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水性樹脂黏度怎麼測量

水性樹脂黏度怎麼測量

發布時間:2021-03-24 20:30:44

1. 如何計算黏度

一.粘度 計算

度量流體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又稱粘性系數、動力粘度,記為μ。牛頓粘性定律指出,在純剪切流動中相鄰兩流體層之間的剪應力(或粘性摩擦應力)為式中dv/dy為垂直流動方向的法向速度梯度。粘度數值上等於單位速度梯度下流體所受的剪應力。速度梯度也表示流體運動中的角變形率,故粘度也表示剪應力與角變形率之間比值關系。按國際單位制,粘度的單位為帕·秒。有時也用泊或厘泊(1泊=10-1帕·秒,1厘泊= 10-2泊)。粘度是流體的一種屬性,不同流體的粘度數值不同。同種流體的粘度顯著地與溫度有關,而與壓強幾乎無關。氣體的粘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液體則減小。在溫度T<2000開時,氣體粘度可用薩特蘭公式計算:μ/μ0=(T/T0)3/2(T0+B)/(T+B),式中T0、μ0為參考溫度及相應粘度,B為與氣體種類有關的常數,空氣的B=110.4開;或用冪次公式 :μ/μ0=(T/T0)n,指數n隨氣體種類和溫度而變,對於空氣,在90開<T<300開范圍可取為 8/ρ。水的粘度可按下式計算:μ=0.01779/(1+0.03368t+0.0002210t2),式中t為攝氏溫度。粘度也可通過實驗求得,如用粘度計測量。在流體力學的許多公式中,粘度常與密度ρ以μ/ρ的組合形式出現,故定義v=μ/ρ,由於v的單位米2/秒中只有運動學單位,故稱運動粘度。

粘度是指液體受外力作用移動時,分子間產生的內磨擦力的量度。
運動粘度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之比,在國際單位制中以米2/秒錶示。習慣用厘斯(cSt)為單位。1厘斯=10-6米2/秒=1毫米2/秒。

粘度
動態粘度
絕對粘度
粘度系數
流體內部抵抗流動的阻力,用對流體的剪切應力與剪切速率之比表示。單位為泊[帕。秒]
註:對於牛頓流體,剪切應力與剪切速率之比為常數,稱為牛頓粘度,對於非牛頓流體,剪切應力與剪切速率之比隨剪切應力而變化,所得的粘度稱在相應剪切應力下的「表觀粘度」。塑料屬於後一種情況。

不同流體的粘度差別很大。在壓強為101.325kPa、溫度為20℃的條件下,空氣、水和甘油的動力粘度和運動粘度為:

空氣 μ=17.9×10-6 Pa·s, v=14.8×10-6 m2/s

水 μ=1.01×10-3 Pa·s, v=1.01×10-6 m2/s

甘油 μ=1.499Pa·s, v=1.19×10-3 m2/s

二.空氣密度計算
p=ρRT
p為氣體的絕對壓力(Pa),T為氣體的溫度(K), R為氣體常數(干空氣為R=287J/(Kg*K))
ρ為氣體的密度(kg/m^3)
對於濕空氣, 計算時應採用濕空氣的R.
如果是粗略估算, 用干空氣的R代替, 誤差也不太大

2. 樹脂的粘度測試怎麼做

實驗部分
1.1主要原材料
環氧樹脂CYD128、EPG660,岳化樹脂廠;氣相二氧化硅,美國卡博特;偶聯劑KH-550,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固化劑HD-MG、促進劑DMP-30,湖北大學化工廠。
1.2測試儀器
Inston電液伺服材料實驗機,型號1341。
1.3性能測定
按GB/T7124-膠黏劑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金屬對金屬)測定鋼-鋼剪切強度;按GB/T94-1986測定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按GB/T2568-1981測定膠體抗拉強度、受拉彈性模量及伸長率;按GB/T2570-1981測定膠體抗彎強度;按GB/T2569-1測定膠體抗壓強度。
1.4制樣
按GB/T503676要求處理樣片,製作模具,按要求進行養護固化、待測。

結果與討論
2.1膠黏劑配方
配方中分甲、乙兩組分,甲組分是CYD128/EPG660/氣相二氧化硅/KH-550=100/10~15/適量/1。乙組分是HD-MG(含DMP-30適量)。甲:乙=100:33(質量份)。
2.2HD-MG基本性能
胺值,mgKOH/g:600±20;粘度,mpa.s(25℃):1200±200,29℃情況下,100g適用期1h50min,非常適於現場操作30~50min適用期的要求。(普通聚醯胺40℃以下粘度mpa.s,粘度太高,不利於操作)

