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透析是什麼 有什麼作用
轉載自網路!
透析(dialysis):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透析 dialysis
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療法 將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時引進透析器(兩者的流動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腎)的半透膜,將血中蓄積的過多毒素和過多的水分清出體外,並補充鹼基以糾正酸中毒,調整電解質紊亂,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
血液透析器俗稱人工腎,有空心纖維型、盤管型及平板型3種 。最常用的是空心纖維型 ,由1~1.5萬根空心纖維組成,空心纖維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質。血液透析時血液流入每根空心纖維內,而透析液在每根空心纖維外流過 ,血液的流動方向與透析液流動方向相反,通過半透膜原理清除毒物,通過超濾及滲透清除水分。
血液透析的適應症包括:①急性腎功能衰竭。②急性葯物或毒物中毒。③慢性腎功能衰竭。④腎移植前的腎功能衰竭或移植後排異反應使移植腎無功能者。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癬等)。
血液透析的相對禁忌症包括:①病情極危重、低血壓 、休克者。②嚴重感染敗血症者。③嚴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④大手術後3日內者。⑤嚴重出血傾向 、腦出血及嚴重貧血者。⑥精神病不合作者。⑦惡性腫瘤患者。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5小時 。應盡早開始透析以利糾正由於毒素蓄積過多導致的不可逆性臟器損傷及機體的代謝紊亂,當肌酐清除率下降為10~12mL/min時即應開始透析。15~60歲患者透析效果好且安全,但由於透析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新透析設備的不斷出現,70歲以上的患者亦可獲得好療效。
為保證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 ,提高康復率 ,血透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蛋白質 1.0~1.2克/千克及146.3千焦/千克,同時應攝入足夠的水溶性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補充透析丟失量。透析患者的5年存活率各國報道不一,約為50%~80%,10年存活率超過50%者亦有報道。
腹膜透析療法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半透膜 ,通過腹透管向腹腔注入腹透液,通過彌散原理清除毒素,糾正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通過滲透原理(向腹透液內加葡萄糖以提高腹透液的滲透壓)以達到超濾脫水,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
腹膜透析的設備較血液透析簡單,可在床邊操作,又可避免體液平衡的突然變化。
腹膜透析分為持續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患者可隨身攜帶設備自由活動)、持續性循環式腹膜透析(CCPD ,優點同CAPD,夜間依靠腹壁透析機進行透析,白天仍可工作)及間歇性腹膜透析(用於急性患者)。一般每日應進行4~6次腹透,每次灌入2000mL腹透液。腹膜透析無需依賴機器 ,操作簡便,無需特殊培訓人員,故價格低廉,在基層醫療單位均可開展。雖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適應症相同,但各有利弊,不能互相取代,故應根據患者的原發病因、病情及醫療、經濟條件作適當選擇,使患者得到最大效益。下述情況應優先考慮腹膜透析:①高齡、心血管系統功能差者。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困難者。③出血傾向嚴重不能作血液透析全身肝素化者。④糖尿病腎病尿毒症者,將胰島素加入腹腔,可使血糖控制較好。下述情況為腹膜透析的禁忌症 :①腹部大手術後3日內 。②腹膜有粘連或有腸梗阻者 。③腹壁有感染無法殖入腹透管者。④腹腔腫瘤、腸瘺、膈疝等 。
