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
1、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准值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一級標准分為A標准和B標准。部分一類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2、一級A、一級B指的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中的規定:
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
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准。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准。
3、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採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准。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分期達到二級標准。
(1)銅橋港污水處理廠環境影響評價擴展閱讀:
《山西省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將水環境質量標准與行業排放標准進行有效銜接,把管理需求以地方法規形式予以確定。
目前,我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排放標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分別為:50mg/L、5mg/L、0.5mg/L。依地表水V類標准,這三項主要指標分別為:40mg/L、2mg/L、0.4mg/L。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標准制訂有關規定,地方標准可以嚴於國家標准。我省作為北方地區,降水南北空間分布不均、又多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季汾河等河流普遍缺乏生態基流。特別是冬春季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工業企業排放入河的廢水既是污染源又是河流水源,
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A的排水,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衡量仍是劣Ⅴ類。企業達標排放的污水入河後,因河道在冬春季無生態基流、
無自然凈化能力導致國考斷面水質仍為劣Ⅴ類,只有將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排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嚴格要求到地表水Ⅴ類標准,才能確保河流達地表水Ⅴ類水質。
這是水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大亮點和創新,是破解我省企業排水達標、地表水水質不達標難題的重大舉措,是走出行業排放標准與環境質量標准不匹配困局的必然選擇。
B. 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 污水處理規模 按土建規模,還是設備規模
設備規模。
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上城鄉污水的處理的;新建、擴建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的,環評類別為組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報告書。
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下500以上的城鄉污水處理的;新建、擴建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的(不含建設單位自建自用僅處理生活污水的;不含出水間直接排入地表水體且不排放重金屬的),環評類別為組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報告表。
其他(不含提標改造項目;不含化糞池及化糞池處理後中水處理回用;不含僅建設沉澱池處理的),獲評類別為組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登記表。
C.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什麼是污水處理回用
什麼是抄污水處理回用?
1、污水處理回用(sewage treatment and reuse)污水經過水質處理達到用水標准後,回用於農、林、牧、漁業、工業、城市或作為低質雜用水等的用水方式。污水處理回用既可解決水資源日益緊缺的問題,又可減輕或消除環境污染,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
2、城市污水處理,一般採用一級或二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採用格柵、沉沙池、沉澱池處理易於沉澱的污染物,沉澱的污泥經污泥消化池及乾燥處理後回用於農田(肥料),或採取堆放、焚燒等處置;
二級處理是在一級處理後增加生物處理工藝,生物處理分為天然和人工生物處理兩種。前者採用生物塘、過濾田、灌溉田等進行處理;後者又可分為需氧和厭氧兩種生物處理,需氧生物處理一般採用氧化溝、生物濾地、曝氣池等人工設施處理污水。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防止水體富營養化開展三級處理,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處理後的水或直接排入水體,或達到用水水質後進一步回收利用。
3、污水的回用及再生程度主要取決於:供水成本、水質要求、廢水處理費用及排污費用等,目前一般採用部分回用,結合使用少量新鮮水的方法,以降低污水處理回用費用。
D. 污水處理廠中污水處理指標有哪些
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pH值,重金屬。
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化學性指標
一、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二、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一般BOD/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三、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₂、H₂O、NO、SO₂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四、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五、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六、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七、pH值。
八、重金屬。
生物性指標
一、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二、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4)銅橋港污水處理廠環境影響評價擴展閱讀: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
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
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
⑴數量大;
⑵分布廣;
⑶存活時間較長;
⑷繁殖速度快;
⑸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
⑹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E. 在沒有出台環境影響評價政策之前興辦的工廠現在該如何對待
一般要求補辦環評手續。
