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洋口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洋口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07 22:45:03

㈠ 水污染個人體驗報告怎麼寫

關於我市水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

師大附中:黃 禾、陳 欣、鍾志凌、李 動、
郭思宇、鄭彥宇 組長:程道樟

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市的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正以較高的速度不斷向前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種種的環境問題:工廠的廢氣、臟臭的內河、擾人的雜訊、成堆的垃圾等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希望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改善和解決。為此,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對我市的水環境狀況進行了調查。

以下是我們的行程:

我們來到了福州市環保局,對有關人員進行了錄音采訪獲得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接著我們來到了馬尾污水處理廠,對我市的污水處理情況進行了觀察研究;後我們來到福建省圖書館查找資料;最後我們回到倉山區調查了南區自來水廠對我市自來水處理情況。

我們對水污染的各個方面進行詳細的敘述,並對其提出自己的意見,還自己動手做了實驗,以下就是我們這次的報告。

一、資源的重要性和水污染的危害性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質,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物質,約占體重 70%,被喻為「生命之源」。水質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人體的健康乃致人類的生存。水質污染是指進入水體中的污染物質的含量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受到損害,從而導致對水體正常使用功能的干擾、破壞。造成水資源可利用性的降低;甚至喪失。水體中的有害污染物一旦通過消化道或皮膚進入人體,會破壞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危害健康。水質污染還會影響工業、農業、漁業的正常生產,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許有人不相信水污染還會有如此大的危害。讓我們一起看一個例子:前不久,在山西太原市竟有 64%的兒童血鉛值超標!這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給人們敲響了警鍾。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空氣和水的鉛含量嚴重超標,而令人膽寒的「水悒病」也是由於水中的汞含量超標引起的。

種種殘酷的事例讓人震驚。我們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了。這使我想起很久以前電視中的一句話:「地球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一語驚醒夢中人,看似極度誇張的語句,實則將成為現實。如果這一天終於來臨,我們的社會,生活也必將遭到災難性的毀滅。因此,尋找水環境失衡的根源,改善水環境已經成為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

為此,我們課題組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對我市的水環境污染狀況進行了調查。

福州市水環境現狀和趨勢

1999年閩江福州段水質好,各項水質指標年平均值符合國家Ⅲ類地面水水質標准,各斷面年平均值也能達到Ⅲ類水質標准,但部分江段如格洋口、雄江的PH值,說明閩江福州段仍然存在有機物污染問題。閩江全年水質穩定,豐、平、枯水期,閩江口海潮的頂托和回盪作用由於閩江水流量的減小得到加強,閩安水質硬度指標也有所變差。各斷面相比,我市上游的竹歧斷面、閩江南港的灣邊斷面,水質相對較好。從年際變化來看,1999年閩江福州段水質較1998年有所改善,綜合污染指數低於1991—1998年間的平均水平。

除了閩江外,福州主要的娛樂水體——西湖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發臭的湖水讓遊客敬而遠之。據我們了解,1999年,福州西湖的總磷、總氮,生化需氧量等項目年均值超過國家地面水環境IV類水質標准,高錳酸鉀指數,溶解氧指標也有超標檢出。西湖水質污染主要來自氮、磷,兩種營養鹽類的過量富集,水體目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與往年相比,1999年西湖各項污染指標特別是總磷較1998年有了明顯的降低。水質污染綜合指數大幅度下降,已低於1991年至1995年的平均水平,近年來西湖水質污染加重的趨勢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除了以上方面外,我們課題組的成員還對福州市區閩江飲用水源水質進行了粗略的凋查。

1999年,我市市區閩江飲用水源地水質達際率為 97.63%。市區六個水源地除了鰲峰洲、龍潭角、馬尾的大腸菌群外,均符合國家Ⅱ類標准。這主要是因為閩江福州城區段納污水域和水源地互相交錯,城區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入閩江後,城區下游的鰲峰洲、龍潭角、馬尾等地的水質相對較差,細菌總量和大腸菌群指標大大高過全市平均水平。閩江原借、義序、城門水源地水質相對較好,受生活污水污染較輕。與往年相比,1999年閩江水源地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指標污染程度有所降低,市區各水源地水質總體繼續保持好轉的趨勢。

