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超濾膜分離法

超濾膜分離法

發布時間:2020-12-29 03:09:16

『壹』 超濾膜分離技術是物理方法還是化學方法

超濾膜分離技術是屬於物理方法。膜分離技術就是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回合成的具有選擇性的高分答子薄膜,根據混合物的物理性質的不同用過篩的方法將其分離,或根據混合物的不同化學性質分離物質。物質通過分離膜的速度(溶解速度)取決於進入膜的速度和進入膜的表面擴散到另一表面的速度(擴散速度)。而溶解速度完全取決於被分離於膜材料之間化學性質的差異,擴散速度除化學性質外還與物質的分子量有關,速度越大,透過膜所需的時間越短,混合物中各組分透過膜的速度相差越大,則分離效率越高。

『貳』 什麼是超微膜分離過濾技術

膜分離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制備的、具有選擇透過性能的薄膜對雙組分或多組專分液體屬或氣體進行分離、分級、提純或富集的過程。
微濾技術 即微孔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在壓力差的推動下,原料液中的溶劑和小的溶質粒子透過膜,而大的粒子組分被膜截留,達到溶液的凈化目的。
超濾( UF)也是一個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EDI超濾膜分離主要是依據篩分原理 ,根據膜的截流分子量不同進行分離
。當液體混合物在一定壓力下流經膜表面時
,膜表面的微孔結構對物質進行選擇性分離,小分子透過膜得到超濾液,而大分子物質則被截留,使原液中大分子濃度逐漸提高得到濃縮液,從而實現大、小分子的分離、濃縮、凈化的目的。

『叄』 膜分離技術主要包含哪些

1、微濾:與常規過濾相比,微濾屬於精密過濾,它是截留溶液中的砂礫、專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屬隱孢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微濾操作有死端過濾和錯流(又稱切線流)過濾兩種形式。
2、超濾:超濾是在壓差推動力作用下進行的篩孔分離過程,它介於納濾和微濾之間,膜孔徑范圍在1nm~0.055m之間。最早使用的超濾膜是天然動物的臟器薄膜。
3、納濾:納濾膜分離在常溫下進行,無相變,無化學反應,不破壞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截留二價及高價離子和相對分子質量高於200的有機小分子,而使大部分一價無機鹽透過,可分離同類氨基酸和蛋白質,實現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有機物的分離,且成本比傳統工藝低,因而被廣泛應用於超純水的制備、食品、化工、醫葯、生化、環保、冶金等領域的各種濃縮和分離過程。

『肆』 膜分離的分離技術

第一、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利用大氣回壓力的作用,將答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顯著,能有效的對污水中的病原體進行處理。因此超濾膜分離技術在我國各項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第二、納濾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形成的納濾膜分離技術就是在保證無機鹽分離時不受電勢和化學梯度的影響,通過(實際壓力小於或等於1.5MPa)的作用將直徑大約為1納米的分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第三、液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後期才被廣泛應用的液膜分離技術,分為乳狀液膜和支撐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處理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第四、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原水在進入生物反應器與生物發生充分反應之後,利用循環泵,使水流經膜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時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應器,該技術是通過把膜件與生物反應器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去污技術。

