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濾芯資訊 > 中葯合劑為什麼不宜採用超濾

中葯合劑為什麼不宜採用超濾

發布時間:2022-05-24 21:29:02

『壹』 超濾膜裝置適用於哪些范圍

適用范圍:反滲透裝置的預處理,高效、緊湊的超濾因過濾精度很高,可以為反滲透膜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護;大中型飲用水廠的深度處理;市政及工業廢水處理,超濾可比傳統處理工藝提供更好的處理效果實現中水、廢水回用;循環排污水回用凈化處理;污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礦泉水的制備、飲用水、井水的脫菌處理,去除水中各種懸浮物、膠體雜質,特別是去除隱孢子、鞭毛蟲、大腸桿菌等致病微生物;口服液、生物製品的除菌、澄清、純化分離;高純水終端處理;果汁、蛋白質、酶制劑的濃縮分離。.果蔬汁澄清過濾;乳清蛋白的回收和牛乳的濃縮;除去酒及酒精飲料中殘存的酵母菌、雜菌及膠體等,超濾膜裝置使酒澄清並提高保存性,縮短老熟期;酶類提取、分離、濃縮,中葯有效成分提取等。

『貳』 中空纖維超濾有什麼作用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膜的一種。它是超濾技術中較為成熟與先進的一種技術。中空回纖維外徑答:0.5-2.0mm,內徑: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長期連續運行。超濾膜是較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於水的凈化,物質分離、濃縮和提純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回用再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操作簡單,不需加熱,節約能源,低壓運行,裝置佔地面積小等特點。

『叄』 超濾原理的超濾應用

超濾(Ultrafiltration)技術是一來種膜濾自法,也有錯流過濾(Cross Filtration)之稱。它能從周圍含有微粒的介質中分離出10~100A的微粒,這個尺寸范圍內的微粒,通常是指液體內的溶質。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溫下以一定壓力和流量,利用不對稱微孔結構和半透膜介質,依靠膜兩側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以錯流方式進行過濾,使溶劑及小分子物質通過,大分子物質和微粒子如蛋白質、水溶性高聚物、細菌等被濾膜阻留,從而達到分離、分級、純化、濃縮目的的一種新型膜分離技術。

