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雨水回用的優點缺點

雨水回用的優點缺點

發布時間:2021-11-15 09:17:19

Ⅰ 根據國內外雨水收集使用案例,分析優缺點

雨水收集和利用並非是新鮮事,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修建池塘攔蓄雨水用於生活的記錄,而西北地區水窖的修築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國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記錄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約20年時間里發展起來。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環境與生態 問題 也同步擴展。為了解決缺水、環境、生態等一聯串的矛盾,人們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這一課題正好是解決了缺水、環境、生態這一聯串的問題。國外對這一課題的研究起步較早,國內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較早的首推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問題上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原因是上海盡管水的質量不好但並不缺水。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決的並不僅僅是水的問題,它還可以減輕諸如上海地區日顯巨大的自來水的供水壓力、路面積水等問題。對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問題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很多城市和地區的自來水供應已難以同步跟上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城市的澆灌綠化、沖洗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車等新興的用水行業又進一步加重了自來水供應的負擔。可是每年的暴雨季節,泛濫的雨水又給城市排水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決了這一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兩大難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的好處,我們可以把收集來的雨水用於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車、沖洗廁所。當然澆灌綠化、沖洗馬路、消防滅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還可以減少城市街道雨水徑流量,減輕城市排水的壓力,同時有效降低雨污合流,減輕污水處理的壓力。有此可見,我們有必要把雨水收集起來並加以利用。一個地區能不能實現雨水的收集利用?要進行收集雨水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要對該地區的雨量進行統計。雨水是否充沛,是我們能不能收集雨水的一個先決條件。其次要考慮,到那裡去收集雨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屋頂是一個最好雨水收集點,馬路、廣場、操場、綠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由此可見,一個地區有足夠的雨水,有足夠的雨水收集場所,收集雨水才是可行的。國外已有許多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範例。日本最早實施"雨水利用"工程。東京都墨田區把降到各家屋頂的雨水通過導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後用於沖廁所、澆庭園和洗車等。這項和居民合作來普及雨水利用的工程,獲得了國際環境自治團休協商會的第一屆環境獎。目前,越來越多的日本地方政府響應在首都中心建立"微型水庫"的號召,對些項費用提供補助,已先後在國技館、日本電視台和上智大學圖書館等1000多個場所建立了微型水庫。這對防止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積水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德國Ludwigshafen已經運行十年的公共汽車洗車工程利用1000㎡屋面雨水作為主要的沖洗水源;法蘭克福Possmann蘋果軋汁廠將綠色屋面雨水作為冷卻循環水源等等特別是1992年建於柏林市的某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將160棟建築物的屋頂雨水通過收集系統進入三個容積為650立方米的貯水池中,主要用於澆灌,將溢流雨水和綠地、步行道匯集的雨水進入一個仿 自然 水道,水道用砂和碎石鋪設,並種有多種植物。之後進入一個面積為1000㎡、容積為1500立方米的水塘(最大深度3m)。水塘中以蘆葦為主的多種水生植物,同時利用太陽能和風能使雨水在水道和水塘間循環,連續凈化,保持水塘內水清見底,形成植物魚類等生物共存的生態系統。遇暴雨時多餘的水通過滲透系統回灌地下,整個小區基本實現雨水零排放。 柏林Potsdamer廣場Daimlerchrysler區域城市水體工程也是雨水生態系統成功範例。該區域年產雨水徑流量2.3萬立方米。採取的主要措施:建有綠色屋頂4ha;雨水貯存池3500立方米,主要用於沖廁和澆灌綠地(包括屋頂花園);建有人工湖12ha,人工濕地1900㎡,雨水先收集進入貯存池,在貯存池中,較大顆粒的污染物經沉澱去除,然後用泵將水送至人工濕地和人工水體。通過水體基層、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進一步凈化雨水。此外,還建有自動控制系統,對磷、氮等主要水質指標進行連續監測和控制。使該水系統達到一種良性循環,野鴨、水鳥、魚類等動植物依水棲息,使建築、生物、水等元素達到 自然 的和諧與統一。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個集水面,再配一套輸水管,最後是蓄水池。收集雨水的系統並不復雜,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輸水管。就 目前 的條件而言,收集屋頂的雨水,集水面也有,輸水管也有,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並不是一件很復雜的事,只要在每棟房前的花園或綠地底下建一個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掃池底垃圾的口,頂上復蓋土並種上綠化。這樣的蓄水池還可以和人防建築相結合,一方面滿足了人防的建設指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條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資渠道。高速公路同樣也是一個收集利用雨水的好場所。只要在高速公路的邊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建一蓄水池,再把各個蓄水池串聯起來,把一個個分散的小蓄水池變成一個統一的蓄水系統,結合高速公路的綠化帶的用水,這樣就可以方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用以上方法 收集來的雨水並非是純凈的水。雨水水質控制是現代城市雨水利用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 雨水質量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由於大氣的污染,直接由降水帶來的污染物。城市的大氣污染日趨嚴重,致使雨水水質下降,不少城市出現酸雨。從部分城市降雨水質 分析 結果看,天然雨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濃度相對較低。其次是屋面材料的影響和在非降雨期屋面上積累的大氣沉降物。路面雨水徑流水質和影響因素相對其他方面的污染要復雜的多。路面材料、汽車排泄物,生活垃圾、裸露或植被地帶沖出的泥沙等等,其成分復雜,隨機性很大。主要污染成分有COD、SS、油類、表面活性劑、重金屬及其它無機鹽類。COD、SS均可能高達數千毫克/升。為了有效控制雨水的水質,我們就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如;路面雨水截污裝置、初期雨水棄流裝置等等。為了控制路面帶來的樹葉、垃圾、油類和懸浮固體等污染物,可以在雨水口和雨水井設置截污掛籃和專用編織袋等,或設計專門的浮渣隔離、沉澱截污井。也可設計綠地緩沖帶來截留凈化路面徑流污染物,但必須考慮對地下水的潛在威脅,限用於污染較輕的徑流,如生活小區、公園的路面雨水。設計特殊裝置分離污染較重的初期徑流,保護後續滲透設施和收集利用系統的正常運行。除了上述源頭控制措施外,還可以在徑流的輸送途中或終端採用雨水滯留沉澱、過濾、吸附、穩定塘及人工濕地等處理技術。需要注意雨水的水質特性,如顆粒分布與沉澱性能、水質與流量的變化、污染物種類和含量等。我國對城市雨水水質特性和相應的處理技術的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沒有相應的技術規范和要求。隨著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推廣和城市非點源污染控制的開展,雨水的凈化處理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現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選擇雨水利用系統方案時,要特別注意地域及現場各種條件的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由於項目間各種因素和條件的不同,宜採用的方案也可能完全不同,切勿生搬硬套。規劃設計要根據現場的氣候及降雨、水文地質、水環境、水資源、雨水水質、給水排水系統、建築、園林道路、地形地貌、高程、水景、地下構築物和總體規劃等各種條件,充分考慮收集利用和各種滲透設施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通過水量平衡、水力計算和技術經濟分析來確定方案,力求最佳效果。有關情況還可參見 http://www.huiyi.shejis.com/shui/2010/1029/index.htm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Ⅱ 雨水收集的好處、優點是什麼

