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吃什麼提升泵感

吃什麼提升泵感

發布時間:2022-02-10 21:01:04

① 如何讓增肌訓練時的"泵感"增加

泵感就氮泵吧,你是說這些嗎?

② 想增強肌肉泵感,加快增肌速度,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點

第1點應該注意的就是,應該進行肌肉的這種力量的這種訓練,通過刺激力量,能夠讓肌肉很好的有泵感,達到非常理想的鍛煉效果,第2點就是應該進行,肌肉的這種爆發力的這種訓練,通過這種爆發力的訓練,肌肉會非常的強壯,而且非常的有泵感。

③ 健身後肌肉很酸,一般來說休息幾天比較好吃什麼對恢復有好處

肌肉酸疼和肌肉有腫脹感(泵感)是兩回事,首先要確定是哪一種。
肌肉酸疼說明人體平時可能缺乏鍛煉,身體一時不適應,運動產生的乳酸在體內滯留使人感覺肌肉酸疼。
肌肉有腫脹感(泵感)則是在器械練習後肌肉得到了有效刺激,內部充血,是肌肉要開始增加的標志。
如果是酸疼,可以依據酸疼的程度選擇第二天的運動量。由於器械練習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不要勉強自己,可以休息到酸疼減輕再恢復訓練;一般酸疼最多持續10天左右,身體適應了就不會疼了。如果是有腫脹感,這種感覺一般不會影響自己用力,所以應該繼續訓練。
運動前要做好准備活動,鍛煉應該循序漸進。運動後要做些放鬆肌肉的活動或按摩疲勞的肌肉,促使血液循環通暢。

④ 想全面提升手臂泵感,該怎麼練

想全面提升手臂泵感,建議你可以選擇引體向上和俯卧撐,這兩項運動能夠讓你的手臂得到更有效的鍛煉,讓肌肉特別的緊致。

⑤ 氮泵對咖啡因免疫了 還能提升泵感嗎

氮泵的作用大致可歸納為增加神經興奮度、擴張血管、充氮後增強營養物質對細胞的滲透(增強肌肉生長恢復)。但是其缺點也需要您充分考慮,一方面氮泵中的咖啡因會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臟負擔(對心臟功能有問題的人群)。另外對於新手,使用氮泵後很容易無法把握訓練的量,導致過度訓練,輕則訓練效果不佳,重則導致傷病。最後氮泵中的興奮成分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耐受性,進而導致使用效果下降。對了,我使用氮泵有時晚上會失眠!
一般有經驗的人會選擇在大肌肉群訓練時使用氮泵,並且往往在瓶頸期使用氮泵可以幫助突破瓶頸,新手的話推薦認真學習適應各種部位的訓練方法、掌握動作要領後再腳踏實地地訓練,此時我更加推薦您使用肌酸,等到基礎打好後再嘗試氮泵。

⑥ 練好哪些動作能讓上肢充滿泵感

當我們做力量訓練時,我們要知道鍛煉的可不是一塊肌肉,盡管強調孤立訓練,但也還是會伴隨很多小肌肉群的訓練。正如推胸一樣,主要發力肌肉是胸大肌,同時也會有肱三頭肌參與發力,這是主要的協助肌肉,還有其他肌肉例如肱肌,三角肌前束以及小臂肌群。當我們了解這些了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肌肉運動原理自己制定組合動作計劃。

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可以說是完美的組合,它們有著相同的功能,就像背闊肌與肱二頭肌一樣。大肌肉群帶動小肌肉群的訓練模式不僅能讓自己進步得更快,還能消耗更多熱量,這篇主要介紹胸大肌與肱三頭肌搭配的訓練方法

一次練兩個肌肉群的話消耗就會比較大一些,可能有部分不長期鍛煉的人受不了強度,所以建議新手或者不常鍛煉的訓練者在面對這一類組合訓練時,可以降低強度或者選擇常規訓練模式,專注的完成常規訓練效果就已經很明顯了

健身並沒有完美的計劃,其他人適合的計劃不一定適合你,別看別人一套詳細的計劃很周全,其實也只針對他個人而已,所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計劃才是上策。

