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性能跟它合成時使用的原料沒有關系,提為什麼
不飽和聚酯樹脂,一般是由不飽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具有酯鍵和不飽和雙鍵的線型高分子化合物。
聚酯化縮聚反應是在190~220℃進行,直至達到預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縮反應結束後,趁熱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單體,配成粘稠的液體,這樣的聚合物溶液稱之為不飽和聚酯樹脂。
不飽和聚酯的合成過程包括線性不飽和聚酯的合成和用苯乙烯稀釋得到的液體樹脂兩部分。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合成反應是飽和的和不飽和的二元酸與二元醇反應,生成線型聚酯大分子,再溶解於乙烯基單體(如苯乙烯)中形成不飽和聚酯樹脂。
聚酯的縮聚反應屬於平衡可逆反應,當反應進行到一定的程度,正反應速度與逆反應速度相等時,反應就達到了平衡狀態,分子量不再隨時間增長而提高。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交聯固化反應為自由基共聚反應,與縮聚反應不同,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1、縮聚反應是逐步反應,反應可以控制。
B. 聚酯樹脂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聚酯樹脂 polyster resin
聚酯樹脂是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簡稱。不飽和聚酯膠粘劑主要由不飽和聚酯樹脂、引發劑、促進劑、填料、觸變劑等組成。膠粘劑粘度小、易潤濕、工藝性好,固好後的膠層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溫加壓快速固化、耐熱性較好,電性能優良。缺點是收縮率大、膠粘強度不高,耐化學介質性和耐水性較差,用於非結構膠粘劑。主要用於膠粘玻璃鋼、硬質塑料、混凝土、電氣罐封等。
聚酯樹脂與醇酸樹脂區別在於合成聚酯樹脂的原料不含植物油或油衍生的脂肪酸。聚酯可分為飽和聚酯和不飽和聚酯。飽和聚酯是指合成原料中不含除苯環外的不飽和鍵。
飽和聚酯(無油醇酸)樹脂簡介
採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飽和聚酯樹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鏈結構的二元醇和二元酸,產生的就是只含直鏈結構的聚酯樹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環(例:苯酐、對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產生的就是含有苯環結構的聚酯樹脂,若採用化學反應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產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樹脂。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直鏈結構的多元醇與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樹脂具有線性結構,柔韌性非常好,主要用途不是在塗料行業;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尼龍就是很典型的線性聚酯,最典型的線性聚酯尼龍-66就是己二胺與1,6-己二酸的產物,從結構上看也可用1,6-己二醇與1,6-己二酸合成。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苯環的多元酸與多元醇反應,合成得到含有苯環結構的樹脂,苯環的剛性特徵賦予樹脂以硬度,而苯環的穩定的結構特徵賦予樹脂以耐化學性。合成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個別的還有一元醇或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優於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羥甲基丙烷、三羥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間苯二甲酸,由於間苯二甲酸的耐鹽霧性、耐化學性和耐水性比鄰苯二甲酸更優越,所以間苯二甲酸在聚酯樹脂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合成聚酯樹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應用更為普遍。大多數樹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酸的摩爾比是控制樹脂Tg的主要因素。
