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濾系統穩定運行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一、超濾透過通量 超濾在操作壓力為0.1-0.6MPa、溫度為60℃以下時,其透過通量應在100-500L/(m2.h)為宜,實際中比它要小得多,一般為1-100L/(m2.h)。當超濾透過濃差通量低於1L/(m2.h)時,過程缺乏經濟效益,其原因是濃差極化在膜面上形成的邊界層(或凝膠層),使流體阻力增加,因此必須相應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決。 1、料液流速 提高料液流速對防止濃差極化、提高設備處理能力有利。但增大壓力使工藝過程耗能增加,結果導致費用增大。一般湍流體系中流速為1-3m/s。 在螺旋式組件體系中,常在層流區操作,可在液流通道上設湍流促進材料,或採用振動的膜支撐物,在流道上產生壓力波等方法,以改善流動狀態,控制濃差極化,從而保證超濾組件的正常運行。 2、操作壓力 超濾膜透過通量與操作壓力的關系決定於膜和邊界層的性質。在實際超濾過程中往往後者控制著超濾透過同量。在用滲透壓模型時,膜透過通量與壓力成正比,而用凝膠化模型時,膜透過通量與壓力無關。此時的透過通量稱為臨界透過通量。實際中超濾操作應在臨界透過通量附近進行,此時操作壓力約為0.5-0.6MPa,除了克服透過膜的阻力外,還要克服通過膜表面的流體壓力損失。 3、溫度 操作溫度主要決定與所處理料液的化學、物理性質和生物穩定性,應在膜設備和處理物質允許的最高溫度下進行操作,因為高溫可以減少料液的黏度,從而增加傳質效率,提高透過通量。溫度與擴散系數的關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μD/T=常數 由上式可見,溫度T愈高,黏度μ變小,而擴散系數D則變大。例如,酶最高溫度為25℃,電塗料為30℃,蛋白質為55℃,制奶工業為50-55℃,紡織工業脫漿廢水中回收PVA時為85℃。 4、操作時間 隨著超濾過程的進行,濃度極化在膜表面上形成了濃縮的凝膠層,使超濾透過通量下降。其透過通量隨時間的衰減情況,與膜組件的水力特性、料液的性質和膜的特性有關。當超濾運行一段時間後,就需要進行清洗,這段時間稱為一個運行周期,當然運行周期的變化還與清洗情況有關。 5、進料濃度 隨著超濾過程的進行,料液(主體液流)的濃度在增高,此時黏度變小,邊界層厚度擴大,這對超濾來說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不利的,因此對超濾過程主體液流的濃度應有一個限制,既最高允許濃度。 6、料液的預處理 為了提高膜的透過通量,保證超濾膜的正常穩定運行,在超濾前需對料液進行預處理,雖然超濾的預處理過程不像反滲透過程那麼嚴格,但這種預處理也是保證實現超濾過程正常運行的關鍵,通常採用的預處理方法有: (1)過濾; (2)化學絮凝; (3)PH調節; (4)消毒; (5)活性炭吸附; 上述預處理方法可以根據料液的性質和需要進行選用。 此外,經超濾回收的水,在使用前還需進行再處理(稱為後處理,如電子工業用水)如脫除CO2、PH調節、過濾、消毒等。
㈡ 影響血透治療的因素有哪些
血液透析機是一台集機、光、電、水路和軟體的高精機器,它能根據醫護人員對治療參數的設置,完成對病人的血液透析工作。
其實血液透析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能不能很好的完成一次病人的透析,有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
外部因素包括:
A:供水、供電及安全的因素。
1:供水要符合國家衛生標准,供水壓力不低於1.0公斤。
2:供電電壓要穩定,網電壓220伏,50赫茲。配電開關容量符合國標,質量好。
3:水處理機、反滲機、血透機的地線連接要牢靠,對地電阻小於0.2歐姆。
B:機器維護、保養、使用、人為的因素。
1:反滲水的電導度小於10µs/cm(我院反滲水的電導度在0-10µs/cm),水壓力不低於3公斤。為保證反滲水的質量,要根據規定,定時更換水處理機,前級進水和後級軟水過濾器。定時完成水處理機的沙濾罐,樹脂罐,活性炭罐的保養、.反沖、再生。定期完成反滲機的保養、反沖、消毒。嚴格遵守活性炭,樹脂和反滲膜的更換時間,技術要求。
2:A/B液的濃度標准要准確,嚴格混合比例,攪拌後的A/B液清澈透亮,B液是重碳酸鹽不得存放以免結晶,定期對攪拌器清潔消毒,更換濾器濾芯。
