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鍍廢水怎麼處理
電鍍廠(或車間)排放的廢水和廢液,如鍍件漂洗水、廢槽液、設備冷卻和地面沖洗水等,其水質隨生產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種廢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種有害成分,如氰化鍍鎘廢水中既含氰又含鎘。另外,一般的鍍液中常含有有機添加劑。
在電鍍和金屬加工行業的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拖泥帶水。通過金屬洗滌過程將污染物轉移到洗滌水中。酸洗工序是先將金屬(鋅或銅)浸入強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後將其浸入含有強鉻酸的光亮劑中,使其增光。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光亮劑等,其毒害程度較高,有些有毒物質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作用,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回收利用,以達到消除或減少電鍍廢水對環境的污染。
化學反應過程
將一種化學葯劑投入電鍍廢水中,使廢水中的污染物氧化,還原化學反應或產生混凝,再與水中分離,使廢水凈化後排放,達到排放標准。針對含污染物的廢水,可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進行處理。例如:在含氰廢水中投加氧化劑(氰化鍍銅、鎘、銀、合金等)(可選擇次氯酸鈉、漂白粉、漂白精、液氯等);在含鉻廢水中投加還原劑(可選擇亞硫酸氫鈉、水合肼、硫酸亞鐵等);在鹼性鋅酸鹽鍍鋅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可選擇亞硫酸氫鈉、水合肼、硫酸亞鐵等);在酸、鹼廢水中投加中和葯劑等。
通過沉澱、氣浮、過濾等固液分離措施,從廢水中分離出金屬氫氧化物,使廢水達到排放標准,分離出的污泥可根據其特性,進行綜合利用或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污染。化學方法處理電鍍廢水屬於傳統的處理方法,處理效果穩定,成本較低(約每米3分水處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處理後產生的污泥需妥善處置,對無回收利用價值的電鍍廢水,宜採用化學方法處理。
離子化交換法
電鍍廢水用離子交換法處理,需要根據水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通過陽樹脂交換去除,陰離子通過陰樹脂交換去除。經處理後的水為初級純水迴流到漂洗槽,樹脂再生後的再生液再迴流到鍍槽,實現了電鍍廢水的閉路循環系統,無外排廢水。當回收的金屬溶液濃度或純度達不到使用要求時,必須加入濃縮或凈化裝置,以確保回收的金屬廢液全部返回鍍槽中使用。
在電鍍含鉻廢水處理中,宜採用酸性陽柱與三陰柱串聯循環全飽和初級純水的基本工藝流程,以實現鉻酸回收與水循環利用。鍍鎳廠廢水採用雙陽柱串聯全飽和和一級純水循環的基本工藝流程為宜。硫酸鎳的回收與水的循環利用。對氰化鍍銅、銅錫合金廢水,宜採用除氰陰柱與除銅陽柱串聯的基本工藝流程,使鋼液中回收的氰化鈉、氰化鈉、水得到回收。碳酸鉀鍍鋅廢水宜採用雙陽柱串聯、全飽和和初純水循環的基本工藝流程,實現回收氯化鋅和水的循環。
電解法處理
含氰鍍銀、無氰鍍銀及酸性鍍銅廢水可採用電解法處理,在鍍銀生產線的一級漂洗槽旁設置回收利用的銀電解槽,採用無隔膜單極式電解槽,在電解過程中,廢水中的銀離子沉積在陰極,定期回收金屬銀。對含氰鍍銀廢水,在電解回收銀的同時,還進行了電解破氰,處理後的水返回一級漂洗池,最後一級漂洗池用流動水進行漂洗,漂洗水可直接排出。金屬銅也可通過同一工藝處理酸性鍍銅廢水。
本設備用於電解回收金屬,陰極材料一般可採用不銹鋼,陽極材料應採用不溶性陽極(如鈦鍍鋅、鈦鍍二氧化釕、石墨等),電解槽電源可採用直流電源或脈沖電源。近年來有學者通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電鍍廢水處理技術,按照統一的數學模型進行評價,綜合考慮技術、經濟、環境、資源、能源等多方面因素,使技術選擇的依據和方法具有科學性,是一種可取的方法。
本工藝是對電鍍廠廢鐵屑進行內部電解處理的工藝,主要是以活化後的工業廢鐵屑為原料對廢水進行凈化,當廢水與填料接觸後,會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化學反應及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還原、置換、共沉、絮凝、吸附等綜合作用,去除廢水中的各種金屬離子,使廢水得到凈化。
對化工、電解等行業需要使用的中轉儲存容器,一般選用耐酸鹼腐蝕材質的儲罐儲存和二次回收,電鍍廠污水廢液的儲存基本上採用PE聚乙烯塑料儲罐材料,經濟實用,儲存方便。
2. 存放苯乙烯的儲罐用什麼方法清洗
苯乙烯不能直接光照和暴於空氣中,因為光照會使苯乙烯聚合,回暴於空氣中會答逐漸發生聚合和氧化反應。
苯乙烯可燃,在特定條件下猛烈發生聚合。儲存和運輸中一般加入15ppm的TBC阻聚劑。TBC中文名:叔丁基鄰苯二酚
TBC的阻聚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溶解氧,故苯乙烯儲罐採用拱頂罐形式。環境溫度小於25℃,採取降溫措施,長期儲存採用泵打循環或內冷管。苯乙烯不能與橡膠、銅等物質接觸。苯乙烯與銅接觸會使苯乙烯變色。
丁二烯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鹵素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丁二烯無色氣體,有特殊氣味。稍溶於水,溶於乙醇、甲醇,易溶於丙酮、氯仿等。是製造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尼龍等的原料。製法主要有丁烷和丁烯脫氫,或由碳四餾分分離而得。特別刺激粘膜,易液化。臨界溫度161.8,臨界壓力4.26兆帕。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2.16~11.47%(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