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蛋白質是什麼顏色的
由許多氨基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為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蛋白質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組織細胞,是生物細胞最重要的組成物質。19世紀有機化學發展後,人們才逐漸認識蛋白質的化學本質。現已證明,蛋白質是由許多氨基酸通過肽鍵相邊而成的。分子巨大,分子量相差很大,一般為數萬至數十萬。在小中成膠性溶液,不能透過半透膜,原生質的膠態主要由其膠性所形成。分子很不穩定,易受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影響而變性,喪失其生物活性。分子內有自由氨基和自由羧基,在酸性溶液中帶正電荷,在鹼性溶液中帶負電荷。在等電點pH時溶解度最小。自然界中蛋白質種類繁多,已發現的蛋白質有數萬種。根據蛋白質分子的形狀,可分為球蛋白和纖維蛋白。球蛋白分子似球形,較易溶解,如血液的血紅蛋白, 不溶於水,如指甲、羽毛中的角蛋白,蠶絲的蛋白等。根據蛋白質分子組成繁簡,可分為簡單蛋白質和結合蛋白。簡單蛋白分子、球蛋白、谷蛋白和硬蛋白等。結合蛋白分子由簡單蛋白與非蛋白物質結合而成,如血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和核蛋白和核蛋白等。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生命活動幾科都是通過蛋白質實現的,有的蛋白質在生物體內是結構物質,有的蛋白質在生物體內是功能物質。人和高等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過程是由許多種蛋白質協同作用的結果;促進和決定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酶,調節生理系列化活動的某些微素也是蛋白質;血液中輸送氧的血紅蛋白、防禦病菌感染的免疫球蛋白等也都是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類食用蛋白質的70%來自糧食作物。農業科研工作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是通過育種工作更多地培育出蛋白質含量高的優良品種。許多蛋白質可作葯物,如胰島素、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等等。許多疾病與蛋白質分子病變有關,如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症就是由於血紅蛋白分子上某個氨基酸發生變異而引起的。儀器製造、酶制劑生產以及絲綢和皮革生產都與蛋白質直接有關。80年代興起的蛋白質工和將使人們可以按意願設計並定向製造出新型的蛋白質以造福於人類。 什麼是蛋白質,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這不僅是因為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組織器官的基本成分,更重要的是蛋白質本身不斷地進行合成與分解。這種合成、分解的對立統一過程,推動生命活動,調節機體正常生理功能,保證機體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及修補損傷的組織。根據現代的生物學觀點,蛋白質和核酸是生命的主要物質基礎。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①蛋白質是構成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如肌肉、骨骼及內臟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一切細胞的原生質都以蛋白質為主,動物的細胞膜及細胞間質也主要由蛋白質組成。②用於更新和修補組織細胞。③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④氧化供能。1克蛋白質在體內氧化供能約1.67×104焦耳。⑤其他功能。如多功能血漿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餘種,體內只能合成一部分,其餘則須由食物蛋白質供給。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的氨基酸都必須由食物蛋白質供給,故又稱為「必需氨基酸」。體內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則不必由食物蛋白質供給的又稱為「非必需氨基酸」。在體內合成蛋白質的許多氨基酸中,有8種必需氨基酸須食物供給,即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食物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越多,其營養價值越高。動物蛋白如肉類、蛋、乳均含8種必需氨基酸,又稱優質蛋白;植物蛋白如豆類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是不全的。但若把玉米、小米及大豆三種植物蛋白質混合組成的麵食,其營養價值則明顯提高。這種把幾種營養價值較低的蛋白質,混合後使其營養價值提高的作用又稱為不同蛋白質的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