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油田廢水腐蝕

油田廢水腐蝕

發布時間:2025-05-09 15:53:18

A. 腐的風險在油田崗位表現

腐的風險在油田崗位主要表現為設備腐蝕、管道泄漏、安全隱患以及環境污染等方面。
首先,設備腐蝕是油田崗位面臨的一個重要風險。在油田環境中存在大量的腐蝕性物質,如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這些物質與金屬設備接觸後,會引發化學反應,導致設備表面逐漸腐蝕。長時間的腐蝕會降低設備結構強度和使用壽命,甚至可能引發設備故障,影響油田的正常生產。
其次,管道泄漏也是腐的風險之一。在長期的腐蝕作用下,輸油管道的管壁會逐漸變薄,最終可能導致泄漏事故。這種泄漏不僅會造成油田資源的損失,還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甚至引發火災或爆炸等嚴重後果。
再者,腐蝕還會帶來安全隱患。許多油田設備和設施需要承受高壓和高溫,如果這些設備因腐蝕而損壞,將會對工作人員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此外,腐蝕還可能導致儀表失靈、閥門失效等問題,進一步加劇安全風險。
最後,環境污染也是腐蝕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油田作業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等污染物,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周邊環境造成長期影響。特別是當設備和管道因腐蝕而發生泄漏時,大量有害物質會直接進入土壤和水體,對生態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害。
因此,在油田崗位中,必須高度重視腐蝕風險,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防範和治理。

