形成大型商貿中心。橋南市場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和發展,德山南片區建設工業生產服務性商業基地。
(3)教育科研用地:結合湖南文理學院和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在城市西部集中建設市級文教中心,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向此集中。
3、工業和倉儲物流用地
引導工業項目向德山開發區集中;江北城區採取控制和置換的原則,堅決取締污染重、效益低的工業項目;江南城區適度控制工業用地發展規模,工業項目選址限制在城區東南部,玉霞路沿線。
新規劃倉儲用地集中在德山南區、火車站兩側和常德東站周邊。規劃2個物流園和6個物流中心。
(七)綠地與景觀系統規劃
1、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形成「一帶三核多節點」的綠地系統結構。一帶即沅江綠色生態帶;三核分別是江北城區的柳葉湖、江南城區赤塘湖公園和德山開發區的德山公園;多節點是利用河流水系的地形地貌特徵和城市景觀構築的需要,形成多個綠化節點。
2、景觀系統規劃
提出新「三山三水」的城市自然山水景觀格局。「三山」是指太陽山系、德山山系和「大河洑山」,「三水」是指外江、內河和內湖。
(八)綜合交通規劃
1、城市對外交通
(1)207國道、319國道改道。319國道改為從石門橋鎮以南,經過機場南側,與現319國道連接;207國道改為從德山經過機場南側和西側,從江南城區南部邊緣跨沅江,新建一座沅江大橋,再經漸河東側連接灌溪鎮現有的207國道。
(2)鐵路規劃。中心城區鐵路按照「北客南貨」原則布局,現有常德火車站建成鐵路樞紐站。石長鐵路電氣化改造及增減二線工程沿現有的石長鐵路線走向布置;長益常城際鐵路從益陽到漢壽縣城經德山開發區接入現有常德火車站;黔張常鐵路從桃源縣城經灌溪鎮接入常德火車站;常岳九鐵路從常德火車站出發,避開柳葉湖旅遊景區,沿沅江北側經安鄉接岳陽。另一方面,規劃市城區鐵路客貨分運,在城區西南建設鐵路貨運外繞線。
(3)機場規劃。桃花源機場作為地區支線機場和長沙黃花機場的備降機場,規劃至2020年旅客吞吐量達220萬人次,規劃等級為4E機場。
(4)港口規劃。提高常德港1000噸級的輪船泊位水平。與德山貨運站通過鐵路專線形成鐵水聯運。規劃分散港區向沅江下游集中布置,危險性貨物碼頭布置在最下游,並獨立分開。
2、城市內部交通組織
根據常德市沿江兩岸分區獨立特徵,規劃形成與各城區用地結構相適應的「環型+放射+分區棋盤道路」布局形式。由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組成。規劃形成連接三個城區的「環形」和對外「放射」城市快速路系統和「七縱七橫」共十四條骨架性主幹路。「環型」為兩條南北向和兩條東西向形成的環形城市快速路;「放射」為各方向對外的城市快速路。快速路由沅江以北的常德大道、沅江二橋、沅江以南的常德大道、金丹路、沅江三橋、機場路、興德路、紫緣路、柳葉大道以及洞庭大道部分快速路組成。
根據對跨沅江交通需求預測分析,在保留現狀沅江大橋、沅江二橋及上版規劃的沅江三橋的基礎上,考慮到207國道改線,規劃新增加207國道公路大橋1座,起分流過境交通的作用。另外,規劃新增加2處跨江橋梁,即德山開發區與東部地區聯系跨江橋梁和江南城區與東部地區跨江橋梁。規劃遠景預留過江通道2處。
(九)重要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1、城市供水工程規劃
規劃保留現狀常德市沅北水廠和沅南水廠,並按原有設計規模實施擴建,同時擴建武陵水廠。沅北水廠供水能力達到30萬立方米/日,沅南水廠遠期供水規模達到45萬立方米/日。武陵水廠擴建至10萬立方米/日,輔助沅北、沅南水廠向江南城區供水。
2、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1)排水體制和排水分區
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制。對現有老城區合流制地區結合舊城改造建設轉變為雨污分流制。排水分區以現有城市水系為基礎劃分。
(2)污水處理廠規劃
根據現狀污水處理廠布局及規劃污水收集范圍,規劃擴建常德市江北污水處理廠,使其總處理規模達到17萬噸/日。規劃擴建德山污水處理廠,使其總處理規模達到17萬噸/日。規劃擴建江南污水處理廠,使其總處理規模達到9萬噸/日。
規劃新建皇木關污水處理廠和城北污水處理廠。皇木關污水處理廠選址在皇木關地區、馬家 河口西北部,處理能力10萬噸/日,用地8公頃。城北污水處理廠選址在花山河以南、朝陽路以西,處理能力5萬噸/日,用地7公頃。
3、城市供電工程規劃
2030年,中心城區220kV電網的主要電源點為500kV崗市變、500kV石門橋變和常德電廠。規劃在德山開發區建設垃圾焚燒電廠1座,年發電量約1億kwh。規劃220kV變電站7座,總變電容量3240MVA;110kV變電站27座,總變電容量3465MVA。
(十)公共安全規劃
1、防洪規劃
江北城區防洪標准近期採用100年一遇,遠期採用200年一遇;江南城區防洪標准近期採用50年一遇,遠期採用100年一遇;德山開發區防洪標准採用100年一遇。
2、抗震減災規劃
常德市中心城區地震動峰值為0.15g,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按照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最大限度地減輕未來地震災害損失。避震場所分為長期避震場所、中轉災民場所和緊急避震場所三級。
