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於松樹的更多生物知識
形態特徵
較幼時的樹冠為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後,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
松樹與歷史名人-狄少英國畫作品(7張)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後,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於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並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數由種鱗組成,成熟後木質化。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瘤狀突起稱鱗臍。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紅松(P.koraiensis),小枝松科是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科,有10個屬、230多種,其中松屬就有90多種,是松科也是整個裸子植物門中最大的屬。 松樹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樹種,除蘇 紅松
門答臘松分布到南緯2度外,其餘各種都自然生長在由赤道到
松樹與青山-譚翃晶國畫作品(5張)北緯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溫帶地區,松屬植物不僅種類多,而且往往形成浩瀚的林海,因此松樹被譽為「北半球森林之母」。 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極強。它們可以忍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裸露的礦質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乾旱、貧瘠,喜歡陽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鋒樹種。 松樹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成針狀,常2針、3針或5針一束。如油松、馬尾松、黃山松的葉2針一束,白皮鬆的葉3針一束,紅松、華山松、五針松的葉5針一束。 松樹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葉成球果狀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單個或2一4個著生於新枝頂端,雄球花多數聚集於新枝下部。松樹的球花一般於春夏季開放,但花粉傳到雌球花上後,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發,使雌花受精,發育成球果(俗稱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實)。球果於秋後成熟,種鱗張開,每個種鱗具兩粒種子。 松屬植物中的多數種類是高大挺拔的喬木,而且材質好,不乏棟梁之材。中國東北的「木材之王」——紅松、北美西部廣為分布的高大樹種(高達75米)—西黃松、原產於美國加州沿海生長速度最快的松樹——輻射松、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濕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原產的加勒比松、廣布於歐亞大陸西部和北部的歐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樹種。 松樹的觀賞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白皮鬆,樹樁盆景中廣泛使用的五針松等,一些名山勝地,更是山以松壯勢、松以山出名。黃山的黃山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嘆為觀止。
編輯本段松樹的分布種類
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在中國廣袤的山林原野中,不僅生長著茂盛的松樹、落葉松、雲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還隱藏著許多極為珍貴稀有的松科樹種。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種,占總數(389種)的1/10。其中銀杉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錢松等17種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枝油杉、樟子松等21種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松樹(18張)20年前,在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東南沿海有座名為百山祖的山峰。1976年,浙江省慶元縣林科所高級工程師吳鳴翔「一鳴驚人」,由他發現並定名發表的百山祖冷杉,使百山祖這處「被人遺忘的角落」在世界植物學界放射出異彩。世界上已知的50種冷杉中,百山祖冷杉最為珍貴。因為在地球上只有中國浙江省百山祖頂峰西南坡有這種樹生長,目前活著的僅有3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營養不良。這對於一個物種來說,離滅絕不過半步之遙。1987年,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將百山祖冷杉列為當年公布的世界最珍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中國有關單位也在積極採取措施,希望通過人工繁殖的方法使這種瀕危植物轉危為安。 與百山祖冷杉相比,銀杉出名早了整整20年。雖然中國植物學者楊銜晉,早在1938年就在四川金佛山採到過這種植物的枝葉標本,但由於沒有花和球果,這份標本一直沒有被鑒定。直到1955年,鍾濟新教授帶領的科學考察隊,在廣西礱勝縣花坪林區採到球果的植物標本後,銀杉才由植物學家陳煥鏞和匡可任定名發表。銀杉是一種過去一向認為早在地球上滅絕了的化石植物,它的球果化石和花粉,曾分別發現於北緯60度的西伯利亞地區及法國西南部的第三紀地層中。活銀杉的發現使植物學家大為震驚,西方學者們對華夏大地更加刮目相看。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有活的銀杉,而且數量很少,只有幾千株,分散在四川金佛山、廣西花坪和大瑤山、湖南界福山和八面山、貴州的道真和桐梓山區,非常罕見。 銀杉只能生長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富、空氣十分潮濕的深山中,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因此,雖然其姿容秀美,木材優良,但很難引種載培,至今仍為世界植物學界和園林界可望而不可求的樹木珍品。人們熱愛銀杉,送給它許多動人的名稱:「活化石植物」、「植物中的大熊貓」、「華夏森林瑰寶」、「林海珍珠」……更渴望著它早日走出山林,異彩照人。 