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北京盧南污水處理中心

北京盧南污水處理中心

發布時間:2022-01-07 18:53:35

① 淺談現代京城水文化

李振海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前言

水是地球上客觀存在的一種物質,是生命之源,從大自然中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及動植物物種的塑造和演變,到人類社會城市、鄉村和工業、農業的發展演變與布局,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人類與水的關系密切又復雜,既體現在個體性方面也體現在社會性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進步,人們對「水文化」更加關注。但是「水文化」究竟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至今尚未有人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筆者對此經常思考,深感水元素涉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每個角落,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都會呈現出無窮無盡的內容。「水文化」絕不僅僅指水景或相關文化作品,與水相關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的、社會的,客觀的、主觀的)都應當是水文化的范疇。

京城的水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不同的時代體現出不同的特徵。自古以來京城就與水和諧相處,然而,現代京城建設高速發展,人口規模急速擴大,水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制約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北京人與水的關系已不僅僅是休閑與賞景的問題,而是深化為發展與否、生存與否的關系。奧運會之後,北京水文化更已超越治河理念、生態景觀設計等層次,而且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不僅涉及工程,還深深涉及行政、經濟、法律、全民意識等問題。以緩解水危機為目標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社會控制、廢水資源化等成為核心任務。

近10年來,筆者參與了北京一些水利工程研究工作,進行了大量實地考察,在水文化方面也做過一些探討。本文以水為中心,從京城與水的關系出發,立足於現實狀況,論述了現代京城水文化特點。期待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

眾所周知,北京平原是華北平原的北端,西靠太行山脈、北靠燕山山脈,山外則是高原。有眾多河流從山區流入這塊平原,西部主要有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等,北部主要有潮白河、溫榆河等。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2億年前北京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後地球上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北京周圍的山脈,北京地區則逐漸變成淺海和沼澤窪地。洪水將山區和高原上的砂礫石、泥土沖瀉下來,一層層沉積在低窪處,形成了目前的北京平原,也雕刻成了現在的山區景觀。河流造就了平原,為北京城提供了一個生長的搖籃,在這個意義上說,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

二、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

水是保證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水系既有防洪、供水等基本功能,也有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功能。自古以來,「靠水而居」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偏好,作為人類集中居住地的城市,其誕生和發展與水都是密不可分的,北京也不例外。

歷史上北京地區河流濕地很多,地表水、地下水都很豐富,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因此,人類在這里逐漸建設起了一座重要的城市。素有「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之說,確切地道出了京城的誕生、布局、擴展、演變與水的關系。城市建設的同時,河湖水系也同時得到治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如今的北京城區有一個上至京西玉泉山、下至京東通州、串通環繞的河湖水系,在規劃市區1040平方千米范圍內,有大小河流30多條、湖泊近30處。這些河湖水系為京城增添了秀麗和靈氣,據此人類創造了豐富的文學、繪畫和音樂文化藝術。自古以來,京城水系就與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人類生活關系甚密。

歷代各王朝都為控制水害、開發利用水資源、營造美麗景觀付出了巨大努力,比如清代乾隆年間僅在頤和園附近的金河就開挖治理了4處湖泊,用於蓄洪灌溉和營造園林;市區水系的疏挖、皇家園林的建設都具有治水、用水和生態保護內涵。可以說,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

三、現代京城與水的關系面臨深刻的矛盾

(一)從過去水量豐沛到現在的嚴重缺水

歷史上,北京河流水量豐沛,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潮白河等夏天經常泛濫成災。據當地老人們回憶,20世紀60年代以前,永定河每年夏季都發大水,洪水滔滔,景象非常壯觀。60年代一次大洪水,拒馬河、大石河造成了5千米寬的淹沒區,大水一個月才退去。非汛期這些河流也很少斷流,水流清澈,景觀優美,「盧溝曉月」就是這種景象的寫照。當年地下水也很豐沛,沿山前平原地帶,到處都有泉水湧出,過去頤和園、圓明園內的河湖水系很多都是利用泉水補給,海淀區農民多用泉水灌溉稻田。

20世紀60~70年代,為了控制洪水、開發利用水資源,以官廳、密雲兩大水庫為主,北京修建了85座水庫,同時,永定河流域上遊河北省境內也修建了大小260多座水庫,由於水庫的攔截和大量取水導致河流下游流量銳減。80年代以後,隨著北京人口增多、工農業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2000年北京用水量大概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90倍多),缺水問題日益凸顯,大部分河道乾枯,河流生態環境遭受滅頂之災。2003年現場考查時看到,平原地帶的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潮白河等,寬闊的河道全是砂卵石和雜草,幾乎滴水不見。河道成為當地居民的采砂場所,到處布滿了巨大的砂礫石坑,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大風季節風沙彌漫,成為京城大氣污染源。

2000年以來,北京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人口規模急速擴大(2010年8月常住人口已突破2000萬),近10年來又遇連續枯水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減少1/4),導致北京水源不足問題更加嚴峻。官廳水庫水量越來越少,對北京已起不到多大作用,永定河引水渠已停止引水10年。密雲水庫入庫水量也逐年減少。北京已從過去水量豐沛演變成現在的嚴重缺水。

(二)從過去水流清澈到現在的嚴重污染

急速增大的污水排放量(目前北京年污水排放量約13億立方米)造成河流嚴重污染,「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成為普遍景象。河流污染又造成水質性缺水,進一步導致水資源危機。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上游污染,官廳水庫變為劣V類水,喪失了飲用水功能。京城市區的很多河流(亮馬河、涼水河、清河、萬泉河、北運河等)都成為排污溝,「大河無水,小河干」,由於缺乏清潔來水的稀釋,這些河流都濁流滾滾、臭味難聞。

北京市共監測有水河流82條段,長1995.6千米,2009年劣V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41.2%。除了西北方向的京密引水渠、圓明園湖、昆明湖、北海等外,整個北京市區及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的很多河流都受到污染。河道幾乎喪失了天然自凈能力,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河流污染又導致地下水污染,影響地下水飲用水源,造成連鎖反應。