3:消毒液和酸洗液(脫鈣)配合比例要准確,安全存放,詳細記錄配置時間,配置數量。日機裝血透機使用:16%的過氧乙酸560ml+500g固體檸檬酸配至到1000ml的溶液脫鈣,消毒。貝朗血透機使用:50%的檸檬酸溶液熱消毒。金寶血透機使用:3.5%的過氧乙酸溶液消毒。20%檸檬酸溶液脫鈣。而且以上機型要不定時使用5%次氯酸鈉溶液,消毒並清除機內殘留蛋白。
4:血液透析機使用後,或前一個病人治療結束後,都要進行消毒。每天碳酸鹽透析治療後都需要脫鈣。脫鈣、消毒要認真完成,機器外表要保持潔凈。(沉澱物質是A液中的鈣鎂離子和B液中的碳酸根離子產生的碳酸鈣和碳酸鎂,鈣質沉澱物將會損壞機器)。
5:定期做機器風扇濾網,A/B液進口過濾器的清洗,查看內部管路有無漏液,並對機內電路板進行除塵清潔。對每一次的保養和維修,做記錄存檔。
6:治療室干凈整潔,葯品、器材擺放有序,配液間要隔離。透析治療室溫度要適宜,夏季溫度18-22℃,冬季溫度20-24℃,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有傳染病的患者要有透析隔離間。
7:清洗消毒復用的透析器,必須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消毒測試。我院使用的倫拿創全自動透析器復用機,對復用的透析器容量要求是:不小於新透析器容量的百分之八十。壓力要求是:在透析液室,產生一個250mmHg的負壓,並根據透析器的不同,在20-30秒內,負壓變化不大於25mmHg。此項工作由全自動透析器復用機,自動完成。如不合格機器會有提示。
8:嚴格遵守三查七對制度,特別是復用的透析器要專人專用,認真核對,不能有誤。不能使用的透析器,嚴格醫療垃圾管理規定,妥善處理。
9: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服務態度,操作習慣,以及與患者的良好關系,也是做好透析的必要條件。
10:對有十五台機器以上的血透室,透析工作已有一定的規模,工作量大。應配有專職工程師,做到及時的保養維護,爭取維修工作的主動性,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
11:血透機在提高硬體質量的同時,應增加軟體的功能,豐富軟體的內容,提高透析的舒適性,更具治療性。例如增加控制平衡血壓系統,可選擇更多濾器的功能,增強穩定超濾的性能等。
內部因素的影響:透析患者病情比較嚴重,並伴有多種並發症。患者會因許多原因造成提前結束透析,或在透析中更改減低治療參數,這樣就達不到本次的透析效果,對接下來的治療,和下一次的透析會有不良的影響。
內部因素的影響主要反映病人本身的身體狀態,治療參數的設置,治療方式的選擇:
1:長期透析的病人每周平均透析兩次到三次,體力會有一定消耗。因此病人的休息、飲食至關重要。科學合理的飲食,充分良好的休息,是透析病人的必要保證。
2:透析病人的血管內瘺,是保證長期透析的基本條件,也是患者的生命線。使用好,保護好血管內瘺,是患者與醫護人員共同的責任。治療中的每一項操作要有輕、穩、准。
3:低血壓或高血壓的病症,對透析有較大的影響,透析時要及時觀察,全程監測血壓狀態,做出正確及時的處理。每個護理人員要會熟練操作透析機,准確設置參數值,並且能處理簡單的故障。
4:透析器、超濾量、跨膜壓、透析液電導度、透析液溫度、肝素量的參數設置,要根據透析患者病情而定,並在透析中適時調整一些治療參數量。對長期的透析病人可選擇其適合的治療參數和超濾曲線,做到個性化治療。(超濾水量=超濾系數*跨膜壓*膜面積*透析時間)。
5:詳細記錄患者透析時的生理指標,透析時的精神狀態。定期檢查生化指標和血氣分析指標。認真記錄透析前和透析後病人的體重。並備有一定的急救葯品。
6:為使透析效果更好,建議在病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常規透析治療後,最好做一次血液濾過,清除較大的分子,以提高透析治療效率,並能常態化。
7:有些透析病人在透析中需要輸血及其它輔助治療,透析室醫護人員要積極配合,做好每一次輸血和治療。
8:保持和透析治療後病人的聯系,了解病人治療後的飲食狀態,休息狀態,精神狀態,身體狀態。
血液透析是一項繁雜細致和技術含量高的工作,需要醫護人員,設備維修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和工作熱情,以及具備精湛的技術水平,才能保障血液透析工作的完成。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透析治療服務,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