3、消防規劃
2030年,中心城區共設置消防站24座,其中江北城區15座、江南城區3座、德山開發區6座。
4、人防規劃
2030年,人員隱蔽工事總面積應達到65萬平方米。人防工程由人員掩蔽工事、指揮通信工程、醫療救護工程、各類專業搶救工程、物資儲備工程等組成。
四、公示時間和意見反饋方式
(一)公示時間
2010年4月1日——2010年5月1日
(二)意見反饋方式
可登陸常德市規劃局網站(ghj.changde.gov.cn)查詢詳細的常德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內容。
1、郵件寄往「常德市規劃局總工辦」,信封上請註明「城市總體規劃公示意見」;
2、撥打電話至常德市規劃局總工辦。
聯系人:王莉、鍾晨 電話:0736-7720153 為積極推進我市新型城市化進程,更好地引導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組織開展了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修編工作。2010年2月,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9-2030)經省建設廳審查批准。3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總體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完成了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的成果草案。為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適應我市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根據《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要求,現將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草案摘要)予以公示,以更廣泛地徵求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常德市規劃局
這個是最新的!
⑶ 陝西的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寶雞市十里鋪污水處理廠
寶雞市區沿渭河川道帶狀分布,渭河是寶雞市的主要納污水體,近年來渭河水質嚴重污染,兩岸地下水資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在渭河下游十里鋪建設一座日處理污水 12萬m3的污水處理廠,將解決福臨堡、八里橋、市中心、上馬營、十里鋪等五個片區的污水處理問題。新建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面積19.5km2,占市區總面積50%,服務區域現況人口約35萬人,占市區總人口60%。
寶雞市十里鋪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省計委陝計投資(2001)275號文批復立項,項目《初步設計》經陝計項目(2001)907號文批復。項目由寶雞市城建局主管,寶雞市十里鋪污水處理廠籌建處負責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批准概算總投資1.43億元。資金來源為國債、貸款和自籌。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2萬m 3,其中,一期(本期)日處理污水9萬m3 。二期擴建到每日12萬m3,工程佔地89.9畝。工程採用先進的改良型SBR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污水達到一級排放標准,其中每日有1萬m 3再深度處理,達到回用水標准。工程2002年9月開工,計劃工期兩年,預計2004年6月可提前竣工。
十里鋪污水處理廠工程進展順利。至目前已完Ⅰ #、Ⅱ#、Ⅲ#(單池容積30000m 3)SBR生物池的土建施工;總進水井、進水渠道、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和砂水分離間的土建工程;污泥處理區完成了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和污泥儲運間主體工程;附屬工程完成了總、分變配電室的土建工程。成套設備和主要材料已陸續到場驗收和安裝。管道、線纜安裝工程也在同期進行。截止目前工程累計完成投資8379萬元。
現污水處理廠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已完成主要工作。收集的城市污水已於2004年3月陸續進池,開始生物菌種和活性污泥的培養,道路、圍牆、綠化、綜合樓等後續工程的建設施工;成套設備的聯合試運轉;SBR處理工藝的調試和投運等將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壓縮工期,加快施工進度,爭取在2004年6月全面竣工,確保6月底三個系列生物池SBR污水處理工藝順利運行,達到設計排放標准。