3. 怎麼查流體粘度值

常用流體材料的粘度值

不同溫度下水的粘度 單位:cP厘泊
水20℃ 1
水50℃ 0.55
水75℃ 0.39
水100℃ 0.29
水125℃ 0.25
水150℃ 0.21
水175℃ 0.18
水200℃ 0.15
水225℃ 0.14
水250℃ 0.12

常用流體材料在常溫(20°C)下的近似粘度(單位:cP)
材料名稱 粘度 材料名稱 粘度
乙醚 0.233 10號汽車機油 65
甲基酮 0.4 20號汽車機油 125
苯 0.652 30號汽車機油 200
甲苯 0.69 60號汽車機油 1000
汽油 0.8 馬達油 2500
三氯乙烯 0.82 清漆 420
四氯化碳 0.969 洗發水 900-11000
水 1 環氧樹脂 1,200
酒精 1.2 甘油 1,180
水銀 1.55 蜂蜜 3000
煤油 2.3 墨汁 45000
柴油 2.28~6.08 凡士林油 100000
濃硫酸(98%) 4
牛奶 3
花生油 10
原油 1-100
乙烯 16
蓖麻油 23
植物油 72~500

4. 怎樣檢測膩子粉中的粘度和保水性

砂漿用的工業級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這里指的是純纖維素,不包括改性產品)以粘度區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個牌號(單位為黏度)

低黏度:400 主要用於自流平砂漿,不過一般以進口為主.
理由:黏度低,雖然保水差一些,但是流平性好, 砂漿密實度高.

中低黏度:20000-40000主要用於瓷磚膠,填縫劑,抗裂砂漿,保溫黏結砂漿等.
理由:施工性好,加水量少,砂漿密實度高.

1、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 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答:HPMC廣泛用於建築材料、塗料、合成樹脂、陶瓷、醫葯、食品、紡織、農業、化妝品、煙草等行業。HPMC按用途可以分為:建築級、食品級和醫葯級。目前國產的大多是建築級,在建築級中,膩子粉的用量很大,大約90%是用來做膩子粉,其餘是用做水泥砂漿和膠水。

2、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分為幾種,其用途有什麼區別?

——答:HPMC可分為速溶型和熱溶型,速溶型產品,遇冷水迅速分散,消失在水裡面,此時液體沒有粘度,因為HPMC只是分散在水中,沒有真正的溶解。大概2分鍾,液體的粘度慢慢變大,形成透明的粘稠狀膠體。熱溶型產品,遇冷水抱團,能在熱水中,迅速分散,消失在熱水中,待溫度下降到一定溫度(我公司產品為65攝氏度),粘度慢慢出現,直到形成透明的粘稠膠體。 熱溶型只能用在膩子粉和砂漿里,在液體膠水和塗料中,會出現抱團現象,不能用。速溶型,應用范圍廣一些,在膩子粉和砂漿里,以及液體膠水和塗料里,均可使用,沒有什麼禁忌。

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的溶解方法有那些?

——答:熱水溶解法:由於HPMC不在熱水裡溶解,所以初期HPMC能夠均勻的在熱水中分散,隨後冷卻時快速溶解,兩種典型的方法描述如下:
1)、在容器內放入需要量的熱水,並加熱到大約70℃。在慢慢攪拌下逐漸加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開始HPMC浮在水的表面,然後逐漸形成一種淤漿,在攪拌下冷卻該淤漿。
2)、在容器內加入所需量1/3或2/3的水,並加熱到70℃,按1)的方法,分散HPMC,制備熱水淤漿;然後加入剩餘量的冷水至熱水淤漿中,攪拌之後冷卻該混合物。

粉末混合法:將HPMC粉末與大量的其它粉狀的物質配料,用攪拌機充分混合,之後加水溶解,則此時HPMC可以溶解,而不抱團凝聚,因為每個細微的小角落,只有一點點HPMC粉末,遇水就會馬上溶解。——膩子粉和砂漿生產企業正是使用這種方法。[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在膩子粉砂漿中用作增稠劑、保水劑。]

4、如何簡單直觀的 判定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的質量好壞?

——答:(1)白度:白度雖然不能決定HPMC是否好用,並且如果是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了增白劑,會影響其質量。但是,好的產品大多白度好。(2)細度:HPMC的細度一般有80目和100目,120目的較少,河北產HPMC大多80目,細度越細的,一般來說越好些。(3)透光度: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放到水裡,形成透明的膠體後,看其透光度,透光度越大的越好,說明裡面不溶物少些。立式反應釜的透過度普遍都好,卧式反應釜的要差些,但不能說明立釜生產的質量就比卧釜生產的好,產品質量還有很多因素決定。(4)比重:比重越大,越重的要好些。比重大,一般是因為裡面的羥丙基含量高,羥丙基含量高,則保水要好些。

5、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在膩子粉中的放量?