(三)從過去泉水遍地到現在地下水嚴重疏干

由於兩庫來水減少、地表水嚴重不足,為滿足城市用水需求,多年來靠超采地下水維系。10多年來全市超采地下水56億立方米,相當於抽幹了2800個頤和園昆明湖。地下水埋深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目前已形成了2650平方千米的沉降區。

過去泉水遍地,現在地下含水層已嚴重疏干,著名的玉泉山泉水早已經斷流。近些年來,在北京西郊山前地區紛紛開鑿基岩供水井,使基岩地下水位衰減速度加快,以地下水為水源的城市自來水廠供水能力下降了7%~77%,取水水質變差,一些水源被迫停水。

(四)缺水造成不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格局

由於缺水,北京對密雲水庫的供水功能進行了重大調整,從最初向150萬畝農田供水為主轉變為以城市供水為主。為保證北京城市供水,1981年國務院召開了京、津、冀三省市用水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密雲、官廳水庫不再向天津、河北供水。1999年乾旱以來,北京市做出決定,停止向京密引水渠沿線的農業供水。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開始向北京供水,水源來自河北省崗南、黃壁庄等4座大型水庫,擠佔了150萬畝灌溉用水指標。不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格局讓農民及北京周邊的省市作出了重大犧牲。

(五)缺水嚴重影響北京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

水源短缺已成為影響和制約首都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應付缺水,北京市的供水政策被迫多次調整,多年來採取的供水分配政策是「限農壓工保生活」,難以顧及河湖環境生態需水。北京已實施了多項節水及應急供水措施,這些措施是以大力節水、消減和壓縮工農業供水、犧牲環境用水、只保生活和重要工業部門的基本用水為前提。

郊區農業用水指標大部分取消,無法種植水稻和瓜果蔬菜,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許多工業項目受水資源條件限制不能在北京建設。2000年2月,石景山發電總廠4口自備井因乾枯被迫停產了3口,廣寧地區每天停水15個小時,唯一一口維持供水的自備井隨時可能被抽空,中斷供水,為此,永定河三家店攔河閘緊急提閘放水,為石景山地區回灌地下水。可見,缺水對北京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六)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

面對京城嚴峻的水問題,人們難以瀟灑浪漫起來,在美麗的湖光山影面前作詩賦詞、抒發情懷的水文化形式已顯得沒那麼重要。從政府到民間關注的重點是如何緩解京城的水危機,畢竟它實實在在地威脅到了京城的生存和發展。

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發展卻是無限的,超過水的承載能力進行過度開發就會造成水危機,北京目前的狀況就是這樣形成的。不管怎樣,人是主動者,水是被動者,水對人類的報復是大自然的一種被動反應。客觀形勢的變化會導致水文化核心價值的變化,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主要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要緩解這種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需要人類做出艱巨的努力,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四、奧運會後京城水文化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

(一)奧運會後京城水文化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

為了迎接奧運會,在水的問題上,中央、北京市政府、北京人民和周圍省市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首先,2003年國務院批准了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從河北省應急調水供給北京;北京市投巨資對城區諸多河湖水系環境進行了治理;規劃建設了16座污水處理廠,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率;推進了中水利用;對首鋼等耗水和污染企業進行搬遷外移等。

奧運會雖圓滿落幕,但水危機問題依然緊緊纏繞著這座城市。2015年預計缺水20億立方米,水問題成為北京市政府進行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的核心內容,在行政、工程、經濟、法律、宣傳等方面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水文化就是這種現象的綜合體現。

(二)以水為核心建立更加嚴格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為應對水危機,北京正在建立一套新的、更加嚴格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2010年11月,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條例》,於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立法的核心在於推進首都污水綜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由無害化向資源化轉化。《條例》對住宅小區、單位、市政等用水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再生水、雨水、循環水利用及相應的建設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此外,北京正醞釀修訂《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以進一步推進節約用水。

2010年11月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上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委書記劉淇作報告時強調各區縣在規劃中要提出限制人口目標,主要是針對水資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

(三)投巨資繼續實施調水、供水、中水處理等工程

南水北調京石段乾渠工程已於2008年完成,2009年向北京供水3.3億立方米。2015年全線通水後,每年可來水10億立方米,可大大緩解北京水源不足問題。南水北調北京市內的配套工程也在加緊進行,比如大寧調蓄水庫、南乾渠、北乾渠、東水西調、團城湖調節池、亦庄調節池、部分凈水廠等。另外,從2011年開始,將啟動「引黃濟京」工程,預計將每年調水3億立方米,以確保北京正常用水。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重點建設以應急供水為重點的調水工程、城鄉供水工程、治污工程、防汛安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水環境工程等七大工程,力爭在全國實現「五個率先」:實現境內五大水系連通目標,率先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目標,率先達到國際最高應用水平;實現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目標,率先達到歐盟國家治理水平;實現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目標,率先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准;實現應用推廣高新技術目標,率先完成科技水務體系建設。

「十二五」期間,城六區還將規劃新建首鋼等8座水廠,擴建楊庄1座水廠。新城則規劃新建門城水廠、通州水廠等15座水廠,擴建城子水廠等4座水廠。

這些工程可以緩解北京缺水的緊張局面,使工業、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確保首都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替代水源,可以減少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逐步扭轉地下水環境惡化的態勢;增加城市河湖的生態用水量,改善生態環境;可以減少對密雲、官廳水庫的取水量,利於庫區水生生態及環湖生態涵養。

(四)繼續控制耗水、實施節水、控制人口

「十一五」期間,北京啟動了規模最大的節水運動,以年均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支撐了年均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北京市「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建立區域取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開展新建重大項目節水評估;建立嚴格的產業節水準入制度,淘汰高耗水產業;制定完善的節水器具認證體系,城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9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

正醞釀修訂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規定,將禁止開辦高檔洗浴業、以水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滑雪場、高爾夫球場以及月用水量超過5000立方米的戲水、游藝經營場所等高用水企業。在用水應急措施中,一旦本市發生供水突發事件或者在用水量達到日供水能力90%時,經政府批准,應當停止這些用水企業的生產經營用水。

控制人口是控制水資源消耗的重要一環。《北京市十一五規劃建議》曾提出:「以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人口規模為目標,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力爭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600萬人左右。」在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明確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但2010年8月,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已突破2000萬人。可見,控制人口是非常困難的。