『肆』 中葯制葯的制葯技術

1.中葯常用的粉碎方法有哪些?
答:①單獨粉碎與混合粉碎②干法粉碎與濕法粉碎③低溫粉碎④超微粉碎
2.何謂「自由粉碎」?意義何在。
答:為使機械能盡可能有效地用於粉碎過程,應將已達到細度要求的粉末隨時分離移去,使粗粒有充分機會接受機械能,這種粉碎方法稱為「自由粉碎」。反之若細粉始終保留在系統中,不但能在粗粒中間起緩沖作用,而且要消耗大量機械能,影響粉碎效率,同時也產生了大量不需要的過細粉末,所以在粉碎過程中必須隨時分離細粉。
3.試述低溫粉碎的特點與方法?
答:⑴低溫粉碎的特點:①適用於在常溫下粉碎困難的物料,軟化點低、熔點低及熱可塑性物料,以及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葯物;②低溫使物料脆性增加,易於粉碎,可獲得更細的粉末;③能保留揮發性成分。
⑵ 低溫粉碎的方法:①將物料先行冷卻或在低溫條件下迅速通過高速撞擊或粉碎機粉碎;②粉碎機殼通人低溫冷卻水,在循環冷卻下進行粉碎;③待粉碎的物料與乾冰或液化氮氣混合再進行粉碎;④組合運用上述冷卻方法進行粉碎。 1.請寫出4種乾燥方法
答:真空乾燥、沸騰乾燥、噴霧乾燥、微波乾燥
2. 試述影響乾燥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乾燥的因素:凡能影響表面汽化速率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等速階段的乾燥,例如乾燥介質的溫度、濕度、流動情況等。
凡能影響內部擴散速率的因素都可以影響降速階段的乾燥。例如物料的厚度、乾燥的溫度等。此時熱空氣的流速、相對濕度等已不是主要因素。
3.減壓乾燥的特點?
答:①適於熱敏性或高溫下易氧化,排出的氣體有使用價值、有毒害、有燃燒性等物料;
②乾燥的溫度低,乾燥速度快;
③減少了物料與空氣的接觸機會,避免污染或氧化變質;
④產品呈鬆脆的海綿狀,易於粉碎;
⑤揮發性液體可以回收利用;
⑥但生產能力小,間歇操作,勞動強度大。 1.濕法粉碎的原理及應用特點是什麼?液體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答:濕法粉碎的原理是水或其他液體以小分子深入葯物顆粒的裂隙,減少其分子間的引力而利於粉碎。該法適用於難以粉碎的礦物葯、非極性晶體葯物、某些有較強刺激性或毒性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塵飛揚。通常選用葯物遇濕不膨脹,兩者不起變化,不妨礙葯效的液體。
2.葯篩的種類、規格有哪些?規格的含義?
答:有編織篩和沖眼篩兩種;分為一號篩~九號篩九種規格,篩的規格以每英寸長度上(2.45cm)有多少孔來表示。例如一號篩表示每英寸長度上(2.45cm)有10個孔。
3.常用的離析器械有哪兩種?
答:有旋風分離器、袋濾器。
4. 試述「等量遞增」混合的含義、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答:「等量遞增法」混合的含義:兩種組分葯物比例量相差懸殊時,取量小的組分與等量的量大組分同時置於混合器中混勻,再加入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組分稀釋均勻,如此等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組分為止,混勻,過篩。該法又稱「配研法」。
操作步驟:①先用少量量大組分飽和混合器械,倒出。②加入量小的組分。③取與量小的組分等量的量大組分共同研磨混合。④再加入與混合粉等量的量大組分混勻……如此反復加入混合,直至量大組分加完,混勻。
注意事項:該法通常用量大組分飽和研缽,以減弱或消除研缽的吸附作用,避免量小的組分損失。該法特別適用於毒性葯物制備倍散。 1.中葯常用浸提方法?
答:煎煮法、迴流法、滲漉法、浸漬法、水蒸氣蒸餾法等。
2.影響葯效成分浸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葯材粒度 ②浸提溫度 ③浸提時間 ④浸提壓力⑤濃度梯度
3.什麼叫薄膜濃縮?薄膜濃縮特點?
答:是使液體在蒸發時形成薄膜增加汽化表面進行蒸發的方法。特點:①濃縮速度快,受熱時間短 ②不受液體靜壓和過熱影響 ③能將溶劑回收重復使用 ④可在常壓或減壓下進行。
4.常壓濃縮定義?適用范圍?
答:常壓濃縮是液體在一個大氣壓下的蒸發,因此又叫常壓蒸發。被蒸發液中的有效成分是耐熱的,而溶劑又無燃燒性,無毒害、無經濟價值者可用此法。
5.減壓濃縮定義?適用范圍?
答:減壓蒸發又稱減壓濃縮。是在密閉的容器內,抽掉液面上的空氣和蒸氣,使溶液沸點降低,進行沸騰蒸發的操作。由於溶液沸點的降低,可防止熱敏性物質的分解;回收有機溶劑或其他目的,用應較普遍。
6. 水提醇沉法主要可除去哪些雜質? 操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通常認為,水提醇沉法料液中含乙醇量達到50%~60%時,可去除澱粉等雜質。當含醇量達75%以上,可除去蛋白質、多糖,鞣質、水溶性色素等不能完全去除。 具體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葯液的濃縮:水提取液應經濃縮後再加乙醇處理,濃縮時最好採用減壓低溫,濃縮前後可酌情調節pH,以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盡可能去除無效物質。濃縮程度應適宜,若葯液濃度太大,經醇沉回收乙醇後,如再進行濾過處理,則成分損失量大。
(2)加醇的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濃度的方法進行醇沉,有利於除去雜質,減少雜質對有效成分的包裹而被一起沉出損失。應將乙醇慢慢地加入到濃縮葯液中,邊加邊攪拌,使含醇量逐步提高。分次醇沉,每次回收乙醇後再加乙醇調至規定含醇量,可減少乙醇的用量,但操作較麻煩;梯度遞增法醇沉,操作較方便,但乙醇用量大。
