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超濾膜對鋅和錳的處理

超濾膜對鋅和錳的處理

發布時間:2020-12-23 05:43:59

A. 錳系磷化與鋅系磷化的對產品的影響,分別適合用於什麼條件下

簡單說下一般情況的比較吧:
鋅系:多為常溫處理條件,均勻灰色膜層,一專般膜厚1~3微米,一般可有一周至一個屬月防銹期,有磷化沉渣,可用於塗裝前打底
鐵系:多為常溫處理條件,以藍色為主的彩色膜層,膜厚0.5~1微米,一般一周以內防銹期,基本無磷化沉渣,可用於塗裝前打底
錳系:高溫處理條件,黑色或深灰色均勻膜層,一般膜厚10~40微米,一般標准硫酸銅耐蝕點滴3min以上,磷化沉渣多,一般用於耐磨、減摩方面。比如齒輪磷化

B. 廢舊鋅錳電池回收處理,既能減少它對環境的污染,又能實現廢電池的資源化利用.(1)回收二氯化錳.將廢

(1)+4價的錳能把濃鹽酸氧化為氯氣,即MnO(OH)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和氯化錳、水,其反應方程式為:2MnO(OH)+6HCl

.

C. 超濾膜不能去除重金屬嗎

不能。

單級的超濾膜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雜質,但是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漂白粉味(余氯)、重金屬。

單純的超濾膜根本無法濾除重金屬的,這是由其膜的過濾孔徑決定的,因為超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1~0.01um(微米),而重金屬比如鉛Pb2+離子的直徑0.28nm(納米),是完全能通過超濾膜孔徑的,RO反滲透膜的過濾孔徑為0.0001微米,即0.1納米,所有能濾除重金屬離子。

(3)超濾膜對鋅和錳的處理擴展閱讀:

使用超濾膜:

定期對周轉環境及過濾系統進行定期滅菌,滅菌的操作周期因供給原水的水質情況而定,對於城市普通自來水而言,夏季7-10天,冬季30-40天,春秋季20-30天。地表水作為供給水源時,滅菌周期更短。滅菌葯品可用500-1000mg/L次氯酸鈉溶液或1%過氧化氫水溶液循環流或浸泡約半小時即可。

由於每根超濾組件在出廠前加入保護液,使用前要徹底沖洗組件中的保護液,先用低壓(0.1MPa)給水沖洗1小時,然後再用高壓(0.2MPa)給水沖洗1小時,無論低壓還是高壓沖洗時,系統的產水排放閥均應全部打開。在使用產水時,應檢查並確認產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殺菌劑。

超濾組件要輕拿輕放,並注意保護,由於超濾組件是精密器材,所以在使用安裝時要小心,要輕拿輕放,更不能甩壞。膜組件若停用,要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後,加0.5%甲醛水溶液進行消毒滅菌,並密封好。如冬天組件還要進行防凍處理,否則組件可能報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濾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金屬

D. 鋅、錳元素的攝取方法有哪些

鋅、錳元素在食物中成分較廣

E. 如何對花卉樣品同一消煮液中的鉀、鈣、鎂、鐵、錳、鋅、銅等進行自動化分析

答:

(1)方法原理目前鉀、鈣、鎂、鐵、錳、鋅、銅的分析均用同一消煮液,用儀器分析代替常規化學分析,即簡便又快速,准確度高。

在測定微量元素時,對所用器皿、試劑和水有特殊要求,同時在分析過程中還要注意污染問題。(2)儀器設備火焰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3)標准貯備液的制備以下配置的各種標准貯備液,其濃度均為1000毫克/千克,使用前再將它們稀釋成所需要的濃度,稀溶液不能長期保存。下面的標准貯備液都用1升容量瓶配製。

①鉀標准貯備液:將優級純氯化鉀(KCl)在105℃下烘4~6小時,冷後稱取1.9070克,用水溶解,並准確稀釋至1升。

②鈣標准貯備液:將碳酸鈣(優級純)在110℃下烘乾,冷卻後稱取2.4970克,加少量水,再將其溶於6摩爾/升鹽酸(HCl)溶液中,加熱趕走CO2,冷後用去離子水準確稀釋至1升,鹽酸濃度約為1摩爾/升。

③鎂標准貯備液:將1.0000克高純鎂(光譜純)溶於少量鹽酸(6摩爾/升)中,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④鐵標准貯備液:1.0000克高純鐵(含鐵99.999%)溶於30毫升鹽酸中,加數毫升鹽酸氧化後,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⑤錳標准貯備液:將1.0000克高純錳(含錳99.999%)溶於少量硝酸(只能在水浴上加熱加速溶解,不能直接加熱,溫度太高,易生成高價錳而不溶解),在水浴上蒸干後,再加5毫升鹽酸溶解,再蒸干,加數滴鹽酸和水溶解,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⑥鋅標准貯備液:1.0000克高純鋅(含鋅99.999%)溶於稍過量的鹽酸中,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最後溶液中鹽酸濃度約為0.1摩爾/升(約需6摩爾/升鹽酸22毫升)。

⑦銅標准貯備液:1.000克高純金屬銅(含銅99.999%)溶於少量硝酸中,在水浴上蒸干,加入5毫升鹽酸再蒸干,加鹽酸和水溶解,用水稀釋至1升,最後溶液中鹽酸濃度約為1摩爾/升。