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六條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二)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2007年,ERM中國成為國內第一傢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發的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外資公司。憑借全球資源和雄厚實力,ERM中國成功完成了眾多倍受關注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社會影響評價項目。其中典型的案例包括:「西氣東輸」項目,包含從新疆到上海全長4千多公里管線的環境社會影響評價;ERM中國和天津環科院共同承擔完成了天津南港工業區一期規劃環評;以及與上海環科院共同承擔了上海浦東新區的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等創新性環境影響評價項目。
2007年,中國開始推行「綠色信貸」政策。基於自身長期積累的為國際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評估和管理咨詢的豐富經驗,ERM中國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正積極幫助我國本土金融機構、銀行採用國際金融公司(IFC)倡導的「赤道原則」,使其能夠更有效地管理金融投資領域的環境社會風險問題。
目前,「污染者負責」同時適用於污染場地的原則已經獲得監管部門和工業界的廣泛共識,相關的執行細節和標准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之中。
作為1994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污染場地調查和修復的國際咨詢公司,ERM中國積極參與並推動了大量與污染場地相關的立法和標准制訂工作,組建了一支由國際知名專家帶領,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工程、水資源工程、化學工程、以及機械工程等多方面專業人才的技術團隊,完成了1000餘項場地調查工作和數十項污染場地大規模治理項目;構建了以Geoprobe為載體,快速的直接插入勘測技術為中心,以膜界面探測儀、土壤氣體探測儀和靜力觸探等設備為輔助的污染場地高效調查平台。
除此之外,ERM中國還擁有Visual Modflow 和Groundwater Modelling System 等軟體平台和相關專業人員,能夠為客戶提供污染物遷移和轉化的三維動態模擬服務。作為最早在中國開展污染場地修復的公司之一,ERM中國在物理修復、化學修復、生物修復和熱處理等方面開展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
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自1973 年在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被認可並廣泛應用以來,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作為源頭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法律手段,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實際上,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一直受到嚴峻挑戰,有相當多單位無視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存在,「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評先批」等違法現象屢見不鮮,出現「先上車後買票」、「違規生孩要戶口」的怪現象。如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通報的涉及全國22個省(區、市)電力、鋼鐵等12個行業的82個項目中,有59個嚴重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2010年6月23 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於2009 年度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抽查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75 家被抽查的環評機構,30家出現質量或管理問題,比例高達40%,282份被抽查的環評報告書(表)中,48份被認定為「質量較差」,占被抽查總數的17%。抽查結果令人震驚,反映出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嚴重偏差,如果讓此種情況持續下去,是對人民的犯罪。不久前發生的大連石油管道爆炸、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等,都凸顯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尷尬。
我國環境問題十分嚴峻,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我國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徹底改變環境影響評價「軟骨症」現象,讓環境影響評價真正地硬起來,牢固構築環境保護第一條防線。筆者認為,應該加大違規單位違法成本,讓其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加大刑事追究力度;對環境影響評價弄虛作假實施「零容忍」政策;盡快推廣環境影響評價跟蹤制度。
目前,「未批先建」等違背《環境影響評價法》的違法現象屢見不鮮,最主要的原因是建設單位違法成本太低,現行的經濟懲罰措施猶如「毛毛雨」,不足以對其形成震懾作用。《環境影響評價法》第31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最高限額20萬元的罰款,對於建設單位而言,違法成本太低,根本起不到經濟懲罰作用。建議對此條進行修改,加大罰款力度,增加其震懾力,如最高罰款限額達到其投資總額的20%以上。讓建設單位感到「心痛」,才會有守法的自覺性。
盡管《環境影響評價法》對規劃的編制機關、審批機關、建設單位、接受委託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提出了法律責任,包括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追究刑事責任等,但在實踐運作上,被嚴格追究責任的寥寥無幾,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應該加大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責任追究力度,對於相關責任人追究到底,使責任人為其行政行為負責,特別是該追究刑事責任的就要追究責任。要盡快出台相關細則,加大刑事追究力度,增加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加其震懾力,避免讓法律成為一紙空文。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是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文件,應體現出科學性、公正性,需要實事求是地編寫,保質保量地完成評價任務。但目前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粗製濫造普遍,甚至造假事件層出不窮,導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不能反映項目實際環境影響,所採取的對策也缺乏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的破壞。為了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的權威性,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質量,嚴厲打擊弄虛作假的行為,建議對環境影響評價評價弄虛作假採取「零容忍」的政策,對於弄虛作假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取消其環境影響評價資格,決不能手軟,這樣既提高評價單位的責任感,也增加評價單位威懾力!
