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豬場廢水怎麼處理
根據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人們環保節能意識的加強,現在,養豬場建沼氣池和生化池處理糞尿,但是進沼氣池的糞類物料都未經固液分離,實際使用證明這樣直接的沼氣培養效果不甚理想。因為,未經處理的糞尿水進入沼氣池,大大增加了沼氣池單位容積的有機負荷量,因此沼氣池的容積要增加很多。由於長期使用沼氣池,發酵後留下大量殘渣,使沼氣池堵塞,容量減小而造成沼氣池不能使用,而清洗池即耗力又極不安全,同時增加開支費用。如果直接銷售鮮豬糞又很難運輸。因此,我們發現應該對豬糞前進行固液分離措施,既可解決豬糞在沼氣池的沉澱問題,極大增強沼氣池的處理能力,又可大大減小沼氣池、生化池的建設面積。節省環保處理的建設投資和土地使用面積,分離出的豬糞還可直接作為果樹、林木施肥和作為有機肥的原料。賣給有機肥廠做為有機肥原料或自做有機肥,做到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此固液分離機可廣泛做為豬、牛、馬及各類集約化養殖場對動物糞便、酒糟、葯渣、澱粉渣、醬渣、屠宰廠等高濃度有機污水的渣液分離。經濟性:該系列自動化程度高,耗電量小,價格低。操作方便只需按啟動停止按鈕進行操作。實用性:該系列機渣液分離速度快,經分離後的糞渣含水量在30-40%之間,出渣量及含水量可調整,可適用不同成份的飼料(如草及精飼料),便於運輸,其固粒物很適合作為魚飼料和有機肥的原料等。
⑵ 養豬場污水處理方法
養豬業是我國農抄業中的重要產業。科學發展的企業需要關注食品的安全問題及環保問題,養豬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是環保重要指標之一。
水質分析:養豬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懸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質和水量受到生產工藝季節及產品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水質的不穩定。廢水處理工藝(通常指生化處理)往往出水的各項指標也不穩定。
養豬廢水處理的指標主要有:氨氮、總磷、cod、色度、SS(懸浮物)。稍大的養豬企業對廢水的處理工藝通常回採用生化處理工藝,但是生化工藝對氨氮的去除效率卻始終不太理想。
希潔工程師觀點:
1對於水量大的企業來說生化處理工藝是有必的,養豬廢水原水的氨氮、cod濃度通常比較高,生化處理的經濟性和可行性都較高
2對於原有的生化工藝出水氨氮卻仍不達標的企業,若氨氮出水濃度不高(建議濃度在300以下)的客戶可選擇使用氨氮去除劑,無需添加其他設備、操作簡單、效率高
3對於中高濃度(濃度在500ppm-1000ppm0)水量又不大的客戶建議購買設備處理或者前期使用常規葯劑進行預處理。
⑶ 國家對養豬水污染有那些規定
豬業污染已成為突出的環境問題,地下水和地面水體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由此引發了不少污染糾紛。國土環境資源廳日前發出《關於加強養豬場污染防治有關問題的通知》,就養豬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具體意見,要求各市、縣督促各養豬業主按要求對豬場進行整改和治理。
相當部分養豬場目前大多採用水法清糞處理工藝,直接用自來水沖洗糞便,導致COD(有機耗氧量)、氨氮、總磷等濃度偏高。環保部門要求養豬場要採用干法清糞工藝,採取有效措施將糞及時、單獨清出,不可與尿、污水混合排出,並將產生的糞渣及時運至貯存或處理場所,實現日產日清。採用水沖糞、水泡糞濕法工藝的養豬場,要限期改為干法清糞工藝。
目前,大部分養豬場未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無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相當部分養豬場污水僅進行簡單處理便外排或用於農灌,對造成部分地表水體污染。
環保部門要求現有的養豬場須完善污水處理系統,養豬過程產生的污水應堅持種養結合的原則,經厭氧等無害化處理後盡量充分還田,氧化塘應採取防滲漏、防溢流措施,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
因養豬糞肥含有蛔蟲卵和糞大腸菌群數,環保部門要求,採取土地利用方式處理糞便的,糞便須經過無害化處理,符合《糞便無害化衛生標准》後才能利用。同時,要充分考慮作物生長的需要,其用量不能超過作物當年生長所需要養分的需求量。禁止未經處理的糞便直接施入農田。對沒有充足土地消納利用糞肥的大中型養豬場和養殖小區,應建立集中處理糞便的有機肥廠或處理(置)機制,防止糞便隨意丟棄污染環境。
⑷ 養豬場廢水處理
建造一個沼渣、沼液自動分離沼氣池、沼液回沖豬舍是最好的方法、可以使養豬場不產生一口污水、而且還沒有運行費用、祈禱豬捨生物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