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長沙市城市污水處理現狀

長沙市城市污水處理現狀

發布時間:2023-01-26 04:50:20

『壹』 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是什麼

維拓環境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1)水處理行業現狀分專析:

市政污水的主要來源為生活污屬水,近年來我國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續增加,2014 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510.3 億噸,同比增長5.19%。全國污水排放呈現出地區差異,其中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生活污水排放量較多,根據2013 年環境統計年報的數據,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前3位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分別佔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4.3%、7.7%和6.5%。

(2)污水處理發展趨勢:

隨著「十三五」規劃出台,2016年兩會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將其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貳』 湘江水質污染的原因

問題一 水源單一、水質較差 據介紹,長沙市區僅有湘江一個供水水源,上游有永州、衡陽、株洲、湘潭等城市,沿途接納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致使長沙段嚴重污染。 同時,湘江枯水期水量不足,供水安全可靠性差。湘江長沙段設計航運量為365立方米每秒,維持湘江長沙段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河流最小月平均流量為244立方米每秒。據權威分析計算,在90%保證率的前提下,湘江20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207.5立方米每秒,最小日平均流量136.6立方米每秒,湘江作為惟一水源,長沙段水流量已經不能滿足航運、生態的要求,近年來更出現水位低取水困難現象,供水保證率受到威脅。 問題二 二次污染嚴重 雖然主城區管網建設普及率高,但基本呈環狀布局,加之部分管網建設期限長,年代久遠,材質差,銹蝕嚴重,陳舊老化,漏量增大,爆管時有發生,出現二次污染較為嚴重,並且河西、河東及其他四組團無法聯網,輸配水不均勻。 問題三 水廠分布不均勻 長沙市的水廠全部依靠湘江,而發展迅速的瀏陽河以東星馬新城區只有松啞河水廠(且目前水源嚴重不足),供水安全難以得到根本保證。 問題四 污水處理率不高 城市污水量大於污水處理能力,離國家規定2010年重點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的要求較遠。目前,長沙污水日排放量約為85萬立方米,其中第一污水廠、第二污水廠日集中處理量約為32萬立方米,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污染了水源,給市民生活質量、旅遊業、漁業、農田灌溉造成嚴重影響。

『叄』 求長沙新開鋪污水處理廠簡介

新開鋪污水處理廠納污區包括新開鋪區和黑石鋪區,規劃廠址設在新開漁場,佔地16公頃。內規劃匯水區面積約23.16平方容公里。規劃匯水范圍為:南起黑石鋪、繞城線,北至殷家沖、躍進路,東起韶山路鐵道學院,西至湘江。污水處理規模為10萬立方米/日。處理後的出水經提升排入圭塘河。

『肆』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現狀分析

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政策密集出台

自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污泥處理行業經歷了萌芽、緩慢發展、快速發展三大階段。1961-1992年,公眾對污泥認知度較低,污泥成為環境污染隱患,污泥處理行業開始萌芽。1993-2010年,污水排放量和處理量提高,污泥產生量增加,而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仍在探索中,污泥處理行業緩慢發展。2011年至今,相關國家政策頻繁發布,指明污泥處理的目標,明確污泥處理的收費細則和補貼方向,倒閉企業重視污泥處理處置,促使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發,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快速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城市的生活污水都排到哪裡去了

有污水廠的城抄市,污水收集主管道通常沿河、沿街鋪建,管道每隔一定距離(通常50—100m之間)就有一座檢查井,各支管的污水匯入檢查井。

沒有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的城市,污水管道通過比較方便、短距離的路線排放到最近的水體。

(5)長沙市城市污水處理現狀擴展閱讀:

城市污水處理方法,按原理可分為3類。

1、物理處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篩濾法(格柵、篩網)、沉澱法(沉砂池、沉澱池)、氣浮法、過濾法(快濾池、慢濾池)和反滲透法(有機高分子半滲透膜)等。

2、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性、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的處理方法。

3、化學處理法:利用化學反應分離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中和、電解、氧化還原和電滲析、氣提、吹脫、萃取等。

『陸』 城市污水處理率

根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在監測的全國200條河流的409個斷面中,基本喪失使用功能的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達20.8%,該比例近年來雖有所下降,但仍超過1/5。我國全海域海水同樣面臨污染程度擴大的趨勢,清潔區域越來越少,污染面積增加。在全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萬邦達 128.01+2.331.85%長江證券11.18+0.050.45%碧水源 113.25+0.030.03%重慶水務9.12-0.11-1.19%國污染程度加深的同時,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污水處理率仍處於低水平