公司地址:寶雞市新建路西段13號
郵 編:721000
聯系電話:0917-3230206
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1、污水處理廠概況:
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環保驗收並投入正式運行。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漢江沿線陝西段第一家建成投運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它的建成緩解了漢江的水污染狀況,切實保障了作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水源的漢江水質。
該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城市污水10萬噸,一期工程日處理城市污水5萬噸/年。該項目是利用國債、政府投資、銀行貸款及丹麥政府設備貸款興建的對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凈化處理的一項重要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採用DE氧化溝工藝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廠。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其出水、出泥各項指標均按照國家標准嚴格控制,穩定達標,具備了正式運行的條件。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可處理漢中市城區50%—60%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包括漢江制葯廠、氮肥廠等十幾家企業的生產廢水和城東居民的全部生活污水。該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成後,其服務范圍可覆蓋漢中市的大部分城區,同時將開發中水回用工程,在減輕漢江水污染的同時又能有效的節約水資源。
2.工藝流程及說明
(1)一期採用性污泥處理工藝,即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污水→ 廠外泵站→ 粗格柵→ 廠內提升泵房→ 細格柵¬→ 曝氣池沉澱池→ 選擇池 →氧化溝 →終沉池 → 接觸池→漢江(見筆記)
污水進入工廠後先要通過粗格柵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膠袋、樹葉等等。垃圾出來後會由環衛部門處理。由於由管道進廠的水水位很低(廠區比水平線還高),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這里採用的是6台3000立方米/小時的潛水提升泵,水泵揚程為17米,這樣後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進行了。 細格柵是去小件的垃圾。
曝氣沉砂池是用於去除污水中細小的無機顆粒(如泥砂,煤渣等)以及表層的油。
接下來的是除污的關鍵之處。分為兩個部分,曝氣池和沉澱池。先在曝氣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種由微生物、細菌等組成的菌膠團),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氣促進其新陳代謝,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機物;然後水進入沉澱池中,沉澱池用於去除懸浮物質,如SS,同時去除部分BOD5。在進行完活性污泥沉澱,分離之後,再迴流進曝氣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曝氣沉砂池有三個系統,供氣系統,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放系統(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標,若過多就要排出)。兩段工序結合在一起,出來的水已去除絕大部分的有機物,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可以直接排入漢江了。
漢江本來靠著豐富的生物鏈就可以實現自凈,只是由於生活污水的強烈污染,本來長的生物鏈變短,短的生物鏈變得幾乎消失,這樣水質才會每況愈下,而污水廠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強其自凈功能,去除生活污水帶來的過量氮、磷有機物,改善其富營養化現象。(另外因為處理的不是工業污水,不需要特別進行金屬污染處理。)
(2)二期正在規劃中。
一期設計污水的進水水質:BOD5:150mg/l; SS:180mg/l; T-N:35mg/l; T-P:5mg/l。
出水質標准: BOD5≤25mg/l; SS≤25mg/l; NH3—N≤10mg/l; T-P≤3.5mg/l。
出水質標准: BOD5≤20mg/l; SS≤20mg/l; NH3-N≤10mg/l; CODcr : ≤60 mg/l, 磷酸鹽: ≤0.5 mg/l。