⑦ 怎麼訓練能讓臂腿力量泵感十足

關於臀腿力量的訓練,對於每一個熱愛運動的健身者來說都是重中之重,當然臀腿力量對於每一個人普通人也都是尤為重要的,如不年輕時不加強腿臀力量訓練,到老年痛苦多,影響生活質量,因為到中老年以後腿部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少都會出現一些腿部問題,經常出現腰腿疼痛,嚴重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所以對於腿部的保護應從年輕時開始,腿部承載著身體所有的重量。

動作六,史密斯機負重kneeling深蹲,這個動作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臀部力量訓練動作,可以直接提升你的某項功能力量,你值得訓練,每組做12-10次,訓練時可以使用重量逐漸遞增,也可以使用恆定重量。

動作七,史密斯機負重單側後踢腿,這個動作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臀腿力量復合式訓練動作,在訓練時力量重量逐漸遞增方式訓練,要盡量的抬高腿部,將腿部抬高到頂峰處停頓1-2秒,這樣可以充分刺激肌肉,每組(每邊)做10-12次。

⑧ 練背該如何尋找泵感

對於非健美運動員來說,練背並不一定要急著找泵感。先提升上肢整體拉的功能,做好整個動作鏈肌肉群的協調發力能力,完善整個動作鏈的控制,能幫助你建立好一個完善的身體功能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肩關節的靈活性穩定性訓練、各類引體向上、繩索或彈力帶的高位下拉、各類彈力帶和啞鈴杠鈴的劃船。重點在於動作的控制。