從污水處理的發展情況看,2000年後國家開始對污水處理進行投入,經歷了「蟄伏」發展的5-6年時間。至2006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一五」規劃》提出後,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了工作日程,2006-2009年迎來了污水發展的黃金期。對照美國的發展趨勢,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發展水平僅僅處在美國70年代水平上。目前剛經過市場初步發展階段,污水處理率有一定的提高,從2003年的42.4%提高到73%。短短六年時間提高了30.6%。

從2009年數據看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達到279.52億噸,目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一般為70%-75%水平,可以看出我國污水處理廠並非滿負荷運行。按照2009年產能1.056億噸日處理能力運行330天計算,每年能處理污水達到348.48億噸,該處理量遠遠低於每年排放的污水量,可以看出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產能還是不足的。2009年我國污水處理率為73%,只達到美國1985年的水平,而造成我國污水處理率一直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於: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負荷率不足,污水處理產能不足,二級處理廠情況不理想。

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負荷率不足和產能不足都直接制約了我國污水處理率的提升。居民和工業污水處理費都偏低,直接制約了企業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的積極性。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同時,整體污水處理行業的處理費仍處於較低水平。目前我國各地居民污水處理費平均水平在0.7元/噸左右,一般的污水處理廠日常運營費為0.5元/噸不等,那麼單純的污水處理費可以滿足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作。

由於污水處理行業為高投入性行業,後期運作的折舊費用使得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都處於虧損狀態。以10萬噸採用傳統技術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每噸投入1000元(最保守估計),則總投資為1億元,按照20年時間計算折舊,每年運作330天,污水處理設備利用率為60%計算,那麼噸水折舊成本攤銷至少達到0.25元。從2008年數據看來,污水處理的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7.6億元和8.8億元,每噸污水處理攤銷的財務和管理費用為0.3元/噸。同時在計算管網建設費的情況下,我們取比較有代表性的重慶水務為例,每噸污水處理的管網建設費攤銷為0.464元/噸。

在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作同時,仍將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費,預計至少要提高到1.6元/噸,也就是增長1.2倍,才能保證整個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任何企業的經營都是逐利的,只有保證污水處理廠能夠盈利的情況下,企業才會擴大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投資,提高原有設備的利用率。

比較發達國家,如美國工業用水水費有55%以上是污水處理費,英國佔41%,丹麥、德國污水處理費分別為供水價格的1.6倍和1.2倍。可見,各國水價雖有不同,但污水處理費一般都高於供水價格。我國除少數省份工業污水處理費要高於工業用水價格,平均水平為45%,大部分地區都是要遠低於40%的標準的,因此我國的污水處理費仍處於較低水平,部分省份污水處理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僅僅只有工業供水價格的0.45倍,如果擬照國外情況類推,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應該與供水價格提升至1:1比例比較合適,那麼平均至少還有1.53元/噸的上調空間。考慮到未來工業污水處理費還將大大的提升,整個行業中參與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

2008年以來,目前已經有部分省會城市已經提高了污水處理費,平均提高幅度51%,部分城市提高幅度達到120%,目前污水處理費在整個水費上的佔比,居民平均佔比43.8%,工業平均佔比為44.4%,相比原來30%左右有很大的提高。雖然污水處理費有大幅提升,但是按照整個行業能盈利整體上是不足夠的。

污水處理率有望不斷提升

「十一五」期間國家環保投入預計達到1.4萬億,據初步預測,「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為3.1萬億元,其中,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費用將達到1萬億元左右。在政策推動下,我國環保投入的CAGR為17.23%。

2008年,我國GDP為30.3萬億元,同期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49萬億元,節能環保產業產值佔GDP比重約4.92%,按照CAGR17.23%計算,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產值可達4.53萬億元左右,到2015年環保產業要佔到GDP產值7%左右。

2009年以來,國家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今後一段時間,在國家有效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工業廢水治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於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

工業廢水回用水的標准不斷提高,使得國家這幾年的工業治理投入也會不斷加大,同時從2009年以來,國家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今後一段時間,在國家有效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工業廢水治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於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我們認為國家在工業回用水上標准提高,投資力度加大,就完全有可能刺激工業廢水的處理率提高。

