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設備事故和設備故障的區別
設備故障是設備不能正常啟動或不能正常運行。設備事故是設備因操作不當或是故障引起的,能造成設備損壞,不能運行必須要更換主要部件。
❷ 設備事故與設備故障各是什麼意思兩者有什麼聯系有區別嗎求解
設備事故
指工業企業設備(包括各類生產設備、管道、廠房、建築物、構築物、儀器、電訊、動力、運輸等設備或設施)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直接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的行為或事件。加強設備事故的管理,其目的是對所發生的設備事故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再度發生。並從事故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重演,達到消滅事故,確保安全生產。
設備故障,
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磨擦、外力、應力及化學反應的作用,零件總會逐漸磨損和腐蝕、斷裂導致因故障而停機。加強設備保養維修,及時掌握零件磨損情況,在零件進入劇烈磨損階段前,進行修理更換,就可防止故障停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故障這一術語,在實際使用時常常與異常、事故等詞語混淆。所謂異常,意思是指設備處於不正常狀態,那麼,正常狀態又是一種什麼狀態呢?如果連判斷正常的標准都沒有,那麼就不能給異常下定義。對故障來說,必須明確對象設備應該保持的規定性能是什麼,以及規定的性能現在達到什麼程度,否則,同樣不能明確故障的具體內容。假如某對象設備的狀態和所規定的性能范圍不相同,則要認為該設備的異常即為故障。反之,假如對象設備的狀態,在規定性能的許可水平以內,此時,即使出現異常現象,也還不能算作是故障。總之,設備管理人員必須把設備的正常狀態、規定性能范圍,明確地制訂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明確異常和故障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明確什麼是異常,什麼是故障。如果不這樣做就不能免除混亂。
事故也是一種故障,是側重安全與費用上的考慮而建立的術語,通常是指設備失去了安全的狀態或設備受到非正常損壞等。
1、事故:已經發生,造成損失損害,
如短路電弧造成斷路器脫扣、燒壞、報廢。
2、故障:運行不正常,簡單檢查處理可以及時恢復,
如因用電端漏電、過載造成漏電斷路器脫扣。
3、障礙:不清楚,大概指不正常並須作修改方可正常,
如斷路器參數不合適,須更改參數規格。
4、異常:可能是事故前兆,尚未造成損失,原因未明,
如常規運行中電纜過熱,有燒塑料味道。
❸ 什麼是設備故障,都有哪些種類類型
所謂設備故障,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磨擦、外力、應力及化學反應的作用,零件總會逐漸磨損和腐蝕、斷裂導致因故障而停機。加強設備保養維修,及時掌握零件磨損情況,在零件進入劇烈磨損階段前,進行修理更換,就可防止故障停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故障這一術語,在實際使用時常常與異常、事故等詞語混淆。所謂異常,意思是指設備處於不正常狀態,那麼,正常狀態又是一種什麼狀態呢?如果連判斷正常的標准都沒有,那麼就不能給異常下定義。對故障來說,必須明確對象設備應該保持的規定性能是什麼,以及規定的性能現在達到什麼程度,否則,同樣不能明確故障的具體內容。假如某對象設備的狀態和所規定的性能范圍不相同,則要認為該設備的異常即為故障。反之,假如對象設備的狀態,在規定性能的許可水平以內,此時,即使出現異常現象,也還不能算作是故障。總之,設備管理人員必須把設備的正常狀態、規定性能范圍,明確地制訂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明確異常和故障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明確什麼是異常,什麼是故障。如果不這樣做就不能免除混亂。
事故也是一種故障,是側重安全與費用上的考慮而建立的術語,通常是指設備失去了安全的狀態或設備受到非正常損壞等。
設備故障按技術性原因,可分為四大類:即磨損性故障、腐蝕性故障、斷裂性故障及老化性故障。
1、磨損性故障
由於運動部件磨損,在某一時刻超過極限值所引起的故障。所謂磨損是指機械在工作過程中,互相接觸做相互運動的對偶表面,在摩擦作用下發生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變化的現象。按其形成機理又分為粘附磨損、表面疲勞磨損、腐蝕磨損、微振磨損等4種類型。
2、腐蝕性故障
按腐蝕機理不同又可分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和物理腐蝕3類。
化學腐蝕:金屬和周圍介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反應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電化學腐蝕:金屬與電介質溶液發生電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反應過程中有電流產生。
物理腐蝕:金屬與熔融鹽、熔鹼、液態金屬相接觸,使金屬某一區域不斷熔解,另一區域不斷形成的物質轉移現象,即物理腐蝕。
在實際生產中,常以金屬腐蝕不同形式來分類。常見的有8種腐蝕形式,即均勻腐蝕、電偶腐蝕、縫隙腐蝕、小孔腐蝕、晶間腐蝕、選擇性腐蝕、磨損性腐蝕、應力腐蝕。
3、斷裂性故障
可分脆性斷裂、疲勞斷裂、應力腐蝕斷裂、塑性斷裂等。
脆性斷裂:可由於材料性質不均勻引起;或由於加工工藝處理不當所引起(如在鍛、鑄、焊、磨、熱處理等工藝過程中處理不當,就容易產生脆性斷裂);也可由於惡劣環境所引起;如溫度過低,使材料的機械性能降低,主要是指沖擊韌性降低,因此低溫容器(-20℃以下)必須選用沖擊值大於一定值的材料。再如放射線輻射也能引起材料脆化,從而引起脆性斷裂。
