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濾芯資訊 > 腎生成的超濾液是什麼

腎生成的超濾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31 04:28:56

① 腎小球超濾什麼意思

腎小球超濾就是腎小球處於一個高濾過,高灌注狀態, 病變早期往往表現為一個超濾狀態

② 生理學 機體對尿量怎樣調節

腎小球濾過時又腎小球濾過率 然後腎小管重吸收和腎小管分泌功能 很長的章節呢
濾過:腎小球
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
分泌:腎小管和集合管
交感神經的縮血管作用為主
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和血管緊張素等均能使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

在緊急情況下,全身血液將重新分配,通過交感神經及腎上腺素等作用來減少腎血流量,使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得到保證
單位時間內(每分鍾)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
正常人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左右。
兩側腎臟24h的超濾液總量180升左右
重吸收
指小管液中物質流經腎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過程
經腎小球濾過的超濾液進入腎小管後又稱為小管液
一)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
幾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蛋白質
大部分Na+、K+、Cl-和水、HCO3-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
前段Na+的重吸收主要與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轉運重吸收;
後段Na+主要與Cl-一起被重吸收。

水則隨NaCl等溶質重吸收而被重吸收。
Na+在近曲小管屬於主動重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該能量主要由鈉泵活動分解ATP而提供。

由於遠曲小管及集合管的重吸收是依據機體內環境狀態而決定
Na+在遠曲小管的重吸收是逆著電化學梯度進行的
在遠曲小管液內,Na+濃度可低到20mmol/L,而小管周圍組織間液的Na+濃度卻有140mmol/L
管內外電位差在遠曲小管起始段前1/3處平均為-10mV(管內為負),管的後段為-45mV。
⑵重吸收的特徵:

①無泵-漏現象: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的緊密連接對小離子(如Na+、K+、Cl-)的通透性低。

②重吸收的量可被調節:醛固酮可增加管腔膜上的Na+通道數目,促進Na+易化擴散進入細胞;還可增強管周膜Na+泵的活性。
分泌功能
是指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細胞,通過其本身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物質分泌到小管液中的過程。
排泄功能
則指腎小管的上皮細胞將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質排入小管液中的過程。
常把兩者統稱為腎小管的分泌功能
分泌的物質主要有H+、NH3和 K+等
尿液的濃縮和稀釋
▲尿滲壓>血滲壓=高滲尿=尿濃縮
如:大量出汗、嘔吐、腹瀉→缺水
▲尿滲壓<血滲壓=低滲尿=尿稀釋
如:大量輸液、飲水→多水
▲尿滲壓=血滲壓=等滲尿≈腎功↓
如:腎衰
腎臟對尿的濃縮過程主要在腎臟髓質進行
人最多能產生4~5倍於血漿滲透壓濃度的高滲尿。
血漿滲透壓濃度約為313 mOsm/(kg.H2O)
終尿滲透壓濃度可達1200~1400mOsm/(kg.H2O)
腎髓質高滲梯度現象
逆流交換和逆流倍增
血液ADH的濃度
●ADH↓→遠曲小管、集合管對水通透性↓→遠曲小管、集合管對水重吸收↓→尿液濃縮↓→垂體性尿崩症。
●遠曲小管、集合管對ADH不敏感→遠曲小管、集合管對水重吸收↓→尿液濃縮↓→腎性尿崩症。

③ 生理學問題

腎小管中的液體是在腎小囊中濾過的超濾液,超濾液是在腎小球中從腎小球毛細血管濾至腎小囊的,超濾液在腎小管被重吸收,所以腎小管中的叫小管液
大量喝水的血漿晶體滲透壓不是指腎小管的晶體滲透壓指的就是循環血液的晶體滲透壓
腎小管中的液體相當於是血液濾出的,正常人腎小管中的液體是沒有蛋白質的,而血漿中有
晶體滲透壓是由血液中的離子形成的,而膠體滲透壓是由血漿中的蛋白質形成的,兩個概念,膠體滲透壓降低是應為注入生理鹽水候,循環血量增加,但是血漿蛋白質的量沒有增加

④ 什麼是超濾液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你首先要知道滲透壓分為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在機回體內,晶體滲透答壓是無機小分子維持的,它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膠體滲透壓是血漿蛋白維持的,它維持血容量,即維持血液和組織液的平衡,所以營養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膠體滲透壓下降會使患者出現水腫。超濾液指的是血液第一次被腎小球濾過形成的液體,即原尿,之後超濾液在腎小管中會被稀釋,其中的蛋白質、鈣離子、水分、鈉離子等絕大多數會重吸收,最終形成的才是排出體外的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檢不出蛋白質和鈣離子的!說了這么多,你可以知道超濾液中的蛋白質決定超濾液的膠體滲透壓大小。