(五)大力推進廢水資源化利用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就開始對城市污水進行再生利用。目前,北京污水排放量年超過13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4%,農村已經超過50%,處理率全國領先。目前利用再生水約6億立方米,2014年前計劃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億立方米。

根據規劃,北京城六區現有污水處理廠將全面進行升級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部建為再生水廠。到2015年,城六區再生水廠達到24座,新城則規劃新建、擴建再生水廠30座。目前,再生水已用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海、圓明園湖、永定河、昆玉河等河湖補水,用於農業灌溉用水,還用於熱電廠等工業用水以及園林綠化、市政雜用、居民沖廁等。過去高井、石景山兩電廠冷卻用水一直採用官廳水庫來水,2006年修建了橫穿北京市區東西的中水管道,冷卻水已改用中水。

加強再生水使用力度可以促進合理配置水資源,一定程度上實現減少超采地下水的同時保障生態用水量。據測算,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80%,每年可節約新鮮水用量8.9億立方米。

污水再生利用一舉多得,是緩解水不足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北京再生水利用也存在很多問題,工程體系建設需要龐大的投資,在水源收集、生產、輸送、使用中涉及面廣、環節多,各環節部門的職責未在法規中予以明確,全市統一調配的再生水資源管理機制尚未建立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需要政府大力推進,社會大力配合,輿論大力宣傳。

(六)兼顧水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北京在水工程建設中充分兼顧了水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所有工程都進行了詳細論證,做到了既實事求是、符合北京實際情況,又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市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下面簡要介紹幾個例子:

大寧水庫位於永定河西岸,與京石高速公路毗鄰,是永定河流域的蓄滯洪水庫,容量4000萬立方米,已乾枯40多年,庫底沙石坑遍地,景色荒涼。2003年市政府決定將大寧水庫作為南水北調調蓄水庫,這一決定面臨很多環境問題:飲用水源地與蓄洪的功能矛盾問題,高速公路污染事故防止問題,周圍截污、治污問題,地下水滲漏嚴重等。經過細致的協調和規劃設計,克服了很多困難,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大寧水庫蓄水後一舉多得,不但滿足了南水北調需要,還將由一個滿目荒涼、風沙彌漫的荒涼景觀變為京城近郊一處水面開闊、碧波盪漾的新景觀。

新建團城湖調節池(面積33公頃、容量127萬立方米)作為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市政府將其安排在頤和園南側,與城中村改造規劃和生態景觀建設結合起來。選址處有3個自然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較差,2010年被北京市政府列為搬遷改造的城中村。調節池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了生態景觀問題,採用景觀設計的手法運用地形、植被等景觀元素營造良好的水源地生態景觀。3個村莊搬遷、調節池建成後,將形成美麗的景觀,與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相協調。

2010年北京啟動了「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項目,對「母親河」進行生態治理,治理河段18千米。永定河北京河段已乾涸40多年,寬闊的河床沙石裸露、沙坑遍地,是風沙源地。河岸進行了景觀設計,河道利用清河中水廠的中水(年引用1.3億立方米)補給,建成後永定河將形成溪流湖泊相連、兩岸綠樹成蔭的生態景觀走廊,新增水面1000公頃,到時「盧溝曉月」的美景將會重現。

結語

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水文化。歷史上北京水量豐沛、景色優美,但由於現代城市過度發展、對水資源過度開發,形成了河流乾枯、污染和嚴重缺水的水危機,威脅著京城的生存和發展,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制約性因素。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主要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

奧運會之後,水問題成為北京市政府進行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的核心,以緩解水危機為目標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社會控制、廢水資源化等成為核心任務,在行政、工程、經濟、法律、宣傳等方面都需要採取很多措施,這種現象就是現代京城水文化的主要特點。

要緩解京城水危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需要人類做出艱巨的努力,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這種努力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② 北京主城區的污水處理廠有哪些謝謝!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碑店污水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內司小紅門污水處容理廠
北京威立雅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小河污水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酒仙橋污水處理廠
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動力供應站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吳家村污水處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方庄污水處理
北京盧南污水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區再生水廠管理中心(溫泉再生水廠)
北京肖家河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清河污水處理廠
北京市海淀區再生水廠管理中心(永豐再生水廠)
北京市海淀區溫泉鎮水務管理站(太舟塢污水處理廠)
城六區中,東西城和石景山沒有污水廠。

③ 城市中下水道里的水都去哪了

一般流向:污水經過室內排水管道流入化糞,然後排到市政污水管,經過市政管道的收集,匯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後排入江河或者用於農田灌溉。

1、如果小區內設有中水回用系統的話,就是污水經過管道匯集到小區水處理的構築物,經過深度處理後用於綠化用水或者沖廁。

2、如果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則是直接排到江河裡了。

根據《2015年環境統計年報》統計,2015年全國廢水排放量735.3億噸,比2014年增加2.7%。工業廢水排放量199.5億噸,比2014年減少2.8%;占廢水排放總量的27.1%,比2014年減少1.6個百分點。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535.2億噸,比2014年增加4.9%;占廢水排放總量的72.8%,比2014年增加1.5個百分點。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水(不含城鎮污水處理廠,下同)排放量0.6億噸。

(3)北京盧南污水處理中心擴展閱讀

庫水處理廠收集下水道流入的污水,通過一些復雜的處理工藝,一般分為化學手段、物理手段、物理化學法及生化手段。

1、物理法:沉澱法、過濾、隔油、氣浮、離心分離、磁力分離。

2、化學法:混凝沉澱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化學沉澱法。

3、物理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吹脫、汽提。

4、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工藝、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經過工序處理完的污水依舊不滿足飲用水的標准,他們會做為景觀綠化用水、洗車用水,河流用水、沿線農田灌溉和工業回用等等,現在很多新建小區的住宅,也都採用這種再生水作為每家每戶的廁所用水。



④ 自如租戶喝中水,什麼是「中水」

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盧女士自稱自己與另外幾位租戶在所租住的房中喝了將近7個月中水。

後期經核查此次事件是由於維修供應商在工作過程中違規操作,誤將洗衣機自來水與中水混接導致。對此已對相關供應商進行了紅線嚴懲並對附近所有房源進行重新檢測,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自如方面表示願意退還相關服務費,據了解目前已恢復正常供水。