合成聚酯樹脂時,若通過化學反應引入一些其它成份,可擁有聚酯樹脂原本不具備的性能,達到改善和突出某種性能目的,來達到特殊的應用性能要求,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環氧、丙烯酸、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
塗料中所用的聚酯樹脂一般是低分子量的、無定形、含有支鏈、可以交聯的聚合物。它一般由多元醇和多元酸酯化而成,有純線型和支化型兩種結構,純線型結構樹脂制備的漆膜有較好的柔韌性和加工性能;支化型結構樹脂制備的漆膜的硬度和耐候性較突出。通過對聚酯樹脂配方的調整,如多元醇過量,可以得到羥基終止的聚酯。如果酸過量,則得到的是以羧基終止的聚酯。塗料行業最常用的飽和聚酯樹脂是含端羥基官能團的聚酯樹脂,通過與異氰酸酯、氨基樹脂等樹脂交聯固化成膜。不同的原料對樹脂性能作出不同的貢獻,選擇原料時要視對樹脂的性能要求,選擇相應的能對樹脂所要求性能有幫助的原料,從提供官能度、硬度、柔紉性等多方面來考慮。
C. 聚酯的聚酯樹脂
聚酯樹脂是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簡稱,如果把聚酯比作鋁,那麼聚酯樹脂就相當於鋁合金。不飽和聚酯膠粘劑主要由不飽和聚酯樹脂、引發劑、促進劑、填料、觸變劑等組成。主鏈中含有—CH=CH—雙鍵的一種線型結構(見線型高分子)聚酯樹脂,能與烯類單體,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混合後,在引發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於常溫下聚合成不溶、不熔產物。不飽和聚酯的英文縮寫為UP。主要用於生產卷材塗料。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直鏈結構的多元醇與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樹脂具有線性結構,柔韌性非常好,主要用途不是在塗料行業。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苯環的多元酸與多元醇反應,合成得到含有苯環結構的樹脂,苯環的剛性特徵賦予樹脂以硬度,而苯環的穩定的結構特徵賦予樹脂以耐化學性。合成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個別的還有一元醇或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優於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羥甲基丙烷、三羥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間苯二甲酸,由於間苯二甲酸的耐鹽霧性、耐化學性和耐水性比鄰苯二甲酸更優越,所以間苯二甲酸在聚酯樹脂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合成聚酯樹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應用更為普遍。大多數樹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酸的摩爾比是控制樹脂Tg的主要因素。
D. 樹脂詳細資料大全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上定義,可以作為塑膠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
E. 聚氨酯的單體是什麼啊,以及合成反應式,求大神指點
聚氨酯材料目前際性能保溫材料主鏈含—NHCOO—重復結構單元類聚合物 英文縮寫PU由異氰酸酯(單體)與羥基化合物聚合由於含強極性氨基甲酸酯基溶於非極性基團具良耐油性、韌性、耐磨性、耐化性粘合性用同原料制適應較寬溫度范圍 (-50~150℃) 材料 包括彈性體、熱塑性樹脂熱固性樹脂高溫耐水解亦耐鹼性介質
用單體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等元醇3類:簡單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 ;含末端羥基聚酯低聚物用制備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羥基聚醚低聚物用制備聚醚型聚氨酯聚合隨材料性質同合彈性體先制備低量二元醇再與量芳香族或者脂肪族異氰酸酯反應異氰酸根(-NCO)端基預聚物再同元醇擴鏈熱塑彈性體;若用二元胺擴鏈並進步交聯澆鑄型彈性體預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擴鏈彈性纖維;異氰酸酯量較預聚體與催化劑、發泡劑混合直接硬質泡沫塑料單體、聚醚、水、催化劑等混合步反應即軟質泡沫塑料單體與元醇溶液反應塗料;膠粘劑則異氰酸酯單體低量聚酯或聚醚使用混合並進行反應