⑤ 2021醫療衛生醫學基礎:談談你的「五官」腎臟的功能

>>>2021年天津醫療衛生職位匹配查詢


腎臟是泌尿系統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腎臟生成尿液包括三個過程:①血漿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處的濾過,形成超濾液(原尿);②超濾液在流經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過程中被選擇性重吸收;③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終形成終尿。

單位時間內(每分鍾)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GFR)。腎小球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靜水壓+囊內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囊內液膠體滲透壓接近於0mmHg),有效濾過壓的改變會影響濾過率的改變:①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在70~180mmHg范圍內變化時,腎毛細血管血壓和血流量通過自身調節保持相對穩定,GFR基本不變;②當腎盂或輸尿管結石時,使小管液或終尿無法排出,導致囊內壓增高,GFR降低;③當血漿蛋白增加使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時,GFR降低;④腎血漿流量增大時,使有效濾過面積增大,GFR增大。

腎小管和集合管對各種物質的重吸收和分泌不同:①Na+、Cl-和水的重吸收:近端小管是主要部位,髓袢對Na+通透性不好,遠端小管對Na+重吸收受醛固酮的調節,水受血管升壓素調節;②HCO3-的重吸收與H+的分泌:約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遠端小管主要是H+的分泌;③K+的重吸收與分泌:K+有65%~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葡萄糖只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所以,重吸收最終的部位是近端小管。

尿液的生成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影響:①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鈉保水排鉀,醛固酮增加時會使尿量生成減少;②抗利尿激素也稱血管升壓素,增加時會使尿量生成減少;③心房鈉尿肽的作用是促進腎臟排鈉排水。

腎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器官,日常注意水和電解質的攝入與排出,可以有利於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

⑥ gfl是什麼指標

gfl是由腎衰竭分型的指標。中文意思是腎小球濾過率。

單位時間內(每分鍾)兩側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是衡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腎小球濾過率正常參考值:男性為(125土15)ml/min;女性約低10%。

臨床意義 :

1.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可見於

(1)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早期,由於生長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腎小球肥大,腎小球濾過率增高。

(2)部分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因腎小球毛細血管膠體滲透壓降低,而腎小球病變輕,故濾過增加。

(3)妊娠期腎小球濾過率可增高,產後即恢復正常。

2.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可見於

(1)影響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

(2)隨著年齡老化,腎小球濾過率也逐漸減低,40歲以後腎小球濾過率每年減低1.15ml/min。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腎小球濾過率

⑦ 基礎醫學理論《生理學》考點解析:腎小球

過濾

腎小球過濾膜從內到外有三層結構:

內層為內皮

細胞層(厚約40nm),為附著在腎小球基底膜內的扁平細胞,上有無數孔徑大小不等的小孔,小孔有一層極薄的隔膜;

中層為腎小球基膜(厚約240-370nm),電鏡下從內到外分為三層,即內疏鬆層、緻密層及外疏鬆層,為控制濾過分子大小的主要部分,是機械屏障的主要部分;

外層為上皮細胞層(厚約40nm),上皮細胞又稱足細胞,其不規則突起稱足突,其間有許多狹小間隙,血液經濾膜過濾後,濾液入腎小球囊。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絕大部分蛋白質不能濾過而保留於血液中,僅小分子物質如尿素、葡萄糖、電解質及某些小分子蛋白能濾過。

系膜

系膜由系膜細胞及系膜基質組成,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叢小葉間的軸心組織,並與毛細血管的內皮直接相鄰,起到腎小球內毛細血管間的支持作用。系膜細胞有多種功能,該細胞中存在收縮性纖維絲,通過刺激纖維絲收縮,調節腎小球毛細血管表面積,從而對腎小球血流量有所控制。系膜細胞能維護鄰近基膜及對腎小球毛細血管起支架作用。在某些中毒及疾病發生時,該細胞可溶解,腎小球結構即被破壞,功能也喪失。系膜細胞有吞噬及清除異物的能力,如免疫復合物、異常蛋白質及其他顆粒。

濾過功能

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可以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濾過液,用微穿刺法實驗證明,腎小球的濾過液就是血漿中的超濾液。

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外徑6-10μm的微細玻璃插入腎小體的囊腔中。在與囊腔相接部位的近球小管內,注入石蠟油防止起濾液進入腎小管。用微細玻璃管直接抽到囊腔中的液體進行微量化學分析。分析表明,除了蛋白質含量甚少之外,各種晶體物質如葡萄糖、氯化物、無機磷酸鹽、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的濃度都與血漿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滲透壓及酸鹼度也與血漿的相似,由此證明囊內液確是血漿的超濾液。

