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測回法測量水平角的步驟
測回法測量水平角的步驟: 測回法適用於觀測只有兩個方向的單角。
(1)經緯儀的安置。在用經緯儀進行測角之前,必須把儀器安置在測站上。經緯儀的安置包括對中和整平兩項工作。
(2)測回法水平角觀測
①盤左位置(上半測回):粗瞄→對光、消除視差→精瞄→讀數;計算得β1
②盤右位置(倒鏡)(下半測回):粗瞄→對光、消除視差→精瞄→讀數;計算得β2
(3)水平角計算。
水平角是測站點至兩目標的方向線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夾二面角。在測量中,把地面上的實際觀測角度投影在測角儀器的水平度盤上,然後按度盤讀數求出水平角值。是推算邊長、方位角和點位坐標的主要觀測量。
② 如何測量BC107的測量特徵
特徵點就是在地形測繪中能真實反映地物外形幾何投影的點位,比如房角點,道路拐角點,池塘邊線等。電位差計測量電動勢的特點是:測量方便 ,准確度高 ,測量范圍廣。 因為電位差計是用補償原理構造的儀器,補償方法的特點是不從測量對象中支取電流,因而不幹擾被測量的數值,測量結果准確可靠。而電壓表測量是要從測量對象中支取電流的,從而會或多或少地干擾被測量的數值,測量結果就可能會存在偏差。 電位差計用途很廣,配以標准電池、標准電阻等器具,不僅能在對准確度要求很高的場合測量電動勢,電勢差(電壓),電流,電阻等電學量,而且配合以各種換能器,還可用於溫度、位移等非電量的測量和控制。控制測量是測定一定數量的平面和高程式控制制點,為地形測圖的依據。平板儀測圖的控制測量通常分首級控制測量和圖根控制測量。首級控制以大地控制點為基礎,用三角測量或導線測量方法在整個測區內測定一些精度較高、分布均勻的控制點。圖根控制測量是在首級控制下,用小三角測量、交會定點方法等加密滿足測圖需要的控制點。圖根控制點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測量或水準測量方法測定。碎部測量是測繪前已述及碎部點應選地物、地貌的特徵點。對於地物,碎部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如房角點,道路轉折點,交叉點,河岸線轉彎點以及獨立地物的中心點等。
③ 試說明測回法測角的基本步驟
一、測回法
適用來於觀測自兩個方向之間的單角
④ 用全站儀測回法測量水平角的方法步驟 詳細操作步驟2個測回哦!詳細點,謝謝哦
1、儀器調水平同經緯儀(忽略),開機後目鏡轉360度使垂直過「0」。
2、按MENU菜單進入模式。班組找活點
3、按F2:測量程序。
4、按S•O。
5、按F3坐標放樣,選擇一個文件(按F4跳過)。
6、按F1輸入測站點,按F4(坐標提示)依次輸入:N(X)、E(Y)、Z(忽略),全部輸完按ENT(回車)。
7、按F2後依次輸入後視點:按F4(坐標)後桌面顯示:輸入N(X)、E(Y)坐標值後照準棱鏡後(儀器中發出聲響)然後按F3(是)確定後進入坐標放樣模式。
8、按F3放樣點:顯示放樣點名按F3(坐標)桌面顯示:N(X)、E(Y)、Z(忽略)依次輸入N、E的坐標值,按ENT(回車)。
9、照準棱鏡,按F4繼續,當d
HR(顯示數值歸零後)表明放樣方向正確。
10、按F2(距離)鍵HD:實測的水平距離dHD:對准放樣點尚差的水平距離。
11、按F1進行精測。d
HR、dHD、dZ均為0時,則放樣點的測設已經完成。
12、按F4繼續下一個點的放樣。
註:上述測量由建設方提供二點坐標後使用的測量方法,如出現二點間有障礙物後無法施測,操作方法可採用後方交會法施測。
後方交會法
1、同基本操作1、2、3、4、5。
2、按F2新點,顯示F1:極坐標F2:後方交會法。
3、按F2(後方交會法)鍵。選擇一個文件,按ENT回車健確認,繼續回車確認4、按F1鍵,再回車確認。
5、輸入已知點A,按F4(是)進入棱鏡高輸入(忽略),按ENT回車確認,照準已知點A,按F1(測量)鍵,進入已知點B的輸入。
6、對已知點B的輸入,同上5,則顯示後方交會殘差。
7、按F4(計算)鍵,顯示新點坐標。
8、按F4。
9、同基本操作6、7、8、9、10、11。
零星點的坐標放樣(不使用文件)
1、按MENU,進入主菜單測量模式。
2、按LAYOUT,進入放樣程序,
3、再按SKP,略過使用文件。
4、按OOC.PT(F1)。
5、再按NEZ,輸入測站O點的坐標(X0,Y0,H0);並在INS.HT一欄,輸入儀器高。
6、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輸入後視點A的坐標(xA,yA);若不知A點坐標而已知坐標方位角,則可再按AZ,在HR項輸入的值。瞄準A點,按YES。
7、按LAYOUT(F3),再按NEZ,輸入待放樣點B的坐標(xB,yB,HB)及測桿單棱鏡的鏡高。
8、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動和水平微動螺旋,使顯示的dHR=0°00ˊ00",即找到了OB方向,指揮持測桿單棱鏡者移動位置,使棱鏡位於OB方向上。
9、按DIST,進行測量,根據顯示的dHD來指揮持棱鏡者沿OB方向移動,若dHD為正,則向O點方向移動;反之若dHD為負,則向遠處移動,直至dHD=0時,立棱鏡點即為B點的平面位置。
10、其所顯示的dZ值即為立棱鏡點處的填挖高度,正為挖,負為填。
11、按NEXT——反復7、8、9三步,放樣下一個點C。
⑤ 測繪法中測回角值兩種計算方法的怎麼理解請大神指導!!
方向值K=[(B1-B2)-(A1-A2)]/2本身就是錯的,你可以按上表中數據計算一下就知道了,所以[(B1-A1)+(B2-A2)]/2=[(B1-B2)-(A1-A2)]/2也是錯的。
⑥ 觀測水平角時如需要觀測兩個以上測回為什麼各測回間要變換度盤位置若測回數為4個測繪的其實讀書如變換
主要是為了消除度盤刻劃不均勻誤差,而且多測幾個測回可以提高測角的精度,減弱偶然誤差的影響。度盤變化,如果是J6級的儀器的話度盤分配第一測回為0 00 00,剩餘測回為180/n。45 00 00,90 00 00,135 00 00
⑦ 如何用全站儀用測回法測角求具體點啊! 謝謝啊!
1、第一步,將儀器安置在觀測角的頂點,進行對中,整平,並在觀測兩個豎立版測纖或標權桿作為照準標志。
(7)用測繪法對某一角度觀測2測回擴展閱讀:
測回法適用於觀測只有兩個方向的單角。
這種方法要用盤左和盤右兩個位置進行觀測。觀測時目鏡朝向觀測者,如果豎盤位於望遠鏡的左側,稱為盤左;如果位於右側,則稱為盤右。
通常先以盤左位置測角,稱為上半測回。兩個半測回合在一起稱為一測回。有時水平角需要觀測數測回。
根據測量工作要求的精度、使用的儀器、觀測目標的多少,水平角觀測一般有兩種方法,即測回法和方向觀測法(全圓測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