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硫酸銅晶體過濾時應選擇什麼速濾紙過濾
在這方面的話要看具體的狀況,一般情況下的話它都是採用滲透率比較好的,相對來說的話從效果比較好打的這種非常不錯。
B. 自製硫酸銅晶體是抽濾還是過濾
抽濾,可以得到乾燥的晶體,純度也更高
C. 實驗室里如何製作硫酸銅(藍礬)晶體
先你所需的設備:100ml的玻璃容器
200ml燒杯
攪拌棒
能提供熱水的裝置
一個密封塑料瓶
漏斗
濾紙等
STEP1
你需要購買
硫酸銅(分析純)試劑
STEP2
查閱五水合硫酸銅的溶解度(這里給出部分)
20℃
32g
30℃
37.8g
40℃
44.6g
60℃
61.8g
80℃83.8g
STEP3
稱取室溫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銅,溶於100ml熱水中(實驗中所用的水不能是自來水,可以是飲用水,推薦屈臣氏蒸餾水),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倒入干凈的玻璃容器中,蓋上蓋子,靜置一天
STEP4
如果你發現完全冷卻後,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沒有完整的小晶體,那就重復STEP3,原因可能是冷卻過快、水中有雜質或者在冷卻過程中頻繁擾動溶液。如果你得到了幾個完整的小晶體(稱為晶核)那請進行下一步
STEP5
得到了晶核,你就可以真正開始你的晶體培養了!首先你要配置較大量的飽和溶液(也就是溶解固體達到最大無法繼續再溶的溶液)(200ml),當然你上一步剩餘的溶液應該並入此步驟的溶液中。具體的配置常溫飽和溶液的方法是:稱取室溫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銅,溶解在200ml熱水中,完全冷卻後過濾(這一步你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濾液,剩餘的固體放入一個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這個塑料瓶的目的是保存你以後分離得到的硫酸銅固體,並且可以同時得到室溫下的飽和硫酸銅溶液。
STEP6
晶體培養一般有兩種方法:杯底或者懸掛。如果你不想用細線掛住晶體,那麼可以採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對硫酸銅來說會影響晶體的形狀,所以建議採用懸掛的方法。(當然你也可以兩種方法都試一試)將一個稍大一點的晶核(1-2cm)用細線栓緊,系死扣,並且將線的另一端系在一個細竹簽上。系晶體的標準是:不能讓晶體在自然狀況下掉落,線長應該滿足晶體全部浸入燒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體,不要忙著放入溶液。因為這時你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雜質,空氣中的毛發、灰塵等,需要先進行過濾。(如果你的設備有限,可以不進行這一步,但一定要減少灰塵進入)
STEP8
將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靜置。蓋上透氣防塵的蓋子(或者蒙上一層衛生紙)
STEP9
如果發現杯底有小晶體出現,在不觸碰到晶核的情況下可以先忽視,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時清理。如果發現杯壁有攀援的晶體層,一定要及時小心清除。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你在每次配置好飽和溶液准備靜置的時候應該把燒杯壁上的硫酸銅液滴擦掉。如果在蒸發一段時間後溶液過少,應該添加常溫下飽和溶液。
STEP10
這樣放置一段之間,晶體長到足夠大時,就可以取出晶體了。
D. 硫酸銅晶體怎麼做
培養硫酸銅晶體
儀器和葯品:
燒杯100mL、1000mL,玻璃棒,電爐或其它加熱設備,小刀,硫酸銅(純度不低於化學純)固體。
時間:
每天30分鍾,持續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燒杯中配置硫酸銅飽和溶液,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靜置一夜。
2、從結晶出來的晶體中選擇一塊晶形比較好的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注意晶種的每一個面都必須光滑,整齊。
3、用一根長約10-15cm的頭發或細銅絲將晶種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燒杯配置3/4燒杯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5、將捆有晶種的玻璃棒橫放在燒杯口,晶種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種不能與燒杯接觸。燒杯口用白紙蓋住,靜置、觀察。
6、如果晶種上長出多個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則應將晶體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體。然後將燒杯內的硫酸銅重新配成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7、重復5、6步驟直到得到滿意的晶體為止