B.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石油化工工業是一個「三廢」排放量大、容易產生污染、危害環境的工業產業。石油化工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其污染的普遍性和復雜性,因此,在加快發展石油化工工業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污染防治工作,這對石油化工工業可持續數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石油化工廢水的特點
1. 1廢水處理難度大
石油化工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為烴類、烴類化合物及可溶性有機和無機組分。其中可溶性無機組分主要是硫化氫、氨化合物及微量重金屬;可溶解的有機組分,大多數能被生物降解,也有少部分難以被生物降解或不能被生物降解,如原油、汽油、丙烯等。
隨著油田開采期的延長,尤其是油田開發的中後期,原油含水雖越來越高,但無水開采期則越來越短,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原油綜合含水率己達80%,有的甚至達到90%,每年採油廢水的產生量約為4 .1億t,成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類主要由浮油、分散油、乳化油、膠體濟解物質和懸浮固體等組成。含油廢水中的浮油是以一個連續相的形式浮於水而,這類污染物一般可通過機械或物理的方法去除。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通常只有兒個毫克每升。去除水中的溶解油需要根據其化學性質決定其處理方法。
1 .2廢水排放量大
石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較為復雜,產生的廢水量變化范圍大.如石油煉制,隨其加工深度不同,l k噸原油在生產過程中廢水的排放量變化很大,在0.69-3.99 m3之間,平均值為2.86 in';生產侮噸石油化工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35.81-168.86 m3,平均值為117 m3生產每噸石油化纖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106.87 -230.67 m3,平均值為161.8 m3生產侮噸化肥的廢水排放量為2.72-12.2 m3,平均值為4.25 m3:生產每噸合成橡膠的廢水排放量平均值為3.31 m3.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檢修期間,廢水排放量變化更大。
1.3廢水中污染物組分復雜
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石油化纖、化肥及合成橡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除含有油、硫、酚、知臍),COD,氨氮、SS酸、鹼、鹽等外,還含有各種有機物及有機化學產品,如醉、醚、酮、醛、烴類、有機酸、油劑、高分子聚合物(聚酷、纖維、塑料、橡膠)和無機物等。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及檢修刻間,排放的廢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變化范圍更大,往往造成沖擊性負荷。
2石油化工廢水的治理原則
2.1控制工藝過程盡量少產生水污染
增強生產工藝過程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改進技術及設備,選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工藝、設備及薯亮喚原材料,極大限度地降低排污量及廢水排放量。
2.1.1控制生產過程
石油加工過程採用千式減壓蒸餾代替濕式減壓蒸餾,用重沸器代替蒸汽汽提。產品粘制採用催化加氫工藝代替酸鹼洗滌。
2.1.2選用適當的生產方法
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用低鹼醉解法代替高鹼醇解法生產聚丙烯醇,採用裂解法工藝代替脫氫法工藝生產烷4苯。在石油化纖生產過程中,採用直接酷化法代替酷變換法生產聚酷熔體和切片,採用干法紡絲代替濕法紡絲生產丙烯睛.
2.2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排水量
根據煉油、化工、化纖、化肥生產過程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不同,採取一水多級串聯使用、循環使用、廢水處理後再回收利用等方法,減少生產過程的廢水排放量。
2.2.1一水多用
將鍋爐使用的一次性水,先用於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升溫後送化學水處理進行脫鹽,再送到除氧器脫氧供給鍋爐使用。將丁二烯精餾塔、脫水塔冷卻水串級使用鍵肢之後送循環水廠做補充水用。
2.2.2循環使用
對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應濘先選擇空冷或增濕空冷代替水冷。對必須用水冷卻的工藝,則採用循環水進行冷卻。改進水質,加強水質穩定處理,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從而降低循環水的補充用水量,減少循環水的排污量。
2.2.3廢水回用
開源節流,利用中水系統進行廢水回用。如將煉油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含硫含氨冷凝水,經汽提脫H2S氨、氰後的凈化水回用作為電脫鹽的注水。將冷焦水、切焦水經隔油、沉澱、過濾後閉路循環使用。將洗槽廢水經隔油、浮選、過濾後「自身」循環使用。將二級廢水處理後的排放水,作為廢水處理濾池的反沖洗用水及瓦斯罐、火炬水封罐的補充水。
2.3加強分級控制,搞好污染源的局部預處理和綜合回收利用
石油化工工藝過程產生的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大多數為生產過程流失的物料及有用的物質。因此,治理廢水要從加強污染源控制,實行廢水局部預處理及綜合回收利用人手,回收廢水中有用的物料,降低消耗,變有害為有利。這是消除廢水中污染物、減輕對環境污染的有效辦法。
3石油化工廢水處理的技術和方法
3.1吸附
吸附法就是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比表而積大而且表而疏水親油的特性,使油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吸附在表面或空隙內,從而達到除油的目的。一般吸附劑以煤灰、礦渣、果殼、鋸末、粘土等為原料,經過炭化、活化或有機改性來擴大空隙,增加比表面積和提高表面親油性。一般吸附劑分成粉末狀和顆粒狀兩種類型,粉末狀直接投加到水中,而顆粒狀則以吸附柱的形式應用。
3.2膜技術
近幾十年來,膜分離技術發展迅速。在國外,膜技術己廣泛應用於含油污水中乳化油、溶解油的去除和脫鹽的研究與工業化試驗。微濾(MF)S f 1]超濾(Fu)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的特點是:不加葯劑,是一種純物理分離,不產生污泥,對原水油份濃度的變化適應性強,需要壓力循環污水,進水需嚴格與處理,膜需定期殺菌清洗。簡單的除油機理是乳化油基於油滴尺寸大於膜孔徑被膜阻止,溶解油則是基於膜和溶質的分子問的相互作用,膜的親水性越強,阻止游離油透過的能力越強,水通量越高。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狀態是選擇膜的首要依據,若水體中的油是因有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使油滴乳化成穩定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油珠之間難以相互粘結,則須採用親水或親油的超濾膜分離,為此超濾膜孔經遠<10,而且超細的膜孔有利於破乳或有利於油滴聚結。
3.3高級氧化技術
水處理的高級氧化技術是近20年興起的新技術。它通過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直接氧化成無機物,或轉化為低毒的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制葯、精細化工、印染等有機廢水處理中有廣泛應用研究,主要有化學氧化、濕式氧化、光氧化、催化氧化合生物氧化等技術。
結語
由於煉油、化工、化纖和化肥等廠的生產性質不同,產品品種差別很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種類又較多,水質差異很大,因此,排水系統應主要根據廢水的水質特徵和處理方法來確定。只有科學合理地劃分系統,才有利於清污分流、分級控制及分別進行局部預處理和集中處理,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C. 油田污水的綜合處理技術研究 a2o污水處理工藝原理

【摘 要】油田污水中含有許多機械雜質懸浮物,以及油水分離後的殘余油珠。這種水如果直接進入回注系統,會導致過濾器很快堵塞或降低效率。進入地層後可能形成「乳化塞段」導致注水能力降低。
【關鍵詞】油田污水;注水系統;處理技術

