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快羥基丙烯酸分散體的固化速度
兩者多少沒有必然聯系,不能進行換算. 酸 值: 樹脂的酸值大小也是樹脂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酸值越大,對金屬底材的附著力越強,對顏料的潤濕分散性越好,烤漆的交聯度和速度越高,貯存越不穩定.樹脂的不同用途對酸值要求也相當嚴格,如鋁粉漆用樹脂,要求酸值越低越好,特別是國產鋁粉,樹脂酸值低就可避免油漆在儲存過程中鋁粉和樹脂的酸反應,影響白度甚至膠化.所以鋁粉漆用樹脂酸值一般控制在2mgKOH/g以下.用在電鍍金屬表面做封閉光油的則要求有很高的酸值,以達到較好的附著力和靜電噴塗效果. 羥基含量: 羥基是丙烯酸樹脂側鏈上用作後期交聯的活性官能團,一般情況下,羥基丙烯酸樹脂和熱固性丙烯酸樹脂含有-OH基團,部分熱塑性丙烯酸樹脂也含少量-OH,主要是增大樹脂的極性,改良漆膜的附著力和潤濕分散性.-OH的多少,對塗料的交聯密度影響很大,-OH大,則交聯密度大,漆膜化學、機械性能均好,反之則差.熱固性丙烯酸樹脂一般的OH含量為1.5%~2.5%之間,因烘烤後分子量增大很快,所以不用太多的-OH值;羥基丙烯酸樹脂一般的OH含量為2%~4%之間,太多則固化劑成本增加.由於羥基是用作後期交聯的官能團,它地主鏈的上分布對性能的影響非常重要,必須要求每條分子鏈上至少有兩個-OH值,這樣交聯後才能成為空間網狀結構.
㈡ 降低丙烯酸樹脂粘度的方法
降低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型塗料黏度的方法:由於傳統的丙烯酸樹脂型塗料中溶劑所佔的比重較大,而且大多數溶劑對環境有危害性,因此,減少溶劑的使用量是當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減少溶劑的使用量意味著體系的固體分增多,溶液的黏度增大,如何在高固分塗料體系中減小黏度,使得塗料的性能滿足塗刷的要求。本次主要研究通過降低樹脂的分子量及聚合度的方法來降低體系的黏度方法來實現的。 關鍵詞:高固體分分子量黏度分子量分布玻璃化溫度(T g)
2.通過控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來降低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傳統溶劑型塗料中成膜物的分子量較高,分子量達到一定范圍才能保證塗料的性質,而在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型塗料中,為實現成膜物的低黏度化,就要大幅度的降低成膜物的分子量。要制備性能優良的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型塗料,首先必須嚴格控制丙烯酸成膜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並且保證每個分子鏈上有兩個以上的活性官能團。
㈢ 用丙烯酸樹脂做雙組份的油漆,不烘烤,一般情況下表干要多長時間實干呢
丙烯酸樹脂做雙組份的油漆 有很多種,一般都放在烤箱里烘乾,你要放在常溫完全弄乾的話 有的兩三天 有的一星期 兩星期 還有好幾個月都不會乾的。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星球上的油漆
㈣ 固體丙烯酸樹脂怎麼用啊,有步驟嗎
晚上好,固體抄丙烯酸樹脂一般都是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直接用溶劑溶解就可以使用了,常見的比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C,DBE等等都可以溶解它們。一般丙烯酸樹脂都是直接做塗料里的硬段來使用的,噴塗或者塗布成膜即可。熱塑性丙烯酸樹脂通常不與常規的任何化學溶劑發生反應。希望以上解釋能對你有所幫助。
㈤ 請問丙烯酸樹脂的工藝流程大致是。。
醇酸樹脂工藝來流程簡述
以下為醇酸樹自脂合成主要採用溶劑法生產。溶劑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發帶出酯化水,經過分水器的油水分離後重新迴流反應釜,如此反復,推動聚酯化反應的進行,生產醇酸樹脂。
先將單體全部加入反應釜,加入少量抗氧劑,開慢速攪拌(先慢後快原則,使聚合平穩,順利進行),用2小時升溫到180℃;保溫1小時。然後用2小時升溫到200-220℃,保溫2小時,抽樣測酸值,達標可進行下一步,如不合格繼續保溫,每30分鍾抽樣復測。聚酯化易採取逐步升溫工藝,保持正常出水速率,應避免反應過於劇烈造成物料夾帶,影響單體配比和樹脂結構。保溫溫度及時間隨配方而定,而且與油品和油度有關。
達到終點後,停止加熱,冷卻後蔣兌稀溶劑緩慢加入反應釜中。聚酯反應要關注出水速率和出水量,並按規定時間取樣,測定酸值和粘度,達到規定後降溫,稀釋,經過過濾,製得漆料。
最後攪拌均勻,60-70℃過濾,收於貯罐。
醇酸樹脂合成主要設備
滴加罐→反應釜→冷凝器→分水器→過濾器→灌裝機
加熱系統:導熱油加熱,可選夾套反應釜/外盤管反應釜
冷卻系統:冷水冷卻
攪拌速度先慢後快,需要配變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