上述各貯備液配製好後,貯存在塑料瓶中,低溫保存。(4)待測液的制備①干灰化法:稱取烘乾葉樣或植株樣品(葉樣70~80℃,果實60~65℃),葉子0.5000克、果皮1.5000克、果肉2.0000克於30~50毫升石英坩堝中,在電熱板或電爐上小火加熱碳化,亦可同時在上面紅外燈照射,逐漸降低燈的位置(最後紅外燈距樣品僅10~13厘米,電熱板溫度約300℃)效果更好。將坩堝放在墊有石棉板的高溫熔爐中(避免坩鍋底部溫度過高),並注意不要接觸爐壁。為了加速氧化,可在200~300℃時,稍稍啟開爐門,使揮發物質逸出並補充氧氣。並在灰化過程中,最好交換一次坩堝位置。灰化完全的殘渣應為白或灰白色。如有碳粒,可先加水1滴,使灰分濕潤,再小心加入1∶1的硝酸數滴(注意防止殘渣飛濺損失),在低溫電熱板上蒸發至干,再放回爐中燒至白色。一般葉子和果皮一次即可灰化完全,但果肉糖分高,需重復數次才能灰化完全。

灰化好的樣品冷至室溫,加水數滴使之濕潤,沿邊加入1∶1的鹽酸1毫升溶解殘渣,必要時可稍加熱,通過小漏斗洗入25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鹽酸濃度為2%),搖勻過濾,此濾液記為待測液A。

②濕灰化法:為了灰化快速完全,將樣品量加大(葉子1.0克、果皮3.0克、果肉3~4.0克),定容至50毫升。將稱好的樣品放在50~100毫升小開氏瓶(或小三角瓶中),加入25毫升濃HNO3和2毫升高氯酸,加一小漏斗,放置過夜。放在電爐上先用小火加熱,讓二氧化碳慢慢逸出,消化至溶液無色透明,高氯酸濃煙發生時,降低溫度至溶液殘留至約1毫升,取下瓶放冷。整個消化過程注意勿干。

消化好的消煮液,用去離子水沖洗開氏瓶,洗至50毫升容量瓶中,加去離子水定容搖勻過濾,此液記為待測液B。

同時消化10個空白,以便制備標准系列溶液。消化好的空白液,分別轉移至50毫升容量瓶中,對1~8個空白液盡量用水要少,以便以後在這些容量瓶中加入相應的標液。第九、第十個空白液加去離子水至刻度。(5)鉀、鈣、鎂、鐵、錳、銅、鋅等的測定試劑配製:

①氯化鑭溶液:稱LaCl3?7H2O 80.2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鑭(La3+)30毫克/毫升。

②氯化鍶溶液:稱SrCl2?6H2O 40.6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Sr2+15毫克/毫升。

③氯化鈉溶液:稱NaCl 127.0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Na+為50毫克/毫升。

測定方法:

①干灰化法樣品的測定:溶液A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銅、鋅、鐵、錳。

鈣和鎂的測定:若待測液A是葉子制備樣,則吸取1.0毫升,放於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LaCl3溶液(或SrCl2)10毫升,NaCl液1毫升,1∶1的鹽酸4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00毫升;若待測液A是果皮或果肉制備樣,則吸取1毫升,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LaCl3液5毫升(或SrCl2液),NaCl液0.5毫升,1∶1的鹽酸2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至50毫升。最後的溶液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鈣和鎂。

鉀的測定:將溶液A吸取2.5毫升,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NaCl液1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後即可用火焰光度計測定K+(或Ca2+)。

②干灰化法標准系列液的配製:分別吸取銅鋅錳的標准貯備液2.5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後,此液即為含銅、鋅、錳各25毫克/千克混合標准液。

另吸取5毫升鐵標准貯備液於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後,此液即為鐵50毫克/千克。

分別吸取鐵、鋅、銅、錳稀釋標液於25毫升容量瓶中,各加1∶1 HCl1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即為各含鋅、錳、銅各0、0.2、0.4、0.6、0.8、1.0、1.5、2.0毫克/千克及鐵0、0.5、1.0、2.0、3.0、4.0、6.0、8.0毫克/千克的標准系列液。

③濕灰化法標准系列溶液的配製:

A.鐵、鋅、銅、錳標准系列溶液的配製:在前8個空白待測液中,分別加入25毫克/千克的鋅、銅、錳稀釋標准液0、0.4、0.8、1.2、1.6、2.0、3.0、4.0毫升及50毫克/千克鐵稀釋標准液0、0.5、1.0、2.0、3.0、4.0、6.0、8.0毫升,用去離子水稀釋至50毫升,此即為含鋅、銅、錳各0、0.2、0.4、0.6、0.8、1.0、1.5和2.0毫克/千克及含鐵0、0.5、1.0、2.0、3.0、4.0、6.0、8.0毫克/千克的標准系列溶液。

B.鈣和鎂標准系列溶液:從第九個空白待測液中各吸取1毫升,分別放入8個100毫升容量瓶中,並在每個容量瓶分別加入100毫克/千克的鈣稀釋標准液0、0.5、1.0、2.0、3.0、4.0、5.0、6.0毫升和50毫克/千克鎂稀釋標准液0、0.4、0.8、1.2、1.6、2.0、3.0、4.0毫升,每瓶加10毫升鍶或鑭溶液,1毫升NaCl溶液,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00毫升,此標准系列含鈣0、0.5、1.0、2.0、3.0、4.0、5.0、和6.0毫克/千克;含鎂0、0.2、0.4、0.6、0.8、1.0、1.5和2.0毫克/千克。以上是葉子鈣、鎂測定時所用的標准系列液。

