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放線菌在水處理中的作用
放線菌(Actinomycete)是一類主要呈菌絲狀生長和以孢子繁殖的陸生性較強大的原核生版物。因在權固體培養基上呈輻射狀生長而得名。大多數有發達的分枝菌絲。菌絲纖細,寬度近於桿狀細菌,約0.5~1微米。可分為:營養菌絲,又稱基質菌絲,主要功能是吸收營養物質,有的可產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氣生菌絲,疊生於營養菌絲上,又稱二級菌絲。
放線菌主要通過形成無性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也可借菌體分裂片段繁殖。放線菌長到一定階段,一部分氣生菌絲形成孢子絲,孢子絲成熟便分化形成許多孢子,稱為分生孢子。
放線菌中除致病類型外,一般為需氧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8-30℃,最適PH為7.5-8.0.自然環境中的放線菌多數為腐生型異養菌,容易吸收和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麥芽糖、澱粉和糊精。氮源以魚粉、蛋白腖、玉米漿和一些氨基酸較為合適,硝酸鹽、銨鹽、尿素等可作為速效氮源被放線菌利用。由於放線菌的次級代謝產物較豐富,多數種類都能產生抗生素,故在培養放線菌時,一般需要加入各種無機鹽及一些微量元素,如鉀、鎂、鐵、錳、銅、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