無菌操作不嚴格可引起腹膜炎,反復發作腹膜炎可使腹壁的透析面積減少,透析療效減退。此外由於腹膜上的膜孔大於血透器膜上的孔徑,故營養物質從腹透液的丟失較血透時嚴重。故嚴格的無菌操作以及足夠的營養是腹膜透析成功的保證。腹膜透析的存活率第1、2、3、4、5年分別為90%、80%、70% 、65%及46% ,約每年遞減10% 。世界上有報道已存活20年者。
⑵ 透析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透析主要是代替腎臟排毒 脫水的 主要是用於急慢性腎衰竭 尿毒症 透析所依據的專物理化學原理是透析作用和超濾作用
⑶ 透析的原理是什麼
通過小分來子經過半透自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分類:用於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三大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
適用范圍: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情況:
透析療法是利用半滲透膜來去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並維持酸鹼平衡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患者血肌酐濃度超過700,或者腎小球濾過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時,如果出現了水負荷過重(比如有水腫或腹脹的症狀)、嚴重的營養不良、葯物難以糾正的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隨時做透析的准備。
血透和腹透的區別:
血透更容易達到充分性,但對心血管要求條件高,透析時間相對固定,必須按時到醫院進行透析。
腹透禁忌證較少,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在家進行操作治療,但容易因衛生條件不佳或者操作不當誘發腹膜炎。
⑷ 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的預防措施
本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尚缺乏特效療法,雖然預後較差,但非不治之症。現有許多葯物可用於治療本病,但療效尚有爭議。休息和對症治療對臨床痊癒至關重要。急性期主要是預防和治療水鈉瀦留,控制循環血容量,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以減輕症狀,防治嚴重並發症(心力衰竭、急性腎衰、高血壓腦病)的發生,去除加重腎臟病變的因素,促進腎臟功能的修復。
1.休息急性期必須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血壓恢復正常,方可逐步增加活動量,3個月內宜避免較重的體力活動。
2.飲食給予含豐富維生素的低鹽飲食,保證充足熱量。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等)飲食,蛋白質入量應保持在1g/(kg?d)。對有氮質血症者,應限制蛋白質入量,每天約0.6g/kg即可。此類病人應限制含鉀食品。水腫、高血壓患者應無鹽或低鹽飲食,直至利尿開始,重度水腫伴尿少者,應限制入水量。
3.感染灶的治療急性腎炎的治療中,一般主張應用青黴素或大環內酯類等針對鏈球菌的抗生素,尤其是細菌培養陽性時,更應積極應用抗生素,預防病菌傳播。多數學者仍主張即便培養結果陰性,也應選用青黴素、羅紅黴素等葯物,一般使用2周或直到治癒。更有人主張治癒後繼續抗感染治療渡過冬季,一方面控制隱蔽的病灶,另一方面可預防其他細菌或鏈球菌非腎炎菌珠引起新的感染,避免腎炎加重而影響腎功能。對於病症遷延2~6個月以上,病情反復不愈,且扁桃體病灶明顯者,可以考慮進行扁桃體切除術。
4.對症治療
(1)利尿消腫:急性腎炎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為水鈉瀦留,細胞外液量增加,導致臨床上水腫、高血壓、循環負荷過重乃至心、腎功能不全等並發症,應用利尿葯不僅達到消腫利尿作用,且有助於防治並發症。
①輕度水腫:無明顯腎功能損害,無漿膜腔積液(胸腔積液、腹水者)。常用噻嗪類利尿葯,如氫氯噻嗪25~50mg,1~2次/d。此類利尿葯作用於遠端腎小管,但當GFR為25ml/min時,常不能產生利尿效果,此時可用襻利尿葯。