二、福州市水污染情況

閩 江 西 湖 地下水 內河水質
1998年 大腸菌群超標,水質總體好轉 水質達到Ⅲ類標准 淺層氨氛濃度超標 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年均值超過地面V類標准
1999年 水質良好,瓜類水質達標,仍存在有機污染問題 總磷平均值明顯升高,超過m類標准 氨氮超標嚴重.亞硝酸鹽氮超標 大腸菌群超標,水質總體好轉
2000年 水質良好,皿類水質達標 水質量明顯改善,東張,山仔水庫總氮超標 淺層氨氮濃度降低 水質基本達標

同閩江等較大水體相比,內河由於自身容量小,流速慢等特點,污染情況也有其獨特的方面。1999年福州城區內河主要有機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年均值超過地面V標准。各項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標河段最多,除光明港、龍津浦港頭段外所有河段五日生化需樣量年平均值均超過V類標准。此外,部分河段容氧量IH值、非離子氨、懸浮物等項目也有超標檢出。各河段相比,化工河、大慶河、磨洋河的污染較為嚴重,污染最重的化工河PH值,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鉀指數,汞,溶解氧等項目均超標。光明港,龍津浦水域污染較輕,各項目年均值均可達到V類標准。

三、對水環境的建議

經過討論和分析,我們小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有關部門予以借鑒:

1.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口的保護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並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並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於改善我市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廢水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城市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強我市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4.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四、水凈化器的應用和原理

由於現在水污染嚴重,許多家庭都利用凈水器得到干凈的飲用水,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凈水器的基本原理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模擬凈水器的原理,設計出了簡化的凈化器

五、對研究性學習的看法和感受

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考察。它將各個學科有機結合起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真正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給我們感受最深大概是同他人互相協作吧!
剛開始活動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確的。我行我素。整個課題組就象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可言。這就使我們的調查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須團結一致。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集體的成功必須依靠所有成員的努力拚搏,決不是憑個人的力量可以達到的!
評論 | 3 5
舉報| 2006-11-07 20:54123abcppp | 五級
在人們的心目中,江蘇的水可以用來「南水北調」,江蘇應該不缺水。但是實際上,江蘇也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江蘇本地水資源少 :
其實江蘇省本地水資源量還是偏少的,只是過境水資源豐富。以張家港為例,全市平均自產水資源總量為4.76億立方米,按照全市130萬人口計算,人均佔有的當地水資源量僅為366立方米,遠低於全國人均2180立方米的水平。不過,與會專家提出,江蘇沿江各市緊靠長江,客水資源豐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上游在豐水和枯水年份,來水量將降少;而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並引發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蘇南地區水質型缺水和蘇北地區資源型缺水,正成為影響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蘇北地區污水處理率仍然很低(一般在40%以下),尤其是一些等級較低的小城鎮污染情況依然相當嚴重,需要進一步的改善;蘇南地區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導致地面下沉,最大沉降超過1.6m,形成以蘇錫常三市為中心,面積為1萬平方公里的沉降區,這些問題給城市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江蘇省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系復雜,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江蘇省水資源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水資源環境比較優越,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26.95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248.64億m3,地下水淡水資源量為120.24億m3,重復水量41.93億m3。(2) 過境水資源量豐沛。江蘇省除本地水資源外,還承受江、淮、沂、沭、泗下游近200萬m3來水,入境水量多年平均值10254億m3,其中長江為9815億m3。(3)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資源中,淮河流域150億m3,長江流域99億m3,分別占總量的60%、40%;地下水資源中,淮河流域75億m3,長江流域45億m3,分別占總量的62%、38%;入境水量中,長江流域佔了總數的96%。(4)地勢平緩,調蓄水能力較低,洪水災害給城市發展帶來巨大損失和防洪壓力。

