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否做了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以後一直要做下去呢等病情穩定之後是否可以轉成普通血液透析
是可以的,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是通過緩慢的超濾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通過溶質的彌散和對流清除體內毒素,模仿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它和血液透析器的原理一樣,只是普通血液透析是定期治療,平時可以不需住院,方便。
⑵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的CRRT的適應症
由於CRRT對炎性介質及其它內源性毒性溶質的清除作用,它已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非腎衰疾病的治療。
(1)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或全身性感染: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與全身性感染是CRRT最常見的非腎性適應症,因為血液濾過可以從循環中清除炎性介質,包括細胞因子、補體激活產物、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等,從而抑制全身炎症反應,同時保留對機體有益的局部炎症反應。炎性介質清除的另一重要機制是血濾膜對炎性介質的吸附作用。(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CRRT除了可以清除炎性介質,還可以通過超濾作用清除體內多餘的液體以減少血管外肺水;同時,CRRT治療時的低體溫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但由於CRRT進行超濾時可能會減少心輸出量,所以治療時應密切監測血流動力學指標。(3)心肺轉流術中與術後:進行心肺轉流後,血液稀釋、液體負荷過重以及炎性反應的激活,都會導致組織水腫與心、肺功能不良,應用緩慢持續超濾(SCUF)或持續血液濾過(CVVH)治療,清除液體負荷與激活的炎性介質,從而可以減輕組織水腫,減少失血,增強左心室舒縮功能,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4)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應用緩慢持續超濾(SCUF)或持續血液濾過(CVVH)可有效地清除水、鈉負荷。(5)肝功能衰竭與肝移植術後的替代治療:在肝功能衰竭患者,持續性血液濾過(CVVH)與血漿置換(PEX)聯合應用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主要治療模式。(6)嚴重的水、電解質、酸鹼失衡:
(7)擠壓綜合症與橫紋肌溶解綜合症:肌紅蛋白(分子量為17,000 Da)大量進入血液循環後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可以應用持續血液濾過(CVVH)或血漿置換(PEX)以對流方式清除循環中的肌紅蛋白。充分的液體復甦結合尿液鹼化是治療的主要方法。(8)葯物過量:CRRT對葯物的清除效率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 葯物的血漿濃度;② 葯物的親水性;③ 葯物的蛋白結合率。(9)高熱:重症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或體溫調節機制紊亂導致的高熱,傳統降溫方法效果差者,可應用正常體溫或低溫的透析液(或置換液)進行CRRT治療 。
⑶ CRRT是什麼
一問CRRT是什麼?
1995年,在美國聖地亞哥召開的首屆國際性CRRT學術會議上,CR
RT被正式定義為:所有能夠連續性清除溶質,並對臟器功能起支持作
用的血液凈化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Murray和Delmore研製成功第一
台人工腎機,並於l946年用於臨床治療腎衰竭,以後血液凈化技術得
到快速發展。血液凈化是把患者血液引至體外並通過一種凈化裝置,
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質凈化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它主要包括血
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血漿置換、免疫吸附、
腹膜透析等。目前血液凈化療法已不單純用於治療急、慢性腎衰竭患
者,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治療中也已得到了廣泛應用。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是近十餘年獲得較大發展的一門新
的血液凈化技術,是指緩慢、連續清除水和溶質的治療方式。早在19
77年,Karmer最初創造了連續性動靜脈血液濾過(CAVH)技術治療急
性腎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後來根據臨床需要又衍生出多種CRRT
模式,如動靜脈緩慢連續超濾(SCUF)、連續性靜靜脈血液透析濾過
(CVVHDF)、連續性靜靜脈血液透析(CVVHD)等。CRRT技術採用了
持續的操作方法(常常為24小時持續進行);加大體外循環中的血流
量,使用高通量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濾器,配備大量的置換液,設置
精確的液體平衡系統。以上改良讓CRRT可以保證患者有穩定的血流動
力學;能夠持續穩定地控制氮質血症及電解質和水鹽代謝;能夠不斷
清除循環中存在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質;按需要提供營養補充等一系列
優點。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內穩態平衡,即使在低血
壓的條件下也能應用,同時創造了良好的營養支持條件。
以往CRRT技術強調凈化作用和穩定內環境平衡;近年國際上重點
探索CRRT技術在救治敗血症,全身性炎症反應綜合征及多臟器功能損
傷的機制和療效,以及組織間隙的置換作用。
二問CRRT干什麼?