單位時間內(每分鍾)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據測定,體表面積為1.73m2的個體,其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左右。照此計算,兩側腎每一晝夜從腎小球濾出的血漿總量將高達180L。此值約為體重的3倍。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的比例稱為濾過分數(filtrationfraction)。經測算,腎血漿流量為660ml/min,所以濾過分數為:125/660×100=19%。濾過分數表明,流經腎的血漿約有1/5幔有小球小茁到囊腔中。腎小球濾過率大小決定於濾過系數(KFR)

濾過率

腎小球濾過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正常成人為125ml/min左右。腎小球濾過率與腎血漿流量的比值稱為濾過分數。每分鍾腎血漿流量約660ml,故濾過分數為125/660×100%≈19%。這一結果表明,流經腎的`血漿約有1/5由腎小球濾入囊腔生成原尿。腎小球濾過率和濾過分數是衡量腎功能的指標。

指標

成人每晝夜生成的原尿量可達180L,但每日排出的終尿量僅1~2L,可見原尿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時,約有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再從成分比較,終尿與原尿也有很大差別,例如原尿含葡萄糖,終尿無;而終尿所含肌酐、氨又比原尿多。說明原尿尚須通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才能生成終尿。

影響因素

過膜的通透性和濾過面積的改變對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影響前已述。下面進一步分析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血漿膠體滲透壓、囊內壓和腎血漿流量變化對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影響。

血管血壓

全身動脈血壓如有改變,理應影響腎小球毛細血管的血壓。由於腎血流量具有自身調節機制,動脈血壓變動於10.7~24kPa(80-180mmHg)范圍內時,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維持穩定,人而使腎小球濾過率基本保持不變。但當動脈血壓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時,腎小球毛細血管將相應下降,於是有效濾過壓降低,腎小球濾過率也減少。當動脈血壓降到5.3-6.7kPa(40-50mmHg)以下時,腎小球濾過率將降低到零,因而無尿。在高血壓病晚期,進球小動脈由於硬化而縮小,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可明顯降低,於是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而導致

囊內壓

在正常情況下,腎小囊內壓是比較穩定的。腎盂或輸尿管結石、腫瘤壓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輸尿管阻塞,都可使腎盂內壓顯著升高。此時囊內壓也將升高,致使有效濾過壓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因此而減少。有些葯物如果濃度太高,可在腎小管液的酸性班幹部析出結晶;某些疾病時溶血過多,血紅蛋白過可堵塞腎小管,這些情況也會導致囊內壓升高而影響腎小球濾過。

血漿膠體滲透壓

體血漿膠滲透壓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很大變動。但若全身血漿蛋白的濃度明顯降低時,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降低。此時有效濾過壓將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也隨之增加。例如由靜脈快速注入生理鹽水時,腎小球濾過率將增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血漿膠體滲透壓的降低。

腎血漿流量

腎血漿流量對腎小球濾過率有很大影響,主要影響濾過平衡的位置。如果腎血漿流量加大,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上升速度減慢,濾過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動脈端,有效濾過壓和濾過面積就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將隨之增加。如果腎血流量進一步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上升速度就進一步減慢,腎小球毛細血管的全長都達不到濾過平衡,全長都有濾過,腎小球濾過率就進一步增加。相反,腎血漿流量減少時,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上升速度加快,濾過平衡就靠近進球小動脈端,有效濾過壓和濾過面積就減少,腎小球濾過率將減少。在嚴重缺氧、中毒性休克等病理情況下,由於交感神經興奮,腎血流量和腎血漿流量將顯著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也因而顯著減少。

閱讀全文

與腎生成的超濾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沼氣廢水含硝 瀏覽:790
啤酒企業污水排放標准 瀏覽:801
過濾機是什麼純水機又是什麼 瀏覽:778
環氧樹脂膠廣州店 瀏覽:172
凈水機濾芯蓋拆不掉怎麼辦 瀏覽:744
蒸餾酒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瀏覽:784
樹脂加工衣服 瀏覽:192
比力奇電熱水器清洗水垢 瀏覽:133
小米凈水器濾芯怎麼知道該換 瀏覽:953
房子被樓上污水泡了怎麼解決 瀏覽:883
陝西渭南污水處理廠地址 瀏覽:763
空氣凈化器為什麼會出現異味 瀏覽:341
水處理設備EDi 瀏覽:604
大孔樹脂有氣泡會影響嗎 瀏覽:650
污水管道施工機 瀏覽:709
去離子化技術是什麼 瀏覽:226
冷凝鍋爐燃燒室水垢多 瀏覽:355
農村污水管網改造一天能幹多少米 瀏覽:223
污水泵大小型號 瀏覽:186
什麼東西能處理污水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