(3)醇量的計算:調葯液含醇量達某種濃度時,只能將計算量的乙醇加入到葯液中,而用乙醇計直接在含醇的葯液中測量的方法是不正確的。乙醇計的標准溫度為20℃,測量乙醇本身的濃度時,如果溫度不是20℃,應作溫度校正。實際生產中對濃縮葯液和濃乙醇體積,用量取法很不方便,均用稱重法。生產中常用回收乙醇來沉澱雜質,其量不夠時再用濃乙醇補足。 (4)冷藏與處理:加乙醇時葯液的溫度不能太高,加至所需含醇量後,將容器口蓋嚴,以防乙醇揮發。俟含醇葯液慢慢降至室溫時,再移至冷庫中,於5℃ ~10℃下靜置12~24小時,若含醇葯液降溫太快,微粒碰撞機會減少,沉澱顆粒較細,難於濾過。俟充分靜置冷藏後,先虹吸上清液,可順利濾過,下層稠液再慢慢抽濾。
7.提高過濾的速度措施有哪些?(不少於五種)
答:提高濾速的措施:①可採用加壓或減壓濾過法;②用較大的濾器;③在料液中加助濾劑,以降低黏度,減少濾餅的阻力;④料液經預濾處理,減少濾渣層的厚度;⑤用動態濾過;⑥趁熱濾過或保溫濾過;⑦應先濾清液,後濾稠液等。 1.中葯糖漿劑產生沉澱的原因?解決措施?
答:①葯液凈化處理不夠,所含高分子雜質,在貯存過程中膠態粒子「陳化」聚集析出。
②糖漿的貯存溫度低於配製溫度,使某些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③貯存過程中糖漿PH改變,使某些成分的穩定性降低而析出。
解決沉澱的方法:
①選用質量合格的原、輔料進行生產。
②採用適宜的精製方法(如醇沉、離心、超濾等),盡可能除去葯液中的雜質。
③灌裝前採用熱處理冷藏法,加速雜質絮凝,濾除沉澱。
④若沉澱為有效物質,可通過調節pH或加表面活性劑等方法增溶。
必須注意,對於提取液中的高分子物質和熱溶冷沉類物質不能一概視為「雜質」。應分析情況,區別對待。《中國葯典》2005年版規定,中葯糖漿「在貯藏期間允許有少量輕搖易散的沉澱」。
2. 中葯糖漿劑的制備方法和工藝流程?
答:中葯糖漿劑一般用熱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制備。
中葯糖漿劑的制備工藝流程為:浸提一凈化一濃縮一配製一濾過一分裝一成品。
3.糖漿劑常用矯味劑有哪些?
答:(1)甜劑:分天然與人工合成兩類。天然甜劑如蔗糖、甜菊素、甘草酸二鈉等。合成甜劑如糖精鈉、環拉酸鈉(商品名甜蜜素)、蛋白糖等。
(2)芳香劑:也分二大類。天然芳香油及其制劑,屬天然芳香劑,如薄荷油,桂皮油、橘子油等;而由醇、醛、酮、酸、胺、酯、萜、醚、縮醛等香料組成的各種香型的香精,如香蕉香精、檸檬香精等等,屬人工合成香精,有水溶性與油溶性二大類。
(3)膠漿劑:如澱粉、阿拉伯膠、果膠、瓊脂、海藻酸鈉、明膠、纖維素衍生物(如CMC一Na、MC)等。 (4)泡騰劑:均由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與有機酸組成。常用酸有:枸櫞酸、酒石酸、磷酸二氫鈉(水溶液pH約4.5)、焦磷酸二氫鈉、亞硫酸氫鈉等;常用鹼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鉀。 1. 簡述水溶性顆粒劑的制備工藝流程。
答:水溶性顆粒劑的制備工藝流程為:提取一精製一制粒—乾燥一整粒、分級一質量檢查一包裝。
2.顆粒劑的制粒方法有哪些?
答:①流化噴霧制粒②噴霧乾燥制粒③擠出制粒④高效濕法制粒⑤干法制粒
3.顆粒劑常用輔料有哪些?
答:主要輔料多為澱粉、糊精和蔗糖,也有採用乳糖、纖維素、甘露醇等新型輔料以減少其吸濕性,使葯品質量穩定,但成本較高。
4.硬膠囊的型號有哪些?哪個容量最大?那個最小?
答:至2013年空心膠囊按大小編號有000、00、0、l、2、3、4、5號等8種不同規格,裝量依次遞減,即000號最大。5號最小。
5.哪些葯物不宜製成膠囊劑?
答:下列葯物不宜製成膠囊劑:
①葯物的水溶液或稀的乙醇溶液,因能使膠囊壁溶解。
②易溶性葯物,如氯化鈉、溴化物、碘化物等。
③刺激性葯物,因在胃中溶解後局部濃度過高而刺激胃黏膜。
④易風化葯物,因可使膠囊壁變軟。
⑤吸濕性葯物,因可使膠囊壁過分乾燥而變脆。 1.中葯丸劑定義,分類?
答:中葯丸劑是由葯材細粉或葯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劑或其他輔料製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分為蜜丸、水丸、糊丸、濃縮丸、蠟丸和微丸等類型。
2.煉蜜分為哪三種規格?其相關的煉制標准?
答:煉蜜由於煉製程度不同分成三種規格,即嫩蜜、中蜜(煉蜜)、老蜜,可根據處方中葯材性質選用。傳統的煉製法多採用常壓煉制,即在蜂蜜中加入沸水(或蜂蜜中加水煮沸),使溶化,並適當稀釋,通過三至四號篩網以濾除雜質,濾液置銅鍋中加熱,並不斷去沫、攪拌,至需要程度。
(1)嫩蜜:蜂蜜加熱至105-115℃,含水量在17%-20%,密度為1.35左右,色澤無明顯變化,稍有粘性。嫩蜜適合於含較多油脂、粘液質、膠質、糖、澱粉、動物組織等粘性較強的葯材制丸。
(2)中蜜(煉蜜):嫩蜜繼續加熱,溫度達到116-118℃,含水量在14%-16%,密度為1.37左右,出現淺黃色有光澤的翻騰的均勻細氣泡,用手捻有粘性,當兩手指分開時無白絲出現。中蜜適合於粘性中等的葯材制丸,大部分蜜丸採用中蜜制丸。
(3)老蜜:中蜜繼續加熱,溫度達到119-122℃,含水量在10%以下,密度為1.40左右,出現紅棕色光澤較大氣泡,手捻之甚粘,當兩手指分開出現長白絲,滴入水中成珠狀。老蜜粘合力很強,適合於粘性差的礦物質或纖維質葯材制丸。
3. 中葯片劑按其原料特性分為哪幾種?
答:提純片、粉末片、全浸膏片和半浸膏片
4.片劑的輔料分為哪幾種?
答:片劑輔料一般包括:稀釋劑、吸收劑、潤濕劑、黏合劑、崩解劑和潤滑劑等。
5.注射劑按分散系統和給葯途徑各可分為幾類?
答:注射劑按分散體系可分為:溶液型注射劑、混懸液型注射劑、乳濁液型注射劑、固體粉末型注射劑。按給葯途徑可分為: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靜脈注射、脊椎腔注射、穴位注射等。