在今年的全國腎臟病年會上,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南京大學醫
學院黎磊石院士提到「CRRT實際上不僅僅是一組有關維護腎臟功能的
醫療措施,它還能在調節體液電解質平衡的同時,清除各種代謝產物、
毒物、葯物和各種致病性生物分子等。」因此,可以說CRRT的治療范
圍已遠遠超過了腎臟病領域,近來更發展到人工肝支持系統以及嚴重
心衰、嚴重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輔助治療,成為各種危重病救治中最
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CRRT在臨床上的應用,已與機械通氣和全胃腸
外營養地位同樣重要。具體來說,它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急性腎衰竭(ARF)伴有心功能障礙、腦水腫及高分解代謝CRRT
能糾正容量負荷,使左室充盈壓逐漸降低,並清除中大分子炎症介質。
CRRT血流動力學穩定,可保護腦灌注壓,是重症ARF伴腦水腫患者首
選方法。CRRT可以充分調控液體平衡,耐受胃腸外營養的所需劑量。
對ARF並發高分解代謝患者能極好地控制代謝異常。
多臟器衰竭綜合征(MODS)CRRT能清除多種炎症因子,如TNFα,
IL-l,IL-6,IL-8等,從而延緩這類因子導致的多贓器功能損傷。
CRRT還可以清除心肌抑制因子,繼而阻止補體活化。因而適用MODS和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
全身性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CRRT能很好地清除炎症介質,適
用於急性胰腺炎,尤其重症壞死性胰腺炎,敗血症休克及重症燒傷病
人的治療。
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由於CRRT能將濾過、吸附置換、營養、
肝外輔助治療裝置串聯,清除大量與肝病相關的毒素,因此可用於暴
發性肝衰竭,肝移植術中、術後的輔助治療,即「非生物型人工肝支
持系統」。
充血性心力衰竭CRRT能迅速恢復液體平衡,使血管緊張素、去甲
腎上腺素和醛固酮水平上升,糾正低鈉血症,從而打斷惡性循環,清
除肺水腫或全身性水腫,恢復對利尿劑的反應性。因此CRRT可治療急
性心衰伴嚴重水腫,急性肺水腫,肝功能衰竭或腎病綜合征伴無法控
制的水腫等。
葯物、毒物中毒等CRRT強大的濾過清除作用,在臨床治療上得到
發揮,除多種葯物中毒外,還被用於重金屬毒物的中毒和嚴重的乳酸
性酸中毒、擠壓傷綜合征、急性溶血、高熱、中暑等。
三問CRRT怎麼用?