要搞好油田注水系統必須有一個系統的綜合的考慮。如,水源的選擇、水處理系統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做好系統的監控方案、考慮到各類葯劑之間的相互匹配等等。油田水的化學處理僅僅是處理技術的一個方面,有時它還需要其它技術的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防腐、防垢、防菌等效果。即有時僅僅依靠化學葯劑處理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而需要採用其它技術或方法加以輔助,例如採用而蝕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等。尤其需要考慮到下列因素:
(1)為了保護全流程,防腐、防垢、殺菌等葯劑一般須在進水處理站時投加。但這樣投加的葯劑將通過濾池,而濾也具有較強的截留能力,一般10微米左右的顆粒,包括固體或非水液體將被截留從而影響葯劑效果。因此,如果採用了一部分耐蝕材料,那麼在此基礎上緩蝕劑等可考慮在過濾器後投加。
(2)水處理站內有些設備和部位中水的流速很低,這時僅反用緩蝕劑其保護效果是不夠理想的,有些水處理站內的備用構築物採用緩蝕劑防腐效果也是有限的。
(3)在水處理站採用部分而腐蝕材料後,可少加或不加緩蝕劑,或對緩蝕劑的要求及投加量可以降低。由於上述原因,要搞好注水系統,必須有一個系統的觀點和綜合考慮問題的方法。
一、水源的選擇
選擇水源應從水量和水質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水源必須提供足夠的水量,以達到設計上所要求的最大注入量。有關水源選擇方面需考慮的問題,現歸納如下:
1)水的腐蝕與結垢趨勢。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事先測定所用水源水的腐蝕性,即使不能精確測定,也應在了解水的PH值、溶解氣體和含鹽量的情況下,粗略的估計推測一下水的相對腐蝕性,而且最好是用新鮮水在現場進行測定。
2)水的可混性。如果必須兩種或多種水混合使用,則應作結垢計算與可混性試驗。一般情況下,由於接觸的范圍有限,因此注入水的可混性在注水方面產生的問題可能不大,但當注入水突然進入生產井時,就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因此也必須進行注入水和油層水可混性試驗,以便確定在生產井見水後會出現什麼問題。
3)懸浮固體和含油量。水中固體的濃度、顆粒大小及其分布、固體的性質及其組分等都對水的堵塞有重要的影響,如果進行過濾操作,這些參數對過濾器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影響。此外任何可能選來作為注水用的采出水,都必須測定其含油量,因為水中含油後一般都會導致注入能力降低,並在地層中可能形成「乳化塞段」,而且原油對某些懸浮物如硫化鐵等是很好的粘結劑,它能使過濾器很快失效或效率降低。至於水中含油量的測定則可採取用清潔溶劑從水樣中把油萃取出來,原油可使溶劑著色,其含油量就可用特定的原油配製的標准樣品與之比較來確定,因為顏色的深淺與水中萃取出來的含油量是成正比的。
二、處理系統的類型
油田水處理系統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封閉系統與開式系統,在進行以上各項水處理技術時,應充分考慮到這兩類系統的不同特點。現將分別處理地面水和地下水時的開式和閉式兩種系統示意如下:
1)地面水開式系統
水源→清除固體→儲罐→注入泵→井
2)地面水閉式系統
水源→清除固體→除氧→儲罐→注入泵→井