『伍』 中葯口服合劑使用濕熱滅菌工藝會影響產品質量----產生沉澱 請說明原因

關於中葯合劑的沉澱問題,中葯合劑的組成及成分相當復雜,有些成分在加熱時溶於水,但冷卻後又析出沉澱;有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復合物,在熱時能溶於水,冷時則逐漸沉澱析出;有些成分經水解、氧化、聚合等化學作用,逐漸變成不溶物析出;還有膠態成分或混懸微粒,經凝聚後也能產生較多的沉澱。所以,中葯合劑的用法指出「用時搖勻」。現在,所採用的凈化處理方法,可使沉澱明顯減少,但有效物質是否可能過濾丟失,值得注意和研究,特別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尚不明確的組方。

『陸』 中葯合劑 名詞解釋

中葯合劑系指葯材用水或其他溶劑,採用適宜方法提取,經濃縮製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它是在湯劑應用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劑型。中葯合劑既是常用湯劑的濃縮製品,也常按葯材成分的性質,綜合運種多種浸出方法,故能綜合浸出葯材中多種有效成分,臨床療效可靠。有較為固定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控制標准,且可成批生產,省去臨時煎煮的麻煩。同時,由於縮小體積,濃度高,用量小,便於服用、攜帶和貯存。但是,中葯合劑不能隨症加減,因而還不能完全代替湯劑。

『柒』 超濾設備的超濾設備用途

rightleder◆萊特.萊德 礦泉水:在礦泉水製造中,應用超濾技術,在工程設計中,將根據礦泉回水的水源水質分析報答告,針對性地選擇膜的孔徑和膜的類型,設計超濾設計。◆食品:乳製品、果汁、酒、調味品等食品的生產中逐步採用超濾技術,如牛奶或乳清中蛋白和低分子量的乳糖與水的分離,果汁澄清和去菌消毒,酒中有色蛋白、多糖及其它膠體雜質的去除等,醬油、醋中細菌的脫除,較傳統方法顯示出經濟、可靠、保證質量等優點。◆醫葯:在醫葯和生物化工生產中,常需要對熱敏性物質進行分離提純,超濾技術對此顯示其突出的優點。用超濾來分離濃縮生物活性物(如酶、病毒、核酸、特殊蛋白等)是相當合適的從動、植物中提取的葯物(如生物鹼、荷爾蒙等),其提取液中常有大分子或固體物質,很多情況下可以用超濾來分離,使產品質量得到提高。◆純水、超純水:工業用水的初級純化,純水超純水制備RO預處理,純水、超純水終端處理。◆環保: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城市中水回用系統,電泳漆、油品的回收。◆發酵:生化發酵液分離與精製、酶的濃縮與精製、糖及木糖醇澄清過濾。

『捌』 超濾設備的優點有哪些

  1. 過濾過程是在常溫下進行,條件溫和無成分破壞,因而特別適宜對熱敏感專的物質,如葯屬物、酶、果汁等的分離、分級、濃縮與富集。

2. 過濾過程不發生相變化,無需加熱,能耗低,無需添加化學試劑,無污染,是一種節能環保的分離技術。

3. 超濾技術分離效率高,對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濃度溶液的濃縮均非常有效。

4. 超濾過程僅採用壓力作為膜分離的動力,因此分離裝置簡單、流程短、操作簡便、易於控制和維護。

超濾設備的應用范圍:

主要包括食品工業、飲料工業、乳品工業、生物發酵、生物醫葯、醫葯化工、生物制劑、中葯制劑、臨床醫學、印染廢水、食品工業廢水處理、資源回收以及環境工程、污水、廢水的回收利用、地表水處理、生活飲用水處理、用來進行海水淡化等等。