㈢ 超濾與透析的區別
一、原理不同
超濾:超濾是血液通過機器泵或者血壓流經體外濾器,在人工腎小球跨膜壓的作用下,液體從壓力高的一側向壓力低的一側移動,通過對流的方式獲得超濾液。
透析:透析依靠半透膜進行彌散和滲透。半透膜兩側的溶質濃度差就是驅動溶質移動的原動力,溶質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平衡膜向濃度低的一側(彌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滲透濃度高的一側(滲透作用)。
二、使用的膜不同
超濾:超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徑平均為3納米,所以只允許分子量為1.5萬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通過,而分子量大於3.5萬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
三、裝置不同
超濾:超濾裝置一般由若干超濾組件構成。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裝置是血液透析器。
(3)透析影響超濾的因素有什麼擴展閱讀
超濾的操作影響因素:料液流速、操作壓力、溫度、運行周期、進料濃度、料液的與處理、膜的清洗。
操作溫度主要取決於所處理的物料的化學、物理性質。由於高溫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傳質效率,提高透過通量,因此應在允許的最高溫度下進行操作。
超濾膜透過通量與操作壓力的關系取決於膜和凝膠層的性質。超濾過程為凝膠化模型,膜透過通量與壓力無關,這時的通量稱為臨界透過通量。
㈣ 血液透析時電導度高而且超濾停止是什麼原因
電導高,是自己設置得高嗎?與電導相關的是濃縮透析液和機器裡面的版電導頭監測。如果更換權透析液也沒有改善,則要進行消毒(除鈣)還沒有解決就聯系工程師來檢修。超濾停止,有沒有查看是不是超濾目標完成了或者自己停了!超濾系統的問題只能讓工程師來檢修。
㈤ 影響微濾和超濾膜水通量的因素有哪些
膜通量是膜分離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工藝參數,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膜面積上的流體量,影響膜通量的因素主要有四點:
1.壓力:在超濾中膜兩側壓力差△P對通量和截留率的影響,在超濾中,壓力升高引起膜面濃縮升高,則透過膜的溶質也增大,因而截留率減小。
2.濃度:當以微濾過濾菌體時,通量與濃度的關系不同於超濾,在谷氨基酸發酵液的微濾中:開始通量下降很快,可能是由於膜面的污染;然後通量變化較小,可能由於管狀收縮效應引起通量的增加和濃度增大引起的降低互相對消,最後通量急劇降低。
3.流速:根據濃差極化,凝膠層模型,流速較大,可使通量增大。對於超濾,通常在略低於極限通量的條件下操作。雖然增大流速可以加大通量,但需考慮:只有當通量為濃差極化控制時,增大流速才會使通量增加;增大流速會使膜兩側壓力差減小,因為流經通道的壓力將增大;增大流速,使剪切力增加,對某些蛋白質不利;動力消耗增加。
4.溫度:在超濾或微濾中,一般來說,溫度升高都會導致通量增大,因為溫度升高使粘度降低和擴散系數增大。所以操作溫度的選擇原則是:在不影響料液和膜的穩定范圍內,盡量選擇較高的溫度。由於水的粘度每升高1℃,約降低2.5%,所以,一般可認為,每升高1℃,通量約增加3%。
㈥ 為何會出現腹膜超濾功能低下
CAPD持續數年後逐漸出現抄不同程度的清除率和超濾下降,病因比較復雜,認為與腹膜粘連或硬化引起腹膜面積減少,長期透析致腹膜透析效能下降,長期使用同一批號的醋酸鹽透析液以及嚴重的腹膜炎,透析液pH值太低,導管刺激,葯物等因素有關。
臨床上根據腹膜通透性改變將腹膜超濾功能低下分為兩型:Ⅰ型,與間皮微絨毛喪失和細胞分離增加有關,表現為腹膜通透性增加;Ⅱ型,與腹腔多發性粘連和硬化包裹性腹膜炎有關,表現為通透性減低。Ⅰ型是可逆性的,停止一段時間即可恢復超濾功能,但如繼續透析,會發展為Ⅱ型,Ⅱ型是不可逆性的。Ⅰ型的處理如下。
(1)暫停腹透,讓腹膜「休息」數日或數周後可減少其通透性。
(2)減少透析周期時間,如將CAPD交換時間減為2~3小時,次數增加到6~7次,晚間腹腔不保留透析液,將CAPD改為CCPD,增加晚間交換次數,縮短每次保留時間,白天空腹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與使用醋酸鹽透析液有關者,改用乳酸鹽透析液。