一:雨水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將雨水收集、利用或回灌地下,可減輕城市的防洪排澇壓力,防止城市因排澇設施不完善導致的城市雨水排泄不暢和洪澇等災害的發生;削減雨季峰流量維持河川的水量,增加水分的蒸發,從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抑制環境惡化,減少或避免馬路及庭院的積水,改善小區水環境,從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二: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雨水可作日常用水,用於沖廁、洗衣物、澆灌花草等,所以生活用水不必再用常規飲用水。再者由於雨水的鈣鹽含量低,屬軟水,也可作冷卻水。雨水也適用於工業,可用來清洗機器、車間清洗等,減少工業上自來水的用量。還可作市政用水,用於道路清洗、澆灌城市綠化等。


三:補充地下水。


地下水大部分都是利用雨水、自來水或中水作為補充,其中後兩種方法造價相比於雨水來說偏高,而且中水補充還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則是最經濟的方法。


四:雨水減輕城市防洪、排水系統壓力。


多單元的雨水利用,可以蓄到大雨的前中期水量,還能起到洪水錯峰的作用,從總量上減少排入市政管網和河湖的雨水量。
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可循環利用,使雨水更加資源化,促進雨水利用的快速發展,我們要更多借鑒國內外雨水利用的成功案例,借鑒他們的經驗,從開發資源、生態補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考慮加以重視,給予相應的政策法規的支持,

因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制定相應的雨水利用條例和法規,把雨水利用納入城市建設整體規劃當中;二是強化管理模式並設立專項基金;三是加強雨水利用的科研推廣與產業一體化;四是建立有助於雨水入滲措施與合理高效的雨水集蓄系統。