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一期工程採用生物泥直接脫水的方式,脫水後的污泥將得到進一步深化處理,同時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污泥處置近期為外運填埋,遠期將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
3.工藝存在的優點及存在問題
(1)優點:
1) 把生物反應池、沉澱池、迴流泵房設計一個整體方池,比分離圓形幅流池、分離式迴流泵房等常規做法節約用地近40%。
2) 脫水後的干污泥,成功運用大容量高壓螺桿泵,遠距離管道輸送至珠江邊直接裝船。使得污泥運輸得到很好的壞境條件,比項屬國內首創,國外也屬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
3) 污水的沉澱出水採用不銹鋼潛水穿孔管,效果好,國內領先。
4) 把生物過濾除臭用於去除沉沙池產生的臭氣。在國內城市污水處理方面尚屬領先。
(2)存在問題:
1) 本工程原按1998年以前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執行。自1998年1月1日以後實行的新標准,對除磷要求有所提高。今後可對一期工藝的的生物反應池略作改造調整,提高除磷效果,使得一期出水與日後建成的二期出水相當。
銅川市污水處理廠
銅川市污水處理廠是企業單位,實行事業化管理機制,主要職能是收集、處理銅川市老市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全廠現有職工62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4人,高、中級職稱6人,人員素質較高。廠內現設置辦公室、生產技術科、計財科等科室,黨、政、工、團組織健全。
工程項目總投資6892萬元,屬省市重點建設項目,2003年12月建成,廠區共有6座SBR池和其他污水處理設施,擁有全長3公里的自用供電專線,廠外鋪設污水收集主、支幹管網17KM,設置倒虹吸10處,加壓提升泵站2座,完成污水接入口110個,採用國內較先進的SBR生化處理工藝處理污水,污水處理設計規模為3.5萬噸/日,服務區域為銅川市王益區和印台區。
工程於2005年6月9日啟動試運行,8月2日實現正式運行,經有關部門監測,出廠水COD、BOD5、SS等主要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水標准。12月6日,銅川市污水處理工程順利通過了省級竣工驗收,正式宣告了銅川市污水零處理歷史的終結。目前,日處理污水量1.7萬立方米,污水處理設施、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工藝穩定。銅川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式運行在治理銅川城市污水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保護銅川水資源,改善銅川境內漆水河水體污染,保護下游渭河水系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銅川市污水處理廠於2000年10月開工建設,2003年12月竣工,設計污水處理能力3.5萬噸/日,處理級別為Ⅱ級,採用SBR處理工藝,出水去向為該市渭河的二級支流漆水河,2005年6月9日正式運行。該廠污水處理設施運轉正常,主要污染物進水濃度:COD:471.8mg/L;BOD:208.2mg/L;總氮:51.5mg/L;總磷:4.1mg/L,主要污染物的出水濃度COD:70.8mg/L; BOD:13.7mg/L;總氮:26.04mg/L;總磷:0.84mg/L,達到排放標准。污泥通過濃縮池干化後,壓縮成型送垃圾場填埋。
渭南市污水處理廠
渭南市市區污水處理廠位於渭南市張庄東,佔地10037畝,近期設計規模6萬噸/日,遠期10萬噸/日。出水執行《GB8978—1996》中一級標隹。
工程開始籌建於1999年,一期工程竣工干2004年,是渭南市建設的第一座污水處理廠。 期工程總投資約115億人民幣,其中利用丹麥政府貸款469萬美元。
污水處理工藝採用序批式活性污泥處理工藝(SBR工藝),處理後的污水部分作為回用水廠水源,其餘部分排入尤河•污泥處理工藝採用污泥濃縮脫水體機直接脫水工藝,處理後的污泥用於綠化用肥或衛生填埋。
渭南市市區污水處理廠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處理工藝,因此具有流程短、佔地省、節能、污水處理水質標;隹高的特點。目前,該工程的後續工程,日處理量4萬噸規模的凰用水廠工程正在建沒中。
西安市北石橋污水凈化中心
西安北石橋污水凈化中心採用具有脫氮除磷的DE型氧化溝系統(前加厭氧池),一期工程處理能力為15萬立方米/天,對各階段處理效果實測結果表明,DE型氧化溝處理城市污水效果顯著。COD、TN、TP的總去除效率分別達到87.5%-91.6%,63.6%-66.9%,85.0%-93.4%,出水TN為9.0-10.1mg/l,TP為0.42-0.45mg/l,出水水質優於國家二級出水排放標准。
郵編:710086
區號:029
法人:曹宇 電話:84297981
地址:西堯頭
主要產品:污水處理
西安市污水處理廠