②中度水腫:伴有腎功損害及少量漿膜腔積液,先用噻嗪類利尿葯,如氫氯噻嗪25~50mg,1~2次/d。但當GFR為25ml/min時,可加用襻利尿葯,如呋塞米(速尿)及依他尼酸(利尿酸),呋塞米(速尿)20-40mg/次,1~3次/d,如口服效差可肌內注射或靜脈給葯,30min起效,但作用短暫,可重復使用。此二葯在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受損、肌酐清除率5~10ml/min時,仍有利尿作用。應注意大劑量可致聽力及腎臟的嚴重損害。
③重度水腫:當每天尿量<400ml,有大量胸腔積液、腹水伴腎功能損害,(甚至急性腎衰竭)及高血壓、心衰等並發症時,立即應用大劑量強利尿葯,如呋塞米(速尿)60~120mg緩慢靜脈推注,但劑量不能>400~1000mg/d,因該葯劑量過大,並不能增加利尿效果,反而使不良反應明顯增加,導致不可逆性耳聾。如利尿效果仍不理想,則應考慮血液凈化療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不應冒風險用過大劑量的利尿葯。
④其他利尿脫水葯:汞利尿葯可有腎實質損害,滲透性利尿葯如甘露醇,可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腦血管意外發生,還有誘發急性腎衰竭的潛在危險;保鉀利尿葯可致血鉀升高,尿少時不宜使用。而對有高尿酸血症者,應慎用利尿葯。此外還可應用血管解痙葯,如多巴胺,以達利尿目的。
5.降壓葯的應用血壓不超過18.7/12kPa(140/90mmHg)者可暫時觀察。若經休息、限水鹽、利尿而血壓仍高者,應給予降壓葯。可根據高血壓程度、起病緩急,選用以下降壓葯物:
(1)肼屈嗪(肼苯達嗪):此葯能擴張阻力血管,減輕心臟後負荷。口服劑量為25mg,2次/d,肌注每次0.15mg/kg,每12~24小時1次;靜注每次0.15mg/kg,每30~90分鍾重復1次,最大劑量為每天1.7~3.6mg/kg,好轉後改為口服,靜注可立即生效,20~40min達最高峰,降壓作用維持4~12h。其主要副作用有頭痛、心率加快、胃腸刺激。
(2)鈣通道阻滯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通過阻斷鈣離子進入細胞內,而干擾血管平滑肌的興奮-收縮耦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壓下降,並能較好地維持心、腦、腎血流量。口服或舌下含化吸收良好,每次10mg,20min血壓下降,1~2h作用達高峰,持續4~6h,與β-受體阻滯葯合用可提高療效,並可減輕其引起的心率加快。本葯半衰期短,需多次用葯。現臨床應用廣泛且效果良好的多種長效制劑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波依定),可酌情選用。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Ⅰ的活性,而抑制血管緊張素擴張小動脈,適用於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介導的高血壓,也可用於合並心力衰竭的患者,常用葯物為卡托普利(巰甲丙脯酸),口服25mg,15min起效,對腎素依賴性高血壓效果更好。
(4)α1-受體阻滯葯:哌唑嗪(prazosin)具有血管擴張作用,能減輕心臟前後負荷,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副作用有直立性低血壓,口乾、眩暈和乏力等。
(5)二氮嗪(低壓唑,氯苯甲噻二嗪):為非利尿的噻嗪類衍生物,對嚴重的高血壓或發生高血壓腦病者可迅速降壓,且維持時間較長,不需連續滴注,應用較方便。成人50~100mg,快速靜注(10~15min注射完畢),1~2min起作用,2~5min作用最強,持續4-12h,為防止水鈉瀦留,每次注射前30~60min先靜注速尿0.5~1mg/kg(因與速尿合用可能出現直立性低血壓,有心絞痛、心衰患者忌用)。無效可30min後重復應用。降壓效果與劑量和注射速度有關,快速靜注足量葯物,能獲得充分的降壓效果。副作用是水鈉瀦留、血糖升高。
(6)硝普鈉:用於嚴重高血壓患者。用量以1μg/(kg?min)速度持續靜脈點滴。數秒內即起作用。常以5~20mg溶於100ml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先從小劑量開始,依血壓情況調節滴速。此葯的優點是作用快,療效高且毒性小,既作用於小動脈的阻力血管,又作用於靜脈的容量血管,能降低外周阻力而不引起靜脈迴流增加,故尤適用於心力衰竭的患者。葯品應新鮮配製,輸液瓶以黑紙包裹避光。
6.嚴重並發症的治療