⑨ 吃什麼能讓人胖點啊,我想旁點

沒耐心讀又需要勵志對比圖的,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看。
增重計劃分為五部分依次講解:原因→飲食計劃→訓練計劃→休息恢復→心理
盡量避免專業術語講通俗易理解一點。
【一】原因
你為什麼瘦?為什麼「怎麼吃都胖不起來」?
原因主要可能是遺傳和生活習慣,如果你從小在家吃好喝好也沒胖過,家人也偏瘦,那主要就是基因問題了。
基因決定你的身體類型屬於(或偏向)外胚型(外胚層體型_網路),這種類型的身體,基礎代謝率極高,增肌速度很慢,基本讓人絕望,瘦的像條狗,人稱卓瘦狗,和樓下的李狗蛋是好夥伴,打小時候開始就被常鄰居的女漢子一巴掌甩到十公里開外。
當然這種體型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脂肪增長的也很慢,體脂很低,所以瘦子通常「天生有腹肌」,因為沒有多餘脂肪蓋在你的腹部上;低體脂意味著你不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對於油脂較多的食物可以稍微隨意一些,這個優勢在你健身有一定成果的時候,非常有意義——你不用太虧待自己的嘴,也可以保持較高分離度的優美肌肉線條,就像《基戰》彭於晏那樣,是其他體型的人不易獲得的。
【二】飲食計劃
飲食我放在訓練前面寫,是因為飲食比訓練更重要,雖然這部分看著比較無趣,也不像訓練計劃那樣激動人心。三分練七分吃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而大多數人卻想著怎麼訓練才能有效增肌,忽略了飲食,導致效果始終不佳。
為什麼要吃?
人的身體需要攝入熱量,也需要代謝熱量。宏觀來說,當你攝入的熱量大於你代謝的熱量時,你的體重就會增加,反之則減少。
也就是說,只要你吃的真的足夠多,即使你不去健身,也能夠增重——只不過增加的可能更多是脂肪,身材不會這么好,也沒那麼健康。
怎麼吃?
攝入的熱量,基本來源於食物;而代謝的熱量分為兩方面:基礎代謝量和運動、日常活動產生的代謝。
首先你要學會粗略計算上述代謝值(計算基礎代謝率),例如我現在每天會代謝掉的熱量是 3000 出頭,那我就需要吃夠接近 4000 卡的熱量,才能增重。
而這4000 卡的熱量里,各種營養是必須合理分配的。最重要的幾個,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大家會比較重視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增長肌肉的基礎,但對於需要增重的人來說,更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給你提供足夠的熱量去增重,同時提供足夠的能源讓你有力氣去訓練,所以要盡量多吃飯;脂肪可以隨意些,不用嚴格控制,但也別比前兩樣還多;比例大概是:蛋白質 30~40%,碳水 50~60%,脂肪 10~20%,水多喝些,一天八杯。
按這個比例去吃進足夠的熱量,就能夠比較合理健康地增重。
吃什麼?
理論都懂了,實戰中應該怎麼吃呢。
少食多餐是王道——當然我們增重可能需要多食多餐。
多餐的意思是,一日三餐可以分為 5~6 餐:早餐、早午餐、午餐、下午餐、晚餐、宵夜。
這樣你可以更均勻地攝入你的熱量,攝入更多的熱量,攝入你平時吃撐了也吃不夠的熱量。
我目前是這么吃的,大家可以參考下:
1、早餐
早餐最最重要,經過一晚上睡眠,身體急需營養,此時攝入的營養能很好的吸收,所以必須有足夠蛋白質和碳水。(不吃早餐就等死吧還健毛身啊
睡醒一大杯水,然後煮早餐吃幾個肉包 + 自磨豆漿(含花生、核桃、芝麻等)+ 三個雞蛋(只吃一個蛋黃)。
2、午餐
盡量多吃,但別吃撐。就我在深圳上班的情況,會去自選式快餐店吃,例如兩碗米飯 + 一大塊雞扒 + 一份常規炒菜 + 一份素菜 + 一碗湯,20 元以內解決;其他城市不知道你們的餐飲情況如何,實在不行可以自己帶盒飯回公司,在校學生有萬能的飯堂。
3、上午、下午加餐
我一般會帶一個便當作為加餐,早上十點和下午兩三點左右吃,裡面有雞蛋、土豆、聖女果、乾果等貨,詳細可以參考我這個回答上班族如何能「少食多餐」? (當時這個量是兩頓加餐的量)