密生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球果長9~14厘米,成熟後種鱗不張開或微張開。種子不脫落,無翅(圖1紅松)。是中國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的主要成林樹種。在中國的西北界為愛輝至北安一線,西南界為丹東至本溪一線。由中國向東北還伸展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東蘇聯遠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南分布到朝鮮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國山地。 新疆五針松(P.sibirica),形態與紅松相似,主要特點是小枝具淡黃色毛;球果長5~8厘米;種鱗先端圓,內曲。在中國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卡納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於海拔1600—2350米范圍,常與新疆落葉松混生。蘇聯歐洲部分東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Ⅱ 各門類的生物有一定的差異。
是的,各門類的生物具有明顯的差異.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最大的差異表現在;
生殖器官的差異:被子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而裸子植物沒有,其胚珠是裸露的;
受精過程的差異:
被子植物是雙受精即花粉管送入胚囊的兩個精子,一個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種子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的極核,將來發育成胚乳;
而裸子植物沒有雙受精,因而也就沒有受精極核一說,當然也就沒有胚乳了。
營養器官上的差異(最基本的兩點):
裸子植物的葉多為針葉,而被子植物多為闊葉;
裸子植物的輸導組織主要由管胞構成,而被子植物的輸導組織是由導管構成的。
Ⅲ 何首烏有樹脂道嗎
何首烏(學名:Fallopia multiflora(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葯,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葯材。
中文學名
何首烏
拉丁學名
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
別稱
多花蓼、紫烏藤、九真藤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蓼目
科
蓼科
亞科
蓼亞科
族
蓼族
屬
何首烏屬
種
何首烏
分布區域
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等
果期
9-10月
Ⅳ 松脂是怎麼出現的
松樹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的糖類,再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在木材的薄壁細胞中形成松脂,它通過泌脂細胞壁滲入樹脂道。樹脂道是松樹特有的結構,在木質部、針葉和初生皮層中形成 3個獨立的系統。木質部的樹脂道有縱生和橫生兩種,它們在木材中互相溝通形成樹脂道系。采割松脂時,只要割傷樹干外緣木質部,松脂就會通過樹脂道系外流。
Ⅳ 6個屬具有的樹脂道各有什麼區別 木質材料學
樹脂道 (resin canal, resin ct)為分泌道的一種。由其樹脂細胞構成的分泌上皮分泌樹脂。可見於松科(Pinaceae)、傘形科(Umbelliferae)、五加科(Araliaceae)等。在松葉,分泌上皮的外側有厚壁細胞包圍著。在松科廣泛分布在葉肉、莖部木材組織、射線和根等處,其中存在於射線中的特稱為樹脂射線。冷杉屬(Abies)莖受傷時,可在傷口附近產生新的樹脂道,而松屬(Pinus)則在離開的薄壁組織中產生新的樹脂道。冷杉屬和鐵杉屬(Tsuga)在根部中央可見有一個樹脂道。此外,雲杉屬(Pi-cea)、落葉松屬(Larix)在兩個原生木質部可分別見到一個樹脂道,但是杉科(Taxodiaceae)、絲杉科則缺如。
Ⅵ 裸子植物葉有哪四種樹脂道類型各自的特點如何
外生型:也叫「邊生型」,靠皮下層細胞著生的為邊生,例如馬尾松、赤松等;
內生樹脂版道:樹脂道與內權皮層相連,靠維管束鞘著生;例如濕地松;
中生樹脂道:位於葉肉中間葉肉薄壁組織中,內不與內皮層相連,外不與下皮層相連,如紅松、黑松等.
裂生型:也叫「橫生型」位於接連皮下層細胞及內皮層之間形成分隔的,例如熱帶松.
Ⅶ 生物的重組率是否為交叉的百分率,松樹針形葉的樹脂道
重組率不一定等於交換率,一般都要小於交換率,因為交換不一定重組,偶數次交換不導致重組
Ⅷ 生物:裸子植物的四種樹脂道是哪四種
這個答案可不是唯一的啊!原因是「外生型」也叫「邊生型」,「裂生型」也叫「橫生型」
樹脂道就是「Resin ct」。也叫「Resin canal」:樹脂道葉內含有樹脂的管道,又叫樹脂管。
有以下四種:外生型、中生型、內生型,裂生型。
他們的區別如下:
外生型: 也叫「邊生型」,靠皮下層細胞著生的為邊生,例如馬尾松、赤松等;
內生樹脂道:樹脂道與內皮層相連,靠維管束鞘著生;例如濕地松;
中生樹脂道:位於葉肉中間葉肉薄壁組織中,內不與內皮層相連, 外不與下皮層相連,如紅松、黑松等。
裂生型: 也叫「橫生型」位於接連皮下層細胞及內皮層之間形成分隔的,例如熱帶松。
Ⅸ 白楊有沒有樹脂道導管
樹脂道就是「Resin ct」。也叫「Resin canal」:樹脂道葉內含有樹脂的管道,又叫樹脂管。
有以下四種:外生型、中生型、內生型,裂生型。
他們的區別如下:
外生型: 也叫「邊生型」,靠皮下層細胞著生的為邊生,例如馬尾松、赤松等;
內生樹脂道:樹脂道與內皮層相連,靠維管束鞘著生;例如濕地松;
中生樹脂道:位於葉肉中間葉肉薄壁組織中,內不與內皮層相連, 外不與下皮層相連,如紅松、黑松等。
裂生型: 也叫「橫生型」位於接連皮下層細胞及內皮層之間形成分隔的,例如熱帶松。
Ⅹ 松樹往下掉松油怎麼解決
松樹體內具有樹脂道,能夠形成樹脂,樹脂分泌出來以後,就會向下滴油。松樹能產生松脂是因為它的木質部具有一種特有的結構,稱為樹脂道。樹脂道有縱生、橫生兩類。
松樹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的糖類,再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在木材的薄壁細胞中形成松脂,它通過泌脂細胞壁滲入樹脂道。樹脂道是松樹特有的結構,松樹干外緣木質部破裂後,松脂就會通過樹脂道系流出來。
松樹除經濟用途外,由於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它是中國很多風景區的重要景觀成分。如遼寧千山、山東泰山、江西廬山都以松樹景色而馳名。尤其是安徽的黃山,松、雲、石號稱「三絕」,而以松為首。
各地不少古松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密切聯系。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封為「遮陰侯」;泰山「五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中國人民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徵。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