使用CRRT需要在患者床旁建立持續性的血液體外循環系統;使用
高通透性的生物相容性好的濾過器;並配備高精度的液體平衡系統。
目前使用的CRRT置換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商品的置換液,但因
為含有較多的乳酸鹽不適合肝功能損壞的患者,臨床上更多使用的是
利用靜脈輸入的各種電解質液體自行配製,如改良PORT配方可得到與
人體細胞外液相當的最終電解質濃度。置換液的輸入量,國內外學術
界尚無定論,常常是急性腎衰竭每日置換液12升~24升,而像敗血症
或SIRS等需要大量置換液清除炎症因子,可達每日60升~75升。
⑷ 血液透析中跨膜壓高是什麼原因
跨膜壓高主要由於膜的通透性不好,如中空纖維的堵塞,膜壁粗糙。
⑸ 什麼是CRRT
CRRT是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的英文縮寫。又名CBP;床旁血液濾過。定義是採用每天24小時或接近24小時的一種長時間,連續的體外血液凈化療法以替代受損的腎功能。
CRRT被定義為:所有能夠連續性清除溶質,並對臟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凈化技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Murray和Delmore研製成功第一台人工腎機,並於l946年用於臨床治療腎衰竭,以後血液凈化技術得到快速發展。
血液凈化是把患者血液引至體外並通過一種凈化裝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質凈化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它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血漿置換、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
目前血液凈化療法已不單純用於治療急、慢性腎衰竭患者,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治療中也已得到了廣泛應用。
(5)為什麼crrt一直報警超濾過高擴展閱讀:
CRRT臨床應用目標是清除體內過多水分,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毒物,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確保營養支持,促進腎功能恢復及清除各種細胞因子、炎症介質。
可用於:各種心血管功能不穩定的、高分解代謝的或伴腦水腫的急慢性腎衰,以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擠壓綜合征,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腦病,葯物及毒物中毒等的救治。
原理
彌散:溶質濃度差-對小分子物質如尿素、肌酐、Na+、K+
對流:溶質和溶劑壓力差-對小分子物質、中分子物質如各種炎症介質
吸附:如碳罐、樹脂、A蛋白柱等-對炎症介質、細胞因子、內毒素
⑹ 什麼叫CRRT
CRRT(即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的英文縮寫。
又名CBP(continue blood purification);床旁血液濾過。定義是採用每天24小時或接近24小時的一種長時間,連續的體外血液凈化療法以替代受損的腎功能。
⑺ 德國費森尤斯CRRT MultiFiltrate 床旁血濾機怎麼操作(具體操作步驟)和常見報警處理解決辦法
1. 啟動
1.1 連接電源
1.2 打開機器背面開關鍵
1.3 打開操作面板開關鍵(按下約3秒鍾)
2. 自檢測
2.1 核對機器軟體版本
2.2 核對開始條件是否滿足
3. 功能檢測
3.1 檢查顯示序號是否完整
3.2 檢查機器是否有聲音報警響應
4. 選擇治療模式
4.1 選擇「選擇新的治療」或「繼續原來的治療」
4.2 選擇「CVVH」治療模式
5. 安裝管路系統
5.1 按照指示安裝盒式動靜脈管路系統
5.2 按照指示安裝置換液管路系統
5.3 按照指示安裝肝素注射器
6. 預充管路系統(後置換連接方式)
7. 沖洗管路系統
8. 輸入治療參數
9. 超濾沖洗
10. 再循環/等待病人
11. 結束准備程序,選擇「前稀釋」或「後稀釋」
12. 連接患者
13. 開始治療,調整治療參數
14. 完成治療
14.1 選擇「結束治療」並「確認」
14.2 關血泵
14.3 動脈端與患者斷開,接生理鹽水,開始回輸
14.5 斷開與病人的連接,移開管路系統
14.6 記錄治療歷史
15. 關機,清潔機器
⑻ 透析的原理是什麼
通過小分來子經過半透自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分類:用於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三大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
適用范圍: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情況:
透析療法是利用半滲透膜來去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並維持酸鹼平衡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患者血肌酐濃度超過700,或者腎小球濾過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時,如果出現了水負荷過重(比如有水腫或腹脹的症狀)、嚴重的營養不良、葯物難以糾正的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隨時做透析的准備。
血透和腹透的區別:
血透更容易達到充分性,但對心血管要求條件高,透析時間相對固定,必須按時到醫院進行透析。
腹透禁忌證較少,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在家進行操作治療,但容易因衛生條件不佳或者操作不當誘發腹膜炎。
⑼ 血液透析的並發症
血液透析並發症包括急性並發症與遠期並發症。急性並發症是指在透析過程中發生的並發症,發生快,病情重,需急診處理;遠期並發症是在透析相當長一段時間後發生的並發症,起病緩慢,但病情重,危害更大,需加強防治。 (一)透析膜破裂
1 .緊急處理
( l )一旦發現應立即夾閉透析管路的動脈端和靜脈端,丟棄體外循環中血液。
( 2 )更換新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進行透析。
( 3 )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症狀和體征情況,一旦出現發熱、溶血等表現,應採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原因
( l )透析器質量問題。
( 2 )透析器儲存不當,如冬天儲存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中。
( 3 )透析中因凝血或大量超濾等而導致跨膜壓過高。
( 4 )對於復用透析器,如復用處理和儲存不當、復用次數過多也易發生破膜。
3 .預防
( l )透析前應仔細檢查透析器。
( 2 )透析中嚴密監測跨膜壓,避免出現過高跨膜壓。
( 3 )透析機漏血報警等裝置應定期檢測,避免發生故障。
( 4 )透析器復用時應嚴格進行破膜試驗。
(二)體外循環凝血
1 .原因 尋找體外循環發生凝血的原因是預防以後再次發生及調整抗凝劑用量的重要依據。凝血發生常與不用抗凝劑或抗凝劑用量不足等有關。另外如下因素易促發凝血,包括:
( 1 )血流速度過慢。
( 2 )外周血Hb過高。
( 3 )超濾率過高。
( 4 )透析中輸血、血製品或脂肪乳劑。
( 5 )透析通路再循環過大。
( 6 )使用了管路中補液壺(引起血液暴露於空氣、壺內產生血液泡沫或血液發生湍流) 。
2 .處理
( l )輕度凝血:常可通過追加抗凝劑用量,調高血流速度來解決。在治療中仍應嚴密檢測患者體外循環凝血變化情況,一旦凝血程度加重,應立即回血,更換透析器和管路。
( 2 )重度凝血:常需立即回血。如凝血重而不能回血,則建議直接丟棄體外循環管路和透析器,不主張強行回血,以免凝血塊進人體內發生栓塞。
3 .預防
( 1 )透析治療前全面評估患者凝血狀態、合理選擇和應用抗凝劑是預防關鍵。
( 2 )加強透析中凝血狀況的監測,並早期採取措施進行防治。包括:壓力參數改變、管路和透析器血液顏色變暗、透析器見小黑線、管路小凝血塊出現等。
( 3 )避免透析中輸注血液、血製品和脂肪乳等,特別是輸注凝血因子。
( 4 )定期監測血管通路血流量,避免透析中再循環過大。
( 5 )避免透析時血流速度過低。如需調低血流速度,且時間較長,應加大抗凝劑用量。
(三)透析中低血壓
透析中低血壓是指透析中收縮壓下降>20mmHg或平均動脈壓降低10mmHg 以上,並有低血壓症狀。其處理程序如下。
1 .緊急處理 對有症狀的透析中低血壓應立即採取措施處理。
( l )採取頭低位。
( 2 )停止超濾。
( 3 )補充生理鹽水100ml或白蛋白溶液等。
( 4 )上述處理後,如血壓好轉,則逐步恢復超濾,期間仍應密切監測血壓變化;如血壓無好轉,應再次予以補充生理鹽水等擴容治療,減慢血流速度,並立即尋找原因,對可糾正誘因進行干預。如上述處理後血壓仍快速降低,則需應用升壓葯物治療,並停止血透,必要時可以轉換治療模式,如單純超濾、血液濾過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採用的技術是單純超濾與透析治療結合的序貫治療。如臨床治療中開始先進行單純超濾,然後再透析,稱為序貫超濾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後再行單純超濾,稱為序貫透析超濾。
2 .積極尋找透析中低血壓原因,為緊急處理及以後預防提供依據。常見原因有
(l)容量相關性因素:包括超濾速度過快、設定的干體重過低、透析機超濾故障或透析液鈉濃度偏低等。
(2)血管收縮功能障礙:包括透析液溫度較高、透前應用降壓葯物、透析中進食、中重度貧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採用醋酸鹽透析者。
