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反滲透膜片所用的材料對水的親和力遠大於鈉離子,所以水很容易浸潤膜片滲透過去。而鈉離子被截留。
『貳』 反滲透膜除去鈣離子和鈉離子哪個困難
鈣離子由於「膜屏障作用」(即鈣離子對鈉離子內流產生競爭性抑制)的存在,細胞外高鈣使鈉離子內流抑制,興奮性有所下降。當細胞外低鈣時,鈣離子的「膜屏障作用」減弱,鈉離子內流,閾電位降低,細胞興奮性增高。
兩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者都是用於水處理中的,很多時候這兩種是一起使用的,反滲透膜主要是用於除去水中的細菌和鹽分,離子交換樹脂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金屬離子,比如說鈣離子和鎂離子
『肆』 請問一下,有什麼反滲透膜可以讓氫離子通過,而不能讓鹽離子通過
RO反滲透膜元件的復脫鹽率在制其製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於反滲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緻密度,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反滲透膜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可超過了98%(反滲透膜使用時間越長,化學清洗次數越多,反滲透膜脫鹽率越低)對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過到98%,但對分子量小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計算方法:
RO膜的鹽透過率=RO膜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RO膜的脫鹽率=(1–RO膜的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RO膜的透鹽率=100%–脫鹽率
『伍』 反滲透膜能除氯離子嗎
氯離子是可以透過反滲透膜的,而且對於反滲透膜沒有影響。但是余氯
【余氯可分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總余氯即化合性余氯與游離性余氯之和】——網路
具有氧化性會對聚醯胺膜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需要嚴格控制。
RO及NF進水中的游離氯要降到0.05ppm以下,才能達到聚醯胺復合膜的要求。
【除氯的預處理方法有兩種,粒狀活性炭吸附和使用還原性葯劑如亞硫酸鈉。在小系統(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過濾器,投資成本比較合理。推薦使用酸洗處理過的優質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屬離子,細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則會造成對膜的污染。新安裝的碳濾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為止,一般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我們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過濾器來保護反滲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
碳過濾器的好處是可以除去會造成膜污染的有機物,對於所有進水的處理比添加葯劑更為可靠。但其缺點是碳會成為微生物的飼料,在碳過濾器中孳生細菌,其結果是造成反滲透膜的生物污染。
亞硫酸氫鈉(SBS)是較大型RO裝置選用的典型還原劑。
將固體偏亞硫酸氫鈉溶解在水中配製成溶液,商品偏亞硫酸氫鈉的純度為97.5-99%,乾燥儲存期6個月。BS
溶液在空氣中不穩定,會與氧氣發生反應,所以推薦2%的溶液的使用期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為7-14天。從理論上講,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亞硫酸氫鈉)能夠還原1.0ppm的氯。
設計時考慮到工業苦鹹水系統的安全系數,設定SBS的添加量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設置距離要保證在進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應時間。推薦使用適當的在線攪拌裝置(靜態攪拌器)。
SBS脫氯反應:
Na2S2O5 (偏亞硫酸鈉)+ H2O =2 NaHSO3 (亞硫酸氫鈉) ·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氫鈉) + HCl (鹽酸)·
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
採用SBS脫氯的好處是在大系統中比碳過濾器的投資較少,反應副產物及殘余SBS易於被RO脫除。
SBS
脫氯的缺點是需要人工混合小體積的葯劑,在脫氯系統沒有設計足夠的監測控制儀器時增加了氯對膜的威脅,而且在少數情況下進水中存在硫還原菌(SBR),亞硫酸會成為細菌營養幫助細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淺層井水厭氧環境下有發現,硫化氫(H2S)作為SBR的代謝產物會同時存在。
『陸』 反滲透膜與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有何根本上的區別
離子交來換膜是對離子自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高分子材料製成的薄膜,陽離子膜通常是磺酸型的,帶有固定基團和可解離的離子
如鈉型磺酸型:固定基團是磺酸根
解離離子是鈉離子,陽離子交換膜可以看作是一種高分子電解質,他的高分子母體是不溶解的,
『柒』 反滲透膜能否過濾銅離子和鎳離子
可以,這兩種離子與鈉離子都要小,而反滲透膜設計的基本衡量物主要就是鈉離子,一般能達到95%~99%,所以對更大的銅和鎳會有更好的效果
『捌』 反滲透機能阻擋各種離子為什麼阻擋不了水分子
水含鎂鐵等來離加氫氧化鈉產沉澱除些源離加入鈉離身體造危害反滲透精密膜液體離技術進水(濃溶液)側施加操作壓力克服自滲透壓高於自滲透壓操作壓力離加於濃溶液側水自滲透流向逆轉進水(濃溶液)水部份通反滲透膜稀溶液側凈化產水;反滲透設備能阻擋所溶解性鹽及量於100機物允許水透反滲透復合膜脫鹽率般於98%廣泛用於工業純水及電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產鍋爐給水等程離交換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幅度降底操作用水廢水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