——答:HPMC在實際應用中的用量,受氣候環境、溫度、當地灰鈣質量、膩子粉的配方以及"客戶所要求的質量"的不同,而各有差別。籠統的來說是,4公斤—5公斤之間。比如:北京的膩子粉,大多放5公斤;貴州的大多是夏天5公斤,冬天4.5公斤;雲南的放量較小,一般3公斤-4公斤等等。

6、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的粘度多大為宜?

——答:膩子粉一般十萬就可以了,砂漿里要求的高些,要十五萬的才好用。而且,HPMC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水,其次才是增稠。在膩子粉中,只要保水性好,粘度低些(7-8萬),也是可以的,當然,粘度大些,相對的保水要好些,當粘度超過10萬時,粘度對保水性的影響就不大了。

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有什麼主要的技術指標?

——答:羥丙基含量和粘度,大多數用戶關心的是這兩個指標。羥丙基含量高的,保水一般要好些。粘度大的,保水性,相對(而不是絕對)也好些,而且粘度大的,在水泥砂漿里更好用一些。

8、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 答: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的主要原料:精製棉、氯甲烷、環氧丙烷,別的原料還有,片鹼、酸、甲苯、異丙醇等。

9、HPMC在膩子粉中的應用,主要起什麼作用,是否發生化學嗎?

——答:HPMC在膩子粉的中,起增稠、保水和施工三個作用。增稠:纖維素可以增稠起到懸浮、使溶液保持均勻上下一致的作用,抗流掛。保水:使膩子粉乾的慢些,輔助灰鈣在水的作用下反應。施工:纖維素有潤滑作用,可以讓膩子粉有良好的施工性。HPMC不參與任何化學反應,只起輔助作用。膩子粉加水,上牆,是化學反應,因為有新物質的生成,把上牆的膩子粉從牆上弄下來,磨成粉,再用,就不行了,因為已經形成新的物質(碳酸鈣)了。灰鈣粉的主要成分是:Ca(OH)2、CaO和少量CaCO3的混合物,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灰鈣在水和空氣中CO2的作用下,生成碳酸鈣,而HPMC只是保水,輔助灰鈣更好的反應,其本身沒有參與任何反應。

10、HPMC是非離子型纖維素醚,那麼何謂非離子呢?

——答:通俗的講,非離子就是在水中,不會電離的物質。電離是指電解質在特定的溶劑(如水,酒精)中被離解成可以自由運動的帶電離子的過程。例如,每天吃的鹽—氯化鈉(NaCl)溶於水後電離產生可自由運動的鈉離子(Na+)帶正電和氯離子(Cl)帶負電。 也就是說,HPMC放在水裡,不會離解成帶電的離子,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11、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凝膠溫度和什麼有關?

——答:HPMC的凝膠溫度與其甲氧基含量有關,甲氧基含量越低↓,凝膠溫度越高↑ 。

12、膩子粉的掉粉和HPMC有沒有關系?

——答:膩子粉的掉粉主要和灰鈣的質量有很大關系,和HPMC沒有太大的關系。灰鈣的含鈣量低和灰鈣中的CaO、Ca(OH)2比例不合適,都會造成掉粉。如果說和HPMC有點關系的話,那麼就是HPMC的保水性差的話,也會造成掉粉,具體原因,請參看問題9。

13、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冷水速溶型和熱溶型在生產工藝中有什麼區別?

——答:HPMC的冷水速溶型是經過 乙二醛 表面處理的,放在冷水裡迅速分散,但不是真正的溶解,粘度上來了,才是溶解。熱溶型沒有經過 乙二醛 的表面處理。乙二醛放量大,則分散的快,但粘度上來的就慢,放量小,則相反。

14、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有氣味是怎麼回事呢?

——答:溶劑法生產的HPMC,是用甲苯、異丙醇做溶劑的,如果洗滌的不是很好,會有些殘留的味道。

15、 不同的用途,如何選擇合適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

——答:膩子粉的應用:要求較低,粘度10萬,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保水要好。砂漿的應用:要求較高,要求高粘度,15萬的要好些。膠水的應用:需要速溶型產品,粘度要高。

16、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有什麼別名呢?

——答: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英文: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簡稱:HPMC或MHPC 別名:羥丙甲纖維素; 纖維素羥丙基甲基醚; Hypromellose,Cellulose, 2-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ether. Cellulose hydroxypropyl methyl ether Hyprolose。

17、HPMC在膩子粉中的應用,膩子粉出氣泡什麼原因?