(1)急性循環充血性狀態和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嚴格卧床,限制鈉、水入量。使用強利尿葯,發生心衰時,可用地高辛或毒毛花苷K,危重患者可採用輪流束縛上下肢或靜脈放血(每次150~300ml),以減少靜脈血液迴流,減輕心臟負擔和肺淤血。酚妥拉明(rigitin)或硝普鈉可減輕心臟前後負荷,保守治療無效時,可採用腹膜透析或血液濾過脫水治療。
(2)高血壓腦病的治療:採用上述葯物積極降壓治療,首選硝普鈉劑量為5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靜脈滴注。4滴/min開始,用葯時應監測血壓,每5~10分鍾測血壓1次,根據血壓變化情況調節劑量,最大15滴/min,為1~2μ/(kg?min),每天總劑量<100μg/kg,用葯時應避光,應在4h內靜脈滴注完畢,如配製葯液>4h,則應重新配製。用葯後如病人高血壓腦病緩解,神志好轉,停止抽搐,則應改用其他降壓葯維持血壓正常。因高血壓腦病可致生命危險,故應快速降壓,爭分奪秒。硝普鈉起效快,半衰期短,1~2min可顯效,停葯1~10min作用消失,無葯物依賴性。但應注意硝普鈉可產生硫氰酸鹽代謝產物,故靜脈用葯濃度應低,滴速應慢,應用時間要短(<48h),並應嚴密監測血壓,因如降壓過度,可使有效循環血容量過低,而致腎血流量降低,引起腎功能損害。搶救急性腎炎並發高血壓危象,用硝普鈉療效可靠、安全,且副作用少。伴腦水腫時,宜採用強利尿葯及脫水劑。降低顱內壓和脫水治療應選用20%甘露醇,每次5ml/kg,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每次0.3~0.5mg/kg(或5~10g/次),每6~8小時1次靜脈滴注;呋塞米每次1mg/kg靜脈滴注,每6-7小時1次脫水利尿;如有驚厥要注意對症止痙,持續抽搐者,可用鎮靜葯如地西泮(安定)每次0.3mg/kg,總量不超過10~15mg靜脈注射;或給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或苯巴比妥肌注,並可輔以給氧。
7.透析治療本病於以下兩種情況時可採用透析療法:①少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特別是高血鉀時;②嚴重水鈉瀦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透析超濾脫水為有效措施,可使病情緩解。值得注意的是本病不宜應用糖皮質激素及非固醇類消炎葯(如吲哚美辛)、山莨菪鹼類葯物治療。
⑸ 什麼病要做血液透析
我知道的是,一般尿毒症必須做血液透析,我們這里有幾例得這個病的,再有什麼病需要做血液透析就不知道了。
⑹ 醫療上的腹膜透析,治療原理和作用是什麼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為生物透析膜,依靠擴散和超濾去除代謝廢物,糾正水電解質失衡。腹膜透析系統主要由腹膜及腹膜腔、透析液、腹膜透析導管及透析液連接管路組成。透析液被注入腹腔。透析液在腹腔停留期間,同時進行轉運。透析液在腹腔內停留一段時間後,排出含毒素的液體,再注入新的透析液,完成腹膜透析液的交換。
腹膜透析作為一種常見而有效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患者可以在家裡進行手術,操作簡單方便,對血液循環影響較小,對殘余腎功能保護較好。腹膜透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腹膜功能來交換毒素。其實它自己的腹膜比較大,比人體的體表面積還大,腹膜上有許多微血管。腹膜透析時,讓腹膜透析液注入腹腔,腹膜透析液通過腹膜與血管中的毒素有效交換,使血管中的毒素排入腹膜透析液,而含有毒素的腹膜透析液在幾個小時後被重新排出體外。
⑺ 結腸透析的作用是什麼
結腸透析的特點: 結腸透析療法受眾多患者歡迎,人體腸道內長年累月積蓄了大量的毒素,特別是患病以後,毒素不能正常排出逐漸加重病情。 「結腸透析療法」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輔以專門設計的透析探頭,將特製葯物打入腸腔通過腸吸收排泄毒素,類似給腸道洗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腎病專家解釋「結腸透析療法」其主要特點有: (1) 迅速改善臨床症狀。 (2) 顯著清除毒素、肌斷等毒素及有毒物質。 (3) 調整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4) 美容降脂通暢氣機。 葯液進入腸腔時,結腸環形皺壁形成了許多小的透析池,充分擴大了結腸粘膜的可透析面積。