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劇本寫作格式問題,如何穿插回憶畫面
你說的這種情況叫做閃回。
具體格式就是在同一場次內,上一場景結束後另起一行寫(閃回):後文同前文縮進。
例:
場景六
內景 教室 燈光昏暗
小明(抱緊小澤):瑪利亞,我好想我父母!
小澤:我也是……
(閃回):凌亂的卧室
小明父:歇會兒行不?
小明母:行,你先歇會兒,我不累!
小澤:雅蠛蝶,你倆都歇著吧。我可以自己來!
額,這個故事是說小澤老師到小明家家訪,正好碰到小明家搬家。想歪了的自己到牆角面壁十分鍾。
『貳』 一般來說,劇本的基本格式是什麼寫劇本有什麼硬性要求么
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
劇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
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一個典型的劇本例子如下:
第一場 日小姐房裡 內
王媽(小心翼翼地) 小姐,您還是得注意身子,就吃點東西吧。
小姐(把碗砸在地上) 我不想吃。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
條式結構
眾所周知,傳統的戲劇結構是根據主題、人物性格來組織戲劇沖突和安排情節的一種藝術手段。它是戲劇創作的重要一環,是按照戲劇規律來結構劇本的。由於生活本身是有節奏有規律向前發展的,反映在戲劇沖突上的結構必然形式一條由沖突動作所引起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亦即啟承轉合的情節鏈,而且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種結構的特點,表現在分場上。整個戲就是一場一場的戲組成的,若干場戲組成全劇,而且每一場有一個小高潮,若干個小高潮形成大高潮。 傳統的戲劇結構,既然是以戲劇沖突的發展為依據,又少不了沖突對立兩個方面貫穿經絡的對立人物和一個中心事件。因此,它是縱向發展的,不妨稱之為條式結構。
團塊結構
團塊結構,顧名思義,它的情節是橫向發展的,是同縱向發展的條式結構大相徑庭的。它幾乎全劇沒有明顯的大高潮,因為它不是以外部沖突為依據,而是依據人物意識活動進行結構的。還有一些劇作,全劇沒有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也沒有比較完整的情節。更看不到沖突對立到底的人物。有的只是幾個生活片斷或幾組不規則的情節。這些劇作,在場景之間毫無因果依存關系,在結構上顯得很不規則,然而它又「形散而神不散」,段落之間卻具有十分講究的必然內在聯系。通常都不分場和幕,所以稱其為無場次戲劇。這是由不同題材內容和不同作家的構思所形成的。
團塊結構,當前流行的有如下兩種形式:
1、散方式結構。這種戲劇結構類似文學的一種體裁——散文的結構形式。這類劇作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高度集中的矛盾沖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展開,又自然而然地結束。它不僅強調生活的紀實性,而且強調情感的真實性,偏重於抒發人物的真實情感。它寫事寫人只選取幾個看似零散的側面,但卻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這類劇作的結構特點之一是場與場之間沒有必然的依存關系;特點之二是沒有強烈的高潮和結束;特點之三是沒有完整的的故事情節和一個中心事件;特點之四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時序橫向發展,很少用「閃回」,屬於時序結構。
2、心理結構。這類劇作的戲劇結構就是依據人物的意識活動來進行結構的一種形式。它在敘述方式上不同於條式結構,也不同於散文式結構,後二者一般均按時間順序進行。心理結構則是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把過去、當下和未來相互穿插起來進行。所以也叫時間交錯式結構。它的特點:其一,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物內在感情的剖析,以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它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沒有激動人心的矛盾沖突,更談不上一浪高過一浪的戲劇高潮。甚至連時間順序也不規則,更多的是人物意識活動。其二,追求敘述上的主觀性。把現實和過去交織起來,以此進行布局和剪裁。 這種結構之所以不遵循時間順序,把如今和過去互相穿插起來,並能讓觀眾理解,是依據了這樣一條原理:人物心理活動(回憶、聯想、夢幻等)是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
每個場景都以這樣的格式:
第 N 集
場景1, 地點:( ……)時間:(…… )天氣(環境):(……)
該場景內的情節簡要說明(200字以內):(……)
角色名字:(可以用粗體也可以用斜體,但要統一): 如下文: -奔翔-
[動作說明] (動作說明需加大括弧),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觀鏡頭或客觀鏡頭,在動作說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動作,則需要在動作說明前將該動作內的主要角色動作置於動作說明之上。
如:-奔翔-
[鏡頭里出現一雙大大的腳。鏡頭向上仰視,顯出主人公大大的形體,身著西服裝束,手提著小小的公文包。保持鏡頭平行後移,以主人公的動作表示他在行走。]
對話:對話格式為:奔翔:對話內容
如需特殊說明,可在對話後用「[ ]」加動作。
其他說明:每一頁代表動畫片的1分鍾,不管這頁長與短,到下一分鍾全部換頁。
注意事項:對話不能書面語言,需要富有幽默,對於劇本,若沒有對白也要讓觀眾看明白說什麼。
『叄』 劇本格式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及情節。「一幕」可分為幾場。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2.反映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台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說明兩個方面。劇本的語言主要是台詞。台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舞台說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台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影視的劇本結構形式有如下四種:
1.戲劇式:戲劇式劇作主要按沖突來結構劇本,一般按順時序發展劇情,有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等幾個部分。戲劇式結構致力於表現人物的外部沖突。這種沖突主要通過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面來表現。
2.心理式:心理式結構也被稱為時空交錯式結構。心理式結構以主要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為結構的線索,表現為時空交錯的自由,它往往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用回憶和倒序(閃回)的方式,把過去、夢幻、現在甚至未來自由地交織在一起。
3.散文式:散文式結構不追求情節的完整性和情節發展的因果關系,也沒有很強的戲劇化沖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較為寫實的手法記錄下來。
4.解構式:解構式結構是後現代主義文化在電影藝術領域的一種表徵。這種結構不求完整,甚至有意地自我解構和顛覆。
劇本基本理論:態度、主題
態度
寫故事最重要的是對故事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寫一個青樓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個淫穢、色情的態度去寫,故事自然集中於男女之間歡愛的部分。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個同情、尊重的態度去寫,故事便會集中於描寫青樓女子被迫賣身,身不由己的可憐、無奈……
主題
在下筆寫故事之前,你必須要問自己:你要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是朋友之間的友情(如電影午夜牛郎—midnightcowboy),男女之間的愛情(鐵達尼號—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擊戰),還是一個控訴戰爭的故事(殺戮戰場—platon)等。這就是主題。
主題必須十分明確、貫徹、毫不懷疑。你不能寫一個戰爭片段,一時就懷疑戰爭,一時就歌頌戰爭。主題有如一個指南針,它會引導你創作故事和貫穿故事中的枝節。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寫作中偏離主道。試舉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中是一個殺弟、殺父奪位,強奸弟弟妻子的禽獸。但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作者筆下的雍正,卻是一個好皇帝。因為作者的主題是要寫一個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會見到雍正徹夜不眠批奏章、視察農民、減稅、推行德政等場面,並沒有殺弟、殺父等場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劇本是要讓觀眾看完後,清楚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和主題。
創造角色沖突
角色沖突是吸引觀眾的不二法門。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間的沖突,角色和他自身價值觀的沖突等。
方法一:
故事裡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例如電影《怒火風暴》故事中,主角剛剛經歷完痛苦的牢獄生涯,當他出獄時,他一心想見自己的妻子,重過正常人的生活。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認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記錄而歧視他。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關系
當角色和角色之間存在沖突,而且有一個不能分開的結把他們拉在一起,好戲便來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個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親則是個守禮節的傳統婦女。
因為環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須搬進家裡和媽媽一起住。試想兩個完全沖突的人:媳婦和婆婆被一個不能分解的關系拉在一起時,會怎樣?
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銀幕上的。你的劇本就是一個銀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銀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地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通過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會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像機標注
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台,用盤納為升70型攝像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麼拍,這不是你的事。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攝像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攝像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攝像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
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攝像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肆』 話劇格式
正確格式
(1)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時間、地點、人物。
(2)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劇本的中間用中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話劇劇本的三要素是:矛盾沖突、人物語言、舞台說明。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都要一一考慮周全。簡單來說,要寫好一個故事,首先要構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關系,情節高潮,主題思想等。