中水也稱為再生水,其水質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是將城市污水、廢水等經過凈化處理後達到一定標准,能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

⑤ 為什麼長株潭同城同號了

好像是弄了一個長株潭經濟開放區

⑥ 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嗎

北京時間3月25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太陽風暴是指太陽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的劇烈爆發活動,通常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個太陽風暴的活躍期。美國科學家日前警告說,2012年地球將會遭遇強烈的太陽風暴,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卡特里娜」颶風,而且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將難逃其災難性的影響。
強太陽風暴2012年將再度來襲
2012年9月22日午夜,美國紐約曼哈頓區上空將布滿了一道五彩斑斕的光幕。在像紐約這樣的南部地區,很少有人能夠看到這種極其迷人的極光現象。不過,人們欣賞美景的心情不會持續太久。幾秒鍾後,該地區所有電燈泡開始變暗並閃爍不定,接著光線在瞬間突然增強,燈泡變得異常明亮。隨後,所有電燈全部熄滅。90秒以後,整個美國東部地區都將停電。一年後,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開始死亡,國家基礎設施將變成一堆廢墟。世界銀行將宣布美國變成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時,歐洲、中國以及日本等地區或國家也都和美國一樣,在這次災難中苦苦掙扎。這次災難來源於猛烈的太陽風暴,發生在距離我們1.5億公里之外的太陽表面。
上述故事聽起來或許有些荒謬,一般情況下太陽不會對地球造成如此巨大的災難。不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9年1月發布的一份特別報告中聲稱,這種災難完全有可能會發生。該研究報告由美國宇航局出資贊助。在過去幾十年間,人類社會在發展的同時,也在為毀滅自己埋下了伏筆。現代的生活方式過度依賴各種科學技術,無意間讓我們更多地暴露於一種超級危險之中。由太陽表面噴發出的等離子體可能會毀滅我們的電網,進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美國科學院特別報告起草人、科羅拉多大學太空氣候專家丹尼爾-貝克爾認為,「我們現在距離這種可能性的災難越來越近了。如果人類對將可能發生的太陽風暴准備不足,這種太空風暴就有可能會切斷人類社會的電力供應、手機信號,甚至包括供水系統。」
但也有專家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太陽風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於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的阻擋效應,生活在地球上並不會因此受到過於明顯的干擾。專家們表示,當太陽風暴活動活躍時,黑子不斷燃燒、爆炸,期間釋放的大量紫外線會使地球上空的電離層濃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從而造成對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干擾。但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手機,包括部分無線電都不通過電離層傳播信號,因此一般的太陽風暴對地球表面的通信影響不會太大。理論上,一般的太陽風暴強度還不至於沖破地球大氣和磁場的保護,對地球上的現存物種構成致命威脅。但對於2012年的太陽風暴,專家擔心可能成為一個例外。
可能給地球帶來巨大災難
美國科學家警告認為,2012年的強太陽風暴將給地球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它的影響力將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每一個方面。在發出警告的專家看來,太陽風暴給地球的影響可能是「多米諾骨牌式的」。試想,當電網變得脆弱和不穩定,與供電息息相關的行業也將成為受害者:製冷設備停轉,冷庫里大量的食物和葯品失去儲藏條件而變質;水泵突然停止運轉,社區的居民飲水成為難題。此外,由於衛星信號中斷,GPS定位系統也會因此成為廢物。事實上早在1859年就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的太陽爆發竟然導致電報線燒毀。當然,現在地球上布滿了有線和無線設施,但這些設施都難以經受太陽風暴襲擊的考驗。
當強太陽風暴來襲時,地球上的人類將主要面臨兩大問題。第一,就是關於現代電力網路問題。現代電力網路通常都是以更高的電壓覆蓋更廣闊的區域,這樣可以讓電力網路運營更加高效,可以盡量減少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失以及由於生產過剩所引起的電力浪費。但是,同時它也因此變得更容易受到太空氣候的攻擊。輸電網會變得非常脆弱不穩定,甚至有可能導致完全關閉。而這還只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第一步,後面還可能導致「交通癱瘓、通訊中斷、金融業崩潰和公共設施亂套;水泵停轉造成飲用水供應中斷;缺乏製冷設備,食品和葯物都難以有效保存。科學家們預計,當出現劇烈的強太陽風暴時,可能會使人類社會和經濟損失慘重,僅第一年的損失就可能達到1萬億至2萬億美元,而恢復重建則至少需要4到10年
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與電網相互依賴的、支持我們現代生活的其他各個系統的問題,如污水處理問題、超級市場物流基礎設施問題、電站控制問題、金融市場及其他依賴於電力系統的問題。如果將兩個問題合二為一,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卡林頓太陽風暴事件的重復出現就有可能造成歷史罕見的巨大災難。美國科學院特別報告顧問、電力工業分析專家約翰-卡平曼認為,「這種災難與我們通常想像的災難完全相反。通常欠發達地區容易受到攻擊,但在這種災難中,越發達的地區越容易受到攻擊。」
人類並未做好應對災難准備
面對可能產生的嚴重災難,美國乃至整個人類並未就應對下一輪太陽風暴做好足夠充分的准備。貝克爾表示,由於 出現大型太陽風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社會根本沒將其考慮在內,而只是關心眼前的事物。」對地球上的天氣來說,氣象專家可以連續數日跟蹤某一風暴,並據此向當地居民發出足夠的警示,而太陽風暴或太空氣候卻完全不同。貝克說,「我們目前還無法提前准確地預測太陽風暴的時間和強度,我和同事們所能預知的只是一旦大型太陽風暴來襲,我們根本無力應對。」
與人類早期預報地球上災難性颶風類似,人類目前主要依靠對太陽黑子周期的預報,來監測太陽風暴的強度以及可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太陽黑子周期是指每11年內的太陽黑子數量增加和減少的過程。周期從太陽黑子活動最低潮時算起。在活躍時期,太陽黑子的數量增多,產生更多的太陽風暴。太陽風暴出現時,太陽釋放出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以及等離子體流,對地球磁層、電離層以及中性大氣的狀態造成影響。鑒於太陽風暴的危害,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監測太陽黑子的活動。