聚氨酯彈性體用作滾筒、傳送帶、軟管、汽車零件、鞋底、合皮革、電線電纜醫用工臟器等;軟質泡沫體用於車輛、居室 、服裝襯墊 硬質泡沫體用作隔熱 、吸音、包裝、絕緣及低發泡合木材塗料用於高級車輛、傢具、木金屬防護水池水壩建築防滲漏材料及織物塗層等膠粘劑金屬、玻璃、陶瓷、皮革、纖維等都良粘著力外聚氨酯制乳液、磁性材料等
F.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和不飽和聚酯的合成在機理上有何不同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機理:
1 、從游離基聚合的化學動力學角度分析,UPR 的固化屬於自由基共聚合反應,固化反應具有鏈引發、鏈增長、鏈終止、鏈轉移四個游離基反應的特點。
鏈引發——從過氧化物引發劑分解形成游離基到這種游離基加到不飽和基團上的過程。
鏈增長——單體不斷地加合到新產生的游離基上的過程。 與鏈引發相比, 鏈增長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鏈終止——兩個游離基結合,終止了增長著的聚合鏈。
鏈轉移——一個增長著的大的游離基能與其他分子, 如溶劑分子或抑制劑發生作用, 使原來的活性鏈消失成為穩定的大分子,同時原來不活潑的分子變為游離基。
2 、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過程中分子結構的變化:
UPR 的固化過程是 UPR 分子鏈中的不飽和雙鍵與交聯單體(通常為苯乙烯)的雙鍵發生交聯聚合反應,由線型長鏈分子形成三維立體網路結構的過程。在這一固化過程中,存在三種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即①、 苯乙烯與聚酯分子之間的反應;②、 苯乙烯與苯乙烯之間的反應;③、 聚酯分子與聚酯分子之間的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酯分子結構中有反式雙鍵存在時,易發生第三種反應,也就是聚酯分子與聚酯分子之間的反應, 這種反應可以使分子之間結合的更緊密, 因而可以提高樹脂的各項性能。
G.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基本配方是什麼各起什麼作用
不飽和聚酯樹脂是熱固性樹脂中最常用的一種,它是由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線形聚合物,經過交聯單體或活性溶劑稀釋形成的具有一定黏度的樹脂溶液,簡稱UPR。
工藝性能優良
這是不飽和聚酯樹脂最大的優點。可以在室溫下固化,常壓下成型,工藝性能靈活,特別適合大型和現場製造玻璃鋼製品。固化後樹脂綜合性能好。
力學性能指標略低於環氧樹脂,但優於酚醛樹脂。耐腐蝕性,電性能和阻燃性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牌號的樹脂來滿足要求,樹脂顏色淺,可以製成透明製品。
品種多
品種多,適應廣泛,價格較低。缺點是,貯存期限短。
(7)聚酯樹脂的合成反應式擴展閱讀:
鄰苯型不飽和聚酯和間苯型不飽和聚酯
鄰苯二甲酸和間苯二甲酸互為異構體,由它們合成的不飽和聚酯分子鏈分別為鄰苯型和間苯型,雖然它們的分子鏈化學結構相似,但間苯型不飽和聚酯和鄰苯型不飽和聚酯相比,具有下述一些特性:
①用間苯型二甲酸可以製得較高分子量的間苯二甲酸不飽和聚酯,使固化製品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堅韌性、耐熱性和耐腐蝕性能;
②間苯二甲酸聚酯的純度高,樹脂中不殘留有間苯二甲酸和低分子量間苯二甲酸酯雜質;
③間苯二甲酸聚酯分子鏈上的酯鍵受到間苯二甲酸立體位阻效應的保護,鄰苯二甲酸聚酯分子鏈上的酯鍵更易受到水和其它各種腐蝕介質的侵襲,用間苯二甲酸聚酯樹脂製得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在71℃飽和氯化鈉溶液中浸泡一年後仍具有相當高的性能。
雙酚A型不飽和聚酯
雙酚A型不飽和聚酯與鄰苯型不飽和聚酸及間苯型不飽和聚酯大分子鏈的化學結構相比,分子鏈中易被水解遭受破壞的酯鍵間的間距增大,從而降低了酯鍵密度;雙酚A不飽和聚酯與苯乙烯等交聯劑共聚固化後的空間效應大,對酯基起屏蔽保護作用,阻礙了酯鍵的水解。
而在分子結構中的新戊基,連接著兩個苯環,保持了化學瓜的穩定性,所以這類樹脂有較好的耐酸、耐鹼及耐水解性能。
乙烯基樹脂
乙烯基樹脂又稱為環氧丙烯酸樹脂,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樹脂,其特點是聚合物中具有端基不飽和雙鍵。
乙烯基樹脂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