E. 硫酸銅晶體過濾時,應選擇什麼速濾紙過濾
硫酸銅晶體過濾時,可以選擇快速濾紙過濾。
硫酸銅很容易結晶,晶體顆粒很大,選擇快速濾紙沒有問題,晶體不會穿過濾紙的。
F. 硫酸銅或硫酸銅晶體的用途
硫酸銅或硫酸銅晶體的用途如下:
硫酸銅是制備其他含銅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爾多液,用作殺菌劑。也用於電解精煉銅時的電解液。
1.分析試劑,例如可用於生物學中配置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和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的B液,但通常是現配現用;
2.可作食品級螯合劑和澄清劑,用於皮蛋和葡萄酒生產工藝中;
3.可作原料,用於製造其他飼鹽如氯化亞銅、氯化銅、焦磷酸銅、氧化亞銅、醋酸銅、碳酸銅,銅單偶氮染料如活性艷藍、活性紫等;
4.用作殺菌劑,用於塗料工業中生產船底防污漆的以及農業中,電鍍工業用作全光亮酸性鍍銅主鹽和銅離子添加劑;
5.養殖業也用作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銅的主要原料;
6.醇類和有機化合物的脫水劑。氣體乾燥劑。銅的著色;
7.印染工業用作媒染劑和精染布的助氧劑;
8.有機工業用作合成香料和染料中間體的催化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劑。無水鹽用於催化轉縮醛反應。無水鹽與高錳酸鉀反應生成一種氧化劑,用於伯醇的轉換。
9.化學教育,硫酸銅通常被包含在兒童的化學實驗試劑中,用於晶體的生成試驗和電鍍銅實驗。因為它的毒性,不建議幼兒使用。硫酸銅還可以用來演示晶體失水風化和得到結晶水的過程。 在初中實驗考試中,利用硫酸銅與鐵發生的置換反應驗證質量守恆定律。還可製取硫酸。
硫酸銅(化學式:CuSO4),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水溶液呈弱酸性,顯藍色。但從水溶液中結晶時,生成藍色的五水合硫酸銅([Cu(H2O)4]SO4·H2O,又稱膽礬),此原理可用於檢驗水的存在。受熱失去結晶水後分解,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
G. 怎麼做硫酸銅晶體實驗,求詳細過程
實驗方法:
1.用CuO和稀硫酸反應後濾液結晶得到。
2.硫酸銅晶體溶解後利用晶種再結晶得到。
方法一:
實驗用品:鐵架台(帶鐵圈)、蒸發皿、坩堝鉗、玻璃棒、燒杯、量筒、漏斗、濾紙、剪刀、葯匙、氧化銅、稀硫酸(1:4)
實驗步驟:
1.用量筒量取15毫升稀硫酸倒入一個蒸發皿里,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到將近沸騰(但不要使稀硫酸沸騰)。然後注意保持這個溫度,一邊用玻璃棒進行攪拌,一邊慢慢地撒入氧化銅粉末,直到氧化銅不再溶解為止。
2.裝置好漏斗,趁熱過濾(過濾時不溶性物質可以留在蒸發皿里,不必轉移到濾紙上)。將濾液收集在燒杯里。使濾液逐漸冷卻,仔細觀察晶體生成時所發生的現象,並記錄晶體的顏色和形狀。如果濾液放置一段時間後,沒有晶體生成,可以把濾液倒入洗凈的蒸發皿里蒸發幾分鍾,再放置冷卻,就會有晶體生成。
稀硫酸(15毫升)量筒 蒸發皿(加熱) 加氧化銅 過濾(趁熱) 冷卻 晶體析出
方法二:
稱取75克硫酸銅晶體放在燒杯里,加水200毫升。當晶體完全溶解後過濾,得到澄清的硫酸銅飽和溶液。取一塊硫酸銅小晶體作晶種,用細銅絲扎牢後吊入溶液中。每隔2—3天,把上述晶體和溶液轉入另一燒杯中,除去燒杯底部析出的小晶粒。一段時間後晶體不斷長大,並且從不規則形逐漸變成規則的晶體。晶體長大後從溶液中取出,擦乾表面後塗上清漆或其他保護層,以防止表面風化
H. 洗滌硫酸銅晶體最好用什麼來洗滌 用無水乙醇好,還是飽和硫酸銅溶液 為什麼
無水乙醇好
1,硫酸銅結晶難溶於乙醇.
2,無水乙醇易得且揮發度高,便於從結晶中分離.
3,洗滌的目的是除雜,所以當然是選一個不會溶解產物,但可以溶解雜質的溶液.雖然不知道你的硫酸銅晶體里的雜質都有什麼,但硫酸銅晶體本來就是從硫酸銅水溶液中製得,你再用硫酸銅水溶液去洗,意義不大.
I. 治取硫酸銅晶體的全過程是什麼
工業生產與實驗室制備如果採用一個方法,那肯定要倒閉了——成本受的了嗎?!
工業上制備大體過程是這樣的:
1、將銅粉加入熱的稀硫酸中,同時從溶液底部吹入空氣(氧氣),直接生成硫酸銅。大體方程式是這樣的,Cu
+
O2
=
2CuO,CuO
+
H2SO4
=
CuSO4
+
H2O。如果按中學生的認為,可以將這兩個方程式合並,但是原是也就體現不出來了。
2、將反應後的硫酸銅溶液(可以粗略的認為硫酸完全反應了),除雜,然後在較低溫度下加入晶核,使硫酸銅晶體逐漸生長。
J. 常壓過濾速度慢,減壓速度快,為什麼過濾氫氧化鐵用常壓,而硫酸銅晶體可以用減壓過濾
一般而言,只要晶體/固體/粉末的體積大小不是很小,都可以用減壓過濾,快速,而且不損失.Fe(OH)3,這個是個無定形細小粉末,減壓過濾容易穿濾,所以常壓過濾.
CuSO4 5H2O,這個是比較大的晶體/固體了,減壓過濾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