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醇酸漆有哪幾種
醇酸漆(Alkyds Coatings)別名醇酸樹脂漆或醇酸樹脂塗料,主要是由醇酸樹脂組成,是目前國內生產量最大回的一類塗料。具有答價格便宜、施工簡單、對施工環境要求不高、塗膜豐滿堅硬、耐久性和耐候性較好、裝飾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好等優點。
1、溶劑型醇酸漆
傳統的醇酸樹脂塗料為溶劑型含有大量溶劑(質量比大於40 %) ,主要成分:醇酸樹脂、200號溶劑汽油、催干劑(含鈷錳鉛鋅鈣,或是鈷錳稀土)、防結皮劑。色漆還含有顏料等。在生產施工過程中會嚴重危害環境和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世界各國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傳統的溶劑型塗料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2、水溶性醇酸漆
水溶性塗料是在成膜聚合物中引進親水的或水可增溶的基團,使其成為可以水為溶解介質的一種塗料,它是20 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的低污染、省能源、省資源塗料. 由於其優點明顯,塗料水溶性的研究應用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 水溶性醇酸樹脂塗料是新的發展趨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開發。
❷ 醇酸樹脂漆的主要成分 醇酸樹脂漆的基本分類有哪些
隨著現在人們的需求日益增多,一些單一功能的產品已無法滿足要求。油漆也是如此。。醇酸樹脂漆,是一類以多元醇、多元酸和乾性植物油製成的醇酸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一類塗料。具有很多獨特的特點,應用非常廣泛。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樹脂配成不同性能的漆使用。下面,就由小編詳細為大家介紹醇酸樹脂漆的更多秘密。
醇酸漆的主要成分
醇酸漆的主要成分:醇酸樹脂
醇酸樹脂是是以多元醇、多元酸以及脂肪酸為主要原料,通過縮聚反應而製得的一種聚合物由於合成技術成熟、原料易得、樹脂塗膜綜合性能好,醇酸樹脂已成為合成樹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品種之一。
相關分類
1、溶劑型醇酸漆
傳統的醇酸樹脂塗料為溶劑型含有大量溶劑(質量比大於40%),主要成分:醇酸樹脂、200號溶劑汽油、催干劑(含鈷錳鉛鋅鈣,或是鈷錳稀土)、防結皮劑。色漆還含有顏料等。在生產施工過程中會嚴重危害環境和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近年來,世界各國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傳統的溶劑型塗料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塗料的水性化、高固體化趨勢日益明晰。
2、水溶性醇酸漆
水溶性塗料是在成膜聚合物中引進親水的或水可增溶的基團,使其成為可以水為溶解介質的一種塗料,它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的低污染、省能源、省資源塗料.由於其優點明顯,塗料水溶性的研究應用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水溶性醇酸樹脂塗料是新的發展趨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開發。
固化原理
連鎖聚合反應成膜——氧化聚合形式
不飽和脂肪酸雙鍵的自動氧化誘導聚合作用,形成網狀大分子結構,固化成膜。氧化聚合的速度與其所含官能團(雙鍵基團)的數量、位置、氧的傳遞速度有關(利用鈷、錳、鉛等金屬促進氧的傳遞,提高固化速度)。採用類似固化方式的塗料還有:含有油脂成分的天然樹脂塗料、酚醛樹脂塗料、環氧脂塗料。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醇酸樹脂漆的內容。所謂知己知彼,才可百戰不殆。油漆的功能作為選擇的首要參考因素,為此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帶有特殊功用的油漆。了解了醇酸樹脂漆的各方面特性及使用方法,大家在選用時,才會更加得心應手。小編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合理地使用醇酸樹脂漆,讓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體驗。
❸ 塗料市場前景如何
一、2013年塗料樹脂需求量近400萬噸
