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組件特點:
1、殼體採用抗沖擊的ABS料,承壓能力在16KG以上,回並且壁厚答加厚1mm,完全可承受進水可能出現的各種壓力沖擊,確保在沖擊水壓下不會出現破裂現象,避免了超濾膜在使用的過程中長期受壓,材質產生蠕變引起漏水。
2、每一支HUF90膜裝填1400根膜絲,長度加長100mm,增大了15%的膜面積,有效膜面積高於國內任何一家的同種規格的產品。提高了產水量。
3、端蓋為半球凸出結構,與傳統的端面平面結構相比,使進水在端面膜絲的分布更均勻,並且壁厚加厚1mm,確保在沖擊水壓下不破裂。
4、殼體與螺紋套之間的粘接選用法國進口膠水粘接,粘接長度加長了,連接間隙均勻一致。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漏水,脫膠現象,並且完全達到衛生標准。
Ⅱ bodcod對超濾膜的使用有影響嗎bodcod在什麼范圍才可以進超濾膜
bodcod反映的是水中有機物污染的程度,說明溶解性有機物的含有情況,這兩個數值高肯定對膜不好,影響使用壽命,因此在進入膜前應加設預處理設施盡可能降低溶解性有機物對膜的影響。
Ⅲ 在線監測COD 是否可以過濾過濾孔徑最小是多少
過濾掉的雜質的粒徑大小決定過濾孔徑。
那能過濾掉多少COD呢?不好說專,主要看該被過濾物屬質對該水體的COD貢獻率是多少。
你提的問題太抽象,不過一般而言,MBR工藝(中空纖維過濾)單獨使用時對COD的過濾
是沒有意義的,主要還是依靠生化處理~
Ⅳ 超濾膜能去除水中有機物嗎
超濾膜能否去除水中的有機物?
答案是否定的。超濾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這是一種誤解。
1、關於水中有機物的形態
按形態來分,水中有機物也和水中無機物一樣,可以分為懸浮態、膠態和溶解態三大類。
對溶解態有機物的定義,是依據測定方法來理解。目前普遍應用的測定方法是將水樣通過0.45μm(或0.15μm)濾膜過濾,通過濾膜後的水中有機物作為溶解態有機物,沒有通過濾膜的有機物作為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有人選用0.15μm濾膜,這是因為在無濁度水制備中將透過0.15μm濾膜的水作為零濁度水。試驗表明,水通過0.45μm或0.15μm濾膜後,對水中有機物量影響不大,所以目前一般均將通過0.45μm濾膜的水中有機物作為溶解態有機物。
根據這種觀點,水分析中測定的COD,也可以分為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的COD和溶解態有機物的COD二部分。原水都是先經過混凝、澄清、過濾之後才作為離子交換的進水,反滲透的進水在過濾之後還要再經過二次混凝或細砂過濾,這樣的水,應該說其中的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已大部分去除,水的COD中大部分是溶解態有機物的COD。試驗表明,原水在混凝、澄清、過濾階段,對水中溶解態有機物去除甚微,有時甚至為0,而對水中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去除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所以,我們籠統講某種處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多少有機物,即COD去除率為多少是不確切的,也不全面的。水處理中面臨的困難不是總的有機物(COD)的去除率能提高到多少,因為在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含量高的水中,應用一般的混凝、澄清、過濾的方法,就可以把總有機物(COD)去除率提高到很高的數值。
因此,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溶解態有機物,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的COD指標也主要是指溶解態有機物的COD。要使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的COD達到標准,其主要任務也是降低水中溶解態有機物的量。
Ⅳ 超濾膜適合用於污水三級處理么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均勻、孔徑在0.001~0.02微米之間的微孔膜。在膜的一側施加適當的壓力,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原子質量單位)和粒徑大於10納米的顆粒,可以篩選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超濾膜是最早發展起來的聚合物分離膜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工業化,三級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最後一級是污水的深度處理(也稱為深度處理)。經過二次處理後,廢水中仍含有磷、氮和有機物、礦物質和難以生物降解的病原體。需要進一步凈化以消除污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另一種形式是物理化學處理(見廢水的物理化學處理)。
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凝集沉澱、砂濾、硅藻土過濾、活性過濾、蒸發、冷凍、反滲透、離子交換和電滲析。根據三級處理出水的具體流向和用途,其處理工藝和組成單元有所不同。
為防止受納水體富營養化,採用除磷脫氮處理單元工藝;為保護下游飲用水源或洗浴場不受污染,採用除磷、脫氮、除毒、除菌處理單元工藝。;直接用作城市飲用水以外的生活用水,如洗衣、清潔、衛生間沖洗、街道噴灑、綠地等用水時,出水水質要求接近飲用水標准,應採用較多的處理單元工藝。三級污水處理廠與相應的給配水管相結合,形成城市中水系統。超濾對磷和無機氮去除影響不大。納濾對氨氮去除的影響不超過30%,而超濾對氨氮去除幾乎沒有影響。
Ⅵ 超濾膜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對COD有去除作用嗎
有.焦化廢水在生化二沉池後有機物分子量並不大,所以超濾膜在焦化廢水處理中對COD的去除主要體現在了對膠體和微生物上面.
