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MBR和AO哪個工藝好
ao工藝、aao工藝的設備在小噸位有優勢,200噸以下的基本就是開始建設費專用,mbr設備的話開始造價可能不高出水也更屬好,但是mbr膜需要經常更換的,後期運行維護費用高一些。要綜合考慮的,崑山地區獲獎農村治理項目擁得比較多的是力鼎環保的ao設備。
Ⅱ 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有多種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介紹
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埋設於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回地表可作為答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採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採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於完全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並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
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於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採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Ⅲ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步驟有哪些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特點,使得該系統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安裝步驟:
1、按照設計圖與基礎圖,准備基礎的平面大小尺寸,混凝土底板,基礎要求平均承壓5t/m2,基礎必須水平,等混凝土基礎澆注保養期結束後在進行安裝
2、管道安裝連接應該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就位時考慮好,設備就位時必須按說明書設備自重,配合吊車噸位大小,安裝順序按現場對照圖就位,筒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正確。
3、安裝完畢後設備與基礎地板必須連接固定,保證不使設備流動上浮,同時須在設備中注入污水(無污水時,用其他水源或自來水代替),充滿度必須達到70%以上,以防設備上浮。
4、檢查好各管道有無滲漏。試水各管路口必須不滲漏,同時設備不受地面水上漲,而使設備錯位和傾斜。
注意事項
1.設備安裝之處必須保證下雨不積水。
2.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3.設備的出水管必須在相對地坪0.4m以下。
4.設備上方不得壓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車輛經過
Ⅳ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1級A出水用什麼工藝
AO工藝一般是穩定一復級制B,SBR最多也就1級B,MBR可以達到一級A。地埋式的還是AO比較成熟經濟實惠,少量200噸以下AO設備+濕地也能到1級A的。崑山有幾個力鼎的項目就是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加人工濕地的
Ⅳ 求地埋式無動力污水處理工藝
屬於塞流型污水處理,沉澱池—過濾池—主反應池(有氧或無氧))——後處理池
Ⅵ 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所謂地埋式就是把鋼筋混凝土構築物改成鋼結構的池子,以適應小水量污水處理、小區綠化等要求。所以可以這么說,普通的工藝都能用在地埋式上,比如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斜板沉澱+消毒;氧化溝+沉澱+消毒等等
Ⅶ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要求有哪些
從處抄理效果的角度來看,和地面設備是一樣的;從耗電的角度來說,不在前端提升就要在後端提升,運行電費是一樣的。但,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優點:地埋式設備不佔地上空間,不影響景觀,無需新建設備房;
缺點:地埋式設備基礎要求較高,基建投資略高。同時,控制系統在設備內部容量受潮,維護要求高!
Ⅷ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怎麼安裝
首先,要挖基坑,當坑挖好後,一旦碰到坑槽內有泥漿,就必須再挖深二十-三十厘米,做好放水工作,之後我們要做的工作及時確保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後平穩。
接著就是安裝工作,按照實際的安裝圖紙進行,注意方向,間距等參數。同時要保持注意水平性。接著要檢查管道內有無滲漏情況。接通電源,此過程中要注意方向別接反了。在設備安裝完成後,首先是接通地埋設備所有陪配套的自來水管和電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回填土。當回填土完成後,就安裝地面加葯及消毒設備、電控櫃等。
Ⅸ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主要是什麼
現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也得到發展,同時也產生大量的污水、廢水污染環境,但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出現可以有效的處理這些污水廢水,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吧。
1、初沉池:設備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澱池,污水在沉澱池的上升流速為0.6-0.7毫米/秒,沉澱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註:WSZ-AO.5-5m3/h不設初沉池)
2、接觸氧化池:初沉後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留時間為1小時以上。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6小時,填料為新穎梯形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注WSZ-A0.5-5T/h,接觸池為二級)
3、二沉池:生化後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隻豎流式沉澱池,它們並聯運行。上升流速為O.3-0.4毫米/秒。排泥採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注WSZ—A0.5-5mT/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范:「TJI4—74"標准為30分鍾,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採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葯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葯,少出水少加葯的目的。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製。(註:如用於工業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WSZ-A的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迴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後剩餘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採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WSZ-A0.5-5T/h,污泥採用厭氧消化)
6、風機房、風機:設備WSZ-A的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進口採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風機採用二台L型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台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以上就是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Ⅹ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位置有具體要求嗎應該離居民樓多遠國家有文件嗎
國家標准《城市排復水工程制規劃規范(GB50318-2000)》要求:
城市污水處理廠應與居住區、公共建築保持一定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行業慣例將這一衛生安全防護距離確定為300 米,即約420 畝的土地是直接影響范圍,無法再利用。如果是地上式,除了污水處理廠本身佔地,也將影響周邊土地的利用。300 米范圍以外的附近周邊土地,至少會由於心理作用,而降低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從而或多或少貶值,即不能實現其最高市場價值。
如果是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上部進行綠化造景處理後,不僅能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夠提高觀賞價值,甚至可以設計為公園和運動場。國外的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甚至位於高檔住宅區,上部綠化後為周邊環境增色不少。污水處理廠設計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全封閉並達到零排放水平,可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使周邊土地不會貶值,也不會影響周邊區域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