『玖』 影響液體葯劑穩定性的因素如何克服

影響中葯液體葯劑穩定性的因素

中葯液體制劑是按形態分類的一大類制劑,系指中葯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在液體介質中形成的可供內服或外用的液態制劑。目前,中葯液體制劑存在澄明度差、放置過程中析出沉澱、發生顏色變化、出現絮凝、分層、葯效降低、甚至變質等穩定性問題。下面就分別講一下影響中葯溶液劑、中葯混懸劑和中葯乳劑穩定性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1 . 中葯溶液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措施
影響中葯溶液劑穩定性的因素有: 葯物的溶解度低,放置過程中易出現沉澱,空氣中的氧使葯物氧化分解,溶液的 pH不適葯物發生水解,光照使葯物降解、色澤變化等。因此,保持和穩定分子分散狀態,增加葯物的溶解度,改善溶解成分的物理、化學穩定性以及制劑的外觀、性狀,是解決中葯溶液型制劑穩定性的關鍵問題。
1.1 選擇合適的溶劑
溶劑對葯物起溶解和分散作用,其本身質量直接影響制劑的制備和穩定性,因此選擇合適的溶劑增加葯物的溶解度,改善制劑的澄明度,提高穩定性尤為重要。溶劑選擇應依據「相似者相溶」原理,同時溶劑應具有較好溶解性和分散性、化學性質穩定、不影響葯效和含量測定、毒性小等特點;常用的溶劑有很多,下面我就以乙醇為例,乙醇含量達20%時具有防腐作用;大於40%時能延緩許多葯物水解,如脂類、苷類成分的水解;小於50%適於提苦味質,蒽醌苷類;50%-70%時用於提純生物鹼苷類;大於75%可除蛋白質多糖;70%-80%用於消毒;大於90%用於提揮發油、有機酸、樹脂
1.2 調節制劑的pH
中葯制劑中的蒽醌類、醯胺類等有效成分常受H+或OH一作用,發生水解反應,導致葯物的含量降低,影響制劑的穩定性;葯液的鹼性較強時,生物鹼易析出,酸性較強時,部分皂苷可沉澱。
1.3 制備包合物
許多葯物都可以用包合的方法,改善其溶解度,提高穩定性。環糊精廣泛應用於難溶性葯物的增溶,其獨特的籠狀結構可以形成主客分子復合物,非極性葯物分子位於非極性的籠狀結構內部,環糊精外部的多羥基與極性的水分子親和力強,從而增溶。
1.4 改進制劑工藝
中葯液體制劑的制備過程包括提取、分離、濃縮和成型等階段,須經水、醇和熱的處理,各階段都可能發生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學變化,導致制劑中有效成分的降解和損失,影響制劑的穩定性;因此,選擇適宜的制劑工藝和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中葯溶液劑的穩定性。超濾法,甲殼索絮凝沉澱法、膜分離技術等。

2 .中葯混懸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方法
混懸劑是指難溶性固體葯物以微粒狀態分散在液體分散介質巾形成的非均相液態制劑,葯物微粒一般在0.5—10微米之間。中葯混懸劑存在顆粒不細膩均勻、易沉降、不易再分散,甚至結塊,粘度大,不易於傾倒與塗布等物理不穩定性問題。其影響因素有:微粒荷電與水化、混懸微粒的沉降、微粒的成長與晶型的轉變、絮凝與反絮凝、分散相的濃度與溫度。因此,為改善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主要通過合理應用助懸劑、潤濕劑、絮凝與反絮凝劑這兒種混懸劑的穩定劑來改善其穩定性。
2.1 優選助懸荊
助懸劑(Suspending Agents)的作用是增加混懸劑分散介質粘度,降低葯物微粒沉降的速度,能被葯物微粒表面吸附形成機械性或電性的保護膜,防止微粒問相互聚集或結晶的轉型,或者使混懸劑具有觸變性,從而增加混懸劑的穩定性。助懸劑的應用一般宜通過流變學參數測定,選擇具塑性或假塑性,並兼具觸變性的助懸劑為最理想。
2.2 應用潤濕劑
用疏水性葯物配置混懸液時,必須加入潤濕劑,其作用原理是降低固-液二相界面張力。中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不少具有疏水性,如大黃素、葫蘆素等,葯物不能被潤濕是很難制備成穩定混懸劑的,因此要加入潤濕劑。現常用的潤濕劑有兩類,一類是表面張力小能與水混溶的液體,如乙醇、甘油等,此類潤濕效果不佳;另一類是表面活性劑,有很好的潤濕效果,宜根據給葯途徑不同而選用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
2.3 加入絮凝劑或反絮凝劑
絮凝劑是指使混懸劑Zeta電位降低到一定程度,致部分微粒絮凝的適量電解質;反絮凝劑則是指使混懸劑Zeta電位增加,防止其絮凝的電解質;可見二者均是調整混懸劑Zeta電位的電解質,為了保證混懸劑的穩定性,一般控制zeta電位在20~25mv,使其恰好發生絮凝。制備混懸劑時常加入絮凝劑或反絮凝劑,使混懸劑處於絮凝狀態,增加制劑的穩定性,常用的有枸櫞酸鹽、枸櫞酸氫鹽、酒石酸鹽、酒石酸氫鹽、磷酸鹽等。
3 中葯乳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提高方法
乳劑是一種彼此均勻分散的混合液而非真溶液,其中分散相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均勻地分散在連成一片的連續相(分散介質)中,主要是有水包油(O/W)型乳劑和油包水(W/O)型乳劑二種。乳劑的物理不穩定性表現為分散液滴可自動由小變大、分層絮凝、轉相、破裂及酸敗等。影響乳劑物理穩定性主要因素分別是:乳化劑的乳化能力、分散介質的粘度、以及溫度等因素。
3.1 乳化劑的選擇與用量考察
乳化劑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劑類乳化劑、天然或合成乳化劑、固體粉末乳化劑三大類;選擇適宜的乳化劑足配製穩定乳劑的重要環節,在選擇時應根據葯物的性質、油的類型、電解質是否存在、欲制備的乳劑的類型、乳劑的黏度以及乳化方法等綜合考慮;乳化劑的用量一般為乳劑量的0.5%一10%,用量少不能夠完全包裹小液滴,形成的乳劑必然不穩定;過量乳化劑可以分配在油水兩相或在油水界面形成液晶,有利於乳劑穩定,但用量過多也可能會引起乳化劑小完全溶解等問題。
乳化劑增加乳劑穩定性的主要作用表現在降低表面張力、形成牢固的界面膜、形成電屏障三個方面。例如:莪術油含有揮發性質的組分,在被乳化後,由於其揮發性更易聚集成大的油滴,而導致破乳。因此,在莪術揮發油亞微乳處方中以泊洛沙姆188與蛋黃磷脂組成復合乳化劑,在乳滴油水界面組成復合乳化劑膜,增加磷脂吸附膜的強度,使乳滴相互之間碰撞時更加穩定,減少粒子之間的聚結作用,改善乳劑的穩定性。
3.2 控制乳滴大小
乳劑的穩定性與乳滴的大小有關,乳滴越小乳劑越穩定,穩定性順序為納米乳>微乳>普通乳。微乳制備過程中加入較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液滴表面張力,得到粒徑均勻、乳滴較小,通過微乳增加中葯復方制劑中難溶性揮發油類葯物的溶解度,可提高中葯復方液體制劑的穩定性,形成的微乳,可穩定分散於制劑中。

