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處理中,好氧池和厭氧池分別是什麼作用
在A2O處理中,好氧池和厭氧池的作用如下:
1、好氧池作用:
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
水中的NH3-N(氨氮)進行硝化反應生成硝酸根,同時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供給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從水中吸收磷,磷進入細胞組織,富集在微生物內,經沉澱分離後以富磷污泥的形式從系統中排出。
2、厭氧池的作用:
池中的反硝化細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機物為碳源,將好氧池內通過內循環迴流進來的硝酸根還原為N2而釋放。
(1)污水處理兼氧池擴展閱讀:
好氧池和厭氧池水處理工藝的優缺點:
1、優點:
(1)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微生物菌群種類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時脫氮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他工藝。
(3)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4)污泥沉降性較好。
2、缺點:
(1)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因此除磷主要通過排泥;由於污泥增長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因此除磷效果難再提高,當P/BOD值高時更是如此。
(2)脫氮效果也難再進一步提高,內循環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
(3)進入沉澱池的處理水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生厭氧狀態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氧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循環混合液對缺氧反應器的干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2O
❷ 污水處理的MBR工藝
MBR的英文全稱是Membrane Bio-Reactor,翻譯過來就是膜生物反應器
沒有接觸過的同學光聽名字肯定覺專得很抽象,但屬實際上其實很簡單,大家可以這么理解
MBR相對於傳統活性污泥法最大的改變就是去掉了二沉池加入了膜池。
簡單來說二沉池就是靠重力作用把泥和水分開,在這個環節里可能出現各種突發狀況,
比如污泥上浮池面有黑色塊狀污泥渣、泡沫等令無數環保人頭疼,
而MBR工藝中用到的膜和傳統二沉池的作用相同,就是進行固液分離,膜的好處就在於分離的更徹底。
❸ 水處理中,好氧池和厭氧池分別是什麼作用
1、好氧池的作用: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好,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
2、厭氧池的作用: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甲烷化階段。
3、好氧池和厭氧池的區別:好氧池就是通過曝氣等措施維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適宜好氧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處理水中污染物質的構築物。厭氧池就是不做曝氣,污染物濃度高,因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體內幾乎無溶解氧,適宜厭氧微生物活動從而處理水中污染物的構築物。
(3)污水處理兼氧池擴展閱讀:
污水與迴流污泥先進入厭氧池(DO<0.2mg/L)完全混合,經一定時間(1~2h)的厭氧分解,去除部分BOD,使部分含氮化合物轉化成N2(反硝化作用)而釋放,迴流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釋放出磷,滿足細菌對磷的需求。
然後污水流入缺氧池(DO<=0.5mg/L),池中的反硝化細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機物為碳源,將好氧池內通過內循環迴流進來的硝酸根還原為N2而釋放。
接下來污水流入好氧池(DO,2-4mg/L),水中的NH3-N(氨氮)進行硝化反應生成硝酸根,同時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供給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從水中吸收磷,磷進入細胞組織,富集在微生物內,經沉澱分離後以富磷污泥的形式從系統中排出。
網路-A20
網路-好氧處理
網路-厭氧污水處理
❹ 污水處理中的酸化池,兼氧池,好氧池都使用了爆氣,污水互相循環,會不會使各個池作用發生變化。
酸化池是水解酸化段反應主要是水解大分子有機物,
厭氧池主要靠厭氧菌來降低廢水中的COD和BOD,由於厭氧出水中COD含量還比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所以後面一般接好氧處理,
因為好氧處理可以進一步將不高的污水中COD 進一步降低,好氧池是通過好氧微生物來降低廢水中的污染物質,二沉池是用於固液分離,以得到清澈的排放水,這些你可以找一些污水處理的書看一下,都是最基本的知識 ,基本上所有的基礎書都有介紹。
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最佳,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甲烷化階段。
水解酸化的產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機物,使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顯著提高,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首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例如天然膠聯劑(主要為澱粉類),首先被轉化為多糖,再水解為單糖。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成纖維二糖與葡萄糖。半纖維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單糖。
水解過程較緩慢,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在酸化這一階段,上述第一階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菌體外,主要包括揮發性有機酸(VFA)、乳醇、醇類等,接著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等。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發酵細菌和產乙酸菌完成的,他們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機酸。
❺ 污水處理廠兼氧池和厭氧池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解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厭氧池來出水混濁是什麼原因?
①厭氧自池污泥負荷過高
②初沉池出水懸浮物多
③厭氧池污泥濃度過高
④厭氧池營養料不均衡
⑤厭氧池進水水溫過高
Part2
厭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①厭氧池污泥濃度不足(向厭氧池回生化泥)
②厭氧池進入大量物化污泥(無機物佔多數)
③厭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
④水溫超過厭氧微生物適應的范圍(超過40℃)
⑤進水pH超過10.5或者低於6.5
⑥厭氧池停留時間過短難以到達厭氧水解狀態(設計問題)
⑦進入有毒物質
Part3
沖出水懸浮物多如何解決?
①控制好初沉池物化污泥進入厭氧池(必須)
②在厭氧池頂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議排厭氧底部污泥)
③向厭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鋁
④減少進水量或者排放厭氧池底部污泥
❻ 污水處理中,兼氧池的水質顏色變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處理的是農葯廠的工業廢水。有深到淺的顏色變化。
從厭氧的黑色到好氧的土黃色肯定有一個過程,顏色相對會有所變化
❼ 污水處理中兼氧池和缺氧池有什麼區別
污水處理一般講,好氧,缺氧,厭氧。好氧池裡面是好氧微生物,就是曝氣氧氣充版足,厭氧池(又名權水解酸化池)裡面是厭氧微生物,就是完全沒有氧氣,缺氧池內生活的是兼氧微生物,溶解氧一般控制在0.2mg/L左右,一般也說兼氧池。
❽ 污水處理系統兼氧池為什麼有大量污泥產生
菌類繁殖唄,夏天正是污泥瘋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