㈡ 洋口鎮的沿革

1951年建洋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洋窯、周於、閘西、池塘頭、范園、斗安、老莊、五尖、陸灘、童橋、新壩、涵港、涵北、同文、五原、雙灶、後灶、舢板港、萬龍西19個行政村。?年撤鄉設鎮。2003年,將洋口鎮與新林鎮合並設立洋口鎮,鎮政府駐洋口,全鎮面積120.1平方千米,人口7.84萬人,轄2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原新林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0千米。1957年建宏林公社,1966年改名新林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樓窯、楊楝園、平橋、坳西、戴園、六份頭、張周、三江口、旗桿、香橡樹、凌北、高碼頭、王鴨、嚴庄、張一、新港、周新莊、龍津、符庄、張埭、油坊口、陸舍、顧新莊、凌南24個行政村。1996年撤鄉設鎮。
原光榮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0千米。1945年建光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5.4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劉庄、蓬樹、井園、甜港、潘庄、灘口、雙馬、滸路、於盪、耿庄、百合、古坳、光榮13個行政村。原南港漁業鄉位於縣境西北部,東臨洋口港,距縣城50千米。1965年建南港漁業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4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新洋、洋灶、斜港、萬龍、前進、通海6個行政村。該鎮基礎設施發達。除了發達的水陸運輸網路外,郵電、電力、水、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遍及全鎮范圍。在發展工業項目上,重點抓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該鎮化工開發區、海生科技園區、海洋食品工業園區全部實行五通一平。為了給企業發展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我們注重相關工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如化工開發區內建有固體工業垃圾焚燒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海洋食品工業園區新開納潮河、建有排污渠,並為新進園企業新築公路一條。

㈢ 江蘇南通、常州有哪些工業園

沒有標國家級的,都是省級的。省級以下就不提了,提了要寫好幾頁。

常州
北:常州高新區(國家級)
南:武進高新區 武進農發區
東:天寧開發區
西:鍾樓開發區
東南:戚墅堰開發區
此外還有:
金壇開發區(金壇市)
溧陽開發區(溧陽市)
天目湖度假區(溧陽天目湖)

南通
中國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面積24.29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正在建設中的世界最大斜拉橋蘇通大橋就在區內,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重要門戶,其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及所具有的港口、淡水、人才等優勢,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江蘇南通出口加工區、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長江國際化學新材料工業園、光機電工業園,基礎設施實現通路、通自來水、通下水、通電、通電訊、 通蒸氣、通污水處理、通港口、通工業用氣和土地平整。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利用外資較集中、發展速度較快和經濟活力較強的區域之一。

江蘇崇川經濟開發區

199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主城區,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臨港近城的區位優勢,日趨雄厚的產業基礎,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使開發區成為不可多得的投資熱土。開發區鼓勵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項目;大吞吐量港儲加工項目;食品、飲料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高檔紡織、服裝類生產項目;箱包、鞋類等皮塑製品生產加工項目。

江蘇港閘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市區西部,南臨長江,與滬、錫、蘇、常隔江相望,距上海128公里,距南京264公里,與南通機場咫尺毗臨、南通港口一箭之隔,通沙汽渡座落區內,擁有不沖不淤的長江岸線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204國道、寧通高速公路穿區而過,基礎設施完備,基本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內規劃設立四大工園區,即電子高新園區、機電一體化園區、精細化工園區、輕工食品園區。

江蘇啟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黃海、東海、長江三水交匯處,區位條件獨特,投資環境優越,交通運輸十分便捷,與國際大都市上海直線距離50公里,區內的道路、水電、通訊、供氣、供熱、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備,有可租可購適用於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等行業的現代化標准廠房;區內有行政服務中心、海關、商檢等服務機構,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國家級示範中學、職教中心,五星級酒店和居住、購物、娛樂中心等一批服務性項目正在興建;滬崇啟大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通啟段、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大橋大路工程正在全面加速推進。啟東經濟開發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是客商投資置業的寶地。