Ⅲ 雨水回收利用的好處有哪些

好處:補給城市地下水、緩解地面沉降、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增進城市綠化、防治版雨洪災害,權還能減輕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的負
荷、減輕防汛壓力、減少雨水徑流污染,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種人工與自然水體、沼澤、濕地,調節氣候、遏制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從經濟社會意義來
看,可以有效增加城市水資源供給,緩解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局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節省市政和居民用水開支。
我國作為一個缺水國家,缺水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因素,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課題。
雨水收集首選沃而潤

Ⅳ 什麼是雨水回用

雨水的一種用途。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

Ⅳ 雨水外排水和內排水各有什麼優缺點

外排水優點:不佔用室內空間、不影響室內的美觀及生活環境、構造簡單。
缺點: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築外觀、易造成滲漏。
內排水優點:常用於多跨工業廠房,及屋面設天溝有困難的殼形屋面、鋸齒形屋面、有天窗的
廠房;建築立面要求高的高層建築中維修方便、安全;不影響室外美觀;寒冷地區不會
使水落管冰凍堵塞。
缺點:佔用室內空間、下雨天影響室內生活環境。

Ⅵ 請問關於雨水收集回用的意義及展望

雨水的收集回用為小區生活雜用水提供了新的供水途徑,緩解了目前用水緊張的現狀,減輕了城市雨水排水的壓力;雨水的收集回用減少了路面積水,方便了行人,避免了暴雨時雨水積蓄對環境的破壞,減少了污染;雨水的收集回用相比城市自來水的價格,雖然前期投資比較大,但是從長遠來看,雨水的利用節約了傳統的雨水排放中統一收集、處理以及長距離管道輸送的投資。可見,雨水的收集回用使環境、社會以及經濟效益和諧統一,意義重大。


近年來,隨著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人們對雨水的再利用逐步重視起來。但是,達到全國范圍內居住小區雨水收集回用系統真正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還有很大的差距,經濟及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導致絕大多數小區並沒有實現對雨水的二次利用。對此,還需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深入研究:第一,應加大對雨水收集利用的科研力度,為雨水的回用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第二,強化人們的節水觀念,加大對雨水收集回用的宣傳教育;第三,由於我國對雨水的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所以政府應進行宏觀調控,出台相關的配套政策,並給予一定的財政資助,進一步推進雨水二次利用的發展和實施,以促進人和水的和諧發展。

Ⅶ 國內外雨水使用收集案例分析其優缺點(給排水)