塗料一般包含成膜物質、溶劑、顏填料、助劑四個部分,而成膜物質主要由樹脂組成,目前各種高分子合成樹脂廣泛用作塗料的原料,以成膜物質為基礎可將塗料分成18大類:成膜物質分為17類,輔助材料列為第18類。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塗料樹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重點企業經營分析報告前瞻》統計,2006-2013年,我國塗料產量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2013年達到1303.349萬噸,同比增長3.58%。塗料業的繁榮也進一步塗料用原材料企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塗料用樹脂行業,根據2013年中國塗料工業產量1303.35萬噸,其中工業塗料為793.54萬噸,考慮到塗料樹脂主要用在工業塗料上,按其產量的50%計算,塗料用樹脂的需求量在400萬噸左右。
近年來,我國塗料用樹脂產量保持穩定增長,雖然仍然有塗料企業遵循老的傳統樹脂自產自用,但是塗料用樹脂專業化生產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已經逐步脫離塗料產業而形成自己獨立的產業。同時因為我國塗料產業發展迅猛,未來塗料樹脂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在塗料樹脂組成結構中,醇酸樹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仍然占據前三位,但是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輻射固化樹脂、水性樹脂、粉末塗料用樹脂發展非常迅速。
❹ 乙二醇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主要用於制聚酯滌綸,聚酯樹脂、吸濕劑,增塑劑,表面活性劑,合成纖維、化妝品和炸葯,專並用作染料、油墨等屬的溶劑、配製發動機的抗凍劑,氣體脫水劑,製造樹脂、也可用於玻璃紙、纖維、皮革、粘合劑的濕潤劑。可生產合成樹脂PET,纖維級PET即滌綸纖維,瓶片級PET用於製作礦泉水瓶等。還可生產醇酸樹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凍劑。除用作汽車用防凍劑外,還用於工業冷量的輸送,一般稱呼為載冷劑,同時,也可以與水一樣用作冷凝劑。市場是很大。我們做乙二醇。
❺ 樹脂塗料的發展、前景和市場
人類生產和使用塗料已有悠久的歷史。一般可分為天然成膜物質的使用、塗料工業的形成和合成樹脂塗料的生產三個發展階段。西班牙阿米塔米拉洞窟的繪畫、法國拉斯科洞穴的岩壁繪畫和中國仰韶文化時期殘陶片上的漆繪花紋等大量考古資料證實,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人們就使用野獸的油脂、草類和樹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顏料等配製原始塗飾物質,用羽毛、樹枝等進行繪畫。
起點 1855年,英國人A.帕克斯取得了用硝酸纖維素(硝化棉)製造塗料的專利權,建立了第一個生產合成樹脂塗料的工廠。1909年,美國化學家L.H.貝克蘭試製成功醇溶酚醛樹脂。隨後,德國人K.阿爾貝特研究成功松香改性的油溶性酚醛樹脂塗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打開過剩的硝酸纖維素的銷路,適應汽車生產發展的需要,找到了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等良好溶劑,開發了空氣噴塗的施工方法。1925年硝酸纖維素塗料的生產達到高潮。與此同時,酚醛樹脂塗料也廣泛應用於木器傢具行業。在色漆生產中,輪碾機被逐步淘汰,球磨機、三輥機等機械研磨設備在塗料工業中推廣應用。
突破 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R.H.基恩爾突破了植物油醇解技術,發明了用乾性油脂肪酸制備醇酸樹脂的工藝,醇酸樹脂塗料迅速發展為塗料品種的主流,擺脫了以乾性油和天然樹脂混合煉制塗料的傳統方法,開創了塗料工業的新紀元。到1940年,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與醇酸樹脂配合制漆,進一步擴大了醇酸樹脂塗料的應用范圍,發展成為裝飾性塗料的主要品種,廣泛用於工業塗裝。
大發展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合成樹脂塗料品種發展很快。美、英、荷(殼牌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在40年代後期首先生產環氧樹脂,為發展新型防腐蝕塗料和工業底漆提供了新的原料。50年代初,性能廣泛的聚氨酯塗料在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投入工業化生產。1950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了丙烯酸樹脂塗料,逐漸成為汽車塗料的主要品種,並擴展到輕工、建築等部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丁苯膠乳過剩,美國積極研究用丁苯膠乳制水乳膠塗料。20世紀50~60年代,又開發了聚醋酸乙烯酯膠乳和丙烯酸酯膠乳塗料,這些都是建築塗料的最大品種。1952年聯邦德國克納薩克·格里賽恩公司發明了乙烯類樹脂熱塑粉末塗料。殼牌化學公司開發了環氧粉末塗料。