Ⅶ 納濾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納濾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問世的一種新型分離膜,其截留分子量介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之間,約為-2000Da,由此推測納濾膜可能擁有lnm左右的微孔結構,故稱之為「納濾」。納濾膜大多是復合膜,其表而分離層由聚電解質構成,因而對無機鹽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國外已經商品化的納濾膜大多是通過界面縮聚及縮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復合一層具有納米級孔徑的超薄分離層。
納濾膜能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的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在食品和醫葯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
納濾過程的關鍵是納濾膜。對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高、耐酸鹼及微生物侵蝕、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質、有高水通量及高鹽截留率、抗膠體及懸浮物污染,價格便宜且採用的納濾膜多為芳香族及聚酸氫類復合納濾膜。復合膜為非對稱膜,由兩部分結構組成:一部分為起支撐作用的多孔膜,其機理為篩分作用;另一部分為起分離作用的一層較薄的緻密膜,其分離機理可用溶解擴散理論進行解釋。對於復合膜,可以對起分離作用的表皮層和支撐層分別進行材料和結構的優化,可獲得性能優良的復合膜。膜組件的形式有中空纖維、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纖維和卷式膜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價低,組件內流體力學條件好;但是這兩種膜組件的製造技術要求高,密封困難,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對料液預處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組件雖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價高。因此,在納濾系統中多使用中空纖維式或卷式膜組件。
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於初步階段。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納濾膜的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國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納濾膜、日本日東電工的NTR-7400系列納濾膜及東麗公司的UTC系列納濾膜等都是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商品化復合納濾膜。
對於一般的反滲透膜,脫鹽率是膜分離性能的重要指標,但對於納濾膜,僅用脫鹽率還不能說明其分離性能。有時,納濾膜對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截留率反而低於分子量較小的物質。納濾膜的過濾機理十分復雜。由於納濾膜技術為新興技術,因此對納濾的機理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有關文獻還很少。但鑒於納濾是反滲透的一個分支,因此很多現象可以用反滲透的機理模型進行解釋。關於反滲透的膜透過理論[2]有朗斯代爾、默頓等的溶解擴散理論;里德、布雷頓等的氫鍵理論;舍伍德的擴散細孔流動理論;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選擇吸附細孔流動理論和格盧考夫的細孔理論等。
納濾膜的過濾性能還與膜的荷電性、膜製造的工藝過程等有關。不同的納濾膜對溶質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性,如一般的納濾膜對二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在多組分混合體系中,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還可能有所降低。納濾膜的實際分離性能還與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溶液濃度、溫度等條件有關。如透過通量隨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納濾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
Ⅷ 生活污水超濾膜能做到cod達標排放嗎
是不可以的。超濾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這是一種誤解。
Ⅸ 污水cod超標怎麼處理
1、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來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或乳濁物,可去除廢水中的COD。常見的有格柵、篩濾、離心、澄清、過濾、隔油等方法。
2、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去除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可去除廢水中的COD。常見的有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電解、電解絮凝、焚燒等方法。
3、物理化學法:是利用物理化學作用來去除廢水中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可去除廢水中的COD。常見的有格柵、篩濾、離心、澄清、過濾、隔油等方法。
污水中的cod超標反應了水中還原性物質受污染的程度,cod的含量越高,則水中的需要消耗的溶解氧就越多,從而造成水中缺氧,而水中缺氧就會導致大量水中的動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加速水質惡化。
企業生產過程中cod的產生可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食品廠中多餘食物的殘留與水體、化工廠中還原性物質S離子和氯離子等及電鍍廢水在酸洗過程中都是污水COD超標原因。
(9)超濾膜對cod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工業廢水為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
在水資源中,有機物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
Ⅹ 超濾膜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超濾膜的應用領域復
1.純水和超純水的制制備工藝用於超純水的反滲透預處理和末端處理。
2.用於分離工業水中的細菌、熱源、膠體、懸浮物和大分子有機物。
3.飲用水和礦泉水的凈化;
3.發酵、酶制劑工業和制葯工業的濃縮、純化和澄清;
4.果汁濃縮和分離;
5.大豆、乳製品、製糖業、白酒、茶汁、醋等的分離、濃縮和澄清;
6.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凈化和回收;
7.用於分離、濃縮和凈化生物製品、醫葯產品和食品工業;
8.還可用於血液處理、廢水處理和超純水制備中的末端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