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做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現在生產出來的產品帶淡黃色,請問能不能把這個黃色去掉或者變得很淡。
加進去一些藍紫色漿,一定要少加,比例合適的話,可以消除固化後的黃色,一定要用有機的顏料,酞菁藍或酞菁紫就可以了。
如果偏紅則考慮用綠色來消除就可以了,這可是技術秘密哦。
至於樹脂的固化工藝特性,如果用復配引發劑無法解決的話,就只好在合成的時候來調整了,比如調整酯化程度或酸值或者改變各物料的摩爾比,
很復雜的問題,涉及到核心的技術機密,只能是自己多多實驗啦。
❷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機理
常用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由線型不飽和樹脂和活性單體(一般是苯乙烯版)兩部分組成。兩者權都含有不飽和鍵,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加入過氧化物引發劑、加熱、受紫外線照射等),就能進行自由基共聚和反應。這種反應實在按照鏈引發、鍵增長和鏈終止的歷程進行的。
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熱量的放出,液體樹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終變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體。
根據需要在成型過程中可以加入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也可以不加增強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們通常所說的玻璃鋼,後者可以製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瑪瑙等製品或作為表面塗層使用。
(2)不飽和樹脂交聯反應變色擴展閱讀
使用配比:100份樹脂,加固化劑2~3份,促進劑1~2.5份。當溫度低需用加速劑時,加量為0.2~0.5%份。添加順序為:加速劑®促進劑®固化劑,並且每加一種時,都必須充分與樹脂混合均勻後,才可加入第二種。
注意事項:過氧化甲乙酮是潛在性爆炸物必須遠離火源、碰撞及避免陽光直射。儲藏在陰涼、通風處。但決不可與促進劑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會引起燃燒及爆炸。
❸ 什麼是不飽和樹脂,環氧樹脂,ABS,亞克力
不飽和樹脂:人類最早發現的樹脂是從樹上分泌物中提煉出來的脂狀物,如松香等,這是「脂」前有「樹」的原因。直到1906年第一次用人工合成了酚醛樹脂,才開辟了人工合成樹脂的新紀元。1942年美國橡膠公司首先投產不飽和聚酯樹脂,後來把未經加工的任何高聚物都稱作樹脂。但是早就與「樹」無關了。 樹脂又分為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兩大類。對於加熱熔化冷卻變固,而且可以反復進行的可熔的樹脂叫做熱塑性樹脂,對於加熱固化以後不再可逆,成為既不溶解,又不熔化的固體,叫做熱固性樹脂,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
環氧樹脂:環氧樹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除個別外,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環氧樹脂的分子結構是以分子鏈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為其特徵,環氧基團可以位於分子鏈的末端、中間或成環狀結構。由於分子結構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使它們可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高聚物。凡分子結構中含有環氧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統稱為環氧樹脂。固化後的環氧樹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它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表面具有優異的粘接強度,介電性能良好,變定收縮率小,製品尺寸穩定性好,硬度高,柔韌性較好,對鹼及大部分溶劑穩定 ,因而廣泛應用於國防、國民經濟各部門,作澆注、浸漬、層壓料、粘接劑、塗料等用途。
ABS樹脂是五大合成樹脂之一,其抗沖擊性、耐熱性、耐低溫性、耐化學葯品性及電氣性能優良,還具有易加工、製品尺寸穩定、表面光澤性好等特點,容易塗裝、著色,還可以進行表面噴鍍金屬、電鍍、焊接、熱壓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廣泛應用於機械、汽車、電子電器、儀器儀表、紡織和建築等工業領域,是一種用途極廣的熱塑性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1] ,簡稱ABS。ABS通常為淺黃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結晶性樹脂。ABS為使用最廣泛非通用塑料之一。