①由於不飽和雙鍵位於聚合物分子鏈的端部,雙鍵非常活潑,固化時不受空間障礙的影響,可在有機過氧化物引發下,通過相鄰分子鏈間進行交聯固化,也可與單體苯乙烯其聚固化;
②樹脂鏈中的R基團可以屏蔽酯鍵,提高酯鍵的耐化學性能和耐水解穩定性;
③乙烯基樹脂中,每單位相對分子質量中的酯鍵比普通不飽和聚酯中少35%~50%左右,這樣就提高了該樹脂在酸、鹼溶液中的水解穩定性;
④樹脂鏈上的仲羥基與玻璃纖維或其它纖維的浸潤性和粘結性從而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
⑤環氧樹脂主鏈,它可以賦與乙烯基樹脂韌性,分子主鏈中的醚鍵可使樹脂具有優異的耐酸性。
乙烯基樹脂的品種和性能,隨著所用原料的不同而有廣泛的變化,可按復合材料對樹脂性能的要求設計分子結構。
鹵代不飽和聚酯
鹵代不飽和聚酯是指由氯茵酸酐(HET酸酐)作為飽和二元酸(酐)合成得到的一種氯代不飽和聚酯。
氯代不飽和聚酯樹脂一直是當作具有優良自熄性能的樹脂來使用的。但90年代以來研究表明氯代不飽和聚酯樹脂亦具有相當好的耐腐蝕性能。
它在某些介質中耐腐蝕性能與雙酚A不飽和聚酯樹脂和乙烯基樹脂基本相當,而在某些例如濕氯中的耐腐蝕性能則優於乙烯基樹脂和雙酚A不飽和聚酯樹脂。
熱濕氯在不飽和聚酯樹脂接觸後會發生反應而產生氯代的不飽和聚酯樹脂或稱"氯奶油"。由雙酚A不飽和聚酯 樹脂和乙烯基酯樹脂產生"氯奶油"性狀柔軟。
濕氯可以通過該"氯奶油"層進一步(腐蝕)滲透,但由氯代不飽和聚酯產生"氯奶油"性狀堅硬,可以阻止濕氯的進一步(腐蝕)滲透。
不飽和聚酯樹脂用途:建築領域:制樹脂冷卻塔,8米3/小時-3000米3/小時的橫流、逆流、噴射式塔及風筒、風機葉片、收水器等輔件。玻璃鋼樹脂管、罐、槽等防腐產品及工程:包括大、中、小口徑管道。
管件、閥門、貯罐、貯槽、格柵、填倉板、塔器、煙囪、防腐地面及建築防腐等。玻璃鋼樹脂船艇:包括遊艇、救生艇、交通艇、漁船、快艇、舢舨、養殖船、沖鋒舟等。玻璃鋼樹脂食品容器:高位水箱、食品運輸罐、飲料罐。
H. 我想知道縮聚反應的機理,比如說苯酚與甲醛生成酚醛樹脂的反應 我想知道化學方程式中的機理
化學方程式見這個鏈接:在下方.
縮聚反應(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是縮合反應多次重復結果形成聚合物的過程,兼有縮合出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雙重含義,反應產物稱為縮聚物.其特徵是:
縮聚反應通常是官能團間的聚合反應
比如說酯化反應就是一個典型的縮聚反應
反應中有低分子副產物產生,如水、醇、胺等
縮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團的結構特徵,如 -OCO- -NHCO-,故大部分縮聚物都是雜鏈聚合物
縮聚物的結構單元比其單體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
縮聚反應(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縮合聚合反應,單體經多次縮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應.該反應常伴隨著小分子的生成.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官能團的單體,相互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時產生有簡單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學反應.如:甲醛跟過量苯酚在酸性條件下生成酚醛樹脂(線型)
在鹼性和甲醛過量條件下,則生成網狀高分子
再如: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含成聚酯樹脂
縮聚反應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應之一,在有機高分子化工領域有重要應用.
縮聚反應的特點是:
大多數為可逆反應和逐步反應,分子量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但單體的轉化率卻幾乎與時間無關.根據反應條件可分為熔融縮聚反應、溶液縮聚反應、界面縮聚反應和固相縮聚反應四種;根據所用原料可分為均縮聚反應、混縮聚反應和共縮聚反應三種;根據產物結構又可分為二向縮聚或線型縮聚反應和三向縮聚或體型縮聚反應兩種.
苯酚+甲醛===酚醛樹脂(催化劑只會也影響酚醛樹脂的形狀),酚醛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原理如下:苯酚上的酚OH會影響苯環上鄰位上的氫,使鄰位上H變的更活潑,更容易反應,所以反應時相當於苯環是還有倆個半鍵,而甲醛中的碳氧雙鍵同時斷開,與苯環是的倆個半鍵結合,有多個這樣的單體的聚合體就形成了酚醛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