果皮或果肉鈣、鎂測定時用的標准系列液配法相同,只是用50毫升容量瓶配製,其中也含1毫升空白待測液,但其他試劑用量減半(包括鈣、鎂稀釋標准液的用量也減半)。

C.鉀、鈣標准系列液的配製:用干灰化法配製的鉀、鈣稀釋標准液,吸出0、1.25、2.5、7.5、10.0、12.5、15、17.5毫升,分別放在50毫升容量瓶中,各加第九個(或第十個)空白待測液2.5毫升(為使酸度及試劑與待測液完全一致),加1毫升NaCl,用去離子水稀釋至50毫升,此液分別含鉀和鈣各為0、2.5、5.0、10、15、20、25、30、35毫克/千克,直接用火焰光度計測定鉀、鈣的含量。

錳、銅、鋅等:按照國產或進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不同型號的操作說明,選定最佳工作條件進行進樣測定。

結果計算:

式中:W——樣品重(克);V——樣品第一次定容體積(毫升);V1——從V中吸取量(毫升);V2——測定時定容分體積(毫升);10-4——將毫克/千克換算成%含量的乘數。

注意事項:

①試驗證明有的瓷坩堝對測銅、鋅有污染,不能用於銅、鋅的測定。

②加鹽酸溶解殘渣時,須先加數滴水濕潤之,否則飛濺損失。

③加入鍶或鑭是抑制鋁、硅、鉻或磷酸鹽對鈣鎂、鎂測定的干擾,稱為釋放劑,使溶液中達到3000毫克/千克La3+或1500毫克/千克Sr2+。用鍶和鑭時,要注意試劑中無Ca2+和Mg2+。

④如果確知所加入的HNO3或開氏瓶等不含待測元素,可用標准液直接配成含4%高氯酸的標准系列液,而不必在每個標准液中加入空白待測液。

F. 超濾凈水器可以濾除農葯嗎

自己好好看看吧

一、但是超濾膜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很差,不能有效去除總有機碳和消毒副產物及其母體。

立升泉來得凈水器就是超濾機,都有個排廢水口,過濾精度超濾0.01(µm),是無法過濾金屬離子的,ro機時0.00001(µm)才可以過濾掉金屬離子,超濾機的出水量很大的。

超濾不能去除有機物和重金屬、氨氮及其它的特種污染物如過量的鐵、錳、氟等,如果將微濾或超濾作為優質飲用水生產的終端處理技術,則必須在前面布置相互協調統一的預處理系統,如除濁度、除鐵除錳、除有機物、除氟等的微絮凝過濾、錳砂濾池、活性炭濾池等。二、由於反滲透膜對水中各種物質「一刀切」式的去除能力,其生產的飲用水可稱為「安全飲用水」,並不能稱為優質飲用水。「安全」源於其對有害物質的去除程度在所有的膜技術中是最徹底的。目前,有些廠家在反滲透法生產的純水中添加礦物離子如鈣離子、鎂離子、鋅離子、硒離子等後上市,稱為「礦物質飲品」。另加,在有機物含量不高而又必須進行脫鹽的場合,利用反滲透膜對部分原水進行脫鹽處理,再將生產出的淡水與經過適當處理的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亦可獲得所需要的優質飲用水三、

以下是一篇論文,很通俗地介紹了膜技術在飲用水生產中的應用!

摘要由於環境的原因及自來水廠傳統凈水工藝和給水管網本身存在的實際問題,導致城市自來水的現狀不容樂觀,因而導致了飲用水產業的飛速發展。本文論述當前桶裝或瓶裝飲用水生產中應用膜技術的現狀、優質飲用水的概念及優質飲用水生產中膜技術的選用和使用等問題。

關鍵詞飲用水膜技術優質飲用水近幾十年來,隨著現代化工業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各種有機化合物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進入了人類環境特別是水環境。同時,由於自來水廠傳統給水工藝和給水管網本身存在的實際問題,導致城市自來水的現狀是:感官質量差、有機物含量高、常常具有致突變性。這一現狀刺激並加速了我國飲用水產業及給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發展。與常規飲用水處理工藝相比,膜技術具有少投甚至不投加化學葯劑;佔地面積小;便於實現自動化等特點[1],已大量應用於城市自來水的深度處理上。本文論述當前桶裝或瓶裝飲用水生產中應用膜技術的現狀、優質飲用水的概念及優質飲用水生產中膜技術的選用和使用等問題。

1膜技術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范圍及概況

1.1微濾

微濾(MF)也可以稱為精過濾。可去除微米(10-6m)級的水中雜質,其濾膜的孔徑為0.05~5.00mm,凡大於孔徑的顆粒均可被截留,但孔徑增大則出水濁度隨之增加。根據原水水質,可經過預過濾以去除大顆粒防止膜過快堵塞,亦可視情況投加混凝劑或粉末活性炭,以生產有機物含量低的飲用水。但在生產高質量飲用水時,通常作為超濾、反滲透或納濾的預處理設施。而在生產高純水時,微濾常作為純水或超濾水生產時的末端處理,以去除剩餘在水中的痕量雜質。