亞克力,又叫PMMA或亞加力,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學名稱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種開發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化學穩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觀優美,在建築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機玻璃產品通常可以分為澆注板、擠出板和模塑料。
❹ 不飽和聚酯樹脂變質的原因
不飽和聚酯樹脂變質的原因有:
1、不飽和聚酯樹脂酯化合成過程中,由於高溫引起的熱老化導致變質。
2、樹脂接觸紫外線而引起的,主要因素是樹脂中存在的苯環包括芳香族二元酸/酐和苯乙烯引入的苯環,原因是芳香族化合物在高溫時發生熱氧降解。
3、樹脂生產過程中,因裝置密封性不好等原因使原料接觸氧氣引起變質。不飽和聚酯樹脂,是由不飽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具有酯鍵和不飽和雙鍵的線型高分子化合物。
❺ 不飽和樹脂用什麼調色
不飽和樹脂調色時,必須考慮調色材料與不飽和樹脂的相容性。可以選用溶劑型射色精、超細染料粉或者不飽和樹脂專用色漿。
❻ 透明樹脂產品藍水加多了怎樣變回原來顏色
晚上好,如果說的是191不飽和樹脂中的藍紫色催化劑部份,由於環烷酸鈷和異辛酸鈷溶於鄰苯二甲酸酯後就是這種顏色,加多了多餘不反應的殘留在聚酯中是無法分解的。建議以後做樹脂手板時嚴格按照固定比例添加,有機鈷催化劑超過比例並不能明顯提高固化交聯速率同時還會增加成本浪費。
❼ 不飽和樹脂是什麼
主鏈中含有-CH匉CH-雙鍵的一種線型結構(見線型高分子)聚酯樹脂,能與烯類單體,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混合後,在引發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於常溫下聚合成不溶、不熔產物。不飽和聚酯的英文縮寫為UP。
聚合 最早的工業產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典型產品是由1,2-丙二醇、順丁烯二酸酐和鄰苯二甲酸酐縮聚先得到不飽和聚酯,再加入苯乙烯單體(使單體含量為18%~40%),在引發劑作用下,苯乙烯與不飽和聚酯中的雙鍵發生共聚交聯反應,從原來的可流動的粘稠液體變為不溶、不熔熱固性樹脂。由於交聯程度過高時樹脂會變脆,在合成中常加入飽和的二元酸來控制交聯程度。也可用己二酸代替鄰苯二甲酸酐,可得韌性較好的製品。不飽和二元酸也可用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等。二元醇最常用的是1,2-丙二醇,有時也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但用乙二醇時,製得的不飽和聚酯與苯乙烯的混溶性能很差,因此要與其他的二元醇混合使用,以降低聚酯的結晶性,改進其與苯乙烯的混溶性。共聚單體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得耐候性較好的聚酯製品。
具體過程是將1,2-丙二醇、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三者以1.1:0.67:0.33的摩爾比混合,在氮或二氧化碳的氣氛中,於 150~200℃
進行縮合聚合十幾小時,直到生成低酸值的聚酯(分子量為1000~2500)。冷卻至90℃左右,用含有對苯二酚阻聚劑(占樹脂總量的0.01%)的苯乙烯稀釋,其用量以摩爾計為不飽和酸的1.5~2.0倍。在室溫下可貯存數月到一年以上。
固化 有室溫固化和熱固化兩種:①室溫固化,向上述製得的不飽和聚酯溶液中分別加入引發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醯、環己酮過氧化物等)和促進劑(如N,N-二甲基苯胺、鈷鹽),使聚酯液在室溫下先形成凝膠,再進行固化。②熱固化,可以只加過氧化苯甲醯引發劑,加熱至100℃左右而固化。無論是室溫固化還是熱固化,其反應都是首先由引發劑分解產生的初級自由基引發苯乙烯聚合,形成低聚體的活性自由基,然後再連接到不飽和聚酯主鏈上的雙鍵上,進行共聚交聯反應。此外,也可用紫外線、電子束、γ射線等輻照固化。
應用 主要是製作玻璃鋼製品,用於造船、建築材料、運輸器材、化工設備等。非增強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用於塗料、裝飾鑄塑件、電器鑄塑、聚酯膩子和膠泥等。
❽ 不飽和聚酯樹脂與填料混合固化後,顏色變深,是怎麼引起的
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後顏色都會有點變深,因為液體與固體給人的視回覺感是不同的;
加入填料混合答後變深,可能與填料有關,可能填料本身顏色較深,可能填料水分較多或填料鹼性過高,也有可能是與固化劑和促進劑的質量有關系,要解決此問題要多方考慮,逐步排查。回答到此
❾ 196不飽和樹脂顏色是怎麼來的
由原材料及合成工藝決定。
原料含量多,合成時間長短,會造成顏色不一的。版
樹脂通常是權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樹脂是製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來制塗料(是塗料的主要成膜物質,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合成脂肪酸樹脂,該類樹脂於長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塗料業相對旺盛的地區,如長興化學、紐佩斯樹脂、三盈樹脂、帝斯曼先達樹脂等)、黏合劑、絕緣材料等,合成樹脂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於液體中雜質的分離和純化,有大孔吸附樹脂、離子交換樹脂、以及一些專用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