雨水收集和利用並非是新鮮事,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修建池塘攔蓄雨水用於生活的記錄,而西北地區水窖的修築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國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記錄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約20年時間里發展起來。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環境與生態 問題 也同步擴展。為了解決缺水、環境、生態等一聯串的矛盾,人們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這一課題正好是解決了缺水、環境、生態這一聯串的問題。國外對這一課題的研究起步較早,國內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較早的首推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問題上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原因是上海盡管水的質量不好但並不缺水。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決的並不僅僅是水的問題,它還可以減輕諸如上海地區日顯巨大的自來水的供水壓力、路面積水等問題。對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問題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很多城市和地區的自來水供應已難以同步跟上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城市的澆灌綠化、沖洗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車等新興的用水行業又進一步加重了自來水供應的負擔。可是每年的暴雨季節,泛濫的雨水又給城市排水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決了這一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兩大難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的好處,我們可以把收集來的雨水用於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車、沖洗廁所。當然澆灌綠化、沖洗馬路、消防滅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還可以減少城市街道雨水徑流量,減輕城市排水的壓力,同時有效降低雨污合流,減輕污水處理的壓力。有此可見,我們有必要把雨水收集起來並加以利用。一個地區能不能實現雨水的收集利用?要進行收集雨水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要對該地區的雨量進行統計。雨水是否充沛,是我們能不能收集雨水的一個先決條件。其次要考慮,到那裡去收集雨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屋頂是一個最好雨水收集點,馬路、廣場、操場、綠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由此可見,一個地區有足夠的雨水,有足夠的雨水收集場所,收集雨水才是可行的。國外已有許多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範例。日本最早實施"雨水利用"工程。東京都墨田區把降到各家屋頂的雨水通過導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後用於沖廁所、澆庭園和洗車等。這項和居民合作來普及雨水利用的工程,獲得了國際環境自治團休協商會的第一屆環境獎。目前,越來越多的日本地方政府響應在首都中心建立"微型水庫"的號召,對些項費用提供補助,已先後在國技館、日本電視台和上智大學圖書館等1000多個場所建立了微型水庫。這對防止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積水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德國Ludwigshafen已經運行十年的公共汽車洗車工程利用1000㎡屋面雨水作為主要的沖洗水源;法蘭克福Possmann蘋果軋汁廠將綠色屋面雨水作為冷卻循環水源等等特別是1992年建於柏林市的某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將160棟建築物的屋頂雨水通過收集系統進入三個容積為650立方米的貯水池中,主要用於澆灌,將溢流雨水和綠地、步行道匯集的雨水進入一個仿 自然 水道,水道用砂和碎石鋪設,並種有多種植物。之後進入一個面積為1000㎡、容積為1500立方米的水塘(最大深度3m)。水塘中以蘆葦為主的多種水生植物,同時利用太陽能和風能使雨水在水道和水塘間循環,連續凈化,保持水塘內水清見底,形成植物魚類等生物共存的生態系統。遇暴雨時多餘的水通過滲透系統回灌地下,整個小區基本實現雨水零排放。 柏林Potsdamer廣場Daimlerchrysler區域城市水體工程也是雨水生態系統成功範例。該區域年產雨水徑流量2.3萬立方米。採取的主要措施:建有綠色屋頂4ha;雨水貯存池3500立方米,主要用於沖廁和澆灌綠地(包括屋頂花園);建有人工湖12ha,人工濕地1900㎡,雨水先收集進入貯存池,在貯存池中,較大顆粒的污染物經沉澱去除,然後用泵將水送至人工濕地和人工水體。通過水體基層、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進一步凈化雨水。此外,還建有自動控制系統,對磷、氮等主要水質指標進行連續監測和控制。使該水系統達到一種良性循環,野鴨、水鳥、魚類等動植物依水棲息,使建築、生物、水等元素達到 自然 的和諧與統一。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個集水面,再配一套輸水管,最後是蓄水池。收集雨水的系統並不復雜,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輸水管。就 目前 的條件而言,收集屋頂的雨水,集水面也有,輸水管也有,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並不是一件很復雜的事,只要在每棟房前的花園或綠地底下建一個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掃池底垃圾的口,頂上復蓋土並種上綠化。這樣的蓄水池還可以和人防建築相結合,一方面滿足了人防的建設指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條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資渠道。高速公路同樣也是一個收集利用雨水的好場所。只要在高速公路的邊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建一蓄水池,再把各個蓄水池串聯起來,把一個個分散的小蓄水池變成一個統一的蓄水系統,結合高速公路的綠化帶的用水,這樣就可以方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用以上方法 收集來的雨水並非是純凈的水。雨水水質控制是現代城市雨水利用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 雨水質量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由於大氣的污染,直接由降水帶來的污染物。城市的大氣污染日趨嚴重,致使雨水水質下降,不少城市出現酸雨。從部分城市降雨水質 分析 結果看,天然雨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濃度相對較低。其次是屋面材料的影響和在非降雨期屋面上積累的大氣沉降物。路面雨水徑流水質和影響因素相對其他方面的污染要復雜的多。路面材料、汽車排泄物,生活垃圾、裸露或植被地帶沖出的泥沙等等,其成分復雜,隨機性很大。主要污染成分有COD、SS、油類、表面活性劑、重金屬及其它無機鹽類。COD、SS均可能高達數千毫克/升。為了有效控制雨水的水質,我們就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如;路面雨水截污裝置、初期雨水棄流裝置等等。為了控制路面帶來的樹葉、垃圾、油類和懸浮固體等污染物,可以在雨水口和雨水井設置截污掛籃和專用編織袋等,或設計專門的浮渣隔離、沉澱截污井。也可設計綠地緩沖帶來截留凈化路面徑流污染物,但必須考慮對地下水的潛在威脅,限用於污染較輕的徑流,如生活小區、公園的路面雨水。設計特殊裝置分離污染較重的初期徑流,保護後續滲透設施和收集利用系統的正常運行。除了上述源頭控制措施外,還可以在徑流的輸送途中或終端採用雨水滯留沉澱、過濾、吸附、穩定塘及人工濕地等處理技術。需要注意雨水的水質特性,如顆粒分布與沉澱性能、水質與流量的變化、污染物種類和含量等。我國對城市雨水水質特性和相應的處理技術的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沒有相應的技術規范和要求。隨著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推廣和城市非點源污染控制的開展,雨水的凈化處理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現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選擇雨水利用系統方案時,要特別注意地域及現場各種條件的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由於項目間各種因素和條件的不同,宜採用的方案也可能完全不同,切勿生搬硬套。規劃設計要根據現場的氣候及降雨、水文地質、水環境、水資源、雨水水質、給水排水系統、建築、園林道路、地形地貌、高程、水景、地下構築物和總體規劃等各種條件,充分考慮收集利用和各種滲透設施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通過水量平衡、水力計算和技術經濟分析來確定方案,力求最佳效果。