疲勞斷裂:由於熱疲勞(如高溫疲勞等)、機械疲勞(又分為彎曲疲勞、扭轉疲勞、接觸疲勞、復合載荷疲勞等)以及復雜環境下的疲勞等各種綜合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斷裂。
應力腐蝕斷裂:一個有熱應力、焊接應力、殘余應力或其他外加拉應力的設備,如果同時存在與金屬材料相匹配的腐蝕介質,則將使材料產生裂紋,並以顯著速度發展的一種開裂。如不銹鋼在氯化物介質中的開裂,黃銅在含氨介質中的開裂,都是應力腐蝕斷裂。又如所謂氫脆和鹼脆現象造成的破壞,也是應力腐蝕斷裂。
塑性斷裂:塑性斷裂是由過載斷裂和撞擊斷裂所引起。
4、老化性故障
上述綜合因素作用於設備,使其性能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❹ 設備事故有哪些分類
設備事故是指工業企業設備(包括各類生產設備、管道、廠房、建築物、構築物、儀器、電訊、動力、運輸等設備或設施)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直接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的行為或事件。加強設備事故的管理,其目的是對所發生的設備事故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再度發生。並從事故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重演,達到消滅事故,確保安全生產。
設備事故的分類:
例如空壓機曲軸有砂眼,在長期交變循環載荷作用下,產生裂縫,導致曲軸斷裂,並造成缸體、活塞等零件同時損壞的,屬於設備事故。如因操作人員在啟動空壓機時,違反操作規程,不打開空壓機出口閥門,以致設備超壓造成設備損壞或爆炸,也屬於設備事故。
按照有關制度規定,設備事故可分為三類:
1、重大設備事故
設備損壞嚴重,多系統企業影響日產量25%或修復費用達4000元以上的;單系統企業影響日產量50%或修復費用達4000元以上的;雖未達到上述條件,但性質惡劣,影響大,經單位討論,領導同意,也可認為是重大事故。
2、普通設備事故
設備零部件損壞,以致影響到一種成品或半成品減產;多系統企業占日產量5%或修復費用達800元以上的;單系統企業占日產量10%或修復費用達800元以上的。
3、微小事故
損失小於普通設備事故的,均為微小事故。事故損失金額是修復費、減產損失費和成品、半成品損失費之和。其中:
1)修復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備品配件費以及各種附加費。
2)減產損失費是以減產數量乘以工廠年度計劃單位利潤。設備修復後,因能力降低而減產的部分可不計算。
3)成品或半成品損失費是以損失的成品或半成品的數量乘以工廠年度計劃單位成本進行計算。
❺ 設備事故分那幾類 內容是什麼
分為三類,分別是:重大設備事故、普通設備事故、微小事故。
具體內容:
1、重大設備事故
設備損壞嚴重,多系統企業影響日產量25%或修復費用達4000元以上的;單系統企業影響日產量50%或修復費用達4000元以上的;雖未達到上述條件,但性質惡劣,影響大,經單位討論,領導同意,也可認為是重大事故。
2、普通設備事故
設備零部件損壞,以致影響到一種成品或半成品減產;多系統企業占日產量5%或修復費用達800元以上的;單系統企業占日產量10%或修復費用達800元以上的。
3、微小事故
損失小於普通設備事故的,均為微小事故。事故損失金額是修復費、減產損失費和成品、半成品損失費之和。其中:修復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備品配件費以及各種附加費。減產損失費是以減產數量乘以工廠年度計劃單位利潤。設備修復後,因能力降低而減產的部分可不計算。
設備事故的預防:
1、選購合格設備。
2、做好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驗收。
3、為設備運行提供優異的環境。
4、為設備運行提供人的素質保證。
5、直立法規,保證設備運行。
6、做好設備定期補綴。
7、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8、做好設備運行中的搜檢。
9、汲取事故教訓,避免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10、做好設備的更新改造。
❻ 特種設備事故分為四類
特種設備事故分為四類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事故:
1、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
2、600兆瓦以上鍋爐爆炸的;
3、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15萬人以上轉移的;
4、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100人以上並且時間在48小時以上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事故:
1、特種設備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2、600兆瓦以上鍋爐因安全故障中斷運行240小時以上的;
3、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5萬人以上15萬人以下轉移的;
4、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100人以上並且時間在24小時以上48小時以下的。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內專用機動車輛。其中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為承壓類特種設備,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為機電類特種設備。