美國福特汽車公司1961年開發了電沉積塗料,並實現工業化生產。此外,1968年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首先在市場出售光固化木器漆。乳膠塗料、水溶性塗料、粉末塗料和光固化塗料,使塗料產品中的有機溶劑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使用有機溶劑,開辟了低污染塗料的新領域。隨著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以有機硅樹脂為主的元素有機樹脂塗料,在50~60年代發展迅速,在耐高溫塗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這一時期開發並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還有雜環樹脂塗料、橡膠類塗料、乙烯基樹脂塗料、聚酯塗料、無機高分子塗料等品種。
隨著合成樹脂塗料的發展,逐步採用了大型的樹脂反應釜(見釜式反應器),研磨工序逐步採用高效的研磨設備,如高速分散機和砂磨機得到推廣使用,取代了40~50年代的三輥磨。
為配合合成樹脂塗料的推廣應用,塗裝技術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高壓無空氣噴塗在造船工業和鋼鐵橋梁建築中推廣,大大提高了塗裝的工作效率。靜電噴塗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它適用於大規模流水線塗裝,促進了粉末塗料的進一步推廣。電沉積塗裝技術是60年代適應於水溶性塗料的出現而發展的,尤其在超過濾技術解決了電沉積塗裝的廢水問題後,進一步擴大了應用領域
新階段 1973年以來,由於石油危機的沖擊,塗料工業向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有利於生態平衡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方向發展。高固體塗料、水型塗料和粉末塗料的開發,低能耗固化品種如輻射固化塗料的開發,是其具體表現。1976年,美國匹茲堡平板玻璃工業公司研製的新型電沉積塗料──陰極電沉積塗料,提高了汽車車身的防腐蝕能力,得到迅速推廣。70年代開發了有機-無機聚合物乳液,應用於建築塗料等領域。功能性塗料(見塗料)成為70年代塗料工業的研究課題,並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種。80年代各種建築塗料發展很快。電子計算機已在塗料生產和測試、管理中使用。機器人(機械手)已廣泛應用於特殊場合或危險場合代替人工進行塗裝。這一階段有如下特點:①以現代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開發工作,加快了發展的進程,例如:現代化學的理論應用在塗料工業中,塗料助劑得到廣泛推廣使用,從而使塗料工業的產品性能和生產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②利用共聚、改性和混合方法,使具備特色的合成樹脂品種日益增多,提高了塗料的性能,且使功能性塗料品種日益增多。③對塗料質量的測試,已從測定表面現象轉向測定塗料內在質量的趨勢,例如更加重視測定合成樹脂的分子量與分子量分布以了解合成樹脂的質量,用掃描電鏡觀察塗膜的微觀結構等指導產品的生產。
❻ 水性工業漆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水性工業漆的市場前景如何,應該和漆企的品質與服務密切相連的。一個優秀的回水性工業漆企業,應答該是唯有力出一孔,服務用戶的。
工業水漆與其它水漆不同的是,我們的存在就是為解決塗裝環保問題的,用戶因為環保困擾找到我們,我們的售後服務人員創造性地幫用戶渡過環保難關,
敦普水性漆已幫助近百家塗裝企業成功實現環保轉型,被行業評為有價值的水性漆公司,以提供水性五金烘烤漆、水性五金自乾漆、水性浸塗防銹漆、水性工業防腐漆為主。「讓用戶成為更優秀的企業」敦普水漆奮斗的方向,每一個為用戶服務的時刻,我們都提醒自己,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支持和幫助用戶,因為一個不能幫助用戶成長的企業,很快會被競爭對手替代。
❼ 油漆用合成樹脂和醇酸樹脂有什麼不同
油漆用合成樹脂和醇酸樹脂有什麼不同?醇酸樹脂塗料和醇酸樹脂的關系是:一,醇酸樹脂內塗料以醇酸樹脂容為主要成膜物質的合成樹脂塗料。所以醇酸樹脂塗料包含醇酸樹脂,由醇酸樹脂發展而來的。二,醇酸樹脂是由脂肪酸(或其相應的植物油)、二元酸及多元醇反應而成的樹脂。
❽ 醇酸樹脂塗料和醇酸樹脂是什麼的關系
醇酸樹脂塗料和醇酸樹脂的關系是:
一,醇酸樹脂塗料以醇酸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版合成樹脂塗料權。所以醇酸樹脂塗料包含醇酸樹脂,由醇酸樹脂發展而來的。
二,醇酸樹脂是由脂肪酸(或其相應的植物油)、二元酸及多元醇反應而成的樹脂。
1,醇酸樹脂的制備方法是將多官能醇、多元酸以及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縮聚酷化而成,不同種類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分子中雙鍵的數量不同,由此可劃分為乾性、不幹和半乾性醇酸樹脂。