3.3 篩選分散相濃度和乳化溫度
一般穩定的乳狀液分散相的濃度為50%左右,25%以下時均易發生不穩定現象,當乳劑中分散相的濃度達到74%以上時,容易轉相或破裂;乳劑適宜的乳化溫度為50一70℃。

4其他因素對液體制劑穩定性的影響
中葯液體制劑多以水為溶媒,易為微生物所污染,產生沉澱、變色和腐敗,影響制劑的穩定性;同時在葯品貯存過程中,光、溫度、濕度、微生物等環境因素對制劑的穩定性也有影響;因此在液體制劑中加入防腐劑,以及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對保證制劑穩定性和確保葯品質量有重要作用。
4.1 微生物因素
中葯液體制劑受現有生產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醫院制劑室)以及中葯原料本身潔凈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含有糖類、蛋白質等物質時,微生物更易在其中滋生與繁殖。液體制劑制備過程中用水應用飲用水、純化水。液體制劑常用的防腐劑為苯甲酸類及尼泊金酯類,苯甲酸或苯甲酸鈉,用量不超過0.3%,尼泊金類0.02%一0.05%,在制劑制備中一般應用苯甲酸鈉和尼泊金乙酯混合防腐。某些揮發油在糖漿中除有矯味作用外,也有一定的防腐性能0.01%的桂皮醛能抑制真菌生長,0.1%可抑制發酵,桔子油和八角茴香油單獨使用(0.3%)都能抑制真菌生長和發酵;在40%的稀糖漿中僅用桔子油0.04%,八角茴香油0.01%和乙醇5%的混合液可以達到抑制真菌生長、發酵的要求。
4.2 包裝材料(容器)
包裝材料與液體制劑的穩定性關系密切,葯品通常貯存於室溫環境中,主要受熱、光和空氣(氧)的影響,易使葯物發生氧化、降解。包裝材料通常使用的有塑料、玻璃和金屬。葯品的包裝設計既要考慮外界環境因素對穩定性的影響,又要注意包裝材料和葯物制劑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穩定性變化;在一般情況下,對光敏感的葯物用遮光材料,易氧化的葯物,除注意選擇包裝材料外,還應選用小包裝,甚至單劑量熔封於充CO2或N2氣體的容器中,控制其葯品的質量。
塑料包裝材料中通常含有增塑劑、催化劑、引發劑,如上成份與葯品長期接觸可能會有遷移,尤其是對於液體制劑。目前三類液體葯品不宜用塑料容器:以油劑為溶媒的葯品;乙醇為溶媒的葯品;丙二醇為溶媒的葯品。另外,配製液體制劑時不宜用鋁製品,如果使用鋁製品,由於葯物和配製條件不同,鋁會不同程度的釋入到制劑中,食用後會引起慢性鋁中毒,導致及加重中樞神經、骨骼和血液系統的疾病。用鈉鈣玻璃輸液瓶做內包裝效果較好。

5.結語
液體葯劑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一類劑型,具有吸收快,作用較迅速;給葯途徑廣泛,服用方便,易於分劑量,尤其適用於嬰幼兒和老年患者等優點,但復方中葯合劑、糖漿劑、多數口服液、甚至酊劑等存在澄明度差、色澤改變、沉澱、甚至結塊、絮凝以及分層、含量下降等穩定性問題,嚴重影響制劑質馘和用葯安全。因此中葯液體制劑劑型設計時,應根據所含組分理化性質,用葯劑量,進行明確開發,製成穩定的溶液劑、混懸劑、以及乳劑等,以達到確保中葯液體制劑質量,推動中葯液體制劑的現代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實現其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拾』 中葯制劑分析的特點是什麼中葯制劑分析前為什麼要進行提取,純化處理