西安市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建成後,每天可提供6×104m3 /d 回用水,用於西郊地區工業用水及市政雜用水,為缺水的西安市開辟了第二水源。另外6×104m3 /d二級處理程度比現狀也有提高,依據本工程設計進出水水質,該項目改建成後,每年將減少向皂河排放污染物BOD5=9782噸,SS=14563.5噸,COD =18060.2噸。 由於減少進入皂河的污染物質,因此皂河水環境狀況將會大為改觀。
西安市污水處理廠是西安市最早的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它始建於1956年,1958年投產,日處理能力4×104 m32/d;1963年進行第一次擴建,日處理能力提高到6×104 m32/d,污水為一級機械處理,污泥進行中溫消化,自然干化脫水;1976年進行第二次擴建,處理能力達到12×104 m32/d, 污水為二級生物處理,污泥經中溫消化後進行機械脫水。
該廠雖經過兩次擴建,但限於當時的條件,許多設備為非污水處理工程專用設備,經過多年的運行,設備性能下降,能耗高,處理效率降低,工藝落後,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運轉,處理水質難以保證。為此,該廠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和適當的擴建,更新設備,以達到穩定的處理效果,提高處理能力,節能降耗,保證水質,並實現部分污水回用。
該工程總投資約1.1億元(含396萬美元丹麥政府貸款),主要設備和技術從丹麥krüger公司引進,目前改造工程正在實施,土建工程預計今年5月底完成,機械、電氣設備正在安裝,計劃2001年底通水試車。
工藝簡介
西安市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西安市西郊地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占總處理量的70%,生活污水佔30%。目前該廠處理能力為12×104m3/d二級生物處理,改擴建完成後將達到16×104m3/d,其中4×104m3/d一級處理後經地下暗涵排入皂河,6×104m3/d經中負荷生物處理後排放,另外6×104m3/d經A 2/o+絮凝過濾工藝處理後回用,作為市政雜用水和工業冷卻水。
進水水質為: COD=450mg/l TN=40mg/l
BOD5=220mg/l TP=8.5mg/l
SS=300mg/l NH3-N=26mg/l
PH=6.5~8.5 水溫T=13-25℃
這次改造主要是對污水處理工藝及設備進行改造,提高處理效率及水質,A2/O曝氣池是在原有普通推流式曝氣池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其剩餘活性污泥濃縮後直接進行機械脫水。中負荷系統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其污泥採用污泥濃縮加中溫消化後直接進行機械脫水,脫水污泥含固率為20%左右。
改造後,預計出水水質可達到如下指標:
中負荷系統: COD≤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PH=6.5~8.5
A2/O系統砂濾出水: COD≤50mg/l TN≤15mg/l
BOD5≤10mg/l TP≤1mg/l
SS≤5mg/l NH3-N≤5mg/l
PH=6.5~8.5
西安市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建成後,每天可提供6×104m3 /d 回用水,用於西郊地區工業用水及市政雜用水,為缺水的西安市開辟了第二水源。另外6×104m3 /d二級處理程度比現狀也有提高,依據本工程設計進出水水質,該項目改建成後,每年將減少向皂河排放污染物BOD5=9782噸,SS=14563.5噸,COD =18060.2噸。 由於減少進入皂河的污染物質,因此皂河水環境狀況將會大為改觀。
延安市污水處理廠
延安市污水處理廠位於延安市橋溝鎮,廠區佔地面積115畝,於2001年12月21日在延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注冊資金5000萬人民幣,主營污水處理、污水肥料加工,
延安市污水處理工程總投資18888萬元,包括污水處理廠及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系統兩大部分,全部由污水處理廠管轄。工程於2003年3月完工進水調試,出水水質基本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二級)標准要求,污水處理廠配套四條日處理1.25萬立方米的奧佰爾氧化溝(Orbar Ditch)。其中兩條已完成配套生產設備,形成了日處理2.5萬立方米的能力。另外兩條氧化溝廠內土建工程已完工。目前,從污水收集量和經濟效益出發,投入了一條氧化溝試運行。據統計,2004年1----7月共處理污水285.84萬立方米,日均處理量為1.36萬立方米,已達到並超過設計水平。預測近期處理量2.5萬立方米/日,遠期處理量5萬立方米/日。
地 址:橋兒溝東十里鋪
郵 編:716000
電 話:228
注冊日期:10/16/1998
行政區號:612601
職工人數:62
法 人:徐亞平
經營范圍:負責城區污水處理、排放等工作。