——答:HPMC在膩子粉的中,起增稠、保水和施工三個作用。不參與任何反應。出氣泡的原因:1、水放的太多。2、底層未乾,就在上面又刮一層,也容易起泡。

18、內外牆膩子粉配方?

——答:內牆膩子粉: 重鈣 800KG 灰鈣 150KG (澱粉醚、純青 、彭潤土、檸檬酸、聚丙烯醯胺 等 可以適當選擇添加)

外牆膩子粉:水泥350KG 重鈣500KG 石英砂150KG 乳膠粉 8-12KG 纖維素醚3KG 澱粉醚0.5KG 木質纖維 2KG

19、HPMC和MC有什麼區別?

——答:MC為甲基纖維素,是將精製棉經鹼處理後,以氯化甲烷作為醚化劑,經過一系列反應而製成纖維素醚。一般取代度為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屬於非離子型纖維素醚。
(1)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取決於其添加量、粘度、顆粒細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細度小,粘度大,則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對保水率影響最大,粘度的高低與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關系。溶解速度主要取決於纖維素顆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顆粒細度。在以上幾種纖維素醚中,甲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保水率較高。
(2)甲基纖維素可溶於冷水,熱水溶解會遇到困難,其水溶液在pH=3~12范圍內非常穩定。與澱粉、胍爾膠等以及許多表面活性劑相容性較好。當溫度達到凝膠化溫度時,會出現凝膠現象。
(3)溫度的變化會嚴重影響甲基纖維素的保水率。一般溫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漿溫度超過40℃,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會明顯變差,嚴重影響砂漿的施工性。
(4)甲基纖維素對砂漿的施工性和粘著性有明顯影響。這里的「粘著性」是指工人塗抹工具與牆體基材之間感到的粘著力,即砂漿的剪切阻力。粘著性大,砂漿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漿的施工性就差。在纖維素醚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粘著力處於中等水平。

HPMC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由精製棉經鹼化處理後,用環氧丙烷和氯甲烷作為醚化劑,通過一系列反應而製成的非離子型纖維素混合醚。取代度一般為1.2~2.0。其性質受甲氧基含量和羥丙基含量的比例不同,而有差別。
(1)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易溶於冷水,熱水溶解會遇到困難。但它在熱水中的凝膠化溫度要明顯高於甲基纖維素。在冷水中的溶解情況,較甲基纖維素也有大的改善。
(2)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粘度與其分子量的大小有關,分子量大則粘度高。溫度同樣會影響其粘度,溫度升高,粘度下降。但其粘度高溫度的影響比甲基纖維素低。其溶液在室溫下儲存是穩定的。
(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酸、鹼具有穩定性,其水溶液在pH=2~12范圍內非常穩定。苛性鈉和石灰水,對其性能也沒有太大影響,但鹼能加快其溶解速度,並對粘度銷有提高。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一般鹽類具有穩定性,但鹽溶液濃度高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液粘度有增高的傾向。
(4)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取決於其添加量、粘度等,其相同添量下的保水率高於甲基纖維素。
(5)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可與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混用而成為均勻、粘度更高的溶液。如聚乙烯醇、澱粉醚、植物膠等。
(6)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砂漿施工的粘著性要高於甲基纖維素。
(7)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比甲基纖維素具有更好的抗酶性,其溶液酶降解的可能性低於甲基纖維素。

20、HPMC的粘度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實際應用中應注意哪些?

——答:HPMC的粘度與溫度成反比,也就是說,粘度隨著溫度的下降而增高。我們通常說的某產品的粘度,指的是,其2%水溶液在20攝氏度的溫度下,檢測的結果。

在實際應用中,夏季和冬季溫差大的地區,應該注意,推薦在冬季的時候用相對低些的粘度,這樣更有利於施工。否則,溫度低的時候,纖維素的粘度會增高,批刮的時候,手感會重。

中黏度:75000-100000 主要用於膩子
理由:保水性好

高黏度:150000-200000 主要用於聚苯顆粒保溫砂漿膠粉料與玻化微珠保溫砂漿.
理由:粘稠度高,砂漿不易掉會,流掛,改善了施工.

但是一般來說,黏度越高,保水性會好一些,所以說很多乾粉砂漿廠考慮到成本,用中黏度纖維素(75000-100000)替代中低黏度纖維素(20000-40000)以減少添加量.