有人說這個便當的澱粉太多,吃完也容易腹脹,這個我建議大家自己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加餐,我需要增重,吃了也沒不舒服,所以這個對我來說是合理的。
(大學里加餐看這個→大學里要增肥如何做到多吃東西?)
4、晚餐
和午餐幾乎一樣,雞扒換魚排,炒菜換點口味,一般 5 點半去吃,然後回公司加班到 7 點,出發去健身,到健身房也消化的差不多了。
5、夜宵
也就是健身完回到家,9 點左右了,會先吃一根香蕉和一份蛋白粉,然後自己下碗餃子吃。
這是我的食譜,算是個有效的參考,但每個人情況不同,應該按照實際情況調整。
對上面我的食譜,大家肯定會有疑問,先解釋一些常見的。
怎麼知道吃這么多是否吃夠我需要的 4000 卡熱量?
結合食物熱量查詢,食物卡路里大全這個,粗略估算一下就好,不用太精準。
會不會吃太多吃壞胃?
所以我建議沒一頓都別吃撐,吃 9 分飽就好,現在 6 頓 9 分飽,吃下去的熱量也遠遠大於你原來的三餐吃撐了。
按照上面的吃法,定時吃飯、營養全面、不吃撐、不吃燒烤和腌制食品,比起那些睡到上班前 10 分鍾來不及吃早餐趕回公司、經常加班忘了吃飯、晚上回家隨便吃頓燒烤當晚飯還吃撐的上班族,你覺得呢?
這樣一天不停進食好不好?
據說,在人類出現文明初期,飲食上沒保證,隨時可能餓著,所以身邊有什麼食物就會隨時吃下去了,為了生存也是一天不停吃的狀態。而目前也只是一天定時定量的六頓,少食多餐也是很多人提倡的健康飲食方法,別真的每時每刻不停嘴吃零食就好了。
維生素、礦物質怎麼算?
我實在沒折騰這么深入,按上面這么吃一般差不多了...我就每天中午補一片善存,然後下午一粒維 C 泡騰片補充維 C,注意維 C 的量每天要固定,要麼一直多,要麼一直少,不要時多時少,抵抗力容易下降。
雞蛋一天能吃多少?蛋黃怎麼處理?
雞蛋主要是蛋黃膽固醇高,一天兩個以內是 OK 的,蛋白就主要是蛋白質,很健康,很多健身人士對蛋白質需求量大,一天吃十多二十個蛋白,自己看情況。至於蛋黃嘛,扔了就扔了,覺得可惜的裝個小盆子放樓下喂流浪喵(有愛心好男人形象倍增
對於如何驗證吃的是否合理,還有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先制定一個量中等的飲食計劃,固定吃上兩周,如果兩周內體重沒變化,就增加食物;如果體重一直在上升,就等體重不再上升的時候,再增加食物;如此循環。
蛋白粉 / 增肌粉是否需要吃?每天吃多少勺?
最多新手關心這個問題,其實蛋白粉 / 增肌粉是【補劑】。
什麼叫補劑?基礎飲食再努力也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做補充用的。
例如你一天需要攝入 140g 蛋白質,結果你吃牛肉吃到吐了,也只攝入了 120g,那剩下的 20g 蛋白質怎麼辦?一杯蛋白粉搞定。
如果你基礎飲食沒合理計劃好,上來就問能不能吃兩勺蛋白粉就有效果了,沒門。
另外有些在校學生會覺得蛋白粉貴,平時省著吃,這樣其實也沒啥效果,吃蛋白質就是為了讓攝入量達標,你省著吃,總量不達標,沒效果的,不要捨不得。實在經濟上困難,就多吃幾個雞蛋代替唄。
你們看我說明白了么?關鍵是營養的攝入總量要達標,粉和雞蛋只是手段而已。
(蛋白粉:主要是提供大量蛋白質,低脂低碳水;增肌粉:提供大量蛋白質和碳水,也容易長脂肪,增重的同學可以先考慮從增肌粉入門)
蛋白粉 / 增肌粉這種合成粉是否對身體有害?
我覺得國內的奶粉更有害...可以參考健身吃蛋白粉對身體是否有損害?
蛋白粉 / 增肌粉選什麼牌子?
蛋白粉我吃過 BSN 的、美瑞克斯的,目前在吃肌肉科技的。別買什麼安利紐崔萊這種植物蛋白,不易吸收。
增肌粉也是 BSN、美瑞克斯和肌肉科技。
其實這些粉效果沒那麼神奇,都大同小異,我一般都是選味道比較好的那款...
可以在淘寶買,不放心就上亞馬遜買,還不放心去香港吧!
還需要其他補劑嘛?
其他補劑我目前還沒開始用,不玩健美沒必要用,需要的話像谷氨醯胺、肌酸這些可以嘗試,激素類的千萬別碰就是。
等你煉成一個肌肉男再考慮這些花樣補劑吧。
飲食計劃大概就這么多,合理的飲食計劃,嚴格的執行,再堅持訓練,你很快就胖,恩。
【三】訓練計劃
訓練哪裡容易快速顯壯?
對健身來說,可以將需要訓練的肌肉分為大肌群和小肌群兩個部分。
其中大肌群有:胸、肩、背、腿
小肌群有:手臂、小腿、腰腹