污水處理率提升帶來投資機會

我國污水處理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進入2005年之後,我國污水處理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人均GDP摺合美元為3677.86元,經過十多年發展之後,污水處理率達到73%,而美國從70年代發展十多年之後,到1985年人均GDP為17682.25美元,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74%。2000年後國家開始對污水處理進行投入,經歷了「蟄伏」發展的5-6年時間。從2006年開始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了工作日程,之後迎來了污水發展的黃金發展期。

我國人均GDP低於美國1985年人均GDP,主要是我國人口基數較大,污水處理率卻低於美國當時情況。但我國經濟仍處高速發展期,每年GDP增幅保持在8%以上,在經濟發展同時必然伴隨大量污水的排放,對環境污染程度更甚,在污水處理上的投入也會加大,目前污水處理率為73%,我們認為我國污水處理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國將水污染防治作為七個突出環境問題的首要問題,提出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到2010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5%,到2020年經濟發展快,人均GDP較高的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以上。

作為政策主導型行業,政策導向重點區域決定了行業的興起,從目前政策的導向來看,我們認為國家對污染最嚴重的「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將會實施重點治理。

按照國家相關規劃,城市污水處理率2010年將達到75%,在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國家要求污水處理率同時要提高,將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投資機會。污水處理產能增加,產能擴張,對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企業將形成利好,以及發展小城鎮污水處理對小規模污水處理設備需求增大,推薦碧水源。特種污水是污水處理行業最難處理的,能否處理好對提高污水處理率有重要意義,從事專業污水處理的企業將被關注,推薦萬邦達。污水處理廠內部的整合兼並,主要是由一些大的知名企業對小污水處理廠進行整合,通過整合兼並實現規模效應,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推薦水務龍頭公司。

圖3 我國污水處理率快速提升

圖1 廢水排放量逐年提升

圖2 2008年河流水質劣V類水河長依然佔比20%以上

圖4 環保投入逐年加大且佔GDP比重逐年提高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參考地址: http://stock.sohu.com/20101117/n277684145.shtml

『柒』 污水處理行業前景如何呢

摘 要:文章首先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接著分析了改善措施及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前景的展望。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中水;方法
一、我國污水處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空置率對運行成本的影響。目前國內許多城市存在房地產過度開發現象,許多地塊的樓盤都存在空置率高的情況,基本很難保證建設完成後在短期內入住率達到設計居住人口,相應的污水處理系統在短時期內的處理水量也就不可能處理到設計水量。所以在選擇工藝時,應選擇可以根據實際處理水量進行處理的工藝,以降低運行成本,同時盡量分期建設、運行,以符合水量的增長規律,避免浪費。
(二)運行成本。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成本與用戶所繳的污水處理費、中水水費之間的關系決定著處理系統今後是否能夠正常運行下去。在過去幾年內有很多工藝就是由於運行費用很高,建設完成後運行一段時間入不敷出,最終導致系統停用或者降低處理標准,超標排放等。
(三)投標范圍的不明確。污水處理工程的投資一般主要由污水管線、附屬構築物、土方工程、土建工程、設備及安裝工程幾部分組成。但在投標報價階段,乙方報價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由於設計界限不清而造成的漏報,進而造成對整體工程投資估算的不準確。因此,在招投標階段

『捌』 3000 科學論文 題目 摘要 關鍵字 謝謝了!