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根據太陽表面下發生的現象及以往獲得的太陽黑子周期數據,研發了新的太陽動力學模型。藉助於新模型,天文學家可以提供有關太陽黑子活動的早期預報。他們希望早期預報可以幫助電力公司、衛星操控者和其他方面提前幾天甚至幾年做好應對太陽黑子活動的准備。據了解,這種新模型的准確率可以達到98%。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上層大氣研究部的里查德-班恩科說,「如果可以提前預測太陽風暴活動的話,人們就能更好地應對諸如通信中斷、衛星失靈、電力中斷以及宇航員受到威脅等問題。」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0 12:12
北京時間4月29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今年1月份曾發布一份特別報告,稱2012年地球將遭遇強太陽風暴襲擊,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卡特里娜」颶風,而且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將難逃其災難性的影響。在發出警告的專家看來,太陽風暴屆時給地球帶來的影響很可能是「多米諾骨牌式」的,其影響力將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每一個方面。
日前,美國《連線》雜志對美國MetaTech災難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勞倫斯-約瑟夫進行了專訪,討論了這次強太陽風暴可能會給地球帶來的災難,以及人類應如何盡量避免這一災難所產生的危害。在過去幾十年間,人類社會在發展的同時,也在為毀滅自己埋下了伏筆。現代的生活方式過度依賴各種科學技術,無意間讓我們更多地暴露於一種超級危險之中。由太陽表面噴發出的等離子體可能會毀滅我們的電網,進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科學家警告認為,2012年的強太陽風暴將給地球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它的影響力將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每一個方面。在發出警告的專家看來,太陽風暴給地球的影響可能是「多米諾骨牌式」的。試想,當電網變得脆弱和不穩定,與供電息息相關的行業也將成為受害者。此外,由於衛星信號中斷,GPS定位系統也會因此成為廢物。
當強太陽風暴來襲時,地球上的人類將主要面臨兩大問題。第一,就是關於現代電力網路問題。現代電力網路通常都是以更高的電壓覆蓋更廣闊的區域,這樣可以讓電力網路運營更加高效,可以盡量減少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失以及由於生產過剩所引起的電力浪費。但是,同時它也因此變得更容易受到太空氣候的攻擊。輸電網會變得非常脆弱不穩定,甚至有可能導致完全關閉。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與電網相互依賴的、支持我們現代生活的其他各個系統的問題,如污水處理問題、超級市場物流基礎設施問題、電站控制問題、金融市場及其他依賴於電力系統的問題。
以下是《連線》雜志與勞倫斯-約瑟夫的訪談全文:
《連線》:你認為瑪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末日的具體日期與天文學家預測太陽即將進入極大動盪期這兩件事是一種巧合嗎?
約瑟夫:我對瑪雅天文學家充滿了敬意,這兩件事讓我無法不把它們看成一個巧合。但是,我還是建議大家首先去驗證一下瑪雅人對其所預言事件的態度。為此,我專門前往瓜地馬拉並與兩位瑪雅巫師共同探討了一周時間。這兩位巫師曾用了20年時間向其他巫師宣傳這種預言。他們證實,瑪雅人確實把2012年看作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既不是指世界的末日,也不是指大范圍的空中電路短路,而是指第五個太陽紀的到來。
《連線》:是不是大范圍的空中電路短路就完全像報道中所描述的那樣可怕呢?
約瑟夫:美國宇航局大氣與太空物理實驗室科學家丹尼爾-貝克的某些理論以及報道中他所認可的某些評論都有力地證明了太陽風暴的爆發與地球電網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其中最直接的關系就是一個社會的科技發達程度與它所受到的傷害程度之間的聯系。現在已有大量關於這方面的報道。上周我有幸與卡普曼進行了一次會談。在兩個小時的演示中,他向我介紹了電網是如何地易受攻擊,而且解釋了為什麼電網上負載的電壓越高,就越易受到攻擊。他把地球電網看作是一個測量太空氣候爆發的巨型天線。
《連線》:為什麼它易受攻擊?
約瑟夫:隨著人類對電力需求的增加,許多超高壓變壓器變得越來越脆弱。其實,現有的超高壓變壓器中有50%左右都已經無法適用它們當初的設計電流。偶爾一次小小的額外電流就有可能超過變壓器的極限。一些超高壓變壓器,如50萬或70萬千伏變壓器,特別容易受到攻擊。美國這兩種變壓器比其他國家更為常見。中國也正在嘗試一些百萬千伏變壓器,但我不敢確定他們是否已經啟用。卡普曼還指出,當變壓器被擊爆,他們往往根本就無法再修復。而在替換變壓器或新變壓器安裝到位之前,通常又需要1到3年時間。據卡普曼介紹,現在已經有人提出在電網中插入一種地面電阻器的方案,但這一方案目前尚未被測試和驗證。這種電阻器或許可以處理一些更為復雜的狀況,但很明顯並不是所有電網設施都適用。我還不敢相信他說的這些到2012年之前是否能夠真正實現。最困難的是如何建立一個統一標准,如何對各州的電力設施一個個進行規范。不過,對於如何防範下一次的太陽風暴高峰,採取一些措施已成為一種可能。
《連線》:當太陽風暴來臨之時,我們為什麼就不能關掉我們的電網呢?當太陽風暴結束後,我們再重新開啟電網。
約瑟夫:現在的電網操作員都是依靠「先進成分探測器」衛星(ACE)進行決策判斷的。該衛星大約距離地球大約160萬千米,該位置正是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平衡點。該衛星設計壽命為5年,現在它已經11歲了,而且暫時還沒有替換它的計劃。如果ACE衛星發現有太陽粒子闖入地球,它會向電站
操作員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電站操作員或是進行並聯負荷,或是關掉部分電網。但是,關閉並重啟電網是一項耗費上百億美元的課題,而且存在許多阻力。這種太陽風暴已經襲擊北極許多次,但很少向南移動到足以近距離襲擊我們。此外,研製警報系統告訴人們提前逃避也是非常困難的一個課題。這種風暴肯定會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和許多傷亡事件。
《連線》:那你現在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嗎?
約瑟夫:我已經研究這個課題近五年了。直到有相關報道出來以後,我的生活才有些有太正常。到目前為止我仍然堅信,2012年可能出現災難這個課題值得研究。不過媒體把這種可能的災難報道得太真實了。但是,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不應忽視。在Themis衛星發現地球磁屏蔽存在一個巨型漏洞之前,就已經有人寫過相關的研究文章。現在越來越多的太陽粒子正穿過這個漏洞襲擊我們的地球,這種事件已發生了10到20次,比預期中的多得多。
《連線》:如果奧巴馬總統說,「讓我們開始准備吧」,而且也沒有其他任何官僚阻礙的話,我們是否已經可以開始了呢?
約瑟夫:我想的是。我曾經向奧巴馬總統提過,要求在經濟刺激計劃中撥款,推動智能電網建設。這將大大改善現有電網的效率,在用電高峰期傳輸更多的能量。現在智能電網建設已經有了基本框架。如果地面電阻器方案經測試有效的話,可以在該框架范圍內拿出一部分撥款用於地面電阻器項目建設。現在已經可以開始了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0 12:13
2012年太陽風暴對地球影響有多大?