(3)心臟因素:如心臟舒張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心臟缺血、心臟壓塞、心肌梗死等。
(4)其他少見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氣栓塞、透析器反應、膿毒血症等。
3 .預防
(l)建議應用帶超濾控制系統的血透機。
(2)對於容量相關因素導致的透析低血壓患者,應限制透析間期鈉鹽和水的攝人量,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5%;重新評估干體重;適當延長每次透析時間(如每次透析延長30min)等。
(3)與血管功能障礙有關的透析低血壓患者,應調整降壓葯物的劑量和給葯時間,如改為透析後用葯;避免透析中進食;採用低溫透析或梯度鈉濃度透析液進行透析;避免應用醋酸鹽透析,採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進行透析。
(4)心臟因素導致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及可能的誘因。
(5)有條件時可應用容量監測裝置對患者進行透析中血容量監測,避免超濾速度過快。
(6)如透析中低血壓反復出現,而上述方法無效,可考慮改變透析方式,如採用單純超濾、序貫透析和血液濾過,或改為腹膜透析。
(四)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多出現在每次透析的中後期。一旦出現應首先尋找誘因,然後根據原因採取處理措施,並在以後的透析中採取措施,預防再次發作。
1 .原因 是處理的關鍵。透析中低血壓、低血容量、超濾速度過快及應用低鈉透析液治療等導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痙攣最常見的原因;血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痙攣,如低鎂血症、低鈣血症、低鉀血症等。
2 .治療 根據誘發原因酌情採取措施,可快速輸注生理鹽水100ml、高滲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對痙攣肌肉進行外力擠壓按摩也有一定療效。
3 .預防 針對可能的誘發因素,採取措施。
(l)防止透析低血壓及透析間期體重增長過多,每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
( 2 )適當提高透析液鈉濃度,採用高鈉透析或序貫鈉濃度透析。但應注意患者血壓及透析間期體重增長。
( 3 )積極糾正低鎂血症、低鈣血症和低鉀血症等電解質紊亂。
( 4 )鼓勵患者加強肌肉鍛煉。
(五)惡心和嘔吐
1 .原因 常見原因有透析低血壓、透析失衡綜合征、透析器反應、糖尿病導致的胃輕癱、透析液受污染或電解質成分異常(如高鈉、高鈣)等。
2 .處理
(l)對低血壓導致者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2)在針對病因處理基礎上採取對症處理,如應用止吐葯。
(3)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及護理,避免發生誤吸事件,尤其是神志欠清者。
3 .預防 針對誘因採取相應預防措施是避免出現惡心嘔吐的關鍵,如採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壓發生。
(六)頭痛
1 .原因 常見原因有透析失衡綜合征、嚴重高血壓和腦血管意外等。對於長期飲用咖啡者,由於透析中咖啡血濃度降低,也可出現頭痛表現。
2 .處理
(l)明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干預。
(2)如無腦血管意外等顱內器質性病變,可應用對乙醯氨基酚等止痛對症治療。
3 .預防 針對誘因採取適當措施是預防關鍵,包括應用低鈉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壓發生,規律透析等。
(七)胸痛和背痛
1 .原因 常見原因是心絞痛(心肌缺血),其他原因還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壓、空氣栓塞、透析失衡綜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
2 .處理 在明確病因的基礎上採取相應治療。
3 .預防 應針對胸背疼痛的原因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八)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是透析患者常見不適症狀,有時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透析治療會促發或加重症狀。
1 .原因 尿毒症患者皮膚瘙癢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與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療及鈣磷代謝紊亂等有關。其中透析過程中發生的皮膚瘙癢需要考慮與透析器反應等變態反應有關。一些葯物或肝病也可誘發皮膚瘙癢。
