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水能用作綠化嗎
看你的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什麼標准,畢竟做回用水及綠化或者洗車洗地也是有標準的。
『貳』 污水處理廠和濕地
濕地也能處理污水,但其處理能力不如污水處理廠,屬於天然的處理污水的東回東,污水處理廠答是集中處理污水的地方,佔地相對小得多。
就比如原來沒有污水處理廠,我們的河流湖泊都是干凈的,那是由於水體的自凈來實現的,現在排放量大了,靠水體本身自凈能力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必須上污水處理廠,濕地也是處理污染的一種方式,對於沿海灘塗地區可以利用這一方式。
『叄』 國家規定污水處理廠都要做濕地公園
沒有特殊規定的。
拓展閱讀:污水處理廠指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肆』 (三)濕地公園用水方案論證
1.供水總體思路
對於黃河水濕地公園供水,總體思路如下:
1)一次性景觀補水,只有地表水庫可以實現短時間內充庫(3d以內),地下水源和中水水源短期內供水規模有限只宜用做日常補水。
2)日常景觀補水主要補充公園水體蒸發、滲漏損失量,為減少沿途輸水損失,以地下水和中水為主。
3)濕地公園生活、綠化、不可預見等其他用水量,從自備井中解決。
4)景觀水體置換包括一次性置換、小流量置換及隨即應急置換,其中一次性置換是指每汛後沖庫用水和當水體水位降至1.80m時進行的充庫、小流量置換是指為保持水體良好的水質環境而進行的小流量充庫、應急置換是指發生水質突發事件或者海水回灌造成的水體水質污染需要考慮一次性充庫水量113.92萬m3,屬於隨機情況,本次供水方案不予考慮,只考慮一次性置換用水和小流量置換用水。
5)採用中水作為補水水源時,必須採用經深度處理後的中水以保證入庫水質。
6)在單一水源難以滿足供水要求時,實施多水源的聯合供水。
2.50%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
50%降水頻率年份,王屋水庫來水量較大,可以滿足濕地公園需水量以及置換水量,因而濕地公園供水採取「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方案,王屋水庫、黃河水地下水庫以及公園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3、89.86萬m3和18.93萬m3,詳見表9-1。
表9-1 50%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一覽表
3.75%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
75%降水頻率年份,王屋水庫對於濕地可供水量為0,但地下水庫可供水量仍可滿足濕地用水需求,此時,需實施多水源的聯合供水。具體做法是,擴大地下水庫向城市供水的規模,從而替換出必要的濕地公園充庫水量,而濕地公園的日常補水則採用地下水源,該狀況下王屋水庫、黃河水地下水庫以及公園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3、102.48萬m3、和18.93萬m3、詳見表9-2。在此過程中,黃河水地下水庫與王屋水庫進行了188.01萬m3的水量交換,即黃河水地下水庫擴大向城市生活及生產供水188.01萬m3,而置換出的王屋水庫地表水用於濕地公園充庫。
表9-2 75%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一覽表
4.90%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
90%降水頻率年份與75%降水頻率年份類似,需要有地下水庫擴大向城市用水的供水規模,預留濕地充庫水量,日常補水量則由地下水源提供。該狀況下,王屋水庫、黃水河地下水庫以及公園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107.31萬m2和18.93萬m2。詳見表9-3。在此過程中,黃水河地下水庫與王屋水庫進行了188.01萬m2的水量置換,即黃水河地下水庫擴大向城市生活及工業生產供水188.01萬m2。而置換出的王屋水庫地表水用於濕地公園充庫。
表9-3 90%降水頻率年份供水方案一覽表
5.連續枯水年份供水方案
在連續枯水年份,各種水源來水均十分緊缺,考慮採用部分黃城污水處理廠外排後經深度處理的污水作為先期的日常補水水源。一次性充庫用水仍採用水源置換的辦法由王屋水庫提供,水質凈化期間所需的日常補水由地下水庫提供。該狀況下,王屋水庫、黃水河地下水庫、深度處理後的中水以及公園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81.73萬m2、23.58萬m2、和18.93萬m2,詳見表9-4所示。在此過程中,黃水河地下水庫與王屋水庫進行了188.01m2的水量置換,即黃水河地下水庫擴大向城市生活及工業生產供水188.01m2,而置換出的王屋水庫地表水用於濕地公園充庫,供水方案詳見表9-4所示。
通過上述論證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1)黃河水濕地公園位於黃河水入海口處,總佔地面積1.73km2,水面面積0.89km2,包括黃河營攔河閘下游海水面面積0.12km2,攔河閘上游攔蓄淡水面面積0.46km2和黃河水兩側坑塘水面面積0.31km2。該公園以河流水體和潮間帶所構成的濕地自然景觀為主要特色,融地域文化為一體,具有生態保護,科普教育和生態休閑等功能。為保障公園功能的實現,需滿足其淡水水體在水量及水質兩方面的要求,進行用水方案論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公園在50%、75%、90%降水頻率下年景觀需水量為181.81萬m3、211.52萬m3和216.12萬m3:綠地灌溉、生活和不可預見用水等每年為18.03萬m3。水質要求達到景觀用水C類標准。