目前,市場上的微濾膜多為平板膜折疊式濾芯,膜材料為聚丙烯(PP)或聚碸(PS)、尼龍等。聚碸膜的孔徑經常為0.45mm、0.2mm或更小,其孔徑分布均勻,水通量大,不易堵塞。而聚丙烯膜的過濾精度范圍廣,價格便宜,但精度差。

另外,無機精濾膜亦是應用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上的重要微濾技術之一,如陶瓷膜和預塗膜過濾。同濟大學開發成功的預塗膜過濾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優質飲用水的生產。預塗膜過濾即先預塗成膜後,再靠膜的過濾作用使水澄清和凈化。預塗膜過濾器構造簡單、運轉費用低、預塗和反沖方便,是一種適用於飲用水深度凈化的經濟有效的精濾裝置。該過濾技術的特點包括:(1)採用天然無機礦物濾料,過濾精度高,濾後水的濁度可達到0Ntu,出水清澈透亮;(2)精濾膜可即時形成,即時反沖洗掉,操作壓力低;(3)膜孔徑、膜厚度和成膜材料可根據源水水質和濾後水質要求隨時調整,以滿足特殊源水水質和特殊要求。上述特點是其它膜濾技術難以做到的。

1.2超濾

超濾可以去除納米(10-9m)級或更大一些的顆粒雜質,可直接製取優質飲用水,也可作為反滲透或納濾的預處理設施。即使地表水濁度高到25Ntu,經超濾處理後的濁度可降低到0.04Ntu。由於細菌的尺寸通常為1~3mm,最小的病毒尺寸為0.03mm,因而超濾膜已經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細菌、病毒、賈第蟲和其它微生物,某種情況下可代替消毒工藝。但是超濾膜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很差,不能有效去除總有機碳和消毒副產物及其母體。

超濾膜一般為中空纖維膜或卷式膜。膜材料為聚碸或聚丙烯晴(PAN)。如日本東麗公司生產的PAN中空纖維膜,由於選擇了親水性強的膜材料,膜表面相對而言不易變臟,0.01mm的極小細孔復合構造能保證細菌、病毒等雜質的去除。

1.3反滲透

反滲透(RO)技術是電子、醫葯、化工等工業部門制備純水的主要技術之一,近年來卻被大量用於飲用水的深度處理。反滲透膜的孔徑僅約1~10埃,可以去除水中的幾乎一切物質包括各種懸浮物、膠體、無機鹽、有機物、細菌、病毒、熱源等。目前,應用於井水和地表水反滲透系統的膜元件絕大多數為卷式膜元件。與中空纖維和板框式相比較,卷式膜元件在抗污染能力、設備佔地面積、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均具有優勢。商業用RO膜元件通常是4英寸(100mm)或8英寸(200mm)直徑,40英寸(1m)或60英寸(1.5m)長。一個加壓容器內通常可裝入1至8個這樣的膜元件。近年來,RO膜的材料從醋酸纖維素非對稱膜發展到用表面聚合技術製成的交聯芳香族聚醯胺膜。操作壓力也擴展到高壓(海水淡化)膜、中壓(醋酸纖維素膜)、低壓(復合)膜和超低壓(復合)膜。飲用水處理中應用的主要是低壓(復合)膜和超低壓(復合)膜,操作壓力為10~15kg/cm2。超低壓復合膜具有超低的運行壓力,操作壓力為10.5kg/cm2,但卻有著與其它復合膜相同的高脫鹽率和更高的水通量、更寬的水質適用范圍。因而大大節省了能源,降低了系統的運行費用,倍受用戶青睞。

1.4納濾

納濾(NF)[2]早期稱為「疏鬆」反滲透,其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界於RO與UF之間。納濾膜較之反滲透膜有操作壓力低和處理水量大的特點,操作壓力僅為5~6kg/cm2。納濾膜對二價離子(例如Ca2+、Mg2+等)的去除率可在90%以上,對一價離子(Na+、Cl-等)約70%之內,根據進水中一、二價離子的組合情況總去除率約在85%左右。現在,納濾膜已製成專門去除有機物且表面帶負電荷的納濾膜,比軟化膜的產水量為高。膜本體帶電荷是它在很低壓力下仍具有較高脫鹽性能和截留分子量為數百的膜也可去除無機鹽的重要原因。納濾膜對單價離子和分子量低於200的有機物截留較差,而對二價或多價離子及分子量介於200~500之間的有機物有較高的去除率[3]。納濾膜不僅可以對水質軟化和適度脫鹽,而且可以去除THMFP、色度、細菌、病毒、溶解性有機污染物和鐵、錳、氨氮等。據悉,在美國已有超過40萬噸/日的納濾膜裝置用於苦鹹水淡化。納濾的操作和維護並不復雜,用於小型給水系統頗具吸引力。目前多數用於地下水的處理,可去除水中含有的硝酸鹽、有機氯、重金屬等有害雜質。在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採用微濾或超濾作為預處理的納濾系統。目前,飲用水深度處理中應用的主要為卷式芳香族聚醯胺類復合納濾膜。

