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時,好氧池體積計算是怎麼計算的
每種污水抄進出水指標都是不一樣襲的,不能完全按照停留時間來確定,可能對與像生活污水這類的有機物濃度較低的可以採用停留時間8小時或10小時來進行設計,但是像印染廢水等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話利用停留時間就不再試用了;你上面所說的第二種方法,我沒看明白為什麼是先計算需氧量再計算池子的容積??我們都是先依據容積負荷或污泥負荷計算出池子的容積再計算曝氣量;對於較難處理的廢水需要在依據容積負荷或污泥負荷計算出的結果上依據實際經驗進行倍數擴大。
Ⅱ 污水處理廠調節池容積,停留時間怎麼確定
樓上兩位的回抄答只能讓樓主更困惑襲
誰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積,但關鍵的是
這個
HRT
和
Q
該如何確定?!
科學的做法應該是,樓主根據實際調查出的水量,做曲線,橫軸為時間(一天24小時),縱軸為流量,首尾相聯作直線,並作平行切線,得到最高、最低切點,兩點的差值即為調節池的理論容積,在理論容積基礎上增大13%左右,即為實際容積。
這個容積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積,再考慮調節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計算出調節池總容積。
Ⅲ 污水處理廠調節池容積、停留時間怎麼確定
樓上兩位的回答只能讓樓主更困惑
誰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積,但關鍵的是 這個 HRT 和 Q 該如何版確定?!權
科學的做法應該是,樓主根據實際調查出的水量,做曲線,橫軸為時間(一天24小時),縱軸為流量,首尾相聯作直線,並作平行切線,得到最高、最低切點,兩點的差值即為調節池的理論容積,在理論容積基礎上增大13%左右,即為實際容積。
這個容積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積,再考慮調節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計算出調節池總容積。
Ⅳ 污水處理廠的事故池容積一般怎麼確定
事故池容積的確定方法:
事故池容積應包括可能流出廠界的全部流體體積之和,通常包括事故延續時間內消防用水量、事故裝置可能溢流出液體量、輸送流體管道與設施殘留液體量和事故時雨水量。
Ⅳ 污水處理廠的事故池容積一般怎麼確定
現在污水處理廠遇到的問題不是COD去除不掉,而是COD 不夠用,因為現在水體富營養版化狀況太嚴重,怎權樣去除磷和氮才是現在的主要問題。舉個例子,用厭氧/好氧工藝去除磷的時候,BOD:P要大於10,出水中的磷才可以降至1.0左右。現在的生活污水磷跟氨氮都很高,COD不是很高。所以現在很多污水處理廠都沒有初沉池,因為COD不夠用啊。甚至,有些地方需要外加碳源。成本很高啊....
Ⅵ 詢污水處理各池設計時有效容積及停留時間的計算方法!!!
有效容積:運行液位下的總容積,按容器形狀計算。
停留時間:用有效容積除以額定水量,額定水量單位T/h,容積單位M3,
則停留時間為小時。
Ⅶ 污水處理,請問,我要算池子的容積,怎麼樣用水力校核
1、確定池子復是物理、化學、生化單制元的哪一種;2、物理的按照水力停留時間,流速要求,(清水層、懸浮層、污泥層)高度要求等來考慮;化學的按照反應時間、加葯方式,化學去除指標要求等來考慮;生化的按照BOD、COD、N、P負荷考慮;3、計算出容積范圍後,綜合各單元考慮,從最後出水參數反向計算是否符合;備註:水處理構築物容積不是固定值,而是一個范圍,理論計算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參考類似的構築物,然後進行理論計算,如果理論計算符合,那麼就可以了。
Ⅷ 污水處理中容積負荷、停留時間怎麼判斷
一般情況下,負荷和水力停留時間都是污水處理池體設計的重要參數,而負荷版又分為污泥負荷,容積負荷,表面權負荷等等。 通常情況下根據經驗按照水力停留時間就可以確定池體大小,而根據流量、水力停留時間、容積等又可以確定響應的污泥負荷
Ⅸ 急!急!請問污水處理站(只有生活污水)二沉池容積怎麼計算
http://wenku..com/link?url=2_wIcwmd1j-1f59DQmzOTriF3BokSryC2i9481-oQTk33-1krAC5KBOsZk4-kCfTJ2PD5nKNgQt9iU1w_Nz6dSsSgCXmR7QtCT0ZFhZJ0xW
這里有相關,好好看專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