使腸腔內液體的溶質、離子、葯物進行充分交換、吸收,將毒素排出體外 , 減輕尿毒素對機體的進一步損害。腎臟內環境的改善,為腎小球的修復再生創造了條件,從而使腎功能得到逐步恢復。結腸透析後,由於毒素的排出,可達到美容的效果,並有顯著的降血脂效果對糖尿病治療也非常有益,這是繼口服、靜滴之外的第三條治療途徑,受到眾多腎病和糖尿病患者的歡迎。 結腸透析的原理和作用: 結腸透析通過全結腸清洗,使積存在腸道壁上的宿便、腸源性內毒素等有害物質清除出人體,並建立起一個清潔、有效的結腸內環境,更可避免口服抗生素所引起的腸道菌群比例失調。 再充分利用結腸粘膜的生物半透膜特性及天然廣闊的透析面積,通過結腸透析的方法,來主動排出身體中的內毒素,則可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又可較好地調整機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若使用高滲性透析液進行腸道清潔或透析,利用超濾脫水的方式,可逆向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以此治療腹水及浮腫等,更可避免使用低滲液所引起的容量性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並發症。 而利用結腸粘膜對葯物強大的吸附功能,可通過結腸道對症地進行葯物治療,使葯物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對採用其他給葯方式效果不太理想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具有明顯的療效, 更可避免因並發肝昏迷及重型肝炎等患者胃腸道反應較重、服葯不便的缺陷,有助於患者臨床症狀的改善,可獲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它將腸道清洗、結腸透析、結腸給葯序貫綜合在一起進行治療;而且其治療的范圍擴大至整個結腸,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經結腸清洗、透析、給葯的治療方法。是一種新型、無創、直接、迅速、安全、簡便的排毒與給葯之實用治療設備。 採用大容量透析液恆溫導入裝置,可精確調配所需的透析液,又不致因局部高溫加熱產生結晶體,保障治療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作為繼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後的第三種透析方法,結腸透析以其安全、無創、低成本、療效肯定、適應面廣等治療特點,正被愈來愈多的臨床醫師和患者所接受,將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臨床意義 更多結腸透析請參考網路: 結腸透析、R-C結腸透析機
⑻ 父親前一個星期查出患有尿毒症,肌酐878 能治癒嗎有沒有什麼好的醫療方案中醫可信嗎現在在做透析。
尿毒症是腎衰竭來的終末期(CKD5期)源,換句話說你父親的腎臟已經沒什麼挽回的可能了。
造瘺透析吧,一定要規律且充分,我在腎內科輪轉的時候有很多患者都是因為透析不充分入院的。
這種時候尤其不能輕信一些中醫騙子的所謂「中葯治療讓腎恢復功能」的說法,因為懂醫的人,不論中醫西醫,都知道尿毒症期的腎功能不可能恢復。事實上慢性腎衰竭就是一個進行性加重的過程,只能控制進展的速度,這個過程本身是不能逆轉的。因為中葯也是要代謝和排泄的,所以盲目使用中葯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得不償失。
腎移植之後為了對抗排異反應,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對免疫功能有很大影響,會有感染傾向
推薦先行規律透析,每天30克優質蛋白飲食,用餐同時嚼服鈣片,定期隨診。
到最後實在不行還有移植的機會。
僅供參考
⑼ 尿毒症透析有什麼副作用
本來透析就是會損害一些好的東西的 身體中的毒素透出去的同時 也會把好的物質透出去
透完當天注意補充營養!這些是個人身體素質問題 跟透析器沒關系
955。cc/aV7R復制這個3地址到瀏-覽器3回車打開
⑽ 尿毒症是怎麼回事
腎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回毒症。這其中腎炎是首答要原因,在導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佔55.7%。尿毒症方面由於大量毒素積蓄在腎臟那麼經翅導致嘔吐頭痛或者是抽搐等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