BOT模式在湘江水體污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分析了湘江水體污染存在的問題;討論了BOT模式在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的優點;認為該模式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投資模式,論證了湘江流域採用該模式的可行性,並提出了相關應完善的配套政策;最後得出採用BOT模式來在湘江沿岸城市修建污水處理廠是解決湘江水體污染問題有效的途徑之一。
關鍵詞水體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廠BOT模式湘江
1湘江水體污染現狀及治理存在的問題
1.1湘江水體污染現狀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衡陽、株洲、湘潭、長
沙、岳陽等湘江沿岸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直接
來自湘江。但湘江水體污染極為嚴重,據《關於治理
湘江流域的通知》所載,長沙市湘江飲用水源超標
污染指標為氨氮和總大腸菌群;株洲市為氨氮和揮
發性酚;湘潭市為氨氮、總大腸菌群和總汞。近年
來,郴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岳陽等城市
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成倍增加,沿江城市有近7億
t/a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此外,一些高濃度工業廢水
也排放到湘江。長沙水利樞紐建成以後,湘江水域
株洲至長沙段的水位將有較大的提高,蓄水防洪能
力會有很大的改善,而湘江該段的水流流速卻明顯的
不如建成前,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將會有很大的降
低,進一步加重湘江水體污染,以至湘江某些江段的
飲用水水源不能完全滿足地面水Ⅲ類水質標准[1]。
湘江的水體污染已經嚴重地影響到湘江流域沿岸人
們的生活及工農業發展。
1.2治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湘江水體污染現狀和目前治理情況的分
析,湘江水體污染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由於湘江沿岸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
不斷地增加,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因此城市生
活污水排放量明顯增加。而湘江流域內污水處理設
施很少,8個城市中僅有6座污水處理廠在運行,實
際處理量約30.5萬t/d,處理量約占生活污水排放總
量的15%,遠達不到要求的50%,未來幾年內直接
排放的生活污水對湘江的影響將超過工業廢水的影
響,因此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勢在必行。
2)湘江沿岸城市污水處理廠對項目的可行性
研究不全面,風險管理與評價不合理。有些污水處
理廠項目立項多年,卻遲遲的不能施工;有些項目
完成後卻不能投入運行,如株洲有1座污水處理廠
投資上億元,建成幾年後都沒有運行,出現這種現
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上沒有考慮管
理運行費用及建設污水處理廠的風險性,政府部門
只注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而忽視了污水處理廠的
管理和運行。造成了城市污水處理資金使用效率低
下,因而一方面需要大規模投資興建新的污水處理
廠,而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廠運行普遍不足,兩者都是
缺少資金。
3)湘江沿岸城市污水處理以政府行政事業化
管理為主,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投
入產出和成本效益核算機制,從而造成污水處理成
本高,投資浪費大,並沒有體現誰投資誰收益的原
則,污水處理廠只是相當於政府部門的附屬企業,根
本不能適應污水處理產業的市場化發展趨勢。
4)湘江沿岸城市對待污水處理廠的問題依然
停留在老觀念上,也就是說重技術(工程)方法而忽
視非技術(管理)方法,導致一些污水處理項目的投
資效益差與不可持續性,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廠普
遍不能按設計負荷運行。
5)湘江沿岸城市污水處理缺乏必要的價格調
控,價格偏離價值太大,導致了污水處理企業發展後
勁不足。現在的收費偏低,據有關人士預測污水處理
收費要達到0.6~0.65元/t,污水處理才能真正得到
資金保證。因而,非政府資本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市場
的投資利潤不能得到保證。
2 BOT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的優點
2.1 BOT模式的簡介
BOT模式是一種建設權與運營權相結合的方
式,根據世界銀行《1994年發展報告》的定義,所謂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興建-經營-移交,
或者是BOOT模式即建設-擁有-運營-轉讓[2],
它是一種私營機構參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的方
式,也是一種新型的民營資本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
項目融資方式[3]。具體做法是經營公司對項目的設
計、咨詢、信貸和施工實行一攬子總承包,且在項目
竣工後,在特許權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經營,向用戶收
取費用,以回收投資、償還債務。賺取利潤,達到特許
許可權期後,經營公司將項目無償交給政府部門。近年
來,以BOT模式進行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融
資,正逐步為我國政府國內外投資者所關注[2]。
2.2 BOT模式在污水處理行業的優點
2.2.1城市污水處理項目新型的融資手段
1)BOT項目融資是指通過項目的資產、收益作
低押來融資。其項目導向、有限追索、風險分擔、信用
結構多元化的特徵,使項目融資的信用結構靈活多
樣,債務承受能力高,風險分擔合理且較低,也使項
目融資易獲得較高的融資比例和較長的貸款周期。
由於這些特點,BOT模式非常適用於一次性投資
大、回收周期長、投資回報穩定風險小的城市污水處
理工程項目。
2)BOT項目融資是現階段城市污水處理的重要
融資方式之一。治理湘江水體污染,保護湘江水質,
必須提高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處
理水平。但首先要解決建設污水處理廠的資金來源問
題。BOT融資模式可以利用資本的杠桿效應,充分
發揮政府有限資本的導向性作用。我們以政府資本
在項目融資中占總資本20%為例(原來是100%),
這樣,20元的政府資本就直接拉動80元的社會資
本為城市污水處理服務,對社會資本拉動作用是十
分明顯的。
3)BOT模式是推動城市污水處理產業融資體
制改革的有效形式。BOT項目融資使得大量中小社
會資金進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相對密集型的城市污
水處理領域成為可能,是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和產
業資本或國外資本向城市污水處理市場轉移的重要
方式。從而推動城市污水處理領域投、融資體制改
革,培育城市污水處理領域的投資主體,增強投資城
市污水處理領域的資本實力,促進城市污水處理產
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2.2.2 BOT模式是實現城市污水處理產業化、市場
化、專業化的有效方式
1)BOT模式改善並明晰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
產權結構,明確了政府(特許經營權授予方)、項目發