2,其分子結構為,如圖,
❾ 怎樣看待聚氧酯塗料的生產前景
影響氧化聚合型塗料乾燥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影響水性丙烯酸樹脂乾燥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樹脂的選擇:水性乳液則是一個雙相體系,隨著水的蒸發,體系粘度起始時變化不大,但當乳液顆粒的體積占總系統體積達到一臨界值時,系統突然從液態變為固態,是一個不連續的過程,這一臨界點是水性塗料表乾的開始,因此水性塗料的表干時間要比某些溶劑型塗料還要短。從表干到漆膜性能的全部體現,取決於系統中殘留水分的蒸發速度,乳液顆粒中高分子的相互滲透,及體系中其它有機小分子的揮發速度。為了實現系統的優化,製作水性漆配方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樹脂進行選擇: a. 固含量:通常,乳液的固含量越高,其距離表干臨界值就越近,乾燥速度就越快。然而固含量過高,也會帶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表干過快會使塗刷間隔縮短,帶來施工上的不便。固含量偏高的乳液,由於樹脂顆粒間距小,通常其流變性能較差,對增稠劑也不敏感,使對塗料的噴塗或粉刷性能調節的困難增大。 b. 乳液顆粒大小:乳液的顆粒越小,同樣固含量下,顆粒之間的間距就越小,表干臨界值就越低,乾燥速度就越快。乳液顆粒小,還會帶來成膜性好,光澤度高等其他方面的優勢。 c. 樹脂玻璃化轉變溫度(Tg):一般而言,樹脂的Tg越高,最終成膜的性能就越好。然而,對於乾燥時間來講,其趨勢則基本相反。Tg高的樹脂,通常需要在配方時加入較多的成膜助劑,以便高分子在乳液顆粒間的相互滲透,促進成膜質量。而這些成膜助劑,需要足夠的時間從體系中揮發,實際上會延長從表干到全乾的時間。所以,從這Tg這個因素來講,乾燥時間與成膜性能往往是相悖的。 d. 乳液顆粒的相結構:取決於乳液的制備工藝,同樣的單體組成可能會形成不同的顆粒相結構。被廣為人知的核殼結構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雖然一個乳液不可能所有的顆粒都做成核殼結構,但這個形象的比喻是人們對乳液的成膜性能可以有一個通俗的了解。如果顆粒的殼Tg低,核Tg高,那麼該體系成膜助劑需求少,乾燥較快,但由於成膜後連續相是低Tg的樹脂,漆膜的的硬度則會受到一定影響。相反,顆粒的殼Tg高,則成膜需一定量的助劑,則膜的乾燥速度會較前者慢,但乾燥後的硬度會比前者高。 e. 表面活性劑的種類和用量:常見的乳液在製造工藝中均採用一定的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對乳液顆粒有隔離和保護的作用,在顆粒相互融合的成膜過程中,特別是在初始階段,即表干時有很大影響。而且,這些獨特的化學品,在水和油相中均有一定的溶解度,溶在樹脂中的部分其實會起到成膜助劑的作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劑,由於其在樹脂中的溶解度不同,其成膜劑的作用也會不同。 2. 樹脂的固化機理:水性樹脂成膜固化一般有幾個層次上的機理。首先,乳液顆粒的聚集和融合,是所有乳液表干都必然經歷的機理。然後,水和其他成膜助劑的揮發,使熱塑性樹脂本身的基本性能得以充分體現,是固化的第二個階段。最後,某些乳液在制備時引入交聯機理,或在塗料使用時引入交聯劑,使膜的硬度在熱塑性樹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最後這一步的交聯機理,會對膜的最後固化速度和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常見的交聯機理有氧化交聯(如醇酸樹脂的交聯),麥克爾加成式交聯(如一些自交聯乳液體系),及親核取代式交聯(如環氧,聚氨酯等)。這些交聯反應,都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在配方時應平衡體系的固化要求與其他性能的關系。 3. 成膜助劑的用量和種類:從理論上講,任何樹脂的溶劑都是成膜助劑。在實踐中,考慮到安全,成本,速度等因素,常見的成膜助劑也不過十幾種,主要是一些高沸點的醇,醚及酯。這些成膜助劑對於不同的水性塗料工程師來講又會各有偏愛。一般,某個有經驗的工程師,常用的成膜助劑不過兩三種。主要考慮因素是試劑在水和樹脂之間的分配和在樹脂顆粒內部的分配。特別是當水性樹脂為多相樹脂時,成膜助劑的選擇和搭配即顯得尤為重要。 4. 施工環境:通用配方的施工要盡量避免高濕環境。如果必須在高濕度下施工,應該對配方進行調整,或者選擇成膜性快的樹脂或者對現場實行隔離處理。
❿ 高分子化學的就業前景如何