5. 黏度的測定

方法提要

所謂黏度即內摩擦系數。兩個相對移動的液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稱為內摩擦力) f,與該兩液層間垂直於層面的速度梯度 和液層的面積 S 有如下關系: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 η 為內摩擦系數 (Pa·s) ,為比例常數,這就是通常所謂的動力黏度。

將上式移項,則得: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通常採用旋轉式高溫黏度計測定煤灰黏度,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黏度計的高溫爐中放一坩堝,將煤樣放入坩堝中加熱熔融。在熔體中插入一耐高溫和耐腐蝕的圓柱體,用馬達帶動圓柱體或坩堝旋轉(一般多採用靜止坩堝的方式),使熔體和圓柱體間產生相對運動,以下述兩種方式之一測定黏度:一種是由帶動圓柱體做勻速轉動的直流馬達所消耗的電流來確定黏度;另一種由懸掛圓柱體的彈性金屬絲產生的扭轉角來確定黏度。

本法採用後一種方式。馬達通過一彈性金屬絲帶動一圓柱體做勻速轉動,圓柱體浸沒在黏滯介質中,在介質黏滯力的作用下,彈性金屬絲產生扭轉,在金屬絲的彈性形變范圍內和轉速恆定的條件下,扭轉角φ正比於介質的黏滯力,亦即正比於液體的黏度:η=Kφ。

以已知黏度的標准物質標定黏度計,即求出K值,即可根據實際測定中的扭轉角!求出待測熔體的黏度。在實際分析中,一般是作出校準曲線(η-φ關系曲線),然後根據煤樣測定時的扭轉角φ值,從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黏度。

方法適於測定煤灰的動力黏度,也可用來測定爐渣、玻璃等物質的動力黏度。

儀器裝置

高溫黏度計煤灰渣黏度計必須滿足以下條件:①能測定牛頓流體和塑性流體的黏度;②能在600~1700℃范圍內連續調節溫度,並使任一指定溫度長時間穩定在±2℃;③黏度測量范圍為1~100Pa·s,解析度0.1Pa·s;④有足夠長的恆溫帶;⑤煤樣周圍的氣氛性質(氧化-還原性)可以控制。鋼絲扭矩式黏度計由供氣系統、高溫爐、測量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黏度測量范圍l~103Pa·s,最高工作溫度為1700℃。

鋼絲直徑0.25~0.30mm。

測桿鉬製品,直徑4mm,長320mm,一端帶直徑10mm、長10mm的圓柱體。

坩堝剛玉製品,內徑30mm,外徑36mm,高50mm,耐火度1900℃以上。

試劑

氫氣。

氮氣。

標准黏度物質硅油:黏度約為1Pa·s、5Pa·s、10Pa·s、25Pa·s、50Pa·s和100Pa·s,用於常溫下標定黏度計,其黏度用罕泊黏度計在(20±1)℃下測定。硼酐:用於高溫下標定黏度計,其黏度已用硅油或其他常溫標准黏度物質標定過的黏度計,在600~1200℃下測定。

試驗准備

1)鎢-錸熱電偶的焊接和安裝。鎢-錸熱電偶的熱端應用電弧焊接;如無條件焊接,用砂紙擦凈電偶絲後擰緊也可。鎢-錸熱電偶應裝在耐火度在1900℃以上的雙孔剛玉管內,然後將之從爐底插入爐膛,並使其熱端位於爐膛高溫恆溫帶下部並距其邊緣約5mm處。電偶安裝好後盡量避免挪動,以免損壞。高溫下插入高溫爐內的熱電偶可能會出現漏電現象,這主要是由於高溫時耐火材料電阻降低的緣故,如Al2O3含量65%~95%的耐火磚在室溫下的電阻率為1.33×108Ω·cm,但1500℃時的電阻率為1.1×103Ω·cm。因此在安裝電偶時,其熱端應避免和坩堝底及爐膛壁接觸,如仍發生漏電現象,可在鎢-錸電偶熱端再繞上一根負極材料如鉬絲,並將之引出接地。鎢-錸電偶的冷端應放在冰水中,以保持0℃,然後通過普通金屬導線與電位差計相接。

2)高溫恆溫帶的確定。從爐子下部插入一熱電偶,其熱端位於爐膛中央,作為基準電偶;然後從爐子上部插入另一熱電偶,其熱端與基準電偶熱端緊鄰但不接觸。按照測定黏度的操作步驟以基準電偶為准。將爐溫升到1700℃並恆溫5~10min,讀取上電偶指示溫度。然後將上電偶上移或下移10mm,恆溫5~10rnin,讀取該點溫度,再將上電偶上移或下移10mm,恆溫5~10rnin,再讀取溫度。如是測定數個溫度點,直至最高溫度點與最低溫度點的溫差超過5℃為止,根據測定結果確定溫差在5℃范圍內的區域。然後逐漸降低溫度,按上述方法再測定2~3個溫度下的恆溫區。最後以各溫度下各點溫度差都在5℃范圍內的區域作為爐子高溫恆溫區,該區的長度應在40mm以上。或高溫爐首次使用,加熱元件更換和爐子使用較長時間後都應測定和重新測定高溫恆溫區。