美國好萊塢有一套編劇規律:即開端、設置矛盾、解決矛盾、再設置矛盾,直至結局。中國也有自己的編劇規律:起、承、轉、合。
(4)劇本格式回閃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團塊結構,當前流行的有如下兩種形式:
1、散文式結構。這種戲劇結構類似文學的一種體裁——散文的結構形式。這類劇作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高度集中的矛盾沖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展開,又自然而然地結束。它不僅強調生活的紀實性,而且強調情感的真實性,偏重於抒發人物的真實情感。
它寫事寫人只選取幾個看似零散的側面,但卻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這類劇作的結構特點之一是場與場之間沒有必然的依存關系;特點之二是沒有強烈的高潮和結束;特點之三是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一個中心事件;特點之四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時序橫向發展,很少用「閃回」,屬於時序結構。
2、心理結構。這類劇作的戲劇結構就是依據人物的意識活動來進行結構的一種形式。它在敘述方式上不同於條式結構,也不同於散文式結構,後二者一般均按時間順序進行。心理結構則是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把過去、當下和未來相互穿插起來進行。所以也叫時間交錯式結構。
它的特點:其一,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物內在感情的剖析,以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它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沒有激動人心的矛盾沖突,更談不上一浪高過一浪的戲劇高潮。甚至連時間順序也不規則,更多的是人物意識活動。
其二,追求敘述上的主觀性。把現實和過去交織起來,以此進行布局和剪裁。 這種結構之所以不遵循時間順序,把如今和過去互相穿插起來,並能讓觀眾理解,是依據了這樣一條原理:人物心理活動(回憶、聯想、夢幻等)是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
『伍』 劇本中閃回部分要怎麼寫出來
閃回技術是為了使Oracle資料庫從任何邏輯誤操作中迅速地恢復。該技術首先以閃回查詢 (Flashback Query)出現在Oracle 9i版本中,後來Oracle在10g中對該技術進行了全面擴展,提供了閃回資料庫、閃回刪除、閃回表、閃回事物及閃回版本查詢等功能
在11g 中,Oracle繼續對該技術進行改進和增強,增加了閃回數據歸檔功能。
在Oracle 11g中,閃回技術包括以下各項。
閃回資料庫(Flashback Database):該特性允許用戶通過flashback database語句,使資料庫迅速地回滾到以前的某個時間點或者某個SCN(系統更改號)上,而不需要進行時間點的恢復操作。該功能不基於撤銷數據(undodata),而是基於閃回日誌。
閃回丟棄(Flashback Drop):類似於操作系統的垃圾回收站功能,可以從中恢復被drop的表或者索引。該功能基於撤銷數據(undodata)。
閃回版本查詢(Flashback Version Query):通過該功能,可以看到特定的表在某個時間段內所進行的任何修改操作,如同電影回放一樣,表在該時間段內的變化一覽無余。該功能基於撤銷數據(undodata)。
閃回事務查詢(Flashback Transaction Query):使用該特性,可以在事物級別上檢查資料庫的任何改變,大大方便了對資料庫的性能優化、事務審計及錯誤診斷等操作。該功能基於撤銷數據(undodata)。
閃回表(Flashback Table):使用該特性,可以確保資料庫表能夠被恢復到之前的某一個時間點上。注意,該功能與最早的9i中的Flashback Query不同,Flashback Query僅僅是得到了表在之前某個時間點上的快照而已,並不改變當前表的狀態;而Falshback Table卻能夠將表及附屬對象一起恢復到以前的某個時間點。該功能基於撤銷數據
(undodata)。
閃回數據歸檔(Flashback Data Archive):通過flashback data archive,可以查詢指定對象的任何時間點(只要滿足保護策略)的數據,而且不需要利用到undo,這在有審計需要的環境,或者是安全性特別重要的高 可用資料庫中,是一個非常好的特性。缺點就是如果該表變化很頻繁,對空間的要求可能很高。Flashback data archive是針對對象的保護,是flashback database的一個強力補充。
『陸』 「閃回」在劇本中是什麼個概念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1
『柒』 劇本中 閃回 意思
電影術語
就是畫面的剪切不是順序的,而是變成另一段時間或地點或人物的故事
『捌』 在劇本中怎麼體現閃回的格式
在劇本中體現閃回的格式技巧如下:
每一次閃回都應該符合劇本中其他場景的所有高標准和資格的要求。對於任何場景,這些要求都沒有例外。無論時間順序如何,場景必須完成的規則都是統一的。
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如果編劇按照這些規則正確地執行,閃回就會超越闡釋而成為啟示。這是所有重要片段的目標,無論它們發生在你的故事中的順序或時間線。
劇本的語言
劇本的語言中劇本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台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另外要知道劇本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說明兩個方面。劇本的語言主要是台詞。台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舞台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玖』 關於劇本寫法和格式
劇本分文學劇本,分場景劇本(腳本),分鏡頭劇本.文學劇本表達和描繪影片的內容,電影的思維,相當於施工藍圖.講究視覺造型性.腳本是一個故事從文學劇本到分鏡頭劇本的過度,沒有固定格式.一般是第一行寫場號(第幾場戲),概括的介紹這場戲的時間,空間,時空類別,拍攝(分為日景,即白天,夜景,內景和外景),天氣.第二行寫人物的基本動作和行為.(場景寫作原則:設置障礙點,情節言外之意,"過場戲",適當裁剪,確定出戲因素).分鏡頭劇本確定鏡頭的分切和單個鏡頭的拍攝方法.一般做成表格的形式.分成以下幾項:鏡號,景別,攝法(拍攝方法),內容,音樂,長度(秒),(備注)
『拾』 電影劇本中的「閃回」指什麼
就是把之前的畫面重新播放
比如誰誰回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