江蘇海門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分為發展相對獨立、功能優勢互補的三大區域——中心區、海門港區、精細化工園區。區內基礎設施齊全,並且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輕工紡織、電子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葯、化工等五大產業群。開發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成為上海周邊地區最具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的一方投資熱土。

江蘇通州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通州市城區南郊,區內道路、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管道液化氣及土地平整等已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交通便捷,至京滬高速公路50分鍾車程,到南通港30分鍾車程,到南通火車站20分鍾車程,到南通機場15分鍾車程。已經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建成後,到上海的行車時間約90分鍾車程。開發區注重從不同層面滿足投資者對生產、生活各項要素的要求,努力讓所有進區投資者滿意,做到隨時隨地、熱心貼心、限時保質服務。 開發區定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的製造業基地。

江蘇如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南靠長江口,東枕南黃海,臨近寧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寧通鐵路、南通機場、南通港,正在加緊建設的蘇通大橋和即將啟動開發的20萬噸級泊位洋口大港,使這里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目前開發區的建設逐步由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發展,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已經實現通道路、通訊、電力、供熱、給排水等「七通一平」,一個以如東縣城為依託延伸發展的現代新興工業區已初具規模。

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如皋市區北郊,煙台至上海的204國道縱貫全境,新長鐵路伴側而過,蘇北兩條水運動脈--如泰河、通揚運河在區內交匯穿過,江陰長江大橋把開發區與中國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拉得更近。開發區內農副業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結合開發區的開發開放現狀,目前重點發展機械、電子、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和外向型農業項目。

江蘇海安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海安縣城東郊,與老城區相連,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兩條國道、兩條鐵道、兩條運河在此交匯,新長鐵路客運站、貨運站、編組站、軍需站及海安長途汽車新站均座落區內,在建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從東側穿過,是蘇中地區新興的水陸鐵交通樞紐,全國第一家水利高科技園在區內落戶。開發區將以「合理功能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創建一流開發區」為目標,強化三個中心:一是製造中心,以機械、電子、化工、絲綢、紡織、服裝、木業等項目為基礎,主動接受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輻射,快速形成調整海安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群;二是物流中心,加快火車站場經濟帶和物流園區建設,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三是新城發展中心,集聚人氣、財氣,構建招商、興業、生活的最佳環境,推進城市化、現代化進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簡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如東縣長沙鎮,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主要職能是依據南通港洋口港總體規劃和洋口港開發區總體規劃,推進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加強開發區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涉外事務、財政稅收等方面的管理。 目前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已進入全面啟動階段,江蘇LNG接收站及電廠已落戶港區。計劃於2008年,與蘇通大橋通車同步,完成洋口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江蘇沿海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最終將建成擁有10萬噸級大宗散貨泊位、10萬至20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五、六、代集裝箱泊位,以能源、石化、冶金、現代物流產業為支撐的新型沿海港口城市。

江蘇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

2003年經江蘇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側,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於一體,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與上海浦東遙相呼應。蘇336、221省道和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區而過,與新建的寧啟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寧啟鐵路相聯。是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唯一的省級海洋開發區。區內設有9個功能區,包括現代海水養殖科技示範區,貝藻高效養殖區,水產品加工區,海洋生物醫葯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機械五金工業區,水產倉儲貿易區,呂四風情區,綜合服務區等。開發區依託全國著名的呂四漁場和呂四漁港,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江蘇如皋港工業園區

1993年經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園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上海、蘇州、無錫隔江相望,地處如皋市最南端依江而建,屬於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南通港口群,建港條件得天獨厚。園區港區西南與張家港隔江相望,距南通港僅28公里,距上海吳淞口127公里,至南京港239公里;如皋港引河與蘇北各大主幹河道連接成網,伸入腹地,轉駁集疏條件較好。園區陸路距南通國際機場45公里、江陰長江大橋25公里。區內通港公路與寧通高速公路和204國道在園區北緣4公里處相立交。建設中的新(沂)長(興)鐵路開設如皋港支線連通港區。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並且在不斷完善。鼓勵重點開發的項目有:碼頭、電廠、金屬冶煉及加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拆解、新型建材、旅遊度假區、生產生活資料進出口及中轉經營、現代農業等。