起人、項目公司和運營公司之間的職責,形成城市污
水處理產業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經營管理機制。
2)BOT模式促進了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
能轉變,有利於改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力度
和思想觀念,有利於加強污水處理企業的自律行為。
3)BOT模式促使了城市污水處理企業進行技
術革新和採用科學管理,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實現城
市污水處理產業良性發展。由於項目公司要以運營
收入來償還借款,實現盈利,因此,作為項目運作主
體的項目公司有追求以最低成本來運營城市污水處
理設施的動力。項目公司通過採用先進工藝技術,利
用高新技術改造污水處理設施、實行科學管理等手
段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實現政府、企
業雙贏的局面。
3 BOT模式在湘江水體污染治理的可行性
分析
3.1湘江水體治理必然的要求
湘江水體污染的主要是由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
污水直接排放到湘江引起的。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劃,
到2010年湘江流域沿岸城市將要建成近20座污水
處理廠,如每座污水處理廠按上億元的建設費計,需
近20多億元,這還不包括與污水處理廠相配套的城
市污水管網建設費和污水處理廠建成後的運行管理
費。修建這些污水處理廠資金問題是首要問題,當這
些污水處理廠建成後還存在相互競爭、管理運營等問題。採用BOT模式,政府不僅可以用將來的按政
策徵收的污水處理費來發揮現實的環境效益,變以
前的一次集中支付為分期支付,可以進一步減輕財
政壓力,可以使因財政原因而擱置的污水處理項目
迅速的得到建設和運營,有效地加快了基礎設施建
設步伐,滿足全社會對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的需求,
可以從國際、國內乃至民間多渠道融資,投資基礎設
施建設的資本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放大;而且通過
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項目管理水平、技術水平都會有
較明顯的提高。BOT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投資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已經成為湘江流域城市污水處
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重要選擇之一,也是湘江水體
治理的必然要求。
3.2經驗上的可行性
BOT方式在我國有些地區已有所嘗試,大連傅
家莊污水處理廠由大連東達環境工程公司投資並運
營,目前運營狀況良好;北京桑德環保產業集團已用
BOT方式啟動了北京肖家河、通州區2個大型市政
污水處理項目[2];BOT模式在湖南水處理也有先例:
如湖南省長大集團投資建設長沙市第八自來水廠。
因此,採用BOT模式在湘江流域修建城市污水處理
廠在經驗上是可行的。
3.3政策上的可行性
根據湖南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對湘江
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並重的方針,治理湘江水體污
染問題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在湘江沿岸城市增修
適量的污水處理廠,同時保證現有的污水處理廠按
滿負荷運行。為達到這一目標,湖南省政府對以
BOT模式投資修建城市污水處理廠項目給予一定
的政策扶持。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文件,城市供水價
格將包括污水處理費,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標准將優
先調整到滿足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的需要
上,在長沙市2004年5月將排污費增收到0.4元/t,
而且還要繼續上漲。現階段湖南經濟持續發展,政策
也十分的穩健,這些保證了BOT模式在湘江污水處
理行業是可行的。
4湘江水體污染治理應完善的相關配套政策
1)盡快轉化城市污水處理的性質,加快從「公
共福利業」向「公共服務業」轉變的速度。在過去,湘
江沿岸城市污水處理一直被當作是半城市公共福利
業,雖然有收費,但相當的低,不足以保證污水處理
的成本,更不用說初期的投資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
斷深化,污水處理行業要盡快實現向「公共服務業」
的轉變。只有形成公共服務的合理價格機制,才能推
動本行業的不斷發展。
2)加快相關行政部門的思想觀念轉變。在湘江
沿岸的城市中,污水處理廠項目都是看成該城市的
形象工程或者是由上級環保部門壓力下而立項的,
而不是本著為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立項的。在這種思
想作用下,行政部門只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負責,對
建成後的污水處理廠運行及管理很少關心。只有相
關的行政部門牢固地樹立污水處理為社會化服務的
原則,才能使BOT模式在湘江流域污水處理行業較
為順利地推行。
3)加強湘江城市污水處理的某些薄弱環節領
域的建設,實現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的協調發展。
BOT方式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是湘江水體污染
治理解決方案之一,政府部門應該完善一些配套設
施。如:完善城市排水管網的規劃和建設、建設好污
水處理廠與周邊路網的連通;由於湘江流域是個嚴
重缺電的區域,政府部門必須保證污水處理廠建設
時及管理運行時的用電需求,這樣才能保證污水處
理廠正常的建設和運營。
4)加強有關BOT模式的法律法規制定。我國
目前關於BOT模式的法律文件僅有2個[4]。只有在
法律的保證下,才能更好地明確政府、投資者等各方
面的責任。BOT模式在環境治理中還是新生事物,
其與我國現行環境法制的沖突將是不可避免的,只
有制定相應法律法規才能使它們相互協調。
5)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後,政府部門應該監督
污水處理廠的管理運行。由於污水處理廠建設後,在
一定的經營年限後無償的轉讓給政府,同時污水處
理設備會存在一定的老化。如果政府部門不參與監
督管理,投資者對污水處理設備不加以保護和維修,
到了轉讓時,留給政府的只是一個「爛攤子」。
6)環保部門應該對BOT模式污水處理廠進行
監督,做到公正執法。政府部門給BOT融資模式建
設的污水處理廠很大的優惠,但往往缺少對它們有
效的監督,如:污水處理費用每年照收,但處理後的
污水可能不達標,會使湘江水環境繼續惡化。環境保
護部門只有對它們進行監督,做到公正執法,這樣湘
江水污染治理才有保證。
5結論
由上述可知,資金短缺、管理經驗落後和科技含
量低是阻礙湘江流域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也是解決湘江水體污染問題的瓶頸。BOT融資模式
能夠使國外資本和國內民營資本、先進的管理經驗
及科學技術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產業。若BOT模式在
湘江流域城市污水處理行業中很好應用,上述問題
便可得到有效的解決,湘江水體污染就可以得到較
快解決,這樣湘江生態帶生態環境將得到明顯的改
觀,湘江沿岸城市中的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用水可
以得到有效保證,從而有利於促進該流域的經濟穩
定持續發展。既然資金等問題是政府部門不能完全解決的,而湘江的治理是刻不容緩,因此,在湘江沿
岸城市採用BOT模式來修建城市污水處理廠是解
決湘江水體污染治理問題理想可行的方法之一。