「美國科學家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之上的結論。2012年前後正是太陽活動22周峰年。但是,我們對此感到恐慌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刊文,2012年地球將可能遭受超級太陽風暴襲擊

「2012年地球將會遭遇強烈的超級太陽風暴,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卡特里娜』颶風,而且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將難逃其災難性的影響。」近日,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出現了這樣一篇「聳人聽聞」的文章。

文章中寫道,2012年9月22日午夜,美國紐約曼哈頓區上空將布滿一道五彩斑斕的光幕。在像紐約這樣的南部地區,很少有人能夠看到這種極其迷人的極光現象。幾秒鍾後,該地區所有電燈泡開始變暗並閃爍不定,接著光線在瞬間突然增強,燈泡變得異常明亮。隨後,所有電燈全部熄滅。90秒以後,整個美國東部地區都將停電。一年後,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開始死亡,國家基礎設施將變成一堆廢墟。世界銀行將宣布美國變成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時,歐洲、中國以及日本等地區或國家也都和美國一樣,在這次災難中苦苦掙扎。

《新科學家》網站的文章依據的是一份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9年1月發布的有關2012年太陽風暴的特別報告,報告最後的結論是:這種災難完全有可能會發生。

難道一場太陽風暴能夠讓地球上的人類遭受這么大的損失嗎?2012年真是世界「末日」嗎?

「美國科學家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之上的結論。2012年前後正是太陽活動22周峰年。但是,我們對此感到恐慌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王華寧研究員告訴《北京科技報》。

1962年,美國「水手2號」探測器首次發現太陽會在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時產生耀斑爆發(俗稱太陽風暴),科學家後來研究發現,太陽風暴是太陽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動加強,從而向廣袤的空間釋放出大量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個太陽風暴的活躍期。

「太陽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次活動高峰年,會向外面拋出很多物質,就像『打噴嚏』一樣,這讓離它1.5億萬公里的地球也『感冒』。」王華寧研究員說。按太陽耀斑爆發的X射線的強度大小,太陽耀斑爆發從小到大可分為A、B、C、M、X五級。

王華寧研究員介紹,其實,太陽風暴對人類的影響一直存在,只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建立的高技術系統規模越來越大,對這些系統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然而,這些系統對於周圍環境的變化也越來越敏感,因而技術系統的災害事件對人類社會影響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大。

-我國科學家認為,目前人類還無法給出相對精確的太陽活動預報

但是,在2012年是否會發生比以前任何一次太陽風暴都要強烈的超級風暴呢?

王寧華研究員認為,從已經積累的太陽觀測資料來看,人類對於太陽活動的長期變化和太陽短期內的活躍程度高低還是能夠有效預測的。但是,依據現有的科學水平,科學家要准確預報太陽風暴發生的時間和強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太陽活動預報尤其是劇烈太陽活動預報依然是空間天氣預報中最困難的部分。原因是科學家還只能依賴遙感方法間接測定太陽大氣中的諸多物理參數,這些間接測定的參數只能定性描述太陽大氣的物理狀態,因而無法給出相對精確的太陽活動預報。「所以說,2012年前後要發生的太陽風暴是超強級別的還缺乏科學依據。」

在《新科學家》網站的報道中,美國的專家指出,一旦發生特別劇烈的太陽風暴,除了衛星和GPS定位系統可能完全癱瘓,輸電網也會變得非常脆弱和不穩定,甚至完全關閉;還可能導致「交通癱瘓、通信中斷、金融業崩潰和公共設施亂套,水泵停轉造成飲用水供應中斷,缺乏製冷設備,食品和葯物都難以有效保存」。

「並不是所有的太陽風暴都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只有當太陽上產生風暴的區域正巧面對地球,太陽風暴才有可能被「吹」向地球,產生如此大的威力。

王華寧研究員說:「太陽風暴中的X射線以光的速度射向地球,X射線的增加會大大增加地球大氣中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從而使短波無線電通訊受到嚴重干擾,甚至會導致無線電通訊中斷。」

-2012年的太陽風暴是否也會摧毀中國的電網?

2005年1月20日下午3點左右,太陽發生一次X7.9級的太陽風暴。受此次太陽風暴的影響,我國境內通信、廣播、測量等系統的短波無線電信號立即遭受強烈的電離層吸收,因而中斷,其中北京地區信號中斷一個多小時。

另外,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會導致磁暴的發生,從而對供電系統產生影響。1989年3月13日,在太陽活動22周峰年期間的強磁暴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的電網受到嚴重沖擊,致使魁北克供電系統癱瘓,600多萬人在無電的冬天度過了9個小時;不僅如此,強磁暴同時還燒毀了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座核電站的巨型變電器,以及大量輸電線路、變壓器、靜止補償器等電網設備跳閘或損壞。

那麼,2012年的太陽風暴是否也會摧毀中國的電網,從而讓我們陷入一片黑暗呢?「在2012年太陽風暴發生時,中國還不至於出現像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那樣嚴重的、大面積電網癱瘓。」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劉連光教授肯定地對《北京科技報》說。