2優質飲用水的概念

2.1目前市場上的桶(瓶)裝飲用水

優質飲用水的概念是在傳統水處理工藝不能滿足日益嚴重的水污染狀況,城市自來水水質不盡人意的情況下出現的。目前,我國尚無專供飲用的桶裝或管道進戶式優質飲用水水質標准。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和國家衛生部曾分別於98年4月發布了《瓶裝飲用純凈水》GB17323——1998和《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GB17324—1998,其規定的「瓶裝飲用純凈水」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它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標准中明確規定瓶裝飲用純凈水的電導率≤10us/cm,因而瓶裝飲用純凈水實際上為飲用純水,在去除原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同時,亦將其中的礦物質一並去除了。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桶裝飲用水可分為含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和基本不含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兩類,價格亦相差很大,這是水處理工藝本身的特點和成本等決定的。鑒於這一實際情況,上海市技術監督局將上海市場上流通的專供飲用的水分為「飲用凈水」和「飲用純水」兩種,並於97年在全國率先發布了地方標准。

上海市地方標准《飲用凈水》和《飲用純水》中對這兩類水的定義分別為:「飲用凈水」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經過深度處理方法製得的,保留了生活飲用水中部分礦物質的可直接飲用的水」。「飲用純水」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採用反滲透法、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及其它適當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礦物質、有機成分、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加工製得的,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因而上海市地方標准規定的「飲用純水」在含義上實際等同於國家標准規定的「瓶裝飲用純凈水」。

2.2優質飲用水的概念

優質飲用水即健康飲用水。綜合國內外醫學界和水處理界的觀點,可認為優質飲用水應是盡最大可能地去除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特別是有機污染物,同時又保留原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水[4]。美國M.Fox博士認為飲用水最主要的問題是氯、有機化合物、消毒副產物和鉛,最理想的凈水器是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並保留水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鈣、鎂之類的元素。在他的新書《健康的水》中,他認為健康飲用水應符合下列指標:硬度170mg/L左右,總溶解固體300mg/L左右並偏鹼性。

3膜技術與優質飲用水的生產

可直接用於優質飲用水生產的膜技術為微濾、超濾和納濾。由於反滲透膜對水中各種物質「一刀切」式的去除能力,其生產的飲用水可稱為「安全飲用水」,並不能稱為優質飲用水。「安全」源於其對有害物質的去除程度在所有的膜技術中是最徹底的。目前,有些廠家在反滲透法生產的純水中添加礦物離子如鈣離子、鎂離子、鋅離子、硒離子等後上市,稱為「礦物質飲品」。另加,在有機物含量不高而又必須進行脫鹽的場合,利用反滲透膜對部分原水進行脫鹽處理,再將生產出的淡水與經過適當處理的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亦可獲得所需要的優質飲用水。

鑒於微濾和超濾不能去除有機物和重金屬、氨氮及其它的特種污染物如過量的鐵、錳、氟等,如果將微濾或超濾作為優質飲用水生產的終端處理技術,則必須在前面布置相互協調統一的預處理系統,如除濁度、除鐵除錳、除有機物、除氟等的微絮凝過濾、錳砂濾池、活性炭濾池等。

相對而言,納濾膜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如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又能部分脫鹽、去硬度等,從而保留了原水中的部分礦物質。納濾可在低壓力下運行,與反滲透相比,可以節約能耗40—50%。出水的優良水質、對水中雜質的選擇性脫除作用及操作壓力低將使納濾在優質飲用水生產中愈來愈受重視。

從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來看,由於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高、水通量比納濾膜小,因而,膜技術應用於飲用水處理的成本由高到低的次序是: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

卷式芳香族聚醯胺類復合納濾膜和復合反滲透膜對進水水質的要求是一樣的(表1)。納濾膜和反滲透膜前面預處理的目的在於改善進水水質,防止原水中太多的雜質對膜造成污染或在膜表面很快結垢,以確保膜的水通量和脫鹽率等指標,減少對膜的清洗,延長膜的使用壽命。在小型和中型飲水處理系統中,可選用的預處理系統包括微絮凝過濾、砂濾或錳砂過濾、活性吸附、軟水器、精濾和pH控制等。將進水的pH調整到6,可有效預防碳酸鈣、磷酸鈣等在膜表面沉積。當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過高時,還可投加粉末活性炭預處理,以增加整個系統的總有機碳和三鹵甲烷形成潛力(THMFP)的去除率。

表1反滲透和納濾對進水水質要求

項目要求值

PH2~11

濁度(NTU)<1.0,最好<0.3

SDI<5.0,最好<3.0

余氯(mg/l)<0.1

總有機炭(mg/l)<2.0

鐵(mg/l)<0.1

膜技術應用於飲用水處理時的另一個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及精細微濾膜被微生物污染後,會導致膜產水量和脫鹽率下降。微生物所析出的產物可吸附在膜的表面上,因此用水、氣反沖洗或簡單的化學處理方法不可能完全恢復所減少的水通量,因而會使膜提前報廢。膜被微生物污染後,亦會導致水中出現大量細菌,影響水質。日久天長,還會在其後的管道、水箱等處生成菌膠團。由於有些膜材料對余氯的氧化性敏感,且加氯可能導致有機氯化物的生成,因而加氯控制微生物應慎審採用。最方便的方法是在常規處理之後、膜濾前設置紫外線殺菌器。M.Otaki等人曾試驗了紫外線殺菌控制聚乙烯中空纖維膜微生物污染的效果[5],結果表明,在沒有紫外線預處理的情況下,75天後膜的工作壓力從20KPa增加到100Kpa,而經紫外線預處理,160天後膜的工作壓力才增加到100Kpa。