2 .處理 可採取適當的對症處理措施,包括應用抗組胺葯物、外用含鎮痛葯的皮膚潤滑油等。
3 .預防 針對可能的原因採取相應的預防手段,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鈣、磷和iPTH於適當水平,避免應用一些可能會引起瘙癢的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應用對皮膚刺激大的清潔劑,應用一些保濕護膚品以保持皮膚濕度,衣服盡量選用全棉製品等。
(九)失衡綜合征
失衡綜合征是指發生於透析中或透析後早期,以腦電圖異常及全身和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的一組病症,輕者可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及躁動,重者出現抽搐、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1 .原因 發病機制是由於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質,導致患者血液溶質濃度快速下降,血漿滲透壓下降,血液和腦組織液滲透壓差增大,水向腦組織轉移,從而引起顱內壓增高、顱內pH改變。失衡綜合征可以發生在任何一次透析過程中,但多見於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況。
2 .處理
( l)輕者僅需減慢血流速度,以減少溶質清除,減輕血漿滲透壓和pH過度變化。對伴肌肉痙攣者可同時輸注高張鹽水或高滲葡萄糖,並予相應對症處理。如經上述處理仍無緩解,則提前終止透析。
(2)重者(出現抽搐、意識障礙和昏迷)建議立即終止透析,並作出鑒別診斷,排除腦血管意外,同時予輸注甘露醇。之後根據治療反應予其他相應處理。透析失衡綜合徵引起的昏迷一般於24h內好轉。
3 .預防 針對高危人群採取預防措施,是避免發生透析失衡綜合征的關鍵。
(1)首次透析患者:避免短時間內快速清除大量溶質。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建議採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減慢血流速度、縮短每次透析時間(每次透析時間控制在2-3h內)、應用面積小的透析器等。
( 2)維持性透析患者:採用鈉濃度曲線透析液序貫透析可降低失衡綜合征的發生率。另外,規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頻率、縮短每次透析時間等對預防有益。
(十)透析器反應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綜合征」,但也見於透析器復用患者。臨床分為兩類:A型反應(過敏反應型)和B型反應(表10-2)。其防治程序分別如下。
1 . A 型反應 主要發病機制為快速的變態反應,常於透析開始後5min內發生,少數遲至透析開始後30min。發病率不到5次/10000透析例次。依據反應輕重可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咳嗽、噴嚏、流清涕、腹痛、腹瀉,甚至呼吸困難、休克、死亡等。一旦考慮A型透析器反應,應立即採取處理措施,並尋找原因,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以後再次發生。
(1)緊急處理
l )立即停止透析,夾閉血路管,丟棄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
2 )予抗組胺葯、激素或腎上腺素葯物治療。
3 )如出現呼吸循環障礙,立即予心臟呼吸支持治療。
( 2 )原因:主要是患者對與血液接觸的體外循環管路、透析膜等物質發生變態反應所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毒劑(如環氧乙烷)、透析器復用的消毒液、透析液受污染、肝素過敏等。另外,有過敏病史及高嗜酸細胞血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葯(ACEI)應用者,也易出現A型反應。
( 3 )預防:依據可能的誘因,採取相應措施。
l )透析前充分沖洗透析器和管路。
2 )選用蒸汽或γ射線消毒透析器和管路。
3 )進行透析器復用。
4 )對於高危人群可於透前應用抗組胺葯物,並停用ACEI。
2 . B型反應 常於透析開始後20-60min出現,發病率為3-5次/100透析例次。其發作程度常較輕,多表現為胸痛和背痛。其診療過程如下。
( l )原因:透析中出現胸痛和背痛,首先應排除心臟等器質性疾病,如心絞痛、心包炎等。如排除後考慮B型透析器反應,則應尋找可能的誘因。B型反應多認為是補體激活所致,與應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關。
( 2 )處理:B型透析器反應多較輕,予鼻導管吸氧及對症處理即可,常不需終止透析。
( 3 )預防:採用透析器復用及選擇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預防部分B型透析器反應。