Ⅷ 雨水再利用的好處有哪些啊

我國是全世界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之一,我市是全國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城市之一,全市回人均佔有答水資源量313立方米,畝均佔有量306立方米,分別為全國平均值的12%和15%,遠低於世界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標准。我們在為城市淡水資源緊缺絞盡腦汁、大興引水工程的時候,豐富的雨水資源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而白白流走。「留住雨水」和利用雨水對於緩解城市淡水緊缺的壓力,保護和恢復水環境,修補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不可忽視。
所以可以緩解用水壓力也節約了水資源,也減少地下水的抽取量,也可以讓我們從小就意思到節約用水,節約是一種美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做雨水再利用的話,可以參考下面資料,上海高村是專業做雨水的再利用的。

Ⅸ 雨水收集利用有哪些好處

一:雨水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將雨水收集、利用或回灌地下,可減輕城市的防洪排澇壓力,防止城市因排澇設施不完善導致的城市雨水排泄不暢和洪澇等災害的發生;削減雨季峰流量維持河川的水量,增加水分的蒸發,從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抑制環境惡化,減少或避免馬路及庭院的積水,改善小區水環境,從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二: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雨水可作日常用水,用於沖廁、洗衣物、澆灌花草等,所以生活用水不必再用常規飲用水。再者由於雨水的鈣鹽含量低,屬軟水,也可作冷卻水。雨水也適用於工業,可用來清洗機器、車間清洗等,減少工業上自來水的用量。還可作市政用水,用於道路清洗、澆灌城市綠化等。
三:補充地下水。
地下水大部分都是利用雨水、自來水或中水作為補充,其中後兩種方法造價相比於雨水來說偏高,而且中水補充還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則是最經濟的方法。
四:雨水減輕城市防洪、排水系統壓力。
多單元的雨水利用,可以蓄到大雨的前中期水量,還能起到洪水錯峰的作用,從總量上減少排入市政管網和河湖的雨水量。
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可循環利用,使雨水更加資源化,促進雨水利用的快速發展,我們要更多借鑒國內外雨水利用的成功案例,借鑒他們的經驗,從開發資源、生態補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考慮加以重視,給予相應的政策法規的支持,因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制定相應的雨水利用條例和法規,把雨水利用納入城市建設整體規劃當中;二是強化管理模式並設立專項基金;三是加強雨水利用的科研推廣與產業一體化;四是建立有助於雨水入滲措施與合理高效的雨水集蓄系統。

Ⅹ 你對雨水回用的看法是什麼有什麼經驗

當然支持啊
不過是個外行啦,只注意到最近有一種滲漏便道磚,很好。下了雨水會滲入地下

閱讀全文

與雨水回用的優點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離子交換水製作 瀏覽:942
工業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287
硅磷晶除水垢的水可以洗漱嗎 瀏覽:431
飲水機有渣怎麼回事 瀏覽:429
揚子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4
水溝的污水倒冒上來這是怎麼回事 瀏覽:372
什麼叫ro純水機 瀏覽:27
反滲透膜的污染及其化學清洗 瀏覽:274
飲水機換濾芯怎麼排氣 瀏覽:653
飲水機為什麼有雜質 瀏覽:528
維修污水井發生事故心得體會 瀏覽:562
污水泵故障怎麼回事 瀏覽:277
廣州怎麼使用純水機 瀏覽:922
超濾膜進水含油量 瀏覽:764
海南省城鄉污水處理現狀 瀏覽:30
ro膜一級2段什麼意思 瀏覽:86
純水機中間的水是什麼 瀏覽:38
蒸餾酒可以和啤酒一起喝嗎 瀏覽:345
污水消毒接觸時間怎麼計算 瀏覽:864
污水廠硝化作用是什麼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