《環境影響評價法》第15條規定,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後,編制機關應當及時組織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報告審批機關;發現有明顯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第28條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後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檢查,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應當查清原因、查明責任。盡管法律明確地提出了環境影響評價跟蹤制度,但在實踐上,常常是對採取的措施是否進行督察,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是否符合實際卻缺乏必要的跟蹤,後果是預測歸預測,預測是否准確沒有人去管理和驗證,難以從實踐的角度實事求是地評價環境報告書(表)質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後評價非常必要,建議由第三方對建設項目實施後環境影響評價進行跟蹤評價,從實踐角度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進行驗證,評價其優劣,並對出現的重大問題進行報告,並及時提出改進措施,降低對環境影響。
打開圖片只要,
點擊右鍵,
選擇「打開方式」再選擇「畫圖」就進入了圖片編輯區
當然不行,環評工程師考試要求有環評相關工作經驗,你沒有工作經驗怎麼考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沒有獲取環評手續之前,不得擅自開工建設。
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做環境影響評價)、環保設施試運行、竣工環保驗收。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按內容可分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兩大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按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可分為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三大類。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按許可權可分為環保部審批、省環保廳審批、市環保局審批以及縣環保局審批等四個層級。
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程序為:先到縣政務中心環保窗口咨詢,初步確認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和有權審批部門。如屬於縣級環保部門審批,可直接登記;如屬於國家、省、市環保部門審批,可由其協助辦理或者是告訴經辦人員聯系方式。屬於我們縣環保局審批的建設項目首先由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人員現場踏勘,判斷項目是否與現行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基本無制約條件,是否符合環保規定,是否與城市、城鎮發展規劃相沖突。如以上條件都符合的話,就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確定項目是做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還是登記表,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報告表需要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單位編制環評,環評經專家評審通過,環評單位按專家組評審意見修改環評後,上報我局審批,出具環評批復文件。
辦理環保設施試運行的程序:建設項目需要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環評以及其審批意見的要求建成和落實,環境保護設施具備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實物試生產(運行)的條件後,由建設單位或業主向環保局提交環保設施試運行的申請,經我局現場檢查符合試運行條件後,出具環保設施試運行批復,環保設施試運行期限為3個月,如果是在試運行期間,環保設施運行正常不正常或沒有達到污染物治理效果,可以申請延期試運行,延期不超過一年。
辦理竣工環保驗收的程序:建設單位應在項目投入生產前或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縣環保局申請項目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應縣政務中心環保窗提交驗收申報表、試生產批復和自查報告,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報告表需要請由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做驗收性監測,提供驗收監測(調查)報告)。驗收組現場檢查、核實自查報告和監測(調查)報告,符合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同意通過驗收,並出具驗收文件。驗收組認為不符合驗收條件的項目,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環境保護部統一組織考試,對崗位證書及其持有人員實行統一管理,並定期公布崗位證書持有人員情況。
報考條件
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及相關工作的人員均可自願參加考試。環境保護部按照規定程序和報名條件,組織對報考人員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
報考所需提交證明材料
(一)個人基本情況表一(附一);
(二)學歷證書和身份證件復印件;
(三)一寸近期免冠正面照片2張;
(四)所在單位未取得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還需提交所在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證書注冊以及變更
崗位證書持有人員發生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自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環境保護部申請崗位證書變更:
(1)調動單位的;
(2)所在單位變更名稱的;
(3)所在單位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等級發生變更的;
所在單位取得或被吊銷、注銷、取消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
因發生本辦法第十條(一)項情形申請崗位證書變更的,應當提交崗位證書原件、專職受聘證明、調動證明以及本辦法第七條(一)、(三)、(四)項規定的材料。
因發生本辦法第十條(二)、(三)、(四)項情形申請崗位證書變更的,應當提交個人基本情況表二(附二)、崗位證書原件、批准變更文件復印件以及本辦法第七條(三)、
(四)項規定的材料。
已經登記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可申請注銷崗位證書。申請注銷崗位證書的,應當提交崗位證書原件以及本辦法第七條(一)項規定的材料。