要壯起來,當然是優先把大肌群練起來。先把胸練大了,身板馬上變厚,把肩練起來了,人馬上變寬,胸和肩有點型之後,你馬上就會從小夥伴那收到「你最近壯了誒」的贊美。背和腿長遠來說更重要,但較難入門;而胸肌是最容易入門的,所以前期可以在優先訓練胸肩背腿的同時,讓胸肌更優先一些,感受控制阻力和肌肉增長的過程,方便運用到其他肌群中。
有人會比較關注手臂,肱二頭肌通常都被認為是健身的象徵,而實際上,這是一塊很小的肌肉,健身前期,特別是增重前期,投入過多的精力在手臂上,對你整體的發展幫助並不大。
而一身肌肉,不可能一天全套練完,需要分幾天時間練完。
所以我一般一周去四天健身房,以胸肩背腿為主,附帶手臂小腿腰腹。
周一:肩 + 小腿
周三:背 + 肱二頭肌 + 腰
周五:胸 + 肱三頭肌
周日:大腿 + 腹肌
訓練方式主要是,大重量,低組數,復合動作,自由重量為主。
大重量:充分熱身後,做6~8RM 的強度,組間休息 90 秒
(這個 RM 意思是力竭數,例如 8RM 意味著,這個重量如果你用盡抓奶的力氣,一組也只能做 8 個就力竭了,如果不休息就再也做不起第 9 下了,叫 8RM;如果你做了 8 下,明明還有餘力做第 9 下,卻停下來不做,這不叫 8RM,叫訓練不到位)
低組數:一般大肌群使用 4 個動作,每個動作 4 組;小肌群使用 3 個動作,每個動作 3 組
復合動作:像卧推、深蹲、引體向上、推舉、硬拉這些多關節,一次要用到多塊不同肌肉的動作,就叫復合動作,瘦子入門要多練;相對應的,像集中彎舉這些只會用到肱二頭肌偏外側這么一小塊肌肉的動作,叫孤立動作,前期不需要做太多。
自由重量:用杠鈴、啞鈴訓練叫自由重量,前期應該盡可能使用自由重量,這樣能鍛煉你控制重量的能力和肌肉協調能力,也能充分刺激更大區域的肌纖維。如果在機械上做阻力訓練,刺激到的區域很局限,你也學不會控制肌肉,效果較差,這個階段使用機械的動作不應該超過 20%。有人說機械更安全,適合新手學習動作標准姿勢——好吧你也可以前兩周用機械感受,第三周開始就該換自由了,我是一開始就使用自由重量,姿勢可以看視頻學,可以問身邊的小夥伴,怕危險可以從很輕的重量開始練。
下面給出具體的訓練計劃:
每塊肌肉的第一個動作,必須至少用 15~20RM 的小重量熱身兩組,並且適當拉伸肌肉,才能開始訓練。
動作的幅度一定要全,不能只推一半距離就算完成了,這樣不會有好效果。
計劃列表內,黑體加粗的是該部位的主要動作,每隔6 周,將「杠鈴」和「啞鈴」輪流替換。
動作名稱 組數,每組次數(力竭)
周一:肩、小腿
坐姿杠鈴推舉 4 組,分別 10、8、6、3RM
站姿借力推舉 4 組,8RM
直立劃船 4 組,10RM
啞鈴側平舉 3 組,12RM(遞減組,例如先用 12 磅啞鈴做到力竭,馬上換 8 磅的再做到力竭)
俯身啞鈴側平舉 3 組,12RM(遞減組)
站姿提踵 4 組,12RM
坐姿提踵 4 組,12RM
周三:背、肱二頭肌、腰
寬握引體向上 分多組,一共做 50 個
(一個都做不起來就先用寬握高位下拉代替,4 組,10RM)
俯身劃船 4 組,10RM
T 杠劃船 4 組,10RM
坐姿劃船 4 組,12RM
杠鈴彎舉 3 組,12RM
啞鈴交替彎舉 3 組,12RM
硬拉 充分熱身,3 組,分別 8、6、3RM
羅馬椅挺身 3 組,12RM
周五:胸、肱三頭肌
杠鈴卧推 4 組,分別 10、8、6、3RM
上斜杠鈴卧推 4 組,10RM
屈臂撐 4 組做至力竭
仰卧飛鳥 4 組,12RM
坐姿頸後啞鈴臂屈伸 3 組,10RM
仰卧臂屈伸 3 組,10RM,做完一組後馬上繼續做窄握推舉至力竭
背後屈臂撐 3 組,10RM
周日:大腿、腹部
自由深蹲 6 組,分別 12、10、8、6、6、3RM
腿舉6 組,8RM
哈克深蹲 4 組,10RM
腿彎舉 4 組,10RM
卷腹4 組 25 次
反向卷腹 4 組 25 次
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你應該根據你身體的實際情況,去調整訓練的強度。
例如你剛入門適應不了這個強度,前兩周就可以把每個動作用 15RM 的輕重量做兩組感受下,等熟練了,再逐步加入強度和動作,直到你適應。但要盡快適應,我有同事練一年了還處於 15RM 的適應期,其實是自己沒毅力,重一點就好酸痛啊受不了,所以還是那麼瘦。
解決常見問題的時間又到了:
我這個動作建議用多重的啞鈴?
上面有寫了例如 12RM,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你的 12RM 可能是 20 磅,但別人用這 20 磅能舉起 100 下。所以無法建議具體的重量,自己感受,以力竭數為標准選擇重量。