(十一)心律失常
多數無症狀。其診療程序如下:
1 .明確心律失常類型。
2 .找到並糾正誘發因素 常見的誘發因素有血電解質紊亂,如高鉀血症或低鉀血症、低鈣血症等,酸鹼失衡如酸中毒,心臟器質性疾病等。
3 .合理應用抗心律失常葯物及電復律對於有症狀或一些特殊類型心律失常如頻發室性心律失常,需要應用抗心律失常葯物,但應用時需考慮腎衰竭導致的葯物蓄積。建議在有經驗的心臟科醫生指導下應用。
4 .嚴重者需安裝起搏器 對於重度心動過緩及潛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裝起搏器。
(十二)溶血
表現為胸痛、胸部壓迫感、呼吸急促、腹痛、發熱、畏寒等。一旦發生應立即尋找原因,並採取措施予以處置。
1 .原因
( 1 )血路管相關因素:如狹窄或梗阻等引起對紅細胞的機械性損傷。
( 2 )透析液相關因素:如透析液鈉過低,透析液溫度過高,透析液受消毒劑、氯胺、漂白粉、銅、鋅、甲醛、氟化物、過氧化氫、硝酸鹽等污染。
( 3 )透析中錯誤輸血。
2 .處理 一旦發現溶血,應立即予以處理。
( l )重者應終止透析,夾閉血路管,丟棄管路中血液。
( 2 )及時糾正貧血,必要時可輸新鮮全血,將Hb提高至許可范圍。
( 3 )嚴密監測血鉀,避免發生高鉀血症。
3 .預防
( l )透析中嚴密監測血路管壓力,一旦壓力出現異常,應仔細尋找原因,並及時處理。
( 2 )避免採用過低鈉濃度透析及高溫透析。
( 3 )嚴格監測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嚴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十三)空氣栓塞
一旦發現應緊急處理,立即搶救。其處理程序如下:
1 .緊急搶救
( l )立即夾閉靜脈血路管,停止血泵。
( 2 )採取左側卧位,並頭和胸部低、腳高位。
( 3 )心肺支持,包括吸純氧,採用面罩或氣管插管。
( 4 )如空氣量較多,有條件者可予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氣。
2 .原因 與任何可能導致空氣進人管腔部位的連接松開、脫落有關,如動脈穿刺針脫落、管路介面松開或脫落等,另有部分與管路或透析器破損開裂等有關。
3 .預防 空氣栓塞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嚴格遵守血透操作規章操作,避免發生空氣栓塞。
( l )上機前嚴格檢查管路和透析器有無破損。
( 2 )做好內瘺針或深靜脈插管的固定,透析管路之間、管路與透析器之間的連接。
( 3 )透析過程中密切觀察內瘺針或插管、透析管路連接等有無松動或脫落。
( 4 )透析結束時不用空氣回血。
( 5 )注意透析機空氣報警裝置的維護。
(十四)發熱
透析相關發熱可出現在透析中,表現為透析開始後1-2h出現;也可出現在透析結束後。一旦血液透析患者出現發熱,應首先分析與血液透析有無關系。如由血液透析引起,則應分析原因,並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1 .原因
( l )多由致熱原進入血液引起,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復用不規范、透析液受污染等。
( 2 )透析時無菌操作不嚴,可引起病原體進入血液或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擴散,而引起發熱。
( 3 )其他少見原因如急性溶血、高溫透析等也可出現發熱。
2 .處理
( l )對於出現高熱患者,首先予對症處理,包括物理降溫、口服退熱葯等,並適當調低透析液溫度。
( 2 )考慮細菌感染時做血培養,並予抗生素治療。通常由致熱源引起者24h內好轉,如無好轉應考慮是感染引起,應繼續尋找病原體證據和抗生素治療。
( 3 )考慮非感染引起者,可以應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
3 .預防
( l )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復用中應嚴格規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起致熱原污染。
( 2 )有條件可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 3 )透析前應充分沖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 4 )加強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監測,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進行透析。 (一)心血管並發症
(二)貧血
(三)鈣磷代謝紊亂與腎性骨病
(四)透析相關性澱粉樣變性
(五)透析性腦病
(六)消化系統並發症
(七)透析相關腹水
(八)獲得性腎囊腫
(九)免疫缺陷
(十)營養不良
(十一)繼發性高草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