㈣ 國家對縣城工業園有什麼扶持政策

沒有標國家級的,都是省級的。省級以下就不提了,提了要寫好幾頁。

常州
北:常州高新區(國家級)
南:武進高新區 武進農發區
東:天寧開發區
西:鍾樓開發區
東南:戚墅堰開發區
此外還有:
金壇開發區(金壇市)
溧陽開發區(溧陽市)
天目湖度假區(溧陽天目湖)

南通
中國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面積24.29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正在建設中的世界最大斜拉橋蘇通大橋就在區內,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重要門戶,其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及所具有的港口、淡水、人才等優勢,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江蘇南通出口加工區、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長江國際化學新材料工業園、光機電工業園,基礎設施實現通路、通自來水、通下水、通電、通電訊、 通蒸氣、通污水處理、通港口、通工業用氣和土地平整。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利用外資較集中、發展速度較快和經濟活力較強的區域之一。

江蘇崇川經濟開發區

199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主城區,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臨港近城的區位優勢,日趨雄厚的產業基礎,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使開發區成為不可多得的投資熱土。開發區鼓勵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項目;大吞吐量港儲加工項目;食品、飲料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高檔紡織、服裝類生產項目;箱包、鞋類等皮塑製品生產加工項目。

江蘇港閘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市區西部,南臨長江,與滬、錫、蘇、常隔江相望,距上海128公里,距南京264公里,與南通機場咫尺毗臨、南通港口一箭之隔,通沙汽渡座落區內,擁有不沖不淤的長江岸線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204國道、寧通高速公路穿區而過,基礎設施完備,基本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內規劃設立四大工園區,即電子高新園區、機電一體化園區、精細化工園區、輕工食品園區。

江蘇啟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黃海、東海、長江三水交匯處,區位條件獨特,投資環境優越,交通運輸十分便捷,與國際大都市上海直線距離50公里,區內的道路、水電、通訊、供氣、供熱、排污等基礎設施完備,有可租可購適用於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等行業的現代化標准廠房;區內有行政服務中心、海關、商檢等服務機構,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國家級示範中學、職教中心,五星級酒店和居住、購物、娛樂中心等一批服務性項目正在興建;滬崇啟大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通啟段、沿江高等級公路等大橋大路工程正在全面加速推進。啟東經濟開發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是客商投資置業的寶地。

江蘇海門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分為發展相對獨立、功能優勢互補的三大區域——中心區、海門港區、精細化工園區。區內基礎設施齊全,並且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輕工紡織、電子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葯、化工等五大產業群。開發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成為上海周邊地區最具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的一方投資熱土。

江蘇通州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通州市城區南郊,區內道路、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管道液化氣及土地平整等已實現「七通一平」。開發區交通便捷,至京滬高速公路50分鍾車程,到南通港30分鍾車程,到南通火車站20分鍾車程,到南通機場15分鍾車程。已經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建成後,到上海的行車時間約90分鍾車程。開發區注重從不同層面滿足投資者對生產、生活各項要素的要求,努力讓所有進區投資者滿意,做到隨時隨地、熱心貼心、限時保質服務。 開發區定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的製造業基地。

江蘇如東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南靠長江口,東枕南黃海,臨近寧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寧通鐵路、南通機場、南通港,正在加緊建設的蘇通大橋和即將啟動開發的20萬噸級泊位洋口大港,使這里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目前開發區的建設逐步由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發展,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已經實現通道路、通訊、電力、供熱、給排水等「七通一平」,一個以如東縣城為依託延伸發展的現代新興工業區已初具規模。

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

199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如皋市區北郊,煙台至上海的204國道縱貫全境,新長鐵路伴側而過,蘇北兩條水運動脈--如泰河、通揚運河在區內交匯穿過,江陰長江大橋把開發區與中國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拉得更近。開發區內農副業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結合開發區的開發開放現狀,目前重點發展機械、電子、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和外向型農業項目。