『伍』 不同膜分離技術存在哪些不同的原理

在生物化工過程中常用的膜分離技術有微濾(MF)、超濾(UF)、反滲透(RO)、納濾(NF)、電滲析(ED)、液膜(LM)等。
微濾
微濾是以多孔細小的薄膜作為過濾的介質,以篩分原理為根據的薄膜過濾。在壓力作為推動力的作用下,溶劑、水、鹽類及大分子物質均能透過薄膜,而微細顆粒和超大分子等顆粒直徑大於膜孔徑的物質均被滯留下來,以達到分離的目的,進一步使溶液凈化。微濾是目前膜分離技術中應用最廣且經濟價值最大的技術,主要應用於生物化工中的制葯行業。
超濾
超濾是根據篩分原理,以一定的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操作。同微濾過程相比,超濾過程受膜表面孔的化學性質影響較大,在一定的壓力差下溶劑或小分子量的物質可以透過膜孔,而大分子物質及微細顆粒卻被截留,以達到分離目的。超濾膜通常為不對稱膜,膜孔徑的大小和膜表面的性質分別起著不同的截留作用。超濾主要應用於濃縮大分子溶液的凈化等.在生物化工過程中應用最廣。
反滲透
反滲透過程主要是根據溶液的溶解、擴散原理,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它與自然的滲透過程剛好相反。滲透和反滲透均是通過半透膜來完成的。在濃溶液一側,當施加壓力高於自然滲透壓力時,就會迫使溶液中溶劑反向透過膜層,流向稀溶液一側,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反滲透過程主要應用於低分子量組分的濃縮,如氨基酸濃縮(甘氨酸HGB
3075—79)、乙醇濃縮(GB 679-65)等。其滲透壓的大小與膜的種類無關,而與溶液的性質有關。
納濾
納濾也是根據吸附、擴散原理,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它除了有本身的工作原理外,還具有反滲透和超濾的工作原理。納濾又可以稱為低壓反滲透,是一種新型的膜分離技術,這種膜過程,拓寬了液相膜分離的應用,分離性能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其截斷分子量約為200~2000。納米膜屬於復合膜,允許一些無機鹽和某些溶劑透過膜。納濾過程所需壓力比反滲透低得多,具有節約動力的優點。它能截斷易透過超濾膜的那部分溶質,同時又可能被反滲透膜所截斷的溶質透過,其特有功能是反滲透和超濾無法取代的。納濾膜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pH
穩定性和對有機溶劑的穩定性,因此現已廣泛應用於各個工業領域,尤其是醫葯、生物化工行業的分離提純過程。納濾膜是現今最先進的膜分離技術。微濾、超濾、反滲透、納濾4種分離技術沒有太明顯的分界線,均是以壓力作為推動力,被截斷的溶質的直徑大小在某些范圍內相互重疊。
電滲析
電滲析是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在直流電作用下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把電解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從而實現溶液的淡化、精製或純化目的。
液膜
液膜是懸浮在液體中的一層乳液微粒,形成液相膜。依據溶解、擴散原理,通過這層液相膜可以將兩個組成不同而又互溶的溶液分開,並通過滲透的現象起到分離、提純的效果,它克服了固體膜存在的選擇性低和通量小的特點。液膜一般由溶劑、表面活性劑和添加劑構成。

『陸』 超濾膜分離能力評價指標是什麼

截留率,根據牛清蛋白透過超濾膜的比例,得出超濾膜平均孔徑大小。通量,在一定壓力下,自來水通過超濾膜的速度。衰減度,長時間運行超濾膜至通量穩定,得到實際產水量。

『柒』 污水凈化中應用的超濾膜技術指的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

A、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其選擇是由膜上的載體蛋白決定的,而超濾膜控制物質通過版是膜上的小孔直權徑控制的,A錯誤;
B、據題意可知,水體中的物質能否通過超濾膜取決於膜孔徑的大小,而不是載體蛋白,因此濾膜實質上是一種半透膜,B正確;
C、超濾膜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而這些小分子物質中仍有污染物,C錯誤;
D、氨氣、硫化氫等有刺激性臭味的小分子物質可以透過超濾膜,也不能除臭,D錯誤.
故選:B.

『捌』 請比較說明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四種常用膜分離技術的異同點

微濾microfiltration以壓力為驅動力,分離0.1-1微米的微粒的過程,簡稱為MF
超濾ultrafiltration以壓力差為動力,膜孔徑約0.001-0.2微米的物理篩分過程,簡稱為UF
1,微濾和超濾同屬於微孔膜范疇,微孔過濾是一種物理篩分過程,其功能在於截留分子量為幾百至幾百萬的物質,包括大分子有機物,微生物等,而不是以脫鹽為目的。
2,微孔膜的孔徑為一個范圍值:微濾在0.1-1微米,超濾為0.001-0.2微米
3,在學術領域,微濾膜的過濾精度一般用孔徑表示,而超濾的過濾精度一般用切割分子量來表示
4,微濾和超濾的過程均以壓力為驅動力,用於溶液體系中的物質分離。
5,膜的材料分為有機高分子和無機高分子材料。
納濾:nanofiltration以壓力為驅動力,用於脫除二價及二價以上的多價離子和分子量200以上有機物的膜分離過程,簡稱為NF
1, 納濾技術是繼反滲透後出現的一種新的分離技術,其分離機理基本和反滲透一致。
2, 納濾理論精度為0.001-0.005微米,略大於反滲透,因此所需工作壓力低於反滲透,早期被稱為「鬆散反滲透」
3, 納濾的作用在於去除二價及二價以上離子和分子量200以上的物質,對一價離子的去除率較低,其綜合脫鹽率低於反滲透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在膜的進水一側施加比溶液滲透壓高的外界壓力,只允許溶液中水和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其他物質不能透過而被截留在表面的過程,簡稱RO
1,反滲透的概念始於滲透現象,當把只允許水透過的高分子半透膜作為介質,兩側分別是鹽水和純水時,由於純水測水的濃度高於鹽水測的濃度,純水將向鹽水側擴散透過,這種濃度差異導致的遷移過程,就是滲透,他是自然界中在生物體內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2,反滲透是一種由人類創造力產生的非自然現象或一種水溶液分離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施加機械外壓,克服濃度差導致的逆向遷移的過程。
3, 反滲透僅適用於液相體系(水溶液體系)中溶質和溶劑的分離,在凈水器中運用較多。
4, 反滲透現象必須在外界壓力作用下發生,且壓力必須高於水溶液的滲透壓。