4結論

膜的過濾精度、對水中有害物質的去除能力及易於實現自動化等特點已使膜技術成為飲用水深度處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優質飲用水的生產中,不管是否依靠膜來去除有機物、鹽分、硬度及細菌、病毒等,最起碼也需要膜技術如微濾作為終端處理來保證優質飲用水清澈透亮。很顯然,超濾膜、納濾膜及精細微濾膜應該成為優質飲用水生產中採用的膜技術。如需要部分脫鹽或部分軟化及更進一步去除原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或鐵、錳、氨氮等,則首選納濾膜。反滲透膜可生產「安全飲用水」及「瓶裝飲用純凈水」,也可在其生產的純水中添加礦物質或在某些特殊場合部分混合未經反滲透膜的水以用於優質飲用水的生產。四、凈水順序應該如下:步驟1:前過濾:PP棉(泥沙、鐵銹)步驟2:離子交換過濾:樹脂(軟化水、調節酸鹼度、吸附重金屬離子、硝酸根離子)----飲用水還是加上它,吸附一下重金屬離子為好步驟3:活性炭過濾:(吸附氯、有機雜質、殺蟲劑)步驟4:後強化過濾PS:只有酸鹼度需要說一下,軟化水樹脂一般分為陽離子樹脂和陰離子樹脂兩種,分別吸附陽離子如Ca、Mg和陰離子如NO3、SO4。經陽離子處理的水呈鹼性,經陰離子處理的水呈酸性陽離子樹脂,吸附陽離子Ca、Mg,鹼性軟化水,適合飲用(弱鹼水有益健康)、洗菜(其實沒啥用,強鹼才能除農葯)、做飯、泡茶;洗衣(洗衣粉中有消滅Ca離子的軟化劑,我們再幫幫它)、澆花。陰離子樹脂,吸附陰離子NO3、SO4,酸性軟化水,適合洗臉、洗澡(因為人的皮膚PH=5.5)、清潔器皿、擦拭傢俱。PS2:如果直接用自來水管的水,在煮水時,應注意不要讓它煮沸,冒泡即可,這樣既可以將水中的細菌殺死,又不至於產生氯化物等有害物質。如果使用家用凈化器處理過的自來水,在水燒開後,揭開蓋子讓水沸騰3分鍾再熄火,這樣可以使大部分有害物質隨水蒸氣溢出。以上這些都是上網,在幾角旮旯查的,匯總了一下。樹脂的品質決定了軟化的效果,目前市場上存在3種樹脂分別用於水處理的不同行業。工業樹脂顏色銀黃色顆粒較大,這種樹脂最早用於大型鍋爐水處理設備,但是隨著鍋爐用水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基本已經被淘汰。第二種是食品級樹脂,這種樹脂的出水可直接用於食品工廠等水處理設備,現在大多數的軟水機還在選用這種食品級樹脂。第三種是飲用水級樹脂,這種樹脂在我國剛剛興起,這種樹脂英文名字AMBERLITESR1L是美國羅門哈斯公司開發和生產的。根據目前中國市場中的大多數離子交換樹脂,AMBERLITESR1L的突出特點是更加安全和衛生,因為AMBERLITESR1L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溶劑,嚴格按照特殊工藝製造,不含苯及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溶出物,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離子交換樹脂。同時這種樹脂也作了防偽處理咖啡色。

水質的硬度高低取決於水中鈣鎂離子的多少,AMBERLITESR1L樹脂可以最大限度的吸附硬水中的鈣鎂離子,當樹脂吸附飽和後,利用再生鹽液對樹脂進行還原再生,使樹脂恢復活性,軟水機就可以反復對硬水進行軟化。

G. 硫酸鋅溶液除錳的方法

加高錳酸鉀除錳!

H. 我們公司是生產硫酸鋅的,但是目前很大的問題是產品中的鐵和錳超標,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除凈嗎

我告訴你,你可不要告訴別人,否則就不靈了;還有,問題解決了,別忘了給我紅包版。
使用氧權化鋅和雙氧水。
氧化鋅主要起降低溶液的酸度的作用,同時也不引進雜質;
雙氧水能將Fe(2+)氧化到Fe(3+),並生成Fe(OH)3沉澱。
這樣的好處是,既除了鐵離子雜質,又不引進新的雜質(Mn2+)。

I. 如何對果樹樣品同一消煮液中的鉀、鈣、鎂、鐵、錳、鋅、銅等進行自動化分析

答:測定方法如下:

(1)方法原理

目前鉀、鈣、鎂、鐵、錳、鋅、銅的分析均用同一消煮液,用儀器分析代替常規化學分析,既簡便又快速,准確度高。

在測定微量元素時,對所用器皿、試劑和水有特殊要求,同時在分析過程中還要注意污染問題。

(2)儀器設備

火焰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

(3)標准貯備液的制備

以下配製的各種標准貯備液,其濃度均為1000毫克/千克,使用前再將它們稀釋成所需要的濃度,稀溶液不能長期保存。下面的標准貯備液都用1升容量瓶配製。

a.鉀標准貯備液:將優級純氯化鉀(KCl)在105℃下烘4~6小時,冷後稱取1.9070克,用水溶解,並准確稀釋至1升。

b.鈣標准貯備液:將碳酸鈣(優級純)在110℃下烘乾,冷卻後稱取2.4970克,加少量水,再將其溶於6摩爾/升鹽酸(HCl)溶液中,加熱趕走CO2,冷後用去離子水準確稀釋至1升,鹽酸濃度約為1摩爾/升。

c.鎂標准貯備液:將1.0000克高純鎂(光譜純)溶於少量鹽酸(6摩爾/升)中,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d.鐵標准貯備液:1.0000克高純鐵(含鐵99.999%)溶於30毫升鹽酸中,加數毫升鹽酸氧化後,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e.錳標准貯備液:將1.0000克高純錳(含錳99.999%)溶於少量硝酸(只能在水浴上加熱加速溶解,不能直接加熱,溫度太高,易生成高價錳而不溶解),在水浴上蒸干後,再加5毫升鹽酸溶解,再蒸干,加數滴鹽酸和水溶解,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

f.鋅標准貯備液:1.0000克高純鋅(含鋅99.999%)溶於稍過量的鹽酸中,用水準確稀釋至1升,最後溶液中鹽酸濃度約為0.1摩爾/升(約需6摩爾/升鹽酸22毫升)。

g.銅標准貯備液:1.000克高純金屬銅(含銅99.999%)溶於少量硝酸中,在水浴上蒸干,加入5毫升鹽酸再蒸干,加鹽酸和水溶解,用水稀釋至1升,最後溶液中鹽酸濃度約為1摩爾/升。

上述各貯備液配製好後,貯存在塑料瓶中,低溫保存。

(4)待測液的制備

①干灰化法:稱取烘乾葉樣或果實樣品(葉樣70~80℃,果實60~65℃),葉子0.5000克、果皮1.5000克、果肉2.0000克於30~50毫升石英坩堝中,在電熱板或電爐上小火加熱碳化,亦可同時在上面紅外燈照射,逐漸降低燈的位置(最後紅外燈距樣品僅10~13厘米,電熱板溫度約300℃)效果更好。將坩堝放在墊有石棉板的高溫熔爐中(避免坩堝底部溫度過高),並注意不要接觸爐壁。為了加速氧化,可在200~300℃時,稍稍啟開爐門,使揮發物質逸出並補充氧氣。並在灰化過程中,最好交換一次坩堝位置。灰化完全的殘渣應為白或灰白色。如有碳粒,可先加水一滴,使灰分濕潤,再小心加入1∶1的硝酸數滴(注意防止殘渣飛濺損失),在低溫電熱板上蒸發至干,再放回爐中燒至白色。一般葉子和果皮一次即可灰化完全,但果肉糖分高,需重復數次才能灰化完全。

灰化好的樣品冷至室溫,加水數滴使之濕潤,沿邊加入1∶1的鹽酸1毫升溶解殘渣,必要時可稍加熱,通過小漏斗洗入25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鹽酸濃度為2%),搖勻過濾,此濾液記為待測液A。

②濕灰化法:為了灰化快速完全,將樣品量加大(葉子1.0克、果皮3.0克、果肉3~4.0克),定容至50毫升。

將稱好的樣品放在50~100毫升小開氏瓶(或小三角瓶中)中,加入25毫升濃HNO3和2毫升高氯酸,加一小漏斗,放置過夜。放在電爐上先用小火加熱,讓二氧化碳慢慢逸出,消化至溶液無色透明,高氯酸濃煙發生時,降低溫度至溶液殘留至約1毫升,取下瓶放冷。

消化好的消煮液,用去離子水沖洗開氏瓶,洗至50毫升容量瓶中,加去離子水定容搖勻過濾,此液記為待測液B。

同時消化10個空白,以便制備標准系列溶液。消化好的空白液,分別轉移至50毫升容量瓶中,對1~8個空白液盡量用水要少,以便以後在這些容量瓶中加入相應的標液。第九、第十個空白液加去離子水至刻度。

(5)鉀、鈣、鎂、鐵、錳、銅、鋅等的測定

試劑配製:

①氯化鑭溶液:稱LaCl3·7H2O 80.2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鑭(La3+)30毫克/毫升。

②氯化鍶溶液:稱SrCl2·6H2O 40.6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Sr2+15毫克/毫升。

③氯化鈉溶液:稱NaCl 127.0克,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升,此液含Na+為50毫克/毫升。

測定方法:

①干灰化法樣品的測定:溶液A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銅、鋅、鐵、錳。

鈣和鎂的測定:若待測液A是葉子制備樣,則吸取1.0毫升,放於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LaCl3溶液(或SrCl2)10毫升,NaCl液1毫升,1∶1的鹽酸4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00毫升;若待測液A是果皮或果肉制備樣,則吸取1毫升,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LaCl3液5毫升(或SrCl2液),NaCl液0.5毫升,1∶1的鹽酸2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至50毫升。最後的溶液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鈣和鎂。

鉀的測定:將溶液A吸取2.5毫升,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NaCl液1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後即可用火焰光度計測定K+(或Ca2+)。

②干灰化法標准系列液的配製:分別吸取銅鋅錳的標准貯備液2.5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後,此液即為含銅、鋅、錳各25毫克/千克混合標准液。

另吸取5毫升鐵標准貯備液於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後,此液即為鐵50毫克/千克。