江蘇海安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

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位於海安縣城東郊,與老城區相連,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兩條國道、兩條鐵道、兩條運河在此交匯,新長鐵路客運站、貨運站、編組站、軍需站及海安長途汽車新站均座落區內,在建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從東側穿過,是蘇中地區新興的水陸鐵交通樞紐,全國第一家水利高科技園在區內落戶。開發區將以「合理功能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創建一流開發區」為目標,強化三個中心:一是製造中心,以機械、電子、化工、絲綢、紡織、服裝、木業等項目為基礎,主動接受上海、蘇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輻射,快速形成調整海安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群;二是物流中心,加快火車站場經濟帶和物流園區建設,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三是新城發展中心,集聚人氣、財氣,構建招商、興業、生活的最佳環境,推進城市化、現代化進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簡介

江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如東縣長沙鎮,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主要職能是依據南通港洋口港總體規劃和洋口港開發區總體規劃,推進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加強開發區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涉外事務、財政稅收等方面的管理。 目前洋口港的開發建設已進入全面啟動階段,江蘇LNG接收站及電廠已落戶港區。計劃於2008年,與蘇通大橋通車同步,完成洋口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江蘇沿海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最終將建成擁有10萬噸級大宗散貨泊位、10萬至20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五、六、代集裝箱泊位,以能源、石化、冶金、現代物流產業為支撐的新型沿海港口城市。

江蘇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

2003年經江蘇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發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北側,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於一體,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與上海浦東遙相呼應。蘇336、221省道和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區而過,與新建的寧啟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寧啟鐵路相聯。是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唯一的省級海洋開發區。區內設有9個功能區,包括現代海水養殖科技示範區,貝藻高效養殖區,水產品加工區,海洋生物醫葯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機械五金工業區,水產倉儲貿易區,呂四風情區,綜合服務區等。開發區依託全國著名的呂四漁場和呂四漁港,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江蘇如皋港工業園區

1993年經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園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上海、蘇州、無錫隔江相望,地處如皋市最南端依江而建,屬於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南通港口群,建港條件得天獨厚。園區港區西南與張家港隔江相望,距南通港僅28公里,距上海吳淞口127公里,至南京港239公里;如皋港引河與蘇北各大主幹河道連接成網,伸入腹地,轉駁集疏條件較好。園區陸路距南通國際機場45公里、江陰長江大橋25公里。區內通港公路與寧通高速公路和204國道在園區北緣4公里處相立交。建設中的新(沂)長(興)鐵路開設如皋港支線連通港區。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並且在不斷完善。鼓勵重點開發的項目有:碼頭、電廠、金屬冶煉及加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拆解、新型建材、旅遊度假區、生產生活資料進出口及中轉經營、現代農業等。
6

閱讀全文

與洋口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解水為什麼要用純水 瀏覽:255
凈水軟水設備怎麼選 瀏覽:328
制水高壓過濾器膜 瀏覽:717
tcl空氣凈化器怎麼連接app 瀏覽:398
離子交換分離動力學ppt 瀏覽:7
科藍油煙凈化器軸承怎麼更換 瀏覽:19
水池的水垢怎麼處理 瀏覽:611
調溫凈水吧濾心怎麼用 瀏覽:135
污水中氨氮會比總氮高嗎 瀏覽:857
php過濾製表符 瀏覽:625
山東家用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224
空調濾芯怎麼拆下來洗圖解 瀏覽:772
反滲透膜法凈水能喝嗎 瀏覽:669
廢水收集桶圖片及參數 瀏覽:708
自來水尾水算污水嗎 瀏覽:766
新換反滲透膜有油 瀏覽:635
提升泵立往上海陽光泵業製造 瀏覽:501
黃岡晨鳴污水處理 瀏覽:388
幫人更換濾芯怎麼收費 瀏覽:824
蒸餾水和無二氧化碳水的區別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