3)地下水開式系統
水源→曝氣→清除固體→儲罐→注入泵→井
4)地下水閉式系統
水源→清除固體→儲罐→注入泵→井
由上所示,可見兩種系統各有不同的特點:
閉式系統是一種設計要求完全隔絕氧氣的系統,由於氧氣常是引起腐蝕等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經濟允許,閉式系統是一種理想的方法。它習慣上只用於原先就不含空氣的水系統,因為,從系統外加入系統的組分越多,就越是難以將氧氣隔絕在系統之外,所以從飽和系統中排除氣氛在經濟上往往是不合算的。但對海水注入系統是例外的,未處理的海水一般是被氧飽和的,而且腐蝕性嚴重,實踐證明,把溶解氧排除是控制腐蝕有效和合算的方法之一。因此近年來,國外大型海水注入系統的設計越來越普遍,在海上油田和靠近海邊的陸上油田大都採用此法。
開式系統則一般未使系統與氧隔絕,因此當原來就將被氧飽和的地面水作為注入水源時,可選用開式系統。此外當需要通氣以去除H2S或CO2時,採用開式系統也是合適的。由於開式系統腐蝕一般將加劇,因此,在開式系統除採用化學葯劑處理外,大多數情況需用塗料、非金屬材料等來幫助控制腐蝕問題。
三、水質的監控
在系統建成並開始注水後,應著手建立系統的監控方案,以觀察水處理的實際效果,以便在發現有關問題後可分析原因和採取措施,及時加以糾正。檢查和分析水樣,最好是沿著水處理流程從水源開始,經過整個水處理系統的各個階段直至注水井,對選定的取樣點進行取樣測量,並取得如下有關數據:圖表(略)
1)含鐵量——表示腐蝕的程度;2)含鈣量——表示形成水垢的趨勢;3)SO4?2-——如果發現水中SO4?2-降低,則可能有BaSO4等沉積;4)H2S——如果經過水處理系統H2S含量增加,則可能有硫酸鹽還原菌的存在。5)腐蝕速度。在閉式系統腐蝕速度的增加,可能意味著有氧氣進入系統。
四、葯劑的匹配
由於在整個水處理系統中,緩蝕劑、陰垢劑、殺菌劑和凈化劑等多種葯劑幾乎同時投加使用,因此應當十分注意葯劑相互之間的匹配問題。根據有關實踐經驗,在選用葯劑時應考慮下列原則:
1)注意葯劑的水溶性和葯劑之間的互溶性。首先應做到投加的各類化學葯劑的水溶性好,使所用化學葯劑能與水互溶。有些葯劑如果在濃鹽水中會產生沉澱或發生「鹽析」現象,應當盡可能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此外使用的殺菌劑最好能與緩蝕劑、防垢劑等互溶,彼此之間也不產生沉澱和降效等有利影響。
2)注意葯劑的抗葯性。這個問題在殺菌劑的選擇中必須考慮。細菌有一種較強的適應能力,某種殺菌劑被使用一個時期後,細菌會對它產生抗葯性。因此,最好選擇兩種殺菌劑交替使用,當細菌開始對第一種殺菌劑產生抗葯性時,就改換用第二種殺菌劑,以避免和解決抗葯性的問題。
3)注意葯劑的毒性和經濟性。盡管油田對周圍環境的要求不象人口密集的城市對有關工廠排放水的要求那樣嚴格,但是如果使用的葯劑毒性太大,對操作工人的健康和周圍環境終將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選用葯劑上應盡可能採用低毒、無公害的葯劑,但有的從國外引進的殺菌劑中還有劇毒的有機錫化合物等,從環境保護角度是不可取的。此外,葯劑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到經常性的運行費用,因此從經濟上考慮,葯劑的費用應盡可能降低。
參考文獻
[1]許保玖.給水處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79)
[2]湯鴻霄.用水廢水化學基礎.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0)