做4 組 8RM 的時候,第一組恰好能做 8 下,但是第二組就只能做 6 下了,怎麼辦?
兩種方法:1、降低一點重量,保持做 8 下;2、只能做 6 下,就做 6 下,剩下兩下讓小夥伴幫忙借力,或者自己喘兩口氣再努力推上去,實在不行就結束吧,肌肉已經被刺激夠了,我常用這種方法。
什麼時候應該增加重量?
例如你計劃卧推 8RM 的重量是 80 磅,等你某天用 80 磅能推 10~12 下了,就加到 90 磅試試吧。
訓練計劃應該怎麼調整?
一般來說,每隔 6 周,就可以考慮將計劃稍微更變一下,給肌肉提供新的「不適應」刺激,這樣增肌效果才好。例如上面說的,每隔 6 周,就把杠鈴卧推換成啞鈴卧推,再過 6 周,換回來。
也可以換動作,例如把哈克深蹲換成肩前深蹲;
也可以換強度,例如 4 組 8RM 可以換成 6 組 12RM,組間休息 90 秒換成 60 秒;
也可以使用強度技巧,例如強迫次數法、借力法、負功訓練法……總之你慢慢研究,變換對肌肉的刺激方式,肌肉才更容易練到位。
而以周為單位的訓練計劃,有個優先原則的調整技巧。
例如我希望先把胸肌練大,因為容易找到感覺、見效快、先突破一個更有信心。那我一周的計劃就變成:周一(胸肌、背部),周三(肩膀、小腿),周五(胸肌、肱二、肱三),周日(大腿,腹部)。
這樣胸肌變成一周兩次,而且每次都把狀態最好的時間留給胸肌,這樣我的胸肌很快就給出了反應——比別的肌肉群都要強壯,穿稍微緊身點的衣服就已經有兩塊盔甲的效果了。
而在把胸肌成功練大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控制目標肌肉,如何使用各種強度技巧,如何快速讓胸肌充血——這些經驗積累,馬上就可以照搬到其他部位的肌肉,特別是背部肌群這種難找到感覺的肌肉,現在也不在話下了。
然後最近我覺得胸肌相對算 OK 了,是時候開始突破背部肌群了,我的計劃就變成了:周一(肩部、小腿、腹部),周三(背部,腰),周五(胸肌、肱二、肱三),周日(大腿,背部)
增加了背部的訓練強度,等背部突破了,再去考慮肩部、大腿、手臂等……
一次應該訓練多長時間?
剛入門時我訓練一個半小時左右,現在能控制在一小時內,不要太長時間以免訓練過度。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訓練到位?
這個在訓練時,主要是看目標肌肉是否有充血,有泵感。泵感就是血液大量集中在一個部位,導致那個部位變得膨脹、跳動、快要爆炸的感覺...男生都懂的...
如果練到沒力氣,目標肌肉也沒泵感,應該就是沒練到位了,要思考對目標肌肉的控制是否到位。
訓練後,會產生肌肉酸痛。雖然傳說肌肉酸痛並不代表訓練到位,但我還是會以此作為判斷依據之一,訓練第二天肌肉脹痛的感覺真的很好。
這樣訓練是否會受傷?
任何運動都會受傷,但可以合理避免。首先是訓練前要充分熱身,並且把筋骨拉開,其次是訓練動作一定要標准,不能為了推起更大的重量而動作變形。做到這兩點,基本不會受大傷。
小傷痛會有,打網球打多了,手肘也會出問題,健身也一樣,你的動作不能保證 100%完美,肯定有時候會發現,上大重量的時候手腕有點痛,撐不住。這種情況就買個護腕作為保護,嚴重點的就停止相關的訓練,等傷勢好轉再說。
另外提一點,杠鈴卧推的時候,根據拇指的位置分為全握法和半握法,全握法就是完全扣緊杠鈴桿,半握則是拇指和其他手指方向一致,不扣緊。我建議大家一定要用全握法,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手心出汗了,一下打滑幾百磅的杠鈴砸到胸上,卒。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全握則可以避免這個風險。
看訓練計劃,腹肌的強度貌似不太夠?
是不太夠,對於瘦子增重期來說,暫時不用太看重,所以我沒放多少精力在這上面,現在長胖點了,脂肪也多了,腹肌還是有淺淺的輪廓,等夏天到了要去海灘了可以再突擊下。
你喜歡腹肌也可以隔天訓練一次,但是注意,腹肌千萬不要負重訓練,負重訓練雖然能讓腹肌有效變大,甚至變很大,但這涉及一個身材比例的問題,例如我現在腰圍和胸圍的比例,是 0.75 左右,這樣的比例,能顯得倒三角,胸大腰細,很美觀,如果我將腰圍練大了,越接近胸圍,就顯得胸越小,整個人越水桶。
