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污泥有哪些
污水處理污泥主要包括生活污泥、工業污泥以及油泥等。
解釋如下:
一、生活污泥
生活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態廢棄物。主要來源於家庭、商業區和公共設施的污水。這種污泥通常含有較高的有機物、水分和微生物。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處理和處置。
二、工業污泥
工業污泥主要來源於各種工業生產過程,如造紙、印染、化工等。這類污泥通常含有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和難以降解的有機物。由於其特殊的成分,工業污泥的處理和處置難度較高,需要採用特定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安全處理,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
三、油泥
油泥是在石油開采、煉制及含油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它含有原油、各種烴類以及其它有害物質。油泥的處置不當會導致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因此也需要進行專門的處理和處置。對於不同類型的油泥,處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總的來說,污水處理污泥的處理是一個復雜且重要的環節。由於不同類型的污泥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特性進行專門的處置,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政策的加強,對污水處理污泥的處理和處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❷ 生活污水處理標准
1. 我國居民每日排放的生活污水量大約在150至400升之間,這一數據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緊密相關。
2. 生活污水中包含大量的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同時也常見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以及無機鹽類如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這些物質在厭氧細菌的作用下,容易產生惡臭物質。
3. 生活污水處理的標准要求污水進水水質不超過350毫克/升,排放標准則不超過180毫克/升,符合GB8978-88規定的100毫克/升。
4. 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氧化法、萃取法、吸附法、焚燒法、催化氧化法、生化法等。其中,生化法因其工藝成熟、設備簡單、處理能力強、運行成本低而成為應用最廣的廢水處理方法。
5. 在廢水生化處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有機廢水生物處理方法。活性污泥因其比表面積大、活性高、傳質效果好而成為效率最高的人工生物處理法。
6. 廢水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分離或分解轉化廢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變為無害的穩定物質,從而實現污水的凈化。處理目標包括防止毒物和病菌的傳播、消除異嗅和可見雜物,以滿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7. 廢水處理過程復雜,處理方法的選擇需考慮廢水的水質、數量以及排放的水體或用途。同時,還需考慮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殘渣的處理和利用,以及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還包括絮凝劑的回收利用等。
8.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通過沉澱法去除懸浮顆粒,浮選法除去乳化油滴,過濾法去除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可溶性物質等。
9. 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去除氧化性或還原性污染物等。
10. 為了確保用水安全,人們應當了解水污染的相關安全知識,並可使用便捷的凈水器對水進行處理,以利於健康用水。
❸ 污泥是怎麼產生的
1. 污泥是水和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品,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和膠體等組成。
2.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消耗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其中一部分被氧化以供微生物能量需求,另一部分被用於合成新細胞質,導致污泥的產生。
3. 污泥含水量高,通常超過99%,含有大量有機物,易於腐化和發臭。其顆粒細小,比重小,呈現膠狀液態,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粘稠物質,雖可用泵運輸,但難以通過沉降實現固液分離。
4. 污泥可根據來源分為生活污水污泥、工業廢水污泥和給水污泥。
5. 按照處理方法和分離過程,污泥可分為初沉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和化學污泥等類型。
6. 污泥還可根據產生的不同階段分為沉澱污泥,包括物理、混凝和化學沉澱污泥。
來源:網路——污泥
❹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經常會用到的活性污泥是什麼
污水處理行業經常會說到活性污泥,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處理污水時也少不了它。
活性污泥關鍵之處在於它的「活性」,它並沒傳統意義上的泥巴,它是具有吸附、分解污染物能力的顆粒、絮體。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1、具有代謝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里,比如我們常見的細菌;
2、微生物內源呼吸和自身氧化的殘留物,比如細菌屍體和排泄物;
3、被吸附的難降解有機物,比如塑料;
4、和被吸附的無機物,如細沙。
活性污泥在污水和廢水處理中以不同的形態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菌種更好的生長,還能保證菌種不會隨著污水流失,同時還有降解COD、氨氮、吸附雜物等作用。
當污水處理中使用活性污泥法時,就要格外重視其性能指標,其中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體積指數(SVI),顏色、氣味等。
❺ 生活污泥的重金屬含量限量是多少
生活污泥是指城市廢水處理廠處理城市污水後剩餘的有機和無機物質混合物,含有一定的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根據我國的《生活污水世銀磨處理廠污泥利用與排放標准》(GB18918-2002)規定,生活污泥的重金屬含量限量如下:
- 鉛(Pb):200mg/kg;
- 鎘(Cd):50mg/kg;
- 汞(搜斗Hg):5mg/kg;
- 鉻(Cr):300mg/kg;
- 銅(Cu):1500mg/kg;
- 鋅(Zn):5000mg/kg。
此外,標准還規定,其他重金屬元素的含量應當滿足GB 5085中規定的要求。
在生活污泥中,除了重金屬元素,還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微生物,因此必須按標准進行處理和利用,以確搏喊保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❻ 污泥是什麼
污泥在環境學中是指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半固態或固態物質,不包括柵渣、浮渣和沉砂。
污泥是污水處理後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並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它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
根據現行的《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污泥處理
1、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應採用厭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進行穩定化處理。也可採用衛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處置。
2、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宜採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產生的沼氣應綜合利用。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進行堆肥處理和綜合利用。採用延時曝氣的氧化溝法,SBR法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需達到穩定化。採用物化一級強化處理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須進行妥善的處理和處置。
3、經過處理後的污泥,達到穩定和無害化要求的,可農田利用;不能農田利用的污泥,應按有關標准和要求進行衛生填埋處置。