表9-4 連續枯水年份(特枯年份)供水方案一覽表
3)一次性充庫後,隨著水體滯留時間的延長,水體會逐漸惡化。本次論證,對濕地公園一次性充庫後,並保持公園水體2.5m設計水位時(需要補水),水質惡化歷時進行了估算。結果表明,在50%、75%和90%來水頻率年份,分別採用地表水、地下水及中水作為補水水源,水質惡化歷時最短的只有132d,最長的為356d,均不超過一年。因此,為保障水體水質符合要求,需進行水體充水凈化處理。
4)由於水質凈化時間與補水方式、補水水源有密切關系,當採用不同的補水方案時將消耗總量不等的水體置換及凈化水量。本次論證,從節約水資源角度出發,提出了以地表水充庫,以地下水為主要日常補水水源的方案。經計算,在50%、75%和90%來水頻率年份為凈化水質需水量分別為152.49萬m3、154.6萬m3(其中與日常蒸發滲透補水重復分別為67.89萬m3、97.6萬m3和102.2萬m3,新增用水量分別為70.8萬m3、57萬m3和52.4萬m3)。
5)由於濕地公園地處黃河水入海口處,受渤海高潮位及風景潮影響,如發生鹹水上潮現象將導致公園水體咸化,需進行一次性置換,每次需水量為113.92萬m3。
6)經過王屋水庫、黃水河地下水庫及黃城污水處理廠等三種水源進行論證分析,在50%、75%、90%降水頻率下可向濕地公園供水量分別達到1491.44萬m3、1031.70萬m3和1071.47萬m3(各頻率年份均包括中水511萬m3),總量上可以滿足黃河水需求。但是,由於受充庫時間的要求,濕地公園所需的一次充庫只能由王屋水庫提供,而地下水源和中水日可供水量有限,只能作為日常補充水源。
經分析,供水方案如下:
1)在50%降水頻率年份,濕地公園供水由地表水、地下水、自備井聯合供水完成,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89.86萬m2和18.93萬m2;
2)在75%降水頻率年份,濕地公園供水仍以地表水、地下水、自備井聯合供水完成,但須通過地下水與地表水實施水源置換來完成,即城市用水多開采地下水而預留王屋水庫用於濕地公園充庫,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102.48萬m2和18.93萬m2:
3)在90%降水頻率年份,類似於75%降雨頻率年份方案,通過對水源的聯合及地下水與地表水置換來完成供水。王屋水庫、地下水庫、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107.31萬m2和18.93萬m2;
4)在遭遇枯水年份,為節約水資源,濕地公園供水中前期的日常補水採用深度處理的中水,同時,繼續實施對水源的聯合供水和地下水與地表水的置換,地表水、地下水中水及自備井供水量分別為188.01萬m2、81.73萬m2、23.58萬m2和18.93萬m2。
5)要多水源聯合調度,特別是75%、90%枯水年份,城市開采地下水滿足生活用水要求,替代地表水作為補充公園用水水源。
為了進一步做好供水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提高黃水河流域多水源聯合供水和優化配置水平,根據個人用戶在用水強度及水質等方面的要求,進行水資源的時空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供水保證率。
2)為提高黃水河流域水資源供水量及供水保證率,建議對黃域污水處理廠外排的中水進行回收利用,替換出的地表水資源可作為濕地公園在遭遇連枯年份時的充庫用水。
3)為進一步改善和維護濱海度假區建成後的濱海岸生態環境,建議對龍口市玉龍紙業有限公司進行搬遷,該廠部分地下水開采量可作為枯水年份公園用水的補充水源。
4)為進一步保障濕地用水的水量要求,減少水體滲漏損失,建議對濕地底部進行防滲處理。
5)加強對濕地公園內水體的水質保護,對黃水河沿線進行污水排放統一管理、做到雨污分流。建議在黃水河下游適宜地點建設一座污水處理廠,將沿岸及周邊污水收集起來統一處理後回用,一方面可避免發生水質污染現象,另一方面經深度處理後,可實現向濕地公園供水,進一步提高濕地公園用水的保障程度。
6)對濕地公園詳細規劃方案進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有利於濕地公園水質的凈化和補水需求量的壓縮。
a.進一步為庫區內水體的流動和循環創造條件,以利用水質自身凈化。如坑塘與河道連接的位置與布局應遵循「上游進入、下游流出、自身循環」的原則,建議將河道兩側坑塘開口位置適當向上游移動。
b.進一步加強水生植物的引進與布置的工作,提高濕地水質凈化能力。
c.建議在公園水體內設置部分增氧和曝氣裝置,以利於水體自凈。
7)對於鹹水上溯及水質污染等突發性事件引起的置換需水量需採用相關措施來增加供水量,這些措施包括:
a.抬高防潮堤及黃河營翻板閘防潮水位,減少鹹水上溯次數。
b.在枯水年份,適當擴大黃水河地下水庫向工業用水的供水規模,預留王屋水庫地表水用於濕地公園一次性充庫。
c.在全流域范圍內加強節水力度,為濕地公園的安全用水提供保障。
『伍』 污水處理廠周邊植物有哪些
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一般有構樹、夾竹桃、女貞、小葉女貞、海桐、雪松、銀杏、槐樹等。這些植物的抗污染能力較強。
構樹具有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易繁殖、熱量高、輪伐期短的特點。其根系淺,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和分櫱力強,耐修剪。抗污染性強。
在中國的溫帶、熱帶均有分布,不論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長,其葉是很好的豬飼料,其韌皮纖維是造紙的高級原料,材質潔白,其根和種子均可入葯,樹液可治皮膚病,經濟價值很高。