天然與合成高分子它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過去幾千年漫長的歲月里,人們一直在利用天然高分子澱粉和蛋白質作為充飢用。木、竹等作為建築材料。一切生命物質的基本結構單元也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有局限性,到19世紀中葉出現了對天然高分子進行化學改性。1939年美國人發明了用S硫化天然橡膠,賦予了橡膠製品的堅韌和彈性,從此發展起橡膠工業。1868年用硝酸溶棉纖維製成硝化纖維,作為火葯和硝基漆。用NaOH和CS2溶解棉纖維製成人造絲,粗膠纖維。用醋酸酐酯化纖維製成人造絲,膠片,塗料等。合成高分子是1909年Backeland最早用苯酚與甲醛合成了酚醛樹脂製成電木塑料開始的。此後先後合成醇酸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脲醛樹脂。30年代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丁,丁苯,丁腈橡膠等相繼工業化。值此高分子合成化學正在萌芽之際,迫切需要科學性的理論指導。1920年德國化學家H.staudinger提出了大分子結構概念。奠定了高分子學科的理論基礎。此後高分子化學大師P.J.plory在縮聚反應理論,高分子溶液的統計熱力學和高分子構象的統計力學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從而開發出大量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50年代德國化學家R.Ziegler與義大利化學家G。Natta分別發明金屬絡合配位催化劑製得低壓聚乙烯和有規聚丙烯。這無疑是劃時代的發明。60年代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加工達到了成熟階段。促使聚烯烴、合成橡膠、工程塑料都有了新的發展。70年代由於石油危機原料漲價曾一度使高分子化學發展速度減慢。但問題很快很到解決。開展有特殊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和高分子向生物醫用進軍使高分子化學又進入一個嶄新的階。80、90年代高分子化學對各種高性能、多功能新材料開發起到重要的作用。開發出多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對各項工業的重要作用20世紀中以來,高分子化學尤其是塑料,纖維,橡膠三大合成材料的發展速度驚人。40年代39萬噸,50年代210萬噸,60年代950萬噸,70年代4100萬噸,80年代超過了1億噸。平均每10年增長5倍。三大合成材料之所以如此高速發展主要原因就是人們生活需要。由於天然資源的不足,人們不得不用合成材料來補足。三大合成材料產量已超過了天然資源。另一原因是原料來源豐富,適合現代化大工業生產。年產1萬噸天然橡膠需要熱帶土地10萬畝,載種3000萬顆橡膠樹,每年需勞動力5萬人,等7—8年後才能割膠。但每年生產等量的合成橡膠只需150人生產廠。同樣建一個年產20萬噸合成纖廠相當於400萬畝棉田或4000萬頭綿羊的產量。在各項工業中一噸高分子材料可代替了3—7噸金屬材料,在電子、電器,機械工業,建築,農業廣泛的應用,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材料。高分子化學----研究課題高分子化學的展望21世紀人們將生命科學,環境保護,維護人體健康的醫葯擺在第一位;第二位無疑的就是材料科學。而高分子工業是材料科學的基石。高分子化學在新世紀的大力發展,勢在必行。新材料的採用將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滿足各項工業和新技術需求。高分子化學工業在新世紀里將致力於創新高分子聚合反應和方法,開發出多種的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所謂綠色化既對環境無害,也就是廢物排放的最小化。把污染消滅在源頭,這些概念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後很快就為國際上廣泛的接受,成為各分支學科發展的前沿。化學產業既是環境污染的禍根,也是治理環境的必要途徑。高分子化學用多種原料,催化劑、溶劑、助劑、中間品、以及生產中產生廢液、廢渣等均為有害物質,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向環境排放,必須盡快研究解決。目前的研究熱點是採用無毒、無害或可再生資源為原料,實現不排放廢物,採用光、電、熱,等物理方法進行高分子反應和固化。以水和超臨界流體CO2代替溶劑,生產綠色燃料,綠色塗料,和可降解塑料解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上世紀末,出現均相單一活性中心催化劑,通過控制聚合實現了烯烴活性聚合而得到了均勻分子量高分子產物,基本達到了立構控制和分子量控制,盡管有些聚合物存在不足,目前尚不能很好的應用,但這確是α-烯烴聚合的一大創舉。按照產品性能和加工的需要,控制不同分子量的分布、不同立構和不同的結晶度進行高水平分子設計,不僅可以大幅度的改進產品質量,而且能開發出更多的新功能材料。上世紀主要開發了大規模的高分子合成材料,而新世紀將會是開發新技術需要的特種功能和智能材料。所謂智能材料,就是它的作用和功能可隨外界條件的變化而有意識的調節,修飾和修復。智能材料及其結構擬於新世紀用於飛機、航天飛行器中,以實現飛行器的自檢測、自控制、自修復、自校正,自適應等功能,有較高的抗損傷性。此外當不同的單一化學聚合表現出某些局限性時,人們採用高分子與無機粒子復合材料,將無機粒子引入聚合物中製取有機/無機高分子將會有大發 展。在新世紀中,高分子化學通過分子的納米合成實現材料的納米化。它包括有高分子薄膜、纖維,和晶體等材料。此外高分子仿生合成和生物合成等都將成為高分子化學發展的熱門by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