已經研究了10多年太陽風暴對電網影響的劉連光教授指出,根據中外科學家的研究,太陽風暴產生的磁暴對高緯度地區的供電系統影響大,可能產生致使供電系統癱瘓這樣極端的惡劣破壞,但對處於中高緯度的我國來說,磁暴的影響可以說沒有那麼嚴重。

但是,劉連光教授告訴記者,近年來,在我國一些長距離輸電系統和規模較大的電網都發現了很多磁暴引發的事件,可以說這些事件給我國供電系統的安全和影響防範敲響了警鍾。

「電網的發展、建設要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對電力的需求進行規劃,目前一些遠景的電網規劃還停留在圖紙上,現在考慮磁暴的影響問題還來得及。防治磁暴影響的技術和方法很多,但這些方法和技術並不是拿來就可以用的,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一些問題現在就要開始進行研究。」劉連光教授說。

⑦ 北京主城區的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碑店污水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專有限責任公司小屬紅門污水處理廠
北京威立雅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小河污水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酒仙橋污水處理廠
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動力供應站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吳家村污水處處理廠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方庄污水處理
北京盧南污水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區再生水廠管理中心(溫泉再生水廠)
北京肖家河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清河污水處理廠
北京市海淀區再生水廠管理中心(永豐再生水廠)
北京市海淀區溫泉鎮水務管理站(太舟塢污水處理廠)
城六區中,東西城和石景山沒有污水廠。

⑧ 永定河的環境治理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京一直水資源緊缺,為了滿足城市用水,三家店以上永定河水幾乎全部引入市區,使三家店以下70多公里的河道長年斷流,河道兩邊土地沙化,近些年永定河沙石采盜猖獗,致使河道內溝壑遍布,河床裸露,每到冬春季節,西北風順河道而下,京城頓時風沙彌漫。由於根本無水補給永定河,加上人口劇增,工業用水,嚴重超采地下水,北京西部地區第四紀地下水已經全部枯乾,永定河的生態系統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永定河治理工程2014年建成使用,正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丹江水進京的時間。有環保人士稱,南水北調首期工程在北京地區的調蓄水庫位於房山區永定河右岸的大寧水庫,永定河治理工程會不會使用丹江流域擠出來的、調水成本已在每噸10元以上的南水北調水。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後,永定河作為北京市地表水源之一的功能將被取代,這為永定河水資源重新配置提供了條件。
作為北京的母親河,以及海河最大支流的永定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有20餘億立方米之豐富水量。1951年,中國在永定河北京段上遊河北懷來開建解放後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設計總庫容為41.6億立方米,並於三年後完工。1997年,由於水質嚴重污染,官廳水庫被迫退出北京飲用水源序列。
即便不是污染問題,永定河也無法繼續成為北京水源地。本刊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09年連續四年,官廳水庫入庫水量均在1億立方米以下,分別為0.96億、0.67億、0.80億和0.22億立方米。「這意味著,這些水流出水庫,還流不出北京境內,就全滲到地下了,就是斷流。」接近北京水務局的知情人士說。
北京段以上的永定河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曾多次徒步永定河源頭及上游的環保人士王建告訴本刊記者,山西境內桑乾河上水壩林立,但多數水壩呈池塘狀,沿河水量並不豐沛,其他河段的樣貌則只是被嚴重污染的溪流狀。許多較小支流,因乾涸而被當地填埋。
幾十年間,永定河20餘億立方米水量為何就沒有了?河北省水利廳資深專家魏智敏分析,一是上游山西省近幾十年人口增加4倍至5倍,經濟總量增加上百倍,遠遠超過永定河上游桑乾河的承載能力,河北境內也只能收到永定河約不到3億立方米的水量。二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植被變差和連續多年乾旱,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一直呈遞減態勢。以河北為例,50年前年降雨量為600毫米以上,已不到500毫米。三是地下水超采,滲漏加劇。1963年河北省特大洪水時,有50%的降雨轉變成地表徑流,到1996年河北大水時,只有24%能轉變為地表徑流。
國際水利學界的一個共識是,人類使用一條河流水量的20%,對河流自然生態破壞不會太大;30%就達到警戒線,會對生態有嚴重影響。而我們對永定河水量的使用,達到了90%,這無異於喝乾榨盡,河流必然毀滅。
在永定河的治理中,設計者創造性地提出了以再生水為主的供水方案,還大膽提出打造循環河,通過由泵站和管道組成的水循環系統,把水從下游抽到上游,讓水循環流動,每年可節約25%至30%的生態用水量。
作為北京市第一個大型人工河道公園,永定河河道公園開放至今已有兩個多月,至今共接待遊人近18萬人次。根據估算,經修復後永定河每年生態服務價值將增加數百億元,新增90餘平方公里的沿河發展機遇區和1億平方米的建築規模,僅兩岸房地產升值即超百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認為,北京市在永定河中下游,處境比較尷尬。「無法改變上游過分用水的現實,卻要承受斷流之痛。」
自30年前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斷流後,數十公里長數百米寬的河道河床裸露,已成不法人員偷采砂石之所,河道內到處是大砂坑。沿岸居民向河道傾倒垃圾,小區和工廠則排入污水。每到春秋之際,大風鼓動河床風沙,漫天黃黃襲卷市民。
接近北京水務局的專家說,北京市政府在近30年間一直在尋求解決方案。
2005年之前,北京市的思路主要是請求中央一級來協調上游各省節約用水,以使永定河重新有水。中央不遺餘力進行協調,並投入數百億元資金到永定河上游,支持當地節水和治污工程,以及轉變經濟結構。北京市也為此支援了上游不下10億元的資金。
這位專家說,山西、河北的節水和治污不可謂不努力,但那麼多人口要喝水吃飯,經濟也必須發展,所以節約下來的水很快被新的需求吞噬。最終,上游用水不僅不能減少,還不斷增加,越治越沒水。
眼看2008年奧運臨近,北京市政府提出永定河河道「無水變綠」計劃。水務部門開始在河道內種草。但河道長年缺水土壤較少,成活率並不理想,河道亂象始終無法改變。部分區實在無奈,曾引進高爾夫運營商在河道內建起數座球場,但由於球場草皮需大量抽取地下水,屢屢被媒體曝光。
奧運之後的2009年,北京市醞釀讓永定河河道內「有水」。北京市水務部門奉命拿出方案,任務最終落到水利工程師頭上,拿出了方案。一個讓永定河「起死回生」的人造河流方案就這樣產生了。
在永定河數十公里河道兩岸,北京市規劃了首鋼南濱水地區、豐台科技園西區、長陽半島、大興濱水綠廊等十多個沿河經濟發展區。此外,永定河流域將加強土地儲備,上述十多個沿河區域內,未來總用地面積將達5650公頃,建築規模將達2000多萬平方米。
這意味著,北京城區將向永定河流域擴張。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對媒體表示,未來中心城將有多條公路、鐵路和軌道交通通向永定河流域,北京長安街和一號地鐵也在醞釀西延至永定河流域。
2012年3月12日下午,門頭溝、豐台、房山、石景山、大興等北京永定河流域五區區長的手疊在一起,他們共同出席了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五區」聯席會。各區均因此調整了地區規劃和經濟規劃。永定河工程雖然尚處於實施初期,沿河兩岸土地價格已出現飆升跡象,房價亦水漲船高。永定河治理工程盡管投入極大,但從帶動整個西南五區經濟角度來看,北京市政府並不賠本,僅地產升值一項,北京各級政府就將大賺。
四年之後,北京市人造永定河景觀將粉墨登場。但願,人們在為這條美麗人造河流發出贊嘆的同時,還能記得它曾經自然、洶涌,而如今已經死亡。 北京市治理永定河的願望一直存在,但由於無法解決水源一直擱置。2009年12月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上,北京終於將永定河整治提上議事日程。北京市政府決心整治已斷流30年的城市母親河——永定河,其目標是使這條因人類過度使用而斷流的河流重新有水,並在170公里北京段恢復流水,尤其是在37公里城市段形成五大湖面和十大公園,再輔以河道內外園林生態綠化,使河流重新成為景觀。
這項堪稱奢侈的全人工河流計劃,將耗費170億元巨資。每年河流所需1.3億立方米水量也全部靠「人造」。如此巨資投入,其實是一場與洪水的賭局——建於河道內的景觀如遇三年一遇以上級別洪水,將毀於一旦。而且,多位專家指出,這個人造景觀也無助於改變上游缺水、下游斷流和水質污染的現實。
9月22日,中秋節,因「盧溝曉月」盛景而聞名中外的北京曉月湖的南側,一個設計蓄水量為該湖兩倍的人工湖已完成蓄水。這個名叫宛平湖的湖面,在歷史上從未存在過。
事實上,10月底之前,將至少有三個大型人工湖在永定河北京段上開始蓄水。按照北京市的計劃,在2014年即南水北調工程12億立方米源自南陽淅川的丹江水庫之水進京的同時,整治後的永定河將正式面世。
本刊記者采訪得知,此次永定河治理分為三段,即三家店攔河閘以上的官廳山峽段,三家店至南六環路的平原城市段,以及南六環至梁各庄的平原郊野段。三段分別長92公里、37公里、41公里。170億治理資金中,三分之二以上資金將投向37公里的平原城市段。也就是說,平原城市段每公里投資將達到兩三億元。這樣的造價,直逼城市輕軌和地鐵。
業內人士稱,這些造價僅是工程造價本身,尚不包括為其供水而增設的污水處理廠投入,更不包括每年1.3億立方米用水本身的代價。這項計劃最被質疑的地方,其實並不在於造價昂貴本身,而在於如此代價治理過後的永定河,也不過是一條純人工河流,甚至談不上是一條河流,僅是用細小溪流連接的六個大型人工湖。
這項名為《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綜合規劃》的規劃,全文至今未向公眾公布,但已於2012年2月28日正式實施。當日,石景山區蓮石湖和豐台區宛平湖開建。
來自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規劃委的資料證實,將首期投資13.9億元,主要建設「四湖一線」,即門城湖、蓮石湖、曉月湖和宛平湖,一線即一條循環工程管線。接下來。另外兩個湖即大寧湖和稻田湖也將建設。
北京市的永定河治理工程只涉及北京段170公里,不會影響上游山西、河北缺水和污染之困局,也不會改變下游斷流之現實。該工程水源並非來自永定河天然水,而是北京市生活污水處理後的中水;這些水也並不會補充下游水源,而是在出境之前用管道抽回,循環使用。
事實上,在造價高和洪水之患以外,人造永定河還存在第三重的奢侈。人造永定河每年需要的1.3億立方米水量,相當於北京市年用水量的二十六分之一。永定河治理工程所需水量主要來自再生水和部分雨水,即使不利用,再生水也會白白放掉。