『玖』 超濾膜的分類方法

按超濾膜材料分類
天然膜:生物膜、天然物質改性或再生製成的膜分類
合成膜:無機膜、高分子聚合物膜
按膜的結構分類:
多孔膜:微孔介質、大孔膜
非多孔膜:無機膜、高分子聚合物膜
液膜:無固相支撐型又稱乳化液膜;有固相支撐型又稱固定膜、液膜
按膜的功能分類
分離功能膜:氣體分離膜、液體分離膜、離子交換膜、化學功能膜
能量轉化功能膜:濃差能量轉化膜、光能轉化膜、機械能轉化膜、分類轉化膜、導電膜
生物功能膜:探感膜、生物反應器、醫用膜
按膜的用途分類
氣-相系統用膜:伴有表面流動的分子流動、氣體擴散、聚合物膜解擴散流動、在溶劑化聚合物膜中擴散流動
氣-液系統用膜:大孔結構 (移去氣流中的霧沫夾帶或將氣體引相)、微孔結構製成超細孔過濾器)、聚合物(氣體擴散進入液體或從液體中移去某種氣體)
液-液系統用膜:氣體從一種 液相進入另一液相、溶質或溶劑從液相滲透到另一液相
氣-固系統用膜:用膜除去氣體中的顆粒
液-固系統用膜:大孔介質過濾淤漿、生物廢料處理、破乳
固-固系統用膜:基於顆粒大小的固體篩分
按膜的作用機理分類
吸附性膜:多孔膜(多孔石英玻璃、活性炭、硅膠等)、反應膜(膜有能與滲透過來的物質發生反應的物質)
擴散性膜: 聚合物膜擴散性的溶解流動)、金屬膜(原子狀態擴散)、玻璃膜(分子狀態的擴散)
離子交換膜:陽離子交換樹脂膜、陰離子交換樹脂膜
選擇滲透膜:滲透膜、反滲透膜、電滲析膜
非選擇性膜:加熱處理的微孔玻璃、過濾型的微孔膜

『拾』 什麼是超濾膜技術

超濾膜的技術:

超濾膜技術是以壓力差動力的一種半透膜,在過濾膜的技術上可以分為超濾膜過濾、微孔膜過濾和逆滲透膜過濾三類。這個是根據超濾膜所能截留的雜質或分子量的大小區分的,如果是椐據膜的孔徑大小區分的話,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反滲透膜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濾膜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或採用其他分離技術所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


1.超濾膜化學穩定性高,可耐高溫、耐酸、耐鹼,因此對進水水質要求不高,通用性強;

2.超濾膜技術原理簡單,容易實現自動化運轉,節約勞動力,且操作簡便、易於維護,運行安全穩定;

3.超濾膜技術屬於物理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並不需加任何化學葯劑,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水體出現二次污染的情況;

4.超濾膜技術效率高,處理水量大,尤其是對污染較小的城市飲用水處理方面,展現出高的應用效率。

超濾膜技術是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的效率高、能耗低、處理水量大等優勢在水處理過程中很有成效,隨著技術發展日益成熟,超濾膜技術不僅在工業污水處理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城市飲用水凈化領域也體現出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閱讀全文

與超濾膜分離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氣凈化器為什麼會有一股味道 瀏覽:366
缺氧污水泉怎麼發現 瀏覽:939
2013款英朗gt汽油濾芯什麼牌子的 瀏覽:145
為什麼要用蒸餾水清洗 瀏覽:853
小型生活污水凈化槽 瀏覽:768
中北鎮有污水處理廠嗎 瀏覽:862
家用凈水器怎麼換過濾芯視頻 瀏覽:472
超濾機和RO膜有啥區別 瀏覽:480
濾芯器漏機油是什麼回事怎樣修 瀏覽:740
蒸餾水可以煲開水嗎 瀏覽:793
魚缸放什麼棉花過濾 瀏覽:953
海水可以用蒸餾嗎 瀏覽:117
飲水機插一天多少電 瀏覽:427
管子里的水垢該怎麼洗 瀏覽:154
飲水機怎麼接加熱罐 瀏覽:596
廚房污水管怎麼截斷 瀏覽:738
餐飲廢水除油用什麼工藝 瀏覽:91
凈化器吸不出水怎麼辦 瀏覽:864
酒廠的污水處理池 瀏覽:160
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