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判斷硯台是上等的硯台可以清洗嗎
第一,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第二,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第三,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第四,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第五,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里防潮的。)
第六,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第七,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如果你要是研墨用於畫工筆畫的話,應選擇稍好的墨塊,一般初學有24元左右的曹素功就行,還有60到120元的墨,你可以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選擇。但是,如果你是寫字的話,墨的用量很大,研墨很費勁,我本身就是學國畫專業的,我覺得用一得閣的墨汁就行。
硯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
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墨快,墨也磨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膠品選擇硯台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台灣大理石硯),亦不容易發墨。硯台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後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一段時間後,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台清潔 。
硯台你要買的話,我建議要選稍好點的,價錢在60以上的。
毛筆的膠應該用水浸開,蘸墨前一定要用水淋濕,浸透,另外,毛筆用後應及時清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筆毫。
② 這個硯台能用多少年
只要你不刻意的損壞它,能用很久,一兩百年啥的都是小意思。
硯台的使用
1. 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 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3. 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 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5. 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里防潮的。)
6. 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7. 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硯台的保養
1、首先是洗硯,硯使用後要及時洗滌,不能留蓄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損壞硯面。根據《古硯考》記載:「昔日雲: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甚矣。硯之必當勤洗也,多洗則不竭燥,多洗且得神氣,三日不滌,宿墨膠凝,書寫滯筆,墨色塵灰,不能清鮮矣……」用硯磨墨後必須用清水洗去硯台上的積墨」具體方法是,先將硯放入木盆中。不要用材質硬的盆以免碰傷硯台表面。用軟質材料的毛巾或者絲瓜瓢慢慢洗滌,以皂角清水洗硯最佳,最後將洗滌干凈的硯取出風干,放入硯匣內,在硯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換以滋養硯石,保持硯台的瑩潤和本來面貌,注意,硯堂不能有水,以防久侵不發墨。
2、再者就是要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台會出現乾燥,爆裂等情況還有就是盡量不要讓硯台和金屬、玻璃容器等接觸,因為這些硬的器物容易把硯台劃傷。定期給硯台打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對硯台塗蠟的時候,有人將臘塗遍硯身,有的還塗抹植物油甚至墨,以為這樣可以養硯。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應該將臘塗抹於硯台四周,而將臘塗在硯堂磨墨的部門是不對的。
硯台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人之一。觀賞硯台時桌上最好鋪上毛氈,硯不要接觸金屬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
③ 怎樣分辨出硯台的材質
關於硯台材質的鑒別方法:
1、「看其材」,主要看硯台的材質、品相、工藝以及銘文等。
2、「摸其身」,好的硯台,用手撫摸,會給人以潤滑細膩之感,就像小孩的皮膚。另外,好的硯台還會給人以冰涼之感。
3、「掂其重」,用手掂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一方硯,重者好,輕者差。
4、「聽其聲」,將硯用五指托空,輕輕敲擊,或用另手指輕彈,歙硯以具有清脆的「鏜鏜鏜」金屬聲者為佳,而端硯則以竹木之聲為好,如果發出金屬聲,那便是下品了。
5、「洗其墨」,這里指的是把硯台上的磨痕洗掉,還原其本來面目,這樣更容易看清楚硯台是否有損傷或者修補過的痕跡。
(3)樹脂硯台能用嗎擴展閱讀:
硯台保養注意事項:
1、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3、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5、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台是放在玻璃鋼罩子里防潮的。)
6、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7、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
④ 硯台的使用,
硯台的正確用法:
1、平時儲水:硯也需要滋潤,平時需要每日換清水貯之,硯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養研」
2、使用時須換清水:用小壺滴清水在硯台表面,再用墨碇研磨。注意熱水傷潤損墨。
3、用後刷洗:硯石使用之後,必須將餘墨滌去,不可使之凝於硯上。不然殘墨乾則結成渣塊,第一妨礙研磨,第二傷筆亳,且會損害硯面。若與新墨相混,則無下墨或發墨之利。
洗的時侯可以用絲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光滑的硯面。如果須要帶出場的話,最好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以免殘屑留存,與墨相混。
4、新墨輕磨:新墨稜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損傷硯面,使用時輕輕磨就可以了。
5、將墨取出:研墨之後,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
若不小心黏住,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松脫後再取出。
簡而言之就是,硯台本身是不出墨的。你要麼用墨碇研磨,簡單點就是倒墨汁進去。就這么用。
⑤ 請問這樣的硯台應該怎樣正確使用呢
硯台的正確用法:
平時儲水:「水養」就是把硯台放在水裡,保持滋潤。特別是老坑,未開采出來之前常年水浸,石質非常滋潤,出土之後就開始風化了,所以水養是一種不錯的好方法。
(5)樹脂硯台能用嗎擴展閱讀:
硯台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台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硯台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
⑥ 怎麼分別樹脂硯台和石頭硯台
石頭硯台手頭重,手感涼有的有石頭的天然紋理。樹脂合成的假硯台手頭感覺輕一些,涼感差夏天甚至無涼感,沒有石頭的天然紋理。木硯台只要是珍稀木材的價值照樣很高,如紫檀 黃花梨 黃楊 檀香木 金絲楠木等。
祝你好運,祝你發財!
⑦ 硯台是怎麼用的是直接加水研磨還是加墨汁研磨
1、新硯台表面用石蠟或者油保養,初用注意除蠟或者除油;
2、新墨塊稜角分明,初用新墨要輕輕研磨,防止新墨傷硯;
3、使用後硯台注意清洗,清洗後不用時,硯池盡量不要缺水,俗稱「養硯」;
4、研墨之後,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
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別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松脫後再取出。
(7)樹脂硯台能用嗎擴展閱讀: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硯台歷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制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採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史書將端、歙、臨洮硯稱作三大名硯。清末,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歙、臨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制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
⑧ 硯台怎麼用
硯台使用方法;
1、如何研墨
「水養」就是把硯台放在水裡,保持滋潤。特別是老坑,未開采出來之前常年水浸,石質非常滋潤,出土之後就開始風化了,所以水養是一種不錯的好方法,很多硯友家裡就放一個大魚缸,裡面除了水養一些硯台外,還有幾尾小魚相伴,非常雅緻,一舉兩得。當硯台長期不使用時,可用上蠟的方法對其進行保養。硯台上蠟就如傢具上漆一樣,既可保護材質,也能增加美感。同時也可以防止風化,使端硯的美麗珍貴石品花紋可以清晰呈現。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硯台歷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制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採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史書將端、歙、臨洮硯稱作三大名硯。清末,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歙、臨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制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
⑨ 墨汁可以放入硯台使用嗎
硯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硯台的保養:
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了。
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台表面變得粗糙不平,對硯台本身和百墨塊都不好。
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台,不宜混合使用。
硯台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
好的硯台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台。
(9)樹脂硯台能用嗎擴展閱讀:
1、洮硯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澄泥硯齊名,並稱中國四大名硯。洮硯的生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產於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鄉。
2、端硯
端硯,廣東省肇慶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3、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