⑷ 安康今年哪些縣在建污水處理廠
嵐皋污水處理廠項目位於城關鎮耳朳村徐家河壩,佔地36 畝,工程總投資5890 萬元,建設規模為日處理能力近期7000 噸、遠期7000 噸。
石泉縣縣城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關鎮新橋村尾子溝,項目總佔地30畝,一期工程總投資6780萬元,採取目前最先進的微暴氧化溝工藝,污泥採取機械化濃縮脫水工藝,設計規模為近期日處理污水1萬立方米,遠期日處理污水2萬立方米,工程建設工期18個月,11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12年5月完成設備安裝和調試,7月底投入使用。
漢陰縣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關鎮五一村,建設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 萬噸,工程佔地26.41 畝,總投資7020萬元。其中近期日處理污水1萬噸,遠期日處理污水2萬噸。11月10日開工。
紫陽縣城區污水處理廠位於紫陽縣火車站「紫陽隧道」東出口外側,總佔地面積8530平方米。總投資6000餘萬元,設計日處理污水8000噸,污水處理採用CASS工藝、污泥採用機械濃縮脫水工藝、臭氣處理採用生物出臭工藝。11月29日開工。
石泉縣污水處理廠
旬陽縣污水處理工程總投資1.91億元,污水處理設計規模6萬立方米/天,其中一期2萬立方米/天,二期4萬立方米/天,工程採用氧化溝工藝,污水處理後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污水收集面積12.6平方公里,計劃36個月建成。你可以去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的風向標看看,我都在那上面看。安康市所有污水處理廠在去年11月底全部開工了,具體的你去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的風向標看吧
⑸ 1萬噸污水處理廠投資額
8911.35萬元。1萬噸污水處理廠投資額8911.35萬元。污水處理廠1萬噸項目為非政府投資的新建項目,總投資8911.35萬元,目前資金2,項目處於備案階段,預計2022年開工、2023年完工。
⑹ 百利新區污水處理廠何時開工
2022年。
城市管網事務中心百利新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為政府性投資的新建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處於土建施工階段,預計2022年開工、2023年完工。
⑺ 高分,跪求綿陽各大污水處理廠及工業園區地址
污水處理廠在綿陽市遊仙區五里堆,富樂山國際大酒店左邊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南河路22號信箱
綿陽市塔子壩污水處理廠,一家由中科成環保BOT運營的,地址綿陽市經開區板橋村 聯系電話:028-85241599
綿陽市城區現建成面積7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3萬人,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46萬噸。現有西科大污水處理廠、塔子壩污水處理廠和科學城污水處理廠三座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排水管道總長度445公里,其中污水管道總長度233公里,雨水管道總長度212公里,嶺南污水泵、東門泵站、劍南泵站、代家灣雨污水泵站、先農壇雨污水泵站、沈家壩污水泵站、碳碼頭雨水泵站、遊仙壩污水泵站共八個泵站,用於排除老城區雨污水及輸送污水至塔子壩污水處理廠。
隨著城市的發展需要,為美化城市環境,保護城市水體環境,把綿陽建設成為「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生態城市,綿陽市目前規劃新建塘汛污水處理廠、永興污水處理廠、七星壩污水處理廠、松埡污水處理廠4座污水處理廠。塘汛污水處理廠規劃新建規模5萬立方米/日,選址於塘汛鎮南端涪江邊,規劃用地面積7公頃,採用生化二級處理,出水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准,排入涪江;永興污水處理廠規劃新建規模5萬立方米/日,選址於永興東部,安昌河南岸,規劃用地面積10公頃。採用深度處理,出水由農灌渠進入涪江,由於農灌渠原水量小,基本無自凈能力,出水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七星壩污水處理廠規劃新建規模8萬立方米/日,選址在七星壩南端,涪江東岸,規劃用地面積8公頃,採用深度處理,出水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排入涪江;松埡污水處理廠規劃新建規模4萬立方米/日,選址松埡南端,涪江東岸,規劃用地面積3.6公頃,採用生化二級處理,出水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准,排入涪江。
園藝工業園-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13路; 32路; 45路; 57路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線路詳情 13路 (骨科醫院-九洲大道三號路口)