3)熔體溫度的標定。在實際測定中,熔體的溫度與熔體容器外部電偶的指示溫度有一定的差異,故應進行熔體溫度的標定。

圖73.32 測定熔體實際溫度的裝置

圖73.32為熔體溫度標定示意圖。標定的具體步驟如下:在一剛玉坩堝中插入一根一端封閉的剛玉管,剛玉管四周放置已熔融過的熔渣碎塊。將帶剛玉管的坩堝放入高溫爐,並固定在坩堝底部與電偶熱端相距2~3mm處。在剛玉管中插入另一支電偶並使其熱端觸及管底。按照黏度測定步驟,將爐子逐漸加熱到1700℃,灰渣全部熔融後恆溫10min,測出上下電偶指示溫度。然後以50℃的間隔降低溫度,並測出該溫度下的上下電偶指示溫度,直至溫度降到1200℃。以基準電偶指示溫度為橫坐標,上電偶指示溫度為縱坐標作出標定曲線。溫度600~1200℃范圍內的熔體溫度標定,可使用硼酐或玻璃作熔融介質。

4)黏度計標定。

a.常溫標定法。用黏度約為1Pa·s、5Pa·s、10Pa·s、25Pa·s、50Pa·s和100Pa·s的硅油為測定介質,在20±1℃下,用鋼絲扭矩式黏度計測定相應的扭轉角。以硅油黏度值為縱坐標,扭轉角為橫坐標,繪制黏度-扭轉角(或毫秒計讀數)曲線。所用硅油應為經檢定的黏度已知的標准物質,在無標准硅油情況下,可用罕泊黏度計(即落球式黏度計)測定所用硅油黏度。

b.高溫標定法。用硼酐或玻璃為測定介質,在黏度為1~100Pa·s相應溫度范圍內,用鋼絲扭矩式黏度計測定不同溫度下的扭轉角。以硼酐或玻璃黏度值為縱坐標,扭轉角為橫坐標,繪制黏度-扭轉角(或毫秒計讀數)曲線。所用硼酐或玻璃應為經檢定的黏度和溫度關系已知的標准物質,在無標准硼酐或標准玻璃的情況下,可用已經在常溫下標定過的鋼絲扭矩式黏度計測定硼酐或玻璃的黏度。硼酐黏度測定方法:取破碎成5~15mm的小塊硼酐50g左右,按煤灰黏度測定步驟,從1200℃開始,每降溫50℃測定一個黏度值,直至600℃。黏度計應定期標定,特別是在更換鋼絲後應該標定。黏度計標定的試驗條件,特別是電動機轉速、鋼絲材料、直徑和長度、測桿材料尺寸及插入熔體的深度應與煤灰黏度測定時相同。

5)灰樣的制備。將粒度小於0.2mm的空氣乾燥煤樣在大灰皿中鋪成薄層,將帶樣灰皿放入冷高溫爐中,按灰分測定標准程序由室溫加熱到815℃,並在此溫度下灼燒至完全灰化。每個煤灰樣至少為150~200g。取灰樣100~120g,用50g/L糊精溶液濕潤成泥狀,做成直徑約10mm的小球,在室溫下晾乾或低溫下烤乾。

分析步驟

將一坩堝捆緊在用直徑1.5~2mm的鉬絲製作的、長度與坩堝底部至爐口距離相等、兩端彎成90°的掛鉤上,然後穩定地吊在爐膛中。坩堝應位於爐膛高溫恆溫帶,其底部距鎢鉬電偶熱端2~3mm處。

轉動黏度計懸臂,使測桿對准高溫爐爐口中央。開動黏度計,觀察測桿是否同心旋轉,如有明顯擺動,應更換測桿或將其調直,並調節測量系統各接頭,使電動機軸、鋼絲和測桿在同一軸線上。慢慢降下黏度計懸臂至測桿剛好觸及坩堝底部,記下高度標尺讀數H1(mm),然後提起測桿。將測桿插入帶水的坩堝中,開動黏度計,測定並記錄零點讀數。

往爐內以500mL/min的流量通入氫氣;往冷卻水套中通入冷水。接通高溫爐電源,按以下升溫速度升溫:<1200℃,10~15℃/min;1200~1500℃,5~7℃/min;(>1500)~1700℃,3~5℃/min。溫度升至1500~1700℃時,通入氮氣,並調節氮氣和氫氣的流量,使氫氣在混合氣體中佔20%(體積百分數),混合氣體總流量為1000mL/min。然後將灰球逐個投入坩堝中熔融,直到熔體高度達到25~30mm(一般約需50~60g煤灰)為止。熔融過程中應防止熔體起泡溢出。全部灰球熔完後,保溫10min以上,待熔體中氣泡完全消失後,用一根直徑1.5mm的鉬絲插入熔體至坩堝底,然後立即抽出,於冷水中急冷,由鉬絲上的熔體跡量出熔體高度D(mm)。