夾竹桃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捩花目夾竹桃科夾竹桃屬。有較強的毒性,可入葯,孕婦忌服。有助於強心利尿、鎮痛祛瘀。原產於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遍及南北城鄉各地。夾竹桃喜歡充足的光照,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
污水處理系統方法:
(1)SPR污水處理系統首先採用化學方法使溶解狀態的污染物從真溶液狀態下析出,形成具有固相界面的膠粒或微小懸浮顆粒。
(2)選用高效而又經濟的吸附劑將有機污染物、色度等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然後採用微觀物理吸附法將污水中各種膠粒和懸浮顆粒凝聚成大塊密實的絮體。
(3)再依靠旋流和過濾水力學等流體力學原理,在自行設計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器內使絮體與水快速分離。
(4)清水經過罐體內自我形成的緻密的懸浮泥層過濾之後,達到三級處理的水準,出水實現回用。
(5)污泥則在濃縮室內高度濃縮,定期靠壓力排出,由於污泥含水率低,且脫水性能良好,可以直接送入機械脫水裝置,經脫水之後的污泥餅亦可以用來製造人行道地磚,免除了二次污染。
『陸』 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為什麼要設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能夠充分發揮其對於氮、磷等富營養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逐步緩解並改善城內市生態環境,如能配合容雨水收集系統和城市中水、污水處理系統和有針對性的植物配置,能夠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並對城市輕度污染的水體進行凈化,降低城市污水處理費用,產生綠色經濟效應,在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可以有效去除水質中少量的氮、磷等污染物。作用就是進一步處理污水。
『柒』 污水處理廠廠區綠化有哪些要求
這是滲濾液處理站的抄綠化要求:滲濾液處理站建成後需對站區周圍和站內空地進行充分綠化,並與垃圾填埋場綠化相協調。滲濾液處理區綠化則應根據構築物和道路的幾何形狀,考慮防塵、防曬及隔音的不同要求,選用不同的樹種進行規則綠化,適當配以花壇棚架、草地、隔離綠地。植物種類的選用,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進行恰當的選擇。
『捌』 污水處理廠如何創收
1、首先是節能降耗,降低原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
2、開辟濕地,用處理以後的水做綠化,綠化出來的花,樹木可以去賣。
3、加大處理量及處理廢水種類,增加效益創收。
4、中水回用。
5、利用處理以後的水,加裝一些裝置可以造紙。
『玖』 建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佔地多少畝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
日處理量為1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一般10000平方,其中建築面積約7500-8000平方,綠化面積約佔20%
求2萬噸污水廠初步設計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
當前位置:首頁
解決方案
50000t/d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方案
50000t/d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
**章 設計內容和任務
1、設計題目
50000t/d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
2、設計目的
(1) 溫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原理;
(2) 掌握一般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計算。
3、設計要求:
(1) 獨立思考,獨立完成;
(2) 完成主要處理構築物的設計布置;
(3) 工藝選擇、設備選型、技術參數、性能、詳細說明;
污水處理廠面積一般多大?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
不同工藝的污水廠,佔地是不同的。
另外,還要看水是否做到回用標准,或預留。
一般處理排放的話,一噸水0.5-1平米就夠了,回用的話,再加0.25平米每噸。
算下來,要22500-37500平,合34畝-56畝。
構築物和池體的面積佔有率,你可以查一下**的相關規范,即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規范。
我去查了我們去年去參觀的污水處理廠
一期:佔地面積約2.5公頃,日處理2萬噸
二期:佔地面積約1.6公頃,日處理3萬噸
『拾』 有關於污水處理廠綠化方面的要求嗎
從以下幾點復綠化就可以達到標准制
前提要求:四季常綠,盡少落葉落花,觀樹型觀樹葉為主;
次要求:不要太高大.以便上空的空氣流通.
基本要求:不種有毒有害品種(夾竹桃屬有毒,大戟科和瑞香科的變葉木,紅背桂屬有害--致癌誘癌)陰香,桂花,山茶花,柳葉榕,米蘭,假檳榔,小型竹類都是首選.
基本是植些草皮,稀疏的栽些樹。
草皮或是花卉都選用根系淺的,樹也是,選不抗旱的,樹栽得不要太靠近管道和其他地下設施,不要阻擋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