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控制林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功能區排污量
■嚴控用水總量
□超標暫停審批
《意見》要求,強化水資源統一規劃、調度和配置,制定完善全省現代水網建設總體規劃和區域水網建設規劃,依託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水資源調配骨幹工程,加快規劃建設以蓄水、調水、輸水和雨洪水資源化利用工程為重點,兼具供水、防洪、生態功能的現代水網體系,有效提升水資源配置效能。縣級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做好轄區內地表水、地下水、區域外調入水和污水處理再生水、淡化海水等各類水資源的統一調度配置。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凡需要取水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依法進行水資源論證。
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管理,從嚴控制新增取水審批,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這一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這一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新增取水建設項目在建成竣工並試運行期滿後,必須由取水審批機關對取水水源、取水設施、計量設施、節水設施、退水水量水質和去向以及對佔用的農業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設施的補償落實情況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發放取水許可證。
建立水行政許可稽查制度,依法加強取水許可審批的後續管理,在取水許可有效期內,取水法人、取水標的等發生變化的,要及時辦理變更手續並重新核發取水許可證;對取水許可有效期滿申請延續的,要嚴格按照區域水資源配置方案及用水定額標准重新核定其取水水源和許可水量,重新核發取水許可證。
■實行計劃管理
□全面提高效率
《意見》提出,強化用水計劃管理。要對所有自備水源的取用水戶和由公共管網供水的用水單位全部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嚴格監督用水計劃執行,促進用水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在上級下達的區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標內,依據取用水戶以往年份實際用水量、下一年度用水計劃申請、行業用水定額標准、水平衡測試結果等,制定下達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類取用水戶的年度取用水計劃。工業和服務業取用水計劃按年度制定,按月分解下達,按季度進行考核,對超計劃(定額)取用水的累進加價徵收水資源費。
加快節水技術改造,實行用水產品、用水效率標識管理,禁止生產和銷售不符合節水強制性標準的用水產品。加大農業節水力度,加強灌區節水改造,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加強工業節水技術改造,組織開展工業園區和企業取排水規范化整治,推廣園區串聯用水和企業中水回用、廢污水「零排放」等節水技術。積極開展城市生活和服務業節水,逐步淘汰公共建築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設施及產品,大力推廣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鼓勵並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再生水、中水、雨水、礦坑水、微鹹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同時,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責任,建立健全城鄉節約用水統一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制訂節水措施方案,保證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完善水功能區監督
□建立控制評價體系
《意見》強調,嚴格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各級政府要把限制排污總量作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減排工作的重要依據。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和納污總量控制評價體系,健全重要水功能區納污預警管理機制。加強入河湖排污口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新建、改建或者擴大入河排污口審查制度。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不得批准新建入河排污口,對已設置排污口的,由所在地縣級政府責令限期拆除。對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排總量的地區,限制審批入河湖排污口和建設項目新增取水。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退水水質超出水功能區水質保護目標的,不得審批入河排污口。
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和水系生態保護,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組織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從事與水質保護無關的生產建設活動。強化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制定完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因地制宜開展備用水源建設。積極推進河湖水系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和濕地的保護。制定各級水系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建立相關技術標准和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重要河湖健康評估,建立健全水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
Ⅱ 廠區中水回用不能用的中水怎麼處理
看樣子你們那裡比較缺水了,一般處理達標部分回用後,直接就排放了,因為中水水質專一般達不到用屬於工業生產的要求,除非多級處理後。可考慮回用於衛生間用水、與市政部門聯系用於市政綠化用水(需求很大的)、附近工地施工用水。
Ⅲ 為什麼中水回用好處多
通常,我們把流入家庭的自來水稱為「上水」,把排放的污水稱為「下水回」,而經過污水凈化處答理的再生水則被稱為「中水」。在中國,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城市都出現水不夠用的情況;同時水體污染情況卻非常嚴重,全國僅有46%的天然水體水質達標。在這種水資源供給與需求矛盾非常尖銳的情況下,「中水」回用技術的使用,能有效開辟「第二水源」,大大減少對「上水」的消耗。以北京為例,2008年全年「中水」回用量達到6.2億立方米,提供的水量佔全年用水量的17%。
Ⅳ 中水回用處理前景 怎麼樣,發展潛力大不大
城市污來水或生活污水經處自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通常被稱為中水。中水回用則是將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後作為再生資源回用。
中水回用是節水和治污的有效雙贏辦法。應用在生活小區、建築小區、賓館、療養院、綜合樓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污水。處理後,中水可用於沖刷廁所、汽車、路途綠化、澆灌綠地及補償鍋爐用水。
Ⅳ 中水回用的建設費用和運行成本
這要看你們回用中水的水質情況,目前在中水處理中出水水質較好的是MBR工藝,投資建設費用約在2500元/立方米,運行成本在0.7元/立方米左右(具體要看各地的情況,比如電費,工人薪水).
Ⅵ 中水回用,如何提高產水量反滲透工藝太低。
你要說明一下水量,含鹽量及其他雜質成分,要求的回用標準是什麼,信息沒有別人怎麼回答啊,
Ⅶ 如何利用中水回用處理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格瑞水務為您解答:
中水回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對於解決城市缺水問題上面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中水回用的費用比較高,費用方面格瑞水務是比較合理的。
Ⅷ 為什麼「中水」回用好處多
節約能源,抄避免污染。
Ⅸ 中水回用技術應該如何選擇
1)生物處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包括好氧和內厭氧微生物處理,容一般以好氧處理較多。
(2)物理化學處理法:以混凝沉澱(氣浮)技術及活性炭吸附相結合為基本方式,與傳統的二級處理相比,提高了水質,但運行費用較高。
Ⅹ 生活中回收利用水
樓主說的問題就是中水利用的問題。
生活用水為例,用於烹飪、飲用的水約佔5% , 30%~50%不與人體直接接觸,可以由中水代替,在保持同樣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原有的自來水供水量可節省30%~50%。沖廁用水、綠化澆灌用水、空調冷卻水、地面沖洗水及車輛清洗等用水佔了生活用水中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合理使用中水,可以達到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減低費用的目的。加強中水回收利用是解 決一個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的經濟、快速的有效途徑。
中水是相對上水(給水)、下水(排水)而言的,它是指將污水經過適當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可回收利用的水。「中水」的用途十分廣泛:1、農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養殖、水產養殖;2、城市雜用水,包括綠化、沖廁、道路沖洗、建築施工、車輛沖洗、消防等;3、工業用水,包括冷卻、洗滌、鍋爐、工藝、產品用水;4、環境用水,包括娛樂景觀用水、觀賞性景觀用水、濕地環境用水;5、補充水源水,包括補充地表水、地下水。提高「中水」回用比率,可以大大降低自來水的用量,既減少對自然水體的取水量,有利於保持河流的徑流量,又可減少污水的產生、排放量和處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