法律依據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第六條 本規定所稱特種設備事故,是指因特種設備的不安全狀態或者相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在特種設備製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含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檢驗檢測活動中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特種設備嚴重損壞或者中斷運行、人員滯留、人員轉移等突發事件。
❼ 事故類型主要分四類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
:1.人的不安全行為。例如:麻痹僥幸心理,工作蠻干,在「不可能意識」的行為中,發生了安全事故;不正確佩戴或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等原因;
2.物的不安全狀態。例如:機械、電氣設備帶「病」作業;_機械、電氣等設備在設計上不科學,形成安全隱患;防護、保險、警示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等。
3.管理上的缺陷。例如: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將其視為可有可無,日常以麻木的心態和消極的行為,對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責任意識極為淡薄等。
4.環境上的原因。1.物體打擊
指由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本類事故適用於落下物、飛來物、滾石、
崩塊等造成的傷害。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爆炸等引起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
指企業內由機動車輛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機動車輛包括:汽車類:載重汽車、貨卸汽車、大客車、小汽車客貨兩用汽車、內燃叉車等。電瓶車類:平板電瓶車、電瓶叉車等。拖拉機類:方向盤式拖拉機、手扶拖拉機、操縱桿式拖拉機等。有軌車類:有軌電動車、電瓶機車等。施工設施:挖掘機、推土機、電鏟等。 凡在上述機動車輛的行駛中,發生擠、壓、墜落、撞車或傾覆等事故;發生行駛中上、下車事故;發生因搭承礦車或放飛車事故;發生車輛運輸摘掛鉤事故、跑車事故等均屬本類別事故。不包括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
3.機械傷害
指機械設備與工具引起的絞、輾、碰、割、戳、切等傷害。適用於工件或刀具飛出傷人;
切屑傷人;被設備的轉動機構纏住等造成的傷害。已列入其他項事故類別的機械設備造成
的機械傷害除外,如車輛、起重設備、鍋爐和壓力容器等設備。
4.起重傷害
指從事起重作業時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適用於統計各種起重作業引起的傷害。起重作 6事故。蒸汽鍋爐。但不適用於鐵路機車、船舶上的蒸汽鍋爐以及列車電站和船舶電站的蒸汽鍋爐。
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 目前建築施工事故主要類型有: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物體打擊、坍塌事故、車輛傷害、起重傷害、中毒、窒息、火災、灼燙、其他傷害。
❽ 特種設備事故分類
法律分析:《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規定中,將特種設備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 特種設備製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含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檢驗檢測活動中發生的特種設備事故,其報告、調查和處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法律依據:《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第七條 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特種設備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第八條 下列情形不屬於特種設備事故: (一)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引發的; (二)通過人為破壞或者利用特種設備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自殺的; (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檢驗檢測人員因勞動保護措施缺失或者保護不當而發生墜落、中毒、窒息等情形的。
❾ 設備異常、設備障礙、設備故障、設備事故的定義是什麼出自哪個電力標准
1、事故:已經發生,造成損失損害,
如短路電弧造成斷路器脫扣、燒壞、報廢。
2、故障:運行不正常,簡單檢查處理可以及時恢復,
如因用電端漏電、過載造成漏電斷路器脫扣。
3、障礙:不清楚,大概指不正常並須作修改方可正常,
如斷路器參數不合適,須更改參數規格。
4、異常:可能是事故前兆,尚未造成損失,原因未明,
如常規運行中電纜過熱,有燒塑料味道。
出自: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