13路 (九洲大道三號路口-骨科醫院)
32路 (科技園-五號橋站)
45路 (劍南市場-金家陵)
45路 (金家陵-劍南市場)
57路 (上馬村-石橋鋪村)
57路 (石橋鋪村-上馬村)
綿陽開發區三江光機電工業園
地址:綿陽市板橋街68號
三江電子信息工業園二門號
地址:綿陽市六一堂路669
九洲科技工業園
地址:綿陽市九洲大道257號
江油市工業園區管委會
地址:綿陽市江油市會昌路
電話:0816-3361515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⑻ 五糧液酒廠22個億修污水處理廠怎麼樣
五糧液9月30日公告,為滿足公司「十四五」產能擴能配套需求,同意公司下屬子公司宜賓五糧液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實施新建集中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2.01億元(投資金額以項目招投標及最終決算為准)。
⑼ 湖南省各市縣區污水處理廠的聯系方式和具體地址
長沙市:
嶽麓污水處理廠
開福污水處理廠
長善垸污水處理廠
新開鋪污水處理廠
花橋污水處理廠
望城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衡陽市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邵陽市污水處理廠
婁底市:
婁底市污水處理廠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廠一期
湘潭市:
湘潭市河東污水處理廠
湘潭縣易俗河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平江縣工業園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乾州污水處理廠
長沙市:
寧鄉污水處理廠
星沙北污水處理廠(一期)
株洲市:
株洲自來水公司
株洲霞灣污水處理廠
株洲市龍泉污水處理廠(二期)
株洲市河西污水處理廠
醴陵市污水處理廠
茶陵縣污水處理廠
攸縣污水處理廠
株洲縣污水處理廠
湘潭市:
湘潭河西污水處理廠(二期)
湘鄉市污水處理廠
韶山市污水處理二廠
湘潭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耒陽市污水處理廠
常寧市污水處理廠
祁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縣污水處理廠
衡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南嶽區污水處理廠
衡山縣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岳陽南津港污水處理廠(二期)
汨羅市污水處理廠
湘陰縣城污水處理廠
君山區污水處理廠
華容縣污水處理廠
常德市:
常德市德山污水處理廠
津市市老城區污水處理廠
澧縣污水處理廠
桃源縣污水處理廠
石門縣污水處理廠
臨澧縣污水處理廠
安鄉縣污水處理廠
益陽市:
益陽市城北污水處理廠
沅江市污水處理廠
桃江縣污水處理廠
南縣污水處理廠
張家界市:
武陵源區索溪峪污水處理廠(二期)
張家界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婁底市:
漣源市城建處理廠
冷水江市污水處理廠
新化縣污水處理廠
雙峰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武岡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隆回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縣污水處理廠
邵東縣污水處理廠
新寧縣污水處理廠
洞口縣污水處理廠
新邵縣城市污水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洪江市污水處理廠
靖州縣污水處理廠
洪江區污水處理廠
漵浦縣污水處理廠
麻陽縣污水處理廠
郴州市:
郴州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桂陽縣城污水處理廠
汝城縣污水處理廠
嘉禾縣污水處理廠
永興縣污水處理廠
安仁縣污水處理廠
臨武縣污水處理廠
桂東縣污水處理廠
永州市:
永州市冷水灘下河線污水處理廠
道縣污水處理廠
東安縣污水處理廠
新田縣污水處理廠
寧遠縣污水處理廠
藍山縣污水處理廠
江永縣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污水處理廠二期(老城區)
古丈縣污水處理廠
保靖縣污水處理廠
我收集了好久 那號碼真難找 除非自己去跑 大部分是新建的 難。。
⑽ 湖南地區有哪些在建的污水處理廠
從今年起到2010年,湖南將建設污水集中處理廠113個
在建的有:
長沙:嶽麓污水專處理廠、開福污水處理廠、新開鋪污屬水處理廠等6個項目。
衡陽:衡東縣污水處理廠、衡南縣污水處理廠、衡陽縣污水處理廠
株洲:攸縣污水處理廠、宜章縣城關污水處理廠
邵陽:綏寧縣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