1.經典的提取分離方法

傳統中草葯提取方法有:溶劑提取法、水蒸汽蒸餾法兩種。溶劑提取法有浸漬法、滲源法、煎煮法、迴流提取法、連續提取等。分離純化方法有,系統溶劑分離法、兩相溶劑舉取法、沉澱法、鹽析法、透析法、結晶法、分餾法等。

2.現代提取分離技術的應用

近年應用於中葯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葯絮凝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分子蒸餾法。

超臨界流體萃取法(SFE):該技術是80年代引入中國的一項新型分離技術。其原理是以一種超臨界流體在高於臨界溫度和壓力下,從目標物中萃取有效成分,當恢復到常壓常溫時,溶解在流體中成分立即以溶於吸收液的液體狀態與氣態流體分開。萃取過程一般分為流體壓縮→萃取→ 減壓→分離四個階段。
與傳統的提取分離法相比較,SFE最大的優點是可在近常溫常壓條件下提取分離不同極性、不同沸點的化合物,幾乎保留產品中全部有效成分.無有機溶劑殘留;產品純度高,收率高,操作簡單,節能;通過改變萃取壓力、溫度或添加適當的夾帶刺,可改變革取制的溶解性和選擇性。
利用SFE提取和分離中葯成分,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並進行了廣泛研究。有關學者對黃山葯中薯蕷皂甙素提取應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和汽油或乙醇法進行比較表明有收率高,提取時間短等方面優點。還有學者報導了採用超臨界CO2從柴胡中提取柴胡揮發油,用SEF-CO2從新疆軟紫草中提取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等。
利用SFE提取和分離中葯有效群體及有效成分具許多優點,但在實際應用方面還較少,還有待於進一步在生產中應用推廣。

膜分離技術:摸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其分離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學成分分子量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在中葯應用方面主要是濾除細菌、微粒、大分子雜質(膠質、鞣質、蛋白、多糖)等或脫色。該工藝與傳統的醇流工藝比較省去了醇沉工藝中的多道工序,達到除雜的目的,仍然保持了傳統中葯的煎煮和復方配伍具有侵膏乾燥容易、吸濕性小,添加賦形劑少,節約大量乙醇和相應的回收設備,縮短生產周期,減少工序及人員,節約熱能等特點。

超微粉碎技術;超微粉碎技術是利用超聲粉碎、超低溫粉碎技術,使生葯中心粒徑在5~10μm以下,細胞破壁率達到95%。葯效成分易於提取也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這種新技術的應用,不僅適合於各種不同質地的葯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來,從而使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中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與葯物粉碎度有關,對不同粉碎度的三七進行了體外溶出度試驗。結果表明三七葯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總皂甙溶出量大小順序為:微粉>細粉>粗粉>顆粒。
中葯超細粉化的研究開發剛剛起步,常用於一些作用獨特的傳統名貴中葯,如西洋參、珍珠等的粉碎。這些滋補保健中葯微粉化後可使利用率大大提高。

中葯絮疑分離技術:黎波分離技術是在混懸的中葯提取液中加入一種素凝沉澱劑吸附溶液中的懸浮物,以達到提高產品澄明度和質量。如利用殼聚糖為原料製成的絮凝沉澱劑制備丹參。服液的實驗表明,絮凝法工藝在指標成分原兒茶醛的穩定性和經濟指標等方面均優於水提醇沉法。用絮凝法處理中葯肉蓯蓉的水提液,並與醇流法對比,結果表明,絮凝法較好的保留了指標成分。

半仿生提取法:1995年張兆旺等提出了"半仿生提取法"的中葯提取新概念。即從生物葯劑學的角度,將整體葯物研究法與分子葯物研究法相結合,模擬口服給葯後葯物經胃腸道轉運的環境,為經消化道給葯的中葯制劑及計提供了新的提取工藝思路。即先將葯料以一定PH的酸水提取,繼以一定PH的鹼水提取,提取水的最佳PH和其它工藝參數的選擇,可用一種或幾種有效成分結合主要葯理作用指標,採用比例分割法來優選。以芍葯甙、甘草次酸為指標比較芍甘止痛顆粒"半仿生提取法"優於傳統水煎煮法,以小檗鹼、黃芩甙、梔子成為指標。考查寒痛定泡騰沖劑4種提取方法,結果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水提取法醇沉法。

超聲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是近年來應用到中草葯有效成分提取分離中的一種提取手段,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超聲增大物質分子運動頻率和速度,增加溶劑穿透力,提高葯物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數,縮短提取時間的浸提方法。與常規提取法(煎煮法、水蒸法、蒸餾法、滲病等)相比,具有提取時間短(<30min),提出率高(增大2~3倍),低溫提取有利於保護有效成分等優點。例如用超聲提高薯蕷皂甙得率的實驗研究表明超聲提取工藝與迴流提取工藝對比分析得知,前者比後者可節約原葯材27%。超聲波從黃勞報中提取黃芩甙的方法,與常規煎煮法相比,無需加熱,縮短了提取時間,提高了得出率。

旋流提取法:此法是採用PT-1型組織攪拌機,攪拌速度為8000r/min。原料不必預先加以粉碎。提取用水溫度分別為20℃和100℃,處理時間20-30min,旋流法(8000r/min)提取側金盞花,對提取液中黃酮類化合物、皂甙、有機酸等進行分析,表明旋流法的提取效率較高。