將測桿小心放入爐內坩堝中央,並調節它的高度使其插入熔體15mm,即黏度計高度標尺讀數H2滿足以下要求:H2=H1+D-15。

圖73.33 煤灰黏度曲線圖

開動黏度計進行降溫測定,根據黏度變化情況每隔20~50℃測定一點。每點測定時應先恆溫(Δt=±2℃)10~15min,待溫度和毫秒計讀數都穩定後開始測定,每5min讀取一次溫度和毫秒數,連續3次,取其平均值為該點溫度和毫秒數。當黏度大於50Pa·s(或100Pa·s)時停止試驗,並迅速將測桿提升至爐外,取下,浸入冷水中冷卻。爐溫降至1000℃以下時,斷電、停止通氮氣,溫度降至400℃以下時停止通氫氣。

根據各測定點的毫秒計讀數(減去零點讀數)從黏度計標定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黏度。以溫度為橫坐標,黏度為縱坐標,繪制溫度-黏度曲線(圖73.33)。

每個灰樣進行兩次重復測定,同一溫度下的黏度相差不得大於平均值的20%。

注意事項

1)灰黏度和灰成分的關系。煤灰成分中,影響黏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和三價鐵,以及氧化鈣與氧化鎂的含量。其中SiO2和Al2O3能提高灰的黏度;Fe2O3、CaO和MgO能降低灰的黏度;三價鐵百分率增加時,灰黏度增加,臨界黏度溫度升高。當Fe2O3含量高、SiO2含量低時,增加SiO2含量反而會降低黏度。此外,Na2O也能降低黏度。

灰渣的流動性不僅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也取決於它的礦物質組成。化學成分相同但礦物組成不同的灰渣,完全可能有不同的流動性。只有在真液范圍內灰渣的黏度才完全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而與各成分的來源(即礦物質組成)無關。因此,有關灰黏度和化學成分關系的研究,多數都局限於真液范圍內。

用灰成分預測其流動性的方法,比較成熟和廣泛應用的是當量二氧化硅百分率和鹼酸比法。在真液狀態下,當量二氧化硅百分率或鹼酸比相同的灰渣,具有相同的流動性。該兩參數的定義如下: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以上兩公式中各化學式代表該成分在煤灰中的質量分數。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2)煤灰的臨界黏度溫度(TCV)和軟化溫度(TST)的關系某些煤灰渣從真液狀態冷卻時,其黏度沿著對數曲線下降,到一定溫度後,黏度變化即偏離此曲線,該偏離點的溫度就是臨界黏度溫度。它的出現是由於液渣在冷卻過程中逐漸析出固體晶粒,使之由牛頓流動狀態轉變為塑性狀態所至。

臨界黏度溫度(℃)和軟化溫度(℃)間有較好的下列線性關系: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6. 膠水的粘度怎麼測量

有專門的察恩杯、或者叫粘度杯測試!我公司是做化工品(聚氨酯膠黏劑)的,經常要測膠水的粘度值,配合秒錶就可以測出來了!

7.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粘度測定

本標准適用於旋轉粘度計測定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絕對粘度。
1 試樣
1.1 均勻、無氣泡、無雜質。
1.2 數量能滿足粘度計測定需要。
2 儀器和設備
2.1 旋轉粘度計:轉筒型或轉子型。
2.2 恆溫水浴:控制溫度精度為±5℃。
2.3 溫度計:測量范圍0~50℃,最小分度值為2℃。
2.4 容器:應符合粘度計的要求。
2.5 秒錶。
3 試驗步驟
3.1 選擇粘度計的轉筒(子)及轉速,使測定讀數落在滿刻度值的20%~90%,盡可能落在45 %~90%之間。
3.2 把試樣裝入容器,將溫度調到25℃左右,然後把容器放入溫度為25±5℃的恆溫水浴中(或將試樣倒入粘度計的測定容器),水浴面應比試樣面略高。
3.3 將粘度計轉筒(子)垂直浸入試樣中心,浸入深度應符合粘度計的規定,與此同時開始計時。
3.4 在整個測定過程中,應將試樣溫度控制在25±5℃,當轉筒(子)浸入試樣中達8min時,開啟馬達,轉筒旋轉2min後第一次讀數。讀數後,關閉馬達,停留1min後再開啟馬達,旋轉1min後第二次讀數。
3.5 每測定一個試樣後,應將粘度計轉筒(子)等用溶劑清洗干凈。
4 試驗結果
4.1 每個試樣測定二次,將讀數按粘度計規定進行計算,以算術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數字。
4.2 測定結果以帕·秒為單位。
5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 試樣名稱、牌號、編號;
b. 試樣來源、送樣日期;
c. 粘度計名稱、型號規格、使用的轉筒(子)號數及轉速;
d. 測試結果;
e. 測試人員、測試日期。