『玖』 長沙市現有哪幾家污水處理廠

地區 污水廠 污水廠規模(萬m3/日) 排放口
河西 嶽麓污水處理廠 30 望城景觀水系
望城污水處理廠 8 偽水
坪塘污水處理廠 4 洋湖垸
河東 金霞污水處理廠 18 瀏陽河
開福污水處理廠 20 瀏陽河
花橋污水處理廠 16 瀏陽河
新開鋪污水處理廠 10 圭塘河
星沙污水處理廠 4 撈刀河
馬泉污水處理廠 12 瀏陽河
長善垸污水處理廠 12 瀏陽河
新港污水處理廠 5 沙河

閱讀全文

與長沙市城市污水處理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噸活性炭可處理多少噸污水 瀏覽:320
含草甘膦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3
炭5樹脂加氫溶劑 瀏覽:938
氨氮廢水如何硝化 瀏覽:589
立升廚房凈水器怎麼拆裝換濾芯 瀏覽:80
過濾飲水機為什麼那麼貴 瀏覽:25
污水跑冒是什麼意思 瀏覽:962
沒有處理的污水會怎麼樣 瀏覽:737
飲水機回氣孔怎麼換 瀏覽:814
污水管道滿了怎麼辦 瀏覽:117
內源污水是什麼 瀏覽:189
3m過濾器說明手冊 瀏覽:813
佛山工業污水檢測 瀏覽:248
洗照片的廢水含銀多少 瀏覽:66
輕鋼樹脂瓦斜屋頂 瀏覽:192
鞭毛蟲為什麼能凈化污水 瀏覽:666
大學廢水水質 瀏覽:605
疏水性除菌過濾器 瀏覽:777
飲水機燙小孩怎麼處理 瀏覽:784
貝殼工藝品清洗廢水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