所以腰腹圍度最好根據胸圍來判斷,等你胸圍漲得夠大了,腰圍再按照黃金比例跟上不遲。
害怕一不小心煉成斯瓦辛格那種大塊頭怎麼辦?
...滾=_=
訓練計劃大概就這么多,合理的訓練計劃,嚴格的執行,再控制飲食,你很快就胖,恩。
【四】休息恢復
這部分內容不多,普及下肌肉生長的原理。
肌肉由眾多肌纖維組成,訓練是為了撕裂這些肌纖維,然後吸收你攝入的蛋白質,進行「超額恢復」,你的肌肉就會變大。
所以休息時間很重要,肌肉練完了,必須給足夠的時間去修復,它才能生長;如果還沒修復好,你就再次訓練撕裂它,顯然就不會有好效果了。
所以說,同一塊肌肉不要每天都訓練,一般來說,一塊肌肉的修復需要 48 小時,也就是一周訓練不要超過兩次。下背部,也就是腰,修復時間需要 72 小時;而腹肌修復速度快,每天訓練也無妨,但還是建議隔天。
安排訓練計劃的時候,也要考慮這點。例如周一練了肩,三角肌和肱三頭肌已經很疲勞了,那周三就不宜練胸,因為卧推需要用到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人家還沒恢復好呢;練背或腿則沒問題,他們之間沒有共用的肌肉。
肌肉的修復主要是在睡眠時間進行,所以每天要睡夠 7~8 小時較好。
另外大家還比較關注一個問題,性生活是否會影響健身。
其實不會,本人實踐證明,頻率正常的性生活,一周啪 2~3 次,不會對健身有任何影響,當然你別健身前半小時來一發再出發,那肯定腿軟。
另外健身能給性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首先體力好了不說,主要是例如大重量深蹲這些動作,能刺激睾酮分泌,也就是雄性激素增多——性慾強了,續航能力長了,回床率也高了不少,深蹲,你值得擁有。(負面影響是,雄性激素的變化會導致皮脂分泌的變化,所以容易爆痘痘,去醫院開點葯就好了)
推胸不蹲腿,早晚要陽痿。
【五】心理
卧槽寫得好累...你能看到這里也挺不容易的...
瘦子健身的心理問題主要就幾個:
太瘦不敢去健身房怎麼辦?
建議找個小夥伴帶你去。我去之前也是這個心理,後來一個同事帶我去玩,一開始很尷尬,就跟著他玩了幾遍器械,後來第二周自己開始做訓練計劃了,也是和他一起練才感覺好些,後來習慣了,就不管這么多了,自己專心練,沒過多久對環境熟悉了就很自然,經常被路過的教練各種方式打擊忽悠我買課,也抗住了沒動搖。
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沒什麼好方法,只能說你怨念不夠深。
其實經常下班去健身房的路上,我也會想,今天太累了,要不回家吧...但基本都是一咬牙,進了健身房再說,就是這么堅持下來的。
要激勵自己堅持的話,可以:
1、找個訓練夥伴和你一起去,兩個人有動力些;
2、找個偶像,定下目標,例如最近很火的彭於晏、張家輝,也可以是拉扎爾.安格洛夫,甚至弗蘭克·贊恩,你想成為那個樣子,你就有努力的動力;
3、多去海灘、泳池這些半裸社交場合找女生搭訕...很快你的怨念就會暴漲,化作動力。
是否需要請教練?
我個人建議不請,我覺得,健身需要自己琢磨,解決遇到的一起問題,才算真正的掌握了它,以後遇到問題才知道怎麼去解決,才能在這里給你們寫經驗寫攻略。
請教練的話,經濟上沒問題的話,就要隨時告訴自己,不要太依賴教練,不要教練走了之後自己什麼都不會了,教練不是保姆,多跟教練學點東西,也是不錯的。
其實我身邊幾個教練帶的瘦子學生,沒有一個的效果能有我一半的...可能有些黑心教練確實會控制你的進步速度,偶爾讓你嘗一點甜頭,然後拖著,這樣能讓你花錢買更多課和補劑。
這個就要你自己細心挑選了。
不去健身房在家裡練行不行?
這個看你的自律能力,如果你曾經試過,一群人在你身邊玩鬧,你就沒辦法靜下心寫作業的話,那還是辦張健身卡吧。
環境對你的影響會很大,健身房大家都在健身,氛圍很足,你也會不自覺地積極起來;有時候到了情人節這些健身房幾乎沒幾個人的日子,你練著練著也會覺得沒什麼動力,好沒氣氛。
在家更不用說床就在你身邊,電視手機電腦也在身邊,你的基友 / 女友可能也會偶爾找你說說話,就很容易導致你練完一組,然後去看看手機看看電腦,或者在床上躺兩分鍾,忘了時間,然後再回來練一組,這樣的訓練強度是很糟糕的,基本不會有戲。
練多久才有效果?
能按我的計劃堅持的話,3 個月出頭會有自己看得見的成效。至於要達到你的目標,可能一年,也可能兩年,或者更久,健身是急不來的。
我的計劃是兩年,目前很順利,關鍵是要堅持。