崗位證書應當妥善保管。崗位證書遺失的,可申請補辦。申請補辦崗位證書的,應當提交本人申請報告以及本辦法第七條(一)、(三)項規定的材料。
環境保護部自收到齊全的申請材料之日起45日內為申請人辦理崗位證書變更、注銷或補辦手續
項目的適用政策很多,要一一對照,如國家產業政策目錄(2011年)、行業規劃、地方發展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等等。不知你具體是什麼行業,至於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類型是報告書還是報告表可到當地環保部門確認。
對於城市污水處理廠,環評單位應重點關
注廠址選擇、尾水排放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中水回用
以及污泥的綜合利用等方面問題,並從環境保護的
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從而有效地指導
設計。
F. 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基礎資料主要有哪些
基礎設計資料包括:
1、提供某城市規劃文本( 城市的自然狀況等),污水廠收集區域的
界限及污水規劃, 某城市污水現狀(包括污水廠、管網、截留干管等)擬
建污水處理廠周邊污染嚴重程度。
2 、提供污水廠原水水質資料,按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標准
( CJ3082-1999)分項檢測,取樣點可選在乾渠主要的排入口處。污水
處理廠出廠水出水水質要求。
3、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4、污水處理廠擬建廠區位置圖、地形圖( 1:500)、廠區地質鑽孔
詳勘報告。
5、集中排水大戶排水量及出水水質指標、點源治理現狀。(工業廢
水的排放現狀、治理情況及治理規劃)要求連續監測不少於1周;
6、接納、受納水體的詳細資料。(河床標高、河岸標高、流量、洪
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最高水位等) 。
7、建設污水處理廠處的征地費用,資金籌措組成及比例。
8、污水廠區自用水來自方位、距離及水壓。
9、污水處理廠的供電和採暖情況。(電源等級、電壓等級、功率因
數補償、繼電保護、距離、增容費、基本電價、電度電價、防雷情況,
採暖熱源和熱媒等)
10、截流干管的設計資料:
(1)、各排污口的標高、水量;
(2)、截流干管的排水系統體制(合流制還是分流制)
(3)污水處理廠進廠管道的管徑、位置及管底標高。
某污水廠設計平面圖
G. 生活污水處理廠工藝改變需要報環評嗎
需要環評的,要進行變更環評。一個污染型的建設項目在進行環評時要進行工程分析,並根據工程特徵和環境特徵確定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方式、程度,及應採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2.污染物分析
3.資源能源儲運分析
4.交通運輸影響分析
5.非正常工況分析
其中工藝流程發生了重大變化——陽極生產線的化拋變成化學脫膜,使得該項目的原材料的類型也發生改變(混酸變成98%的硝酸),槽液里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發生變化;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高濃度的硝酸屬於危險廢物,其具有腐蝕性,揮發性的特徵。
該項目排除的高濃度的硝酸實現總綜合回收利用方式(賣給化肥廠)符合國家關於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規定,但應注意的是在硝酸轉運過程中要經過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和轉入地環保部門的批准,並辦理轉移聯單。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項目在通過環評審批後生產工藝、地點、規模、環保措施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的需要重新報批環評手續。
H. 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還要做環評嗎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I. 環保局評估污水處理廠廢水的評估報告怎麼寫
1、由市規劃建設局制定該污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作審批建設項目任務書(行性研究報告)定附件;
2、經市土資源局審核同意項目用預審;
3、政府管委向市發展改革局請示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立項確定業主建設單位取標通知書才能投資啟項目;
4、展環保設施建設項目竣工;
5、向市環保局(辦公室文秘)提交試運轉申請,具體材料: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意見、防治污染設施設計案、竣工工藝流程圖、治理合同及治理技術案已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案(或審查)證明材料
6、經環保局審核材料、組織現場檢查同意項目試運轉期限90特殊工程經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適延期超150試運轉30驗收臨測報告期;
7、試運轉期滿提交竣工驗收申請試運轉功項目應試運轉期結束20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並提交材料(式3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臨測報告、污染治理工作總結(應包含工程設計、投資、施工、試運轉情況及及運行費用等內容)、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防治污染設施操作規程;
8、由環保局組織現場檢查、驗收現場檢查內容:防治治設施現場運行情況、防治污染設施試運轉運行記錄、否裝排污計量裝置具備臨測采條件排污口設置專門標志、否合理短路排污口、周圍環境態恢復情況、其防治污染措施落實情況;
9、取環保合格驗收其條件: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審查批復手續齊備、污染
防治設施委託資質環保治理單位進行設計、施工並進行案評估技
術資料齊全、施工程嚴格遵守關環保律、規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
報告環保審批意見要求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污染設施穩定、
運行符合交付使用條件、外排污染物達規定環境標准、規范化
排污口、建設程受破壞並恢復環境已經恢復
10、再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其內容: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具同意驗收意見與其相應建設項目式投入產或者使用並發放排污許證;
11、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單位須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畢重新申請驗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受理申請30內組織現場再檢查驗收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