加壓逆流提取法:此法是將若干提取裝置患聯、溶劑與葯材逆流通過,並保持一定接觸時間的方法。此法可使冬凌草提取滾濃度增加19倍,而溶劑及熱能單耗分別降低 40%和57%。

酶法:酶工程技術是近幾年來用於中葯工業的一項生物技術。中草葯成分復雜,有有效成分,也有如蛋白質、果膠、澱粉、植物纖維等非有效成分。這些成分一方面影響植物細胞中活性成分的浸出,另一方面也影響中葯液體制劑的澄清度。傳統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有機溶劑是出和醇處理方法)提取溫度高,提取率低,成本高,不安全,而用適當的酶,可通過因反應較溫和地將植物組織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擇放提取。選用適當的酶可將影響波體制劑的雜質如澱粉、蛋白質、果膠等分解除去,也可促進某些極性低的脂溶性成分轉移到水溶性甙糖中而有利於提取。這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新技術,完全適於工業化大生產。在國內,上海中葯一廠用酶法成功制備了生脈飲口服液。

大孔樹脂吸附法;大孔樹脂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類有機高聚物吸附劑,70年代末開始將其應用於中草葯成分的提取分離。大孔樹脂的常用型號有:D-101型、D-201 型、MD-05271型、GDX-105型、CAD-40等,其特點是吸附容量大,再生簡單,效果可靠,尤其適用於分高純化甙類、黃酮類、皂甙類.生物鹼類等成分及大規模生產。作為一種分離手段,大孔樹脂吸附分離技術正廣泛地應用於中葯生產中。將大孔樹脂吸附用於銀杏葉的提取,提取物中銀杏黃酮含量穩定在26%以上。用大孔樹脂吸附測量三七及其制劑冠心寧總皂甙,試驗證明:D-101型吸附樹脂對三七、人參三萜皂甙在水溶液中不僅吸附快、解吸也快,而且吸附容量相當可觀,方法簡便有效,用於分高純化植物中皂甙一定價值。

超濾法:超濾技術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以多孔性半透膜--超濾膜。作為分離介質的腰分離技術,具有分離不同分子量分子的功能。其特點是:有效膜面積大、濾速快,不易形成表面濃度極化現象,無相態變化,低溫操作破壞有效成分的可能性小,能耗小等。近幾年來,國內科學者將其應用於中葯提取液的澄清分離,效果良好,可與其他分離方法如高速高心法,醇處理法等結合用於中葯液體制劑的澄清分離,提取,濃縮。而且還可用於除菌除熱原。目前該技術在中葯生產中應用剛剛起步,試驗研究較多,用於大規范生產,及設備使用率,工藝術條件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提高。

分子蒸餾技術。此技術同於一種高新技術。在分離過程中,物料處於高真空、相對低溫的環境,停留時間短,損耗極少,故分子蒸餾技術特別適合於高沸點,低熱敏性物料,尤其是揮發油類,如玫瑰油、藿香油。該技術在我國屬起步階段,但隨著分子蒸餾裝置的國產化,必將加快推廣應用。

3.提取分離方法的展望

當今,回歸自然的熱潮席捲全球,天然葯物在治療和保健方面受重視,為中葯新的研究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國正在逐步落實中葯現代化的實現措施,而中葯有效群體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研究和應用亦是中葯在制劑現代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所以在中葯制葯行業,引進新的提取分離技術,將有利於改善傳統提取分離方法的不足,相對保持了原生物體中固有的有效群體的自然組成,從而提高了中葯的療效,解決長期以來中葯在前期研究時療效好,後期工業化生產後療效差的根本原因。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提取分離技術,常會通過有機的組合,聯用於中葯的提取工作。另外,中葯的研究又離不開提取分離技術。而提取分離技術又對中葯的開發及現代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快新的提取分離方法的研究,就是加快實現中葯現代化的步伐。

閱讀全文

與中葯合劑為什麼不宜採用超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完美凈水器配件哪裡去買 瀏覽:46
村裡凈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9
液晶濾光屏需要什麼樣的濾芯 瀏覽:237
綠之韻凈水器多少錢 瀏覽:353
萊克空氣凈化器怎麼拆機 瀏覽:959
蒸餾的實訓報告 瀏覽:703
創碧凈水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390
什麼軟體能復制飲水機水卡 瀏覽:272
工業廢水總鎳顯色是什麼顏色 瀏覽:527
冷干機過濾器濾芯等級 瀏覽:533
水性漆廢水cod超標是什麼意思 瀏覽:290
廣汽三菱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945
外置過濾桶好還是虹吸好 瀏覽:578
廣東污水處理廠排偷 瀏覽:248
空調濾芯哪裡有個插頭是幹嘛的 瀏覽:317
凈水機上的純水水管為什麼不出水 瀏覽:247
蒸餾實驗冷凝管漏水 瀏覽:147
減壓蒸餾問題與 瀏覽:611
樓蘭換個空調濾芯多少錢 瀏覽:136
區分蒸餾水和氯化鈉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