8. 檢測黏度的常用方法

1、 GB 2794—81 膠粘劑黏度測定方法(旋轉黏度計法)本測定方法在環氧樹脂生產及應用中已使用多年。多採用同濟大學機電廠生產的NDJ-97型旋轉式黏度計。適用於測量各種牛頓液體的絕對黏度和非牛頓液體的旋轉表觀黏度。它有三種單元測定器,每單元包括一個測定容器。附有若干只轉子。根據試樣黏度大小選用某單元測定容器和配套轉子及轉速,使讀數在刻度盤的20%—85%范圍內,將轉子垂直浸入試樣中心。使液面至轉子液位標線。在(25±0.5)℃下測定。記錄轉子旋轉(60±2)s時的指示數值。對高黏度試樣記錄(120±2)s時的讀數。試驗結果按儀器要求計算。應表明旋轉黏度計的型號,轉子編號,轉速和測定溫度。

2、 杯式黏度計法(GB 1723—79塗料黏度測定法)杯式黏度計又稱塗—1杯和塗—4杯黏度計,是一類構造簡單的黏度計。多用於黏度小的環氧樹脂及環氧樹脂膠液。其原理是從杯內通過規定的尺寸的底孔流出等體積的恆溫液體的時間長短來判斷黏度的大小,時間長黏度大,時間短則黏度小。所測數據不能互換。應表明杯號。塗—杯規定流體的體積為50ml。底孔孔徑為φ5.6mm。孔長14.0mm;塗-4杯規定杯內流體流完斷線為止,(約100ml),底孔孔徑為φ4.0mm,孔長4.0mm。塗—1杯有水浴套,塗—4杯只測室溫黏度。

操作要點:黏度杯和樹脂試樣,應在測試溫度下恆溫處理。堵好孔底,將恆溫樹脂試樣倒入杯內至滿並刮平。靜置片刻使試樣中的氣泡逸出。抽開底孔時應立即用秒錶計時。塗-1杯底孔下用量筒接收流出物,當剛達到50ml時,停秒錶,記錄時間。塗-4杯底孔下用150ml燒杯接收流出物。當流出物連續線中斷成滴狀時,停止秒錶,記錄時間,黏度以s表示。

9. 樹脂的粘度測試 怎麼做

常用的旋轉粘度計,如bookfield粘度計,測試後的單位是cps或mpa.s

塗4#杯,測試後的單位是秒

10. 如何測量貴重液體的黏度

我是做膠粘劑的,常用的近似測量法是:
1、准備干凈玻璃板,然後找幾種估計與被測膠液粘度差不多的液體,分別滴到玻璃板上,排列整齊。
2、把被測膠液也滴到玻璃板上,高度與樣品對齊。
3、立起玻璃板使膠液自然下流,觀察被測膠液和哪種樣品流速接近,這樣就測出粘度值了。
備註:膠液和樣品的溫度必須一致。

閱讀全文

與水性樹脂黏度怎麼測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鍋爐排污水如何產生的 瀏覽:817
前過濾器可以按在水表前嘛 瀏覽:492
牙縫過大適合樹脂么 瀏覽:954
污水泵吸水槽怎麼安裝 瀏覽:124
樹脂像會摔碎嗎 瀏覽:458
純水桶為什麼會長綠毛 瀏覽:94
樹脂容器漏水 瀏覽:70
如何提升自家路由器的網速 瀏覽:363
回贊助手怎麼用 瀏覽:339
瓷盆上面水垢怎麼去除6 瀏覽:480
鐵離子含量大的水怎樣經過離子交換樹脂 瀏覽:159
諸暨市第二污水廠 瀏覽:236
洗漱檯面上的水垢怎麼洗 瀏覽:37
國際除垢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瀏覽:664
含油廢水如何防止乳化的產生 瀏覽:55
哪個品牌的純凈水可以上液相 瀏覽:31
空氣凈化器開負離子有什麼作用 瀏覽:682
分散質微粒可透過濾紙 瀏覽:419
安吉爾的反滲透膜怎麼樣 瀏覽:890
可用於減壓蒸餾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