(4)近年有報告,認為鈣離子拮抗劑能改善超濾率。
(5)磷脂醯膽鹼是一種表面活化劑,在透析液中加入該葯,可改善腹膜的超濾率。
㈦ 影響超濾膜運行的因素有哪些
溫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溫度對超濾膜系統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強,粘滯性減小,故產水量增加。反之則產水量減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濾膜系統在冬天和夏天的產水量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溫度與產水量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許的溫度條件下,溫度系統約為0.0215/1°C,即溫度每上升一度,則相應的產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調節水溫的方法來實現超濾系統的產水量的穩定一致。
水質變化:
一方面,進水水質經由10μ過濾後,保證濁度小於1NTV,濃度不大於百分之五,且水溫應在5至40攝氏度之間,壓力應不大於0.2MPa,在此基礎上,保證進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鹼度為2至13之間。另一方面,水質異常也是影響超濾出水量的重要條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蘊含的顆粒物、懸浮物會增多,使濁度達不到相關要求。加之進水的主要來源是地表水,所蘊含的有機物較多,在壓力不均衡和連接不緊密的情況下會混入一定質量的生水,被截留於超濾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潔難以維持,直接導致超濾出水量降低。
操作壓力對產水量的影響:
在低壓時超濾膜的產水量與壓力成正比關系,即產水量隨著壓力升高而升高,但當壓力值超過0.3mpa時,即使壓力再升高,其產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於在高壓下超濾膜被壓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濾系統設計應注意;
超濾過程:
原水在管道內或管道外流動,小分子溶質及溶劑穿過膜逐漸形成超濾液,並降低濃度,成為濃縮液,從而實現小分子溶質和溶劑分離和濃縮。超濾過程具有動態性,且膜不易堵塞,但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產生吸附作用,使超濾膜表面形成殘渣等物質。因此,超濾的各項特徵是保證出水量的必要條件。
進水渾濁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進水濁度越大時,超濾膜受到影響的產水量越少,而且進水濁度大更易引起超濾膜的堵塞,在確定超濾膜產生量時也應考慮進水濁度的影響,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降低濁度的影響;
A、 增加前級預處理降低原水濁度;
B、 使用錯流過濾方式,並降低系統回收率;
流速對產水量的影響:
流速的變化對產水量的影響雖不像溫度和壓力那樣明顯,流速過大時反而會導致膜組件的產水量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由於流速加快增加了組件壓力損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設計超濾系統流速時,一定要控制在給定的流速范圍內,流速太慢影響超濾分離質量,容易形成濃差極化,太快則影響產水量。
㈧ 影響透析的因素有哪些
透析的影響因來素1、可通過透析膜的自各種溶質的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小,彌散速度越快,清除率越高,中分子量的物質彌散速度慢,而分子量超過5000以上的物質不能通過一般材料的透析膜。
透析的影響因素2、跨膜間的壓力差(跨膜壓)血流透析時透析器膜內血流側壓與膜外透析液側壓力之差即膜兩側壓力梯度稱為跨膜壓,此壓力是驅趕水分由血液側到透析液側的重要力量,跨膜壓力差越大,超濾作用越強。
透析的影響因素3、透析時間:在一定范圍內透析時間與透析效率成正比。