⑩ 健身 買的粉末的支鏈氨基酸該怎麼服用直接吃還是沖水喝呢謝謝

粉末支鏈氨基酸該需要充對服用,是沖水喝。

BCAA大致可以分為膠囊和粉末。其實兩者從成分而言並沒有實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使用方式。

粉末BCAA更適合一般時間的使用,方便沖水喝。而膠囊則適合特殊時段和環境,例如出差的路途中,亦或者外出開會,不方便沖兌粉末BCAA。粉末狀的BCAA會有一些調味,甚至可以DIY功能性飲料。


支鏈氨基酸可以防止肌肉萎縮

BCAA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或疲勞,肌肉蛋白質分解和合成之間的平衡決定了肌肉中蛋白質的含量。

當蛋白質分解速度超過合成速度時,肌肉會萎縮或崩潰。肌肉萎縮是營養不良的標志,伴隨著慢性感染、癌症、禁食和衰老的自然過程。

在人類中,BCAA占肌肉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35 %。它們占身體所需氨基酸總量的40 %。重要的是在肌肉萎縮期間替換BCAA和其他必需氨基酸,以防止或減緩肌肉萎縮。



(10)吃什麼提升泵感擴展閱讀

最好的時間攝入時間:

訓練前:讓你你的肌肉中充滿游離氨基酸,這對於保護肌肉,提升肌肉泵感有著很好的效果。不過這是一種還算「小奢侈」的投資,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訓練前的飲食收獲足夠的蛋白質,游離狀態的BCAA補劑屬於「優化」做法,而非必須。

訓練中:即刻使用,即刻補充。訓練中比較好的組合實際上是「BCAA+快速碳水」,而非蛋白質。後者的吸收速率不如前兩者。

訓練後:一般而言,減脂期為了保護肌肉,一些高階訓練者會在健身後先服用一份BCAA,然後再服用一份乳清蛋白粉。這是一種十分周全的做法。

閱讀全文

與吃什麼提升泵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污水水質處理標准 瀏覽:221
污水管道破了怎麼補 瀏覽:773
暖氣進水管濾芯在哪裡 瀏覽:286
桑德農村污水模式 瀏覽:16
為什麼純水機顯示制水而泵不轉 瀏覽:309
怎麼看凈化器有木有效果 瀏覽:567
哪款除垢劑好用 瀏覽:713
氯醋樹脂的價格走勢 瀏覽:655
托瑪琳飲水機值多少錢 瀏覽:308
水泥廠發電水處理電導率 瀏覽:673
長城炮空調濾芯怎麼開 瀏覽:615
污水改造工程落水如何處理 瀏覽:655
開水和飲水機的水有什麼區別 瀏覽:375
天士力公司的離子去皺 瀏覽:140
樹脂型滌綸固色劑 瀏覽:506
怡口軟水機出來的純水機怎麼樣 瀏覽:516
14款軒逸空調濾芯多少錢 瀏覽:937
雷凌的空調濾芯買什麼品牌 瀏覽:449
陽離子交換樹脂變黑 瀏覽:388
鶴壁寶山園區污水處理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