⑨ 瑞士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瑞士是其旅遊資源豐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瑞士也是世界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1、 其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由於擁有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4、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水力資源豐富,利用率達95%。瑞士的淡水資源站歐洲總量的6%。歐洲三個主要的河流:萊茵河、羅納河和因河均發源於瑞士。植物資源瑞士的森林總面積達127.16萬公頃,覆蓋率為全國面積的32.4%。礦藏資源瑞士的礦產資源匱乏,僅有少量鹽礦、煤礦、鐵礦和錳礦。生產生活所需能源、工業原料主要依賴進口。

閱讀全文

與北京盧南污水處理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市污水排放地方標准 瀏覽:48
成都市污水排放收費標准 瀏覽:76
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安裝方式 瀏覽:223
上海凈水系統多少錢 瀏覽:540
無氨水蒸餾水 瀏覽:741
5歲女寶寶尿白色水垢狀 瀏覽:778
平涼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726
諸暨濾芯多少錢 瀏覽:944
華為空氣凈化器換了濾芯怎麼還顯示999 瀏覽:641
ao污水處理工藝360 瀏覽:332
飲水機的水自己漫出來怎麼辦 瀏覽:181
進水電磁閥並聯廢水比 瀏覽:335
超濾膜裡面的保護液是什麼 瀏覽:480
反滲透與超濾凈水器有什麼區別 瀏覽:889
污水管網覆土不夠 瀏覽:492
ab樹脂介紹 瀏覽:444
反滲透為什麼水溫高產水量高 瀏覽:635
純凈水是多少類 瀏覽:531
污水處理施工單位提供資料清單 瀏覽:622
三聚氰胺醇酸樹脂環評報告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