透析的影響因素4、血液通過透析器的流量:常規血液透析血流量200~250毫升/分,透析液流量500毫升/分。血液透析過程中,血流量越多,透析液流量越快,清除率越高,即增加透析液流量可保持最大的血液與透析液之間的濃度梯度,更好清除毒素,血液與透析液在透析器內反向流動,可增加接觸時間。
㈨ 什麼是超濾系數
透析器超濾系數(kuf)是指在1mmHg的跨膜壓力下,每小時通過膜超濾的內液體的毫升數,容單位為ml/(h·mmHg)。臨床上通常將kuf大於20ml/(h·mmHg)稱為高通量透析器。
超濾系數是指在單位跨膜壓下,水通過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過能力。不同超濾系數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壓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9)透析影響超濾的因素有什麼擴展閱讀
1、透析時,超濾是指水分從血液側向透析液側移動;反之,如果水分從透析液側向血液側移動,則稱為反超濾。超濾:液體在靜水壓力梯度或滲透壓梯度作用下通過半透膜的運動。
影響超濾的因素:凈水壓力梯度;滲透壓梯度;跨膜壓力;超濾系數。
2、在超濾過程中,水溶液在壓力推動下,流經膜表面,小於膜孔的溶劑(水)及小分子溶質透水膜,成為凈化液(濾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質及溶質集團被截留,隨水流排出,成為濃縮液。
超濾過程為動態過濾,分離是在流動狀態下完成的。溶質僅在膜表面有限沉積,超濾速率衰減到一定程度而趨於平衡,且通過清洗可以恢復。
㈩ 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並將經過凈化的血液回輸的整個過程稱為血液透析。
原理:
溶質轉運
1. 彌散:是HD時清除溶質的主要機制。溶質依靠濃度梯度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轉運,此現象稱為彌散。溶質的彌散轉運能源來自溶質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規則運動(布朗運動)。
2. 對流:溶質伴隨溶劑一起通過半透膜的移動,稱為對流。溶質和溶劑一起移動,是摩擦力作用的結果。不受溶質分子量和其濃度梯度差的影響,跨膜的動力是膜兩側的靜水壓差,即所謂溶質牽引作用。
3. 吸附:是通過正負電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華力和透析膜表面的親水性基團選擇性吸附某些蛋白質、毒物及葯物(如β2-微球蛋白、補體、炎性介質、內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帶負電荷,膜表面負電荷量決定了吸附帶有異種電荷蛋白的量。在血透過程中,血液中某些異常升高的蛋白質、毒物和葯物等選擇性地吸附於透析膜表面,使這些致病物質被清除,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水的轉運
1. 超濾定義:液體在靜水壓力梯度或滲透壓梯度作用下通過半透膜的運動稱為超濾。透析時,超濾是指水分從血液側向透析液側移動;反之,如果水分從透析液側向血液側移動,則稱為反超濾。
2. 影響超濾的因素
(1) 凈水壓力梯度:主要來自透析液側的負壓,也可來自血液側的正壓。
(2) 滲透壓梯度:水分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側向高濃度側移動,稱為滲透。其動力是滲透壓梯度。當兩種溶液被半透膜隔開,且溶液中溶質的顆粒數量不等時,水分向溶質顆粒多的一側流動,在水分流動的同時也牽引可以透過半透膜的溶質移動。水分移動後,將使膜兩側的溶質濃度相等,滲透超濾也停止。血透時,透析液與血漿基本等滲,因而超濾並不依賴滲透壓梯度,而主要由靜水壓力梯度決定。
(3) 跨膜壓力:是指血液側正壓和透析液側負壓的絕對值之和。血液側正壓一般用靜脈迴路側除泡器內的靜脈壓來表示。
(4) 超濾系數:是指在單位跨膜壓下,水通過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過能力。不同超濾系數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壓下水的清除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