分別吸取鐵、鋅、銅、錳稀釋標准液於25毫升容量瓶中,各加1∶1 HCl 1毫升,用去離子水定容,即為各含鋅、錳、銅各0、0.2、0.4、0.6、0.8、1.0、1.5、2.0毫克/千克及鐵0、0.5、1.0、2.0、3.0、4.0、6.0、8.0毫克/千克的標准系列液。

③濕灰化法標准系列溶液的配製:

A.鐵、鋅、銅、錳標准系列溶液的配製:在前8個空白待測液中,分別加入25毫克/千克的鋅、銅、錳稀釋標准液0、0.4、0.8、1.2、1.6、2.0、3.0、4.0毫升及50毫克/千克鐵稀釋標准液0、0.5、1.0、2.0、3.0、4.0、6.0、8.0毫升,用去離子水稀釋至50毫升,此即為含鋅、銅、錳各0、0.2、0.4、0.6、0.8、1.0、1.5和2.0毫克/千克及含鐵0、0.5、1.0、2.0、3.0、4.0、6.0、8.0毫克/千克的標准系列溶液。

B.鈣和鎂標准系列溶液:從第九個空白待測液中各吸取1毫升,分別放入8個100毫升容量瓶中,並在每個容量瓶分別加入100毫克/千克的鈣稀釋標准液0、0.5、1.0、2.0、3.0、4.0、5.0、6.0毫升和50毫克/千克鎂稀釋標准液0、0.4、0.8、1.2、1.6、2.0、3.0、4.0毫升,每瓶加10毫升鍶或鑭溶液,1毫升NaCl溶液,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00毫升,此標准系列含鈣0、0.5、1.0、2.0、3.0、4.0、5.0和6.0毫克/千克,含鎂0、0.2、0.4、0.6、0.8、1.0、1.5和2.0毫克/千克。以上是葉子鈣、鎂測定時所用的標准系列液。

果皮或果肉鈣、鎂測定時用的標准系列液配法相同,只是用50毫升容量瓶配製,其中也含1毫升空白待測液,但其他試劑用量減半(包括鈣、鎂稀釋標准液的用量也減半)。

C.鉀、鈣標准系列液的配製:用干灰化法配製的鉀、鈣稀釋標准液,吸取0,1.25,2.5,7.5,10.0,12.5,15,17.5毫升,分別放在50毫升容量瓶中,各加第九個(或第十個)空白待測液2.5毫升(為使酸度及試劑與待測液完全一致),加1毫升NaCl,用去離子水稀釋至50毫升,此液分別含鉀和鈣各為0,2.5,5.0,10,15,20,25,30,35毫克/千克,直接用火焰光度計測定鉀、鈣的含量。

錳、銅、鋅等:按照國產或進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不同型號的操作說明,選定最佳工作條件進行進樣測定。

結果計算:

式中:W——樣品重(克);

V——樣品第一次定容體積(毫升);

V1——從V中吸取量(毫升);

V2——測定時定容分體積(毫升);

10-4-——將毫克/千克換算成%含量的乘數。

注意事項:

①試驗證明有的瓷坩堝對測銅、鋅有污染,不能用於銅、鋅的測定。

②加鹽酸溶解殘渣時,須先加數滴水濕潤之,否則飛濺損失。

③加入鍶或鑭是抑制鋁、硅、鉻或磷酸鹽對鈣鎂、鎂測定的干擾,稱為釋放劑,使溶液中達到3000毫克/千克La3+或1500毫克/千克Sr2+。用鍶和鑭時,要注意試劑中無Ca2+和Mg2+。

④如果確知所加入的HNO3或開氏瓶等不含待測元素,可用標准液直接配成含4%高氯酸的標准系列液,而不必在每個標准液中加入空白待測液。

J. 鍍鋅工藝對65錳 有影響么 是否會發生潛在的脆裂或斷裂 相比鍍鋅,電泳是否更適合65錳表面處理

做彈簧表面處理是嗎?電鍍前處理和鍍鋅過程中盡量減少氫的滲入,鍍後除氫就可以將氫脆的危險降到最低了。電泳也會滲氫的(包括前處理和泳塗過程)。也沒有什麼更適合的說法可言

與超濾膜對鋅和錳的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內空氣濾芯總成怎麼拆下來 瀏覽:170
污水處理工藝粗格柵 瀏覽:156
凈化水蒸餾法基本過程 瀏覽:574
如何區分凈水器濾芯的進口和出口 瀏覽:860
污水處理氧化池中的填充料有哪些 瀏覽:251
樹脂使過用的有用嗎 瀏覽:262
廢水除油 瀏覽:792
美的超濾膜濾芯作用 瀏覽:103
清凈超濾化學清洗裝置 瀏覽:26
純水凈水怎麼用 瀏覽:116
3m樹脂高清圖片 瀏覽:344
污水公司停車位多少錢 瀏覽:228
水裡很多水垢需要多煮一會么 瀏覽:981
船用鍋爐回燃室後端板 瀏覽:70
漢斯頓超濾凈水器作用 瀏覽:267
怡口全屋凈水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762
風冷柴油抽水機油箱濾芯怎麼換 瀏覽:51
mysqlsign函數過濾1 瀏覽:600
離子交換反應時間 瀏覽:340
飛利浦掛燙機除垢功能怎麼用 瀏覽:208
© Arrange www.jmangel.gd.cn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