D. 油田回注水如果用次氯酸鈉殺菌的話,會不會造成腐蝕

次氯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對橡膠具有腐蝕性,會氧化鐵銹.我不知道你說的管道的材質是什麼,可以先做一個實驗.
PH在6-7之間,屬於弱酸性,影響不大.鐵質管道時間長應該會有鐵銹,加強在管道關節處的排查可以提高安全性.含油廢水中含苯量較高,在此環境下容易生成二次污染物,須加強對含油廢水的深度處理.總的來說,對管道影響不大,可以考慮實施

E.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方法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的詳細內容如下:隨著油田開采期的延長,尤其是油田開發的中後期,原油含水量越來越高,而無水開采期則越來越短。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原油綜合含水率已達80%,有的甚至達到90%。每年採油廢水的產生量約為4.1億t,成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類主要由浮游高油、分散油、乳化油、膠體溶解物質和懸浮固體等組成。石油從地下開采出來,經過脫水穩定處理後進入集輸管線,然後輸送到煉油廠或油庫。在廠內再次進行脫水、脫鹽處理,當原油中含水量小於或等於0.5%,含鹽量小於5000mg/L後,方可進入常減壓裝置。
在加熱爐內將原油加熱到350℃以上,然後進行常壓蒸餾、減壓蒸餾,分割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餾分,常壓重油和減壓渣油作為二次加工的原料。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及原油的綜合利用率,在煉油廠還要進行二次加工,主要裝置有催化裂化、鉑重整、加氫、糠醛精製、聚丙烯、焦化、氧化瀝青等多套裝置。由於這些裝置均採用物理分離和化學反應相結合的方法,生產過程往往是在高溫下進行,這就需要消耗燃料及冷卻介質(水)。在工藝汽提、注水、產品精製水洗水和機泵軸封冷卻水等工藝中,水和油品要直接接觸,因而產生含油污水,含酚污水等。
由於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難度大,不僅濃度高,而且難以溶解。因此,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中,一般要用到化學成分。典型的就是化學法、物理法和生化處理技術。
1、化學法
化學法是指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中,使用化學成分使廢水中的污染成分分解、溶解或凝集的方法,從而達到處理廢水的目的,避免環境污染。
1.1 絮凝
絮凝是石化污水處理的重要過程之一,即通過向水中投加絮凝劑破壞水中膠體顆粒的穩態,膠粒之間的相互碰撞和聚集,形成易於從水中分離的絮狀物質。絮凝可以用來處理煉油廢水中的濁度、色度、有機污染物、浮游生物和藻類等污染物成分。在具體操作中,絮凝通常與氣浮或者沉澱等工藝聯用,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目前,採用微生物絮凝劑,利用生物技術製成的廢水處理劑,與其他絮凝劑相比具有許多優點,如易生物降解、適用范圍廣、熱穩定性強、高效和無二次污染等,因此應用前景廣闊。
1.2 氧化法
氧化法主要有光催化氧化法、濕式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針對不同成分的石油化工廢水,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這樣可以達到最有效、最經濟、最安全的處理廢水的目的。
1)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將光輻射與O2、H2O2等氧化劑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因此稱為光催化氧化。有人以太陽光為光源,以TiO2、TiO2/Pt、ZnO等為催化劑,用此法處理含有21種有機污染物的水,得到的最終產物都是CO2,不產生二次污染。還有人用Fe2+和H2O2作氧化劑,鐵離子與紫外光之間存在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氫氧根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氧化效率得到提高,該法在許多國家尚處於研究階段。
2)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催化濕式氧化(CWO)和濕式空氣氧化(WAO)。CWO是將有機物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存在條件下,氧化分解為CO2、H2O和N2等無毒無害物質的過程,它反應時間更短、轉化效率更高,但pH、催化劑活性對反應影響較大。WAO是利用空氣中的分子氧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液相氧化的工藝過程,該技術是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物的良好途徑,特別適宜於有毒有害污染物或高濃度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如用濕式空氣氧化工藝處理石化廢液,COD、無機硫化物、硫代硫酸鹽和總酚的去除率平均為81.8%、近100%、91.7%、近100%。結果表明該法在處理效果上已經達到國外同類設備的處理效能。
3)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有其獨到的優點:這種方法氧化時不產生污泥和二次污染。但是,其運行及投資費用高,且處理的廢水流量不宜過大。經臭氧氧化後,廢水中的小部分有機物被徹底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而大部分轉化為氧化中間產物。一般將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吸附聯用技術用於深度處理,在氧化有機物的同時臭氧迅速分解為氧,使活性炭床處於富氧狀態,得到再生,提高其使用周期;同時活性炭表面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強,降解吸附有機物的能力提高。能有效去除有機物,改變有機物生色基團的結構,強化活性炭的脫色能力。如用臭氧-活性炭工藝深度處理煉油廢水,COD、氨氮、揮發酚、石油類的去除率平均為82.6%、93.4%、99.5%、94.3%,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面水Ⅳ類水質標准。
2、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固體物質的多孔性,使廢水中的污染物附著在其表面而得以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可有效去除COD、廢水色度和臭味等,但其處理成本較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石化廢水處理中,吸附常與絮凝或臭氧氧化聯用。
2.1 吸附
吸附指的是利用固體物質的多孔性,使廢水中的污染物附著在其表面而得以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可有效去除COD、廢水色度和臭味等,但其處理成本較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石化廢水處理中,吸附常與絮凝或臭氧氧化聯用。
2.2 膜分離
膜分離有微濾、超濾、反滲透納濾等不同的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能有效去除廢水的臭味、色度,去除有機物、多種離子和微生物,出水水質穩定可靠。
2.3 氣浮法
氣浮指的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廢水中的懸浮物,使之隨氣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分離,分離對象為疏水性細微固體懸浮物以及石化油。在石化廢水處理中,氣浮常置於隔油、絮凝之後。如將渦凹氣浮(CAF)系統放置於隔油池後處理含油石化廢水,進水含油約200mg/L,出水含油低於10mg/L,去除率達到95%。試驗證明氣浮處理廢水的效果是可靠的。
3、生化法
生化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害物質的方法。石油化工廢水具有污染物種類較多,因此水質情況復雜,如採用單一的好氧或厭氧處理,很難達到排放要求,而將厭氧(或缺氧)和好氧處理有效結合的組合工藝處理效果好,有較廣泛應用。
3.1 好氧處理
在石油化工廢水處理中,好氧處理方法比較多,比如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高效好氧生物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法等,但單獨使用好氧生物處理較少,主要是與厭氧處理相結合。
3.2

F. 油田污水處理面臨哪些問題

(1)聚合物驅采廢水問抄題。通過襲相關聚合物改變注水性質的驅採油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聚合物驅存在高分子聚丙烯醯胺等物質,使得污水黏度變大、乳化油變得更加穩定,致使油水分離更加困難,根據油田污水回注水質的要求,污水中的聚合物必須清除干凈,這就導致污水除油處理更加困難。
(2)稠油污水處理難度高。在稠油開采時,為了開采方便通常向地層注入高壓蒸汽以降低原油黏度,稠油開采廢水一般都是通過污水處理後進行鍋爐回用,凈化後用於熱采鍋爐的廢水水質應達到回用水水質的要求,而稠油污水含油量高,一般在1000mg/L以上,要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非常困難。而且,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對污水硬度、SiO2等幾項的去除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更達不到回用水水質要求的回注標准,這也是當前面臨的問題。
(3)低滲透油田污水處理難。低滲透油田佔了我國油田儲備的絕大部分,為了不堵塞開采底層和保持油田開採的滲透性,低滲透油田開采標准比較嚴格:回注水要達到濾膜系數≥25,水中顆粒直徑≤0.5μm。而且低滲透油田注水一般要求使用清水,當前常規污水處理方法很難滿足上述要求也是低滲透油田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

G. 返排液是什麼 返排液是怎麼出來的

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相應的各類環保法律、法規及環境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健全,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條件越來越高。 酸化是油田油水井井下作業解決堵塞問題的主要工藝,酸化處理液中的鹽酸和氫氟酸等,這些葯劑存在不同的毒性、腐蝕性高。酸化、酸壓或酸洗管線後排出的廢酸液性質與酸液的種類、原油性質、地層流體性質有關,通常表現為COD高、礦化度高。廢酸液有強烈的腐蝕性,排放到土壤中會使土壤酸化;酸液與硫化物的結垢作用可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配製醋酸可產生刺激性很強的蒸氣,與動植物直接接觸會造成嚴重燒傷。對環境和生物有一定的危害,產生一定的影響,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適當處理。比如海上油田油井的酸化作業增產施工產生了局限性,國內外油田井下作業希望擁有清潔的、一種無返排的酸化增產技術。 另外常規酸化還存在如下問題: 1、 酸化後油井容易出砂; 2、 腐蝕高; 3、 酸化後,殘液必須反排回收,工藝繁瑣,有時排不幹凈會對集輸造成事故; 4、 回收處理成本高,不易操作,處理不徹底容易引起環保問題。 科頓生物酸是盛世石油科技擁有的國際專利首創技術,它成功的解決了以上海洋油田所具有的難題,酸化施工後,施工液體可以進入海管流程,不影響集輸系統,腐蝕低,處理後的油藏不傷害岩石骨架,油藏保護特徵明顯。施工後,不需要回收進行處理,滿足海上油田節約資金,避免運輸、堆放、貯存化學品的危險,達到清潔生產的要求,是國內油田增產工藝的一項空白。比如應用在海上油田,進行油井增產工藝,僅回收運輸處理費用就可以節約6萬元,是環境保護增產科技的一項重大突破。 作為不返排地層增產解堵技術,既能使油井產量大幅度增加,又減少酸液的返排,是一項值得提倡的清潔生產技術。徹底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 盛世石油科技堅持石油服務科技專業化的發展戰略,不斷創新,以領先的技術、設計和創新理念,服務,為油田的提供這項復合環境要求的酸化增產新科技。 油田常規酸化增產流程 1.酸化施工步驟 施工准備:井場准備、井口裝置准備、壓井、下施工管柱、配液、配酸、試泵。 2)施工過程:低壓替酸、坐封封隔器、高壓泵注。 3)施工後期:放噴排液、油氣井產量測試、試生產。 2.酸化施工污染環節 1)壓井過程:因操作不當或因壓井液密度選擇不當而造成井噴或溢流而產生污染。 2)管柱:起下管柱過程中帶到地面上的液體。 3)放噴排液過程:廢酸液易排到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3.主要污染物 酸化過程中主要污染源是排液和試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殘液。殘酸的性質同樣與酸種類、原油及地層性質相關。目前,常用的強酸是鹽酸及氫氟酸,並加有各種酸化用添加劑,如緩速劑、緩蝕劑、鐵穩定劑、防乳化劑、粘土穩定劑、助排劑、防淤渣劑、潤濕反轉劑等。主要污染物質有:酸、各種有機化物、重金屬、各類表面活性劑及落地原油等。有些添加劑是劇毒化學葯品,如季膠鹽類產品。 4.酸液酸化、酸壓或酸洗管線後排出的廢酸液性質與酸液的種類、原油性質、地層流體性質有關,通常表現為COD高、礦化度高,其性質見表1-4。廢酸液有強烈的腐蝕性,排放到土壤中會使土壤酸化;酸液與硫化物的結垢作用可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用於配製醋酸的醋酸西可產生刺激性很強的蒸氣,與動植物直接接觸會造成嚴重燒傷。 5、酸化作業時防止污染措施 1)酸液要在配酸站完成,實現機械操作,密閉作業,防止酸氣揮化對環境產生的污染。 2)水井酸化施工時,可採用注水井酸處理不排液工藝,避免殘酸的產生。 3)酸化時酸液應有專人看護,防止因人為因素或其他因素發生泄漏,污染環境。 4)盛酸容器應符合有關規定,防止酸液腐蝕容器發生泄漏,污染環境。 5)及時回收處理廢酸液。油田酸化廢水的處理工作,要通過中和、混凝、氧化和過濾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水質才能達到國家綜合污水外排標准。

H. 油田產層水是否屬於危險品類

油田產層水屬於危險品類。油田產層水屬於作業污水,作業污水又屬於危廢,油井污水作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或廢油,按照國家危廢目錄和危廢鑒定管理規定,含油廢水和廢油屬於危廢HW09和HW08廢乳化液和廢由,具有腐蝕性和易燃性,需要規范收集、轉移和儲存,並委託有資質得單位處置。

閱讀全文

與油田廢水腐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廢水總鋅排放濃度是多少 瀏覽:605
反滲透膜安裝條件 瀏覽:307
小沙污水處理廠 瀏覽:353
污水入網證明污水排入排水 瀏覽:811
老闆j310凈水器復位鍵在哪裡 瀏覽:485
怎麼去水壺里的水垢小蘇打 瀏覽:374
和田等離子空氣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262
超市買的蒸餾水加註電瓶可以 瀏覽:438
污水處理好壞因素有哪些 瀏覽:804
金利佳過濾器聲音 瀏覽:403
外面污水泵排水坡度多少 瀏覽:362
污水處理年消耗能耗 瀏覽:81
廣東印染污水處理器多少錢 瀏覽:463
廣州市污水處理廠養護 瀏覽:906
陶瓷濾水器和超濾 瀏覽:552
史密斯電熱水器水垢清除 瀏覽:684
污水管網建設議題 瀏覽:602
怎樣過濾果汁中的果渣 瀏覽:575
水族過濾器哪